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385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可爱的四川》教案

课题

第一课科技与教育

2课时

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西汉文翁在古蜀创立蜀郡郡学的基本原因和经过,了解西蜀郡郡学创办、开创官学先河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作为古蜀文明继承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手段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四川的都江堰举世闻名,“李冰治水”家喻户晓。

但是,“文翁化蜀”就不一定为人所知,其实“文翁化蜀”对四川的贡献以及对全国的影响是可以与“李冰治水”相提并论的,不过一个是在经济方面的贡献,一个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

2.教学过程

西汉时候有位文翁,是庐江舒县人(在今安徽省庐江市)。

他从小喜欢念书,长大后进官府做事,景帝末年官拜蜀郡郡守,到四川去上任。

当时,蜀地的文化教育还十分落后,人们不读书不看报,仿佛蛮夷一般。

文翁看到这种情况,觉得不好,他决心在任内把蜀郡变成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乐土,培养蜀人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风气氛围。

文翁做的第一件事,是从蜀郡及下辖各县的小吏中选拔了十几个天资聪颖、乐意读书的,把他们送到长安,跟着京城的学者们学习。

他们有的向五经博士们学习儒家经典,有的跟着行政官员学习律令。

文翁则在蜀地做好这批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还为此削减了蜀郡的行政开销,把省下来的钱跟蜀地特产一起送到京师,交给导师们,作为蜀郡学生的培养费用。

几年以后,这第一批学生定向委培结束,回到四川的工作岗位上,一个个都得到文翁的重用。

他们中的不少人因为政绩突出,后来当到郡守、刺史等重要官职。

可是去京城的名额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量培养人才的需要,所以文翁又有了第二项创举,就是在蜀郡首府成都开办官学。

这在全国各郡还是头一家。

文翁规定,凡进官学求学的蜀郡子弟,可以免除徭役;学成毕业后,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留用去向,成绩好的可以在郡县机关当官吏,成绩差些的可以做乡官。

规定一出,不少蜀郡子弟跃跃欲试,可也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读书真的就那么管用么?

他们决定看看再说。

这样,第一年招到的学生不是很多。

文翁对这些到官学读书的后生们寄予厚望。

他平常办公的时候,经常找一些官学学子在一旁观摩实习;到郡县视察的时候,也总是挑一些官学子弟随同前往。

这些学生们到了基层,就帮助文翁宣谕政令、走访百姓,看起来很是体面风光。

蜀郡的官民们渐渐地都感到在官学里读书是件特别光荣的事,报名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不几年的功夫,进官学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有些富人还想办法花钱让孩子去念书。

经过文翁的一番举措,蜀地的风气果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们乐意读书,仰慕文雅,在京师求学的蜀人数量跟齐鲁不相上下。

后来,汉武帝把文翁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各地郡国都设立了自己的官学。

文翁最后死在了四川任上。

四川官民为了纪念他对蜀地发展做出的贡献,凑钱为他修造

了祠堂,每年都来祭祀这位父母官。

3.官学文翁石室的影响。

文翁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

他首创公立学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硬件”实体:

成都石室中学。

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到现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

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1、领先的科技。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

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浑天说创始人之一。

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创制“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

西汉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历法,即颛顼历。

至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历经100余年,误差积累已很明显,出现朔晦月见等实际月象超前历谱的现象。

另外,按当时的推算,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恰逢合朔和冬至,合乎历元要求。

于是,太史令司马迁等人上书建议改历。

汉武帝同意,并下诏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

落下闳在同乡谯隆的推荐下,从四川来到京城长安参加改历工作。

在改历过程中,曾发生激烈的争论。

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与邓平和唐都等20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孙卿、壶遂和司马迁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后形成了18家不同的历法。

经过仔细仔细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闳与邓平的历法优于其他17家,遂予采用,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而新历又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在行用后,受到包括司马迁司马迁、张寿王等人的反对,张寿王甚至提议改回到殷历。

然而孰优孰劣,还要以实测为准。

为此朝廷组织了一次为期3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为符合天象。

从此太初历便站稳了脚跟,而且一直使用了将近200年(公元前104—84年)。

为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职,落下闳却辞而不受,隐居于落亭。

太初历仍用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但取29+43/81日为一朔望月,由于分母为81,所以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法。

它在很多方面超越颛顼历,归纳起来主要有:

(1)太初历采用夏正,以寅月为岁首,与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合拍。

(2)太初历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在二十四节气中,位于奇数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又叫做中气。

凡阴历月中没有遇到中气的,其后应补一闰月。

这种方法显然要比以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

(3)为制历需要,落下闳亲自制造了一架符合他浑天观点的观测仪器,即浑仪。

据推测,落下闳的浑仪由赤道环和其他几个圆环同心安置构成,直径8尺。

有的环固定,有的则可绕转,还附有窥管以供观测。

(4)通过实际天文观测,并参阅历代积累的天文数据,太初历第一次记载了交食周期,为135个朔望月有11.5个食季,即在135个朔望月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可知1食年=346.66日,比现代测量值大不到0.04日,循此规律可预报日月食。

太初历所测五星会合周期与现代测定值比较,误差最大的火星为0.59日;误差最小的水星,相差仅仅0.03日,已属不易。

另外,作为基本数据,落下闳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一直沿用到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被一行重新测定的值所取代。

可以说太初历具备了后世历法的主要要素,如二十四节气、朔晦、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出于政治原因,太初历的朔望月数值特意附会81这个数字,使得精度反而低于颛顼历。

中国古代有四大科学门类成果突出,即农学、医学、天文、数学,简称”农、医、天、算“。

落下闳在这些方面均打下好的基础。

他不仅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在上述学科领域的成就,而且大大加以了发展。

落下闳参与制订《太初历》,作为中国古代历法的“样板”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二千年,一直到现在,经久不衰,并已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同。

他的创新与发展最突出的是:

其一,将24节气纳入中国历法的体系之中。

将农学、天文、数学融合为一体。

24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学的一大独特的创造,完整的记载于《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40年左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落下闳的贡献是将24节气,这个告诉人们太阳移到黄道上24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的日期,首次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节气(即立春、惊蛰、24节气中是奇数项的气)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现;而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等,24节气中是偶数项的气)一定要在本月出现,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可以定为上月的闰月。

这种置闰原则一直沿用一千多年。

北齐(公元550--557年)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不均匀现象。

现在知道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所以节气间隔的字排也应是不均匀的,这称为定气。

直到清朝才开始在历法中使用定气,从而对“落下闳置闰法”作了改进:

即在农历中除11月(冬月)、12月(腊月)和1月(正月)这三个月之外,其外,其余9个月仍采用落下闳制订的“以无中气月置闰”的方法。

落下闳制定11月,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以135个月为交食周期。

这些特点都是开创性的。

有些已成为传统,至今仍在发挥功能,例如,中国人的春节、过大年。

落下闳的贡献在农业中、生活中发挥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二,研制浑仪的浑像,提出浑天说。

将天文观测与宇宙理论融为一体。

浑仪是一观测仪器,内有窥管,以称望管,用以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也能测定天体的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

浑象是一个演示性和仪器,在一大球上刻画或镶有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

浑仪和浑象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即是“物化”和“浑天说”。

“浑仪”和“浑象”是“浑天说”这一宇宙理论的物理模型。

因而浑仪和浑象常统称为浑天仪。

或称浑天仪、浑天象。

西汉末杨雄(公元前58-18年)在《法言•重黎》篇里写道:

“或问浑天。

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这里的浑天,即浑天仪,包括了浑仪和浑象。

科学史界已普遍认同:

西汉的落下闳是提出“浑天说”的最早的代表人物。

东汉的张衡(公元78—139年),既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从他流传下来和著作《灵宪》、《浑天仪》(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可以看出,张衡大大改进了落下闳研制的浑天仪,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浑天说”。

张衡在《灵宪》序文中一开始就写道:

“昔在先王,将步天路。

用定灵轨,寻绪本元。

先准之于浑体,是为正仪立度……”就明确承认了他的前辈的贡献。

2、医学家唐慎微。

唐慎微北宋医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他把前人研究过的一千多种药物和二百多家单方综合起来,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做了详细的考订,写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这部书受到后世医药学家的重视。

中文名:

唐慎微

别名:

审元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四川

出生日期:

1056年

逝世日期:

1093年

职业:

北宋名医

代表作品: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4.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

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

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

《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

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秦九韶的数学成就及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的地位。

1、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秦九韶潜心研究数学多年,在湖州守孝三年,所写成的世界数学名著《数学九章》,《癸辛杂识续集》称作《数学大略》,《永乐大典》称作《数学九章》。

全书九章十八卷,九章九类:

“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每类9题(9问)共计81题(81问),该书内容丰富至极,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

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直到现在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被誉为“算中宝典”。

该书著述方式,大数书九章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

“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给出答案;“术曰”,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此书已为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

此书不仅代表着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

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评价道: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

特别是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及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那时欧洲漫长的黑夜犹未结束,中国人的创造却像旭日一般在东方发出万丈光芒。

”2、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领先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554年,被康托尔称为“最幸运的天才”秦九韶所发明的“大衍求一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1801年著名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4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秦九韶不仅为中国赢得无尚荣誉,也为世界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3、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数值解领先霍纳572年。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除“大衍求一术”外,还创拟了正负开方术,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秦九韶所发明的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人霍纳(W·G·Horner,1786—1837年)的同样解法早572年。

秦九韶的正负方术,列算式时,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

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

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

秦九韶还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给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海伦(Heron,公元50年前后)公式完全一致。

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

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

4、高校内迁。

 

●作业设计

预习后边内容,

讨论课后的问题。

查阅资料了解所学部分。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灿烂的文学

2课时

总第3-4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汉赋是汉代文学代表,识记汉赋三大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知道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学形式。

●教学重点

赏析唐宋大家的代表作品,比较他们作品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

教师讲读

●教学手段

讨论,赏析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

2.教学过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原名司马长卿,小名犬子,因为仰慕战国时代的名相蔺相如才改名,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一说成都人,汉族,西汉文学家,是汉赋的代表作家。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他有赋29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天子游猎赋》(一般称之为《上林赋》,不当)、《哀二世赋》、《长门赋》、《大人赋》等几篇。

就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

  卓文君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3.汉赋三大家。

扬雄(公元前53-18)一作杨雄。

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

字子云。

蜀郡成都人。

以文章名世。

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

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

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

明人辑有《杨子云集》。

班固(32—92)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扶风安陵人。

字孟坚。

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

其父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才高学博,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

建武三十年(54)父逝,返里居丧,着手整理《史记后传》,叹其“所续前史未详”,欲竟其业。

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西汉一代史书《汉书》。

永平五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被捕下京兆狱。

其弟班超上书辩白,书稿送至京师。

因明帝阅后有赞赏之词,得释。

召至京师校书部,派为兰台令史,与其他五位令史掌管图籍,校定文书。

次年,迁为郎、典校秘书。

奉诏续撰《汉书》,自此,专注精力,以著述此书为业,历20余年,直到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修成。

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整齐了纪传体史书体裁。

建初四年(79)参加章帝在白虎观召集的诸儒会议,辩论六经今古文同异,以史官兼任记录,编成《白虎通德论》(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

和帝永元元年(89)、随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

胜利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作铭辞以记汉之威德。

永元四年(92)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受牵连被免官。

洛阳令种竟借机报私仇,班固被捕。

同年死于狱中。

善作赋,有《两都赋》闻名天下。

著有《班兰台集》。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字平子。

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

张衡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任太史令期间,悉心研究天文、历算,著《灵宪》、《□罔论》等科学著作,并先后发明和制作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又曾上疏反对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写有《请禁绝图谶疏》。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

他的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

这两篇赋合称为《二京赋》,是他早年入京后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作。

题材体制均模拟班固《两都赋》,但结构更为宏阔,思想艺术上也显示出某些特色。

赋的主旨是规讽统治阶级,有些议论颇为深刻切直。

如告戒统治者切莫“剿民以□乐,忘民怨之为仇”,警告他们要知道“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理解。

《二京赋》中描述了以前的同类大赋从未记载的若干新事物,如它对都市商贾、侠士、辩士的活动以及杂技和角□百戏的演出情况等都有所反映。

有些片断描写生动,如《东京赋》中“濯龙芳林”以下一段,仿照《子虚赋》,按东、西、南、北方位铺写景物,语句清新,颇富文采。

《西京赋》中写平乐广场观“角□之妙戏”一段,记述各种技艺的表演,宛如目睹,且是中国古代极珍贵的杂技艺术史料。

张衡的赋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

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4.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

1、唐宋八大家。

自西汉文翁兴学始,巴蜀大地人才辈出,固有“人文之盛,天下莫与京焉”之说。

后“唐皇幸蜀”,更有“天下才人皆入蜀”之兴盛。

然近代以降,外侮不断,民生多艰,泱泱帝国残败,对川人政治、文化心理形成巨大冲击,其忧虑愤然尤以文人志士为最。

在近现代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护法、抗击外侮和国共之争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巴蜀之士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有的抱儒治世冲出夔门而成蛟龙,有的守道言佛潜心治学敢为大师,他们济苍生于政治权力中心,或治问学游弋于政治主流之外,默默地为保存华夏文化根脉做出自己的贡献。

巴蜀大地,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 。

2.“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3.初唐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4.“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5、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6、“三苏父子”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1039~1112)。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作业设计

预习后边内容,

讨论课后的问题。

了解唐宋八大家。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三课多彩的艺术

2课时

总第5-6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青铜器的含义和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指导学生鉴赏三星堆以青铜立人为代表的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和工艺水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画像砖是汉代时期四川艺术的最高成就。

●教学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