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33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 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辨析题3必背本人教资已过科目二93分

一、辨析题

1、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肓

此观点错误。

(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提高的过程。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

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开端。

(3)作为一名教师,应意识到品德的构成要素具有多种开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具有教育性。

答:

正确

(1)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递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2)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防止两种极端倾向。

(3)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传递科学知识,还要贯穿思想品德教育,将知识和思想品德结合起来。

3、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答:

错误。

(1)记忆的三级模型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

(2)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得以继续保存;如果它们得不到复述,就会很快消失掉。

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

(3)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重要的知识进行复述,使得重要知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得到长期保存。

综上所述,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题干观点错误。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

错误。

(1)强化有正负之分,负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的刺激增强行为反应的概率。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2)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反应概率,而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某行为反应。

二者本质不同。

因此,负强化和惩罚本质并不相同。

5、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答:

错误。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6、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

错误。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的发挥要通过教师主导作用来实现。

7、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答:

错误。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比如记忆广度等,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

其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彼此间的关系。

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受文化教育影响较大的事晶体智力。

8、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答:

错误。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随着课题的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9、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肓。

答:

错误。

德育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包括四个方面: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题目对德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因而是错误的。

10、直观教学是手段,也是目的。

答:

错误。

直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因此它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11、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答:

错误: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12、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错误。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和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错误。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而且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还具有反作用。

题干的描述过于片面。

14、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错误。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题干只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因而是错误的。

15、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错误。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有消极影响的同时还有积极影响,心理定势的固定性有助于人们应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经验,迅速地确定思维的方向,这样或者可以使问题迅速获得解决,或者可以引导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心理定势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应该被认识到,因而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6、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错误。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联系:

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

区别: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

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

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

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17、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错误。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虽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其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18、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错误。

直观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

19、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

正确。

一个总是失败并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人会逐渐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20、负强化就是惩罚。

错误。

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即减少或取消厌恶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或减少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2、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错误。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

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

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23、学习迁移是学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错误。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24、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错误。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25、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错误。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各类活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活动我们才称之为教育。

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26、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错误。

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除了这一任务之外,还有以下四个任务:

①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7、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

错误。

负迁移和逆向迁移是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学习迁移类型。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是正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指的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正迁移也可以是负迁移。

28、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错误。

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影响,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9、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答:

错误。

德育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待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四大类型。

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30、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答:

错误。

我国普通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重在“基础”,重在学习基础知识(这里指广义的知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领域),“基础知识”的本质在于“一是它的普遍性,二是它的实用性”。

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要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总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3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答:

正确。

教学时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而教学识其基本途径。

32、有什么样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答:

错误。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

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不一定能形成和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行为,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3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答:

错误。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

.34、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答:

错误。

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的。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统一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和谐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教育面对具有独特性的个体,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要,因材施教,促进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得每个人全面的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35、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答:

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题干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是正确的。

36、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答:

错误的。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髙且个性独立的学生,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互动性。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37、.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答:

错误。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

38、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答:

正确。

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即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39、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答:

错误。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人物。

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40、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答:

错误。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首先,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所以,“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等,不能称之为学习。

其次,某些行为变化是比较短暂的,比如由于喝功能性饮料使得经历旺盛,记忆力增强,这类行为也不能称之为学习。

因此,行为的改变不一定都是学习的结果,只有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才是学习的结果。

41、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答:

错误的。

焦虑是指通常是一种紧张状态。

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会激发一定的学习动机;同样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也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焦虑水平。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会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动机水平,都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因此,适当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益的,如果学习过程没有紧张感,或者过于焦虑,会对学习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焦虑对学习即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

4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答:

错误,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培

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肯定要受到政治经济,生产等因素影响。

故该说法错误。

4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答:

错误。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

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不仅包括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而且包括一个人的潜力。

例如:

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可见,知识与能力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掌握了知识,而不进行练习,也无法掌握技能。

故该说法错误。

44、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答:

错误。

所谓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的接受学习,指人类各类经验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的经验接受,把别人的经验过程经过其掌握并吸收,成为自己的经验。

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这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故该说法错误。

45、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答:

错误。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是指每个人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但是学生品德发展受到外部条件影响以及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等影响,就算年龄相同的人也不一定能达到一样的发展水平。

故该说法错误。

46、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答:

错误的。

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本题中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的,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此外,素质教育还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7、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答:

正确的。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48、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答:

正确的。

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49、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答:

正确的。

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

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

50、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答:

正确的。

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51、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答:

错误的。

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

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52、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答:

错误的。

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

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5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答:

正确的。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54、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答:

错误的。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55、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答:

错误的。

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56、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答:

正确的。

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57、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答:

正确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58、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

正确的。

正义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民主政治对教育权利的保障。

非正义的政治制度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