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113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docx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Word1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预习课本P16~20,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赋值语句的格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和作用又分别是什么?

 

 

    

1.赋值语句

定义

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格式

变量名=表达式

作用

赋值语句中的“=”号,称做赋值号,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2.输入、输出语句

名称

一般格式

作用

输入

语句

a=input("  ")

(1)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

(2)可输入数值、单个或多个字符

输出

语句

print(%io

(2),a,b,c)

参数%io

(2)表示在屏幕上输出

1.下列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  )

A.N=N+2      B.M=M*M

C.A=B=CD.D=3

答案:

C

2.下列基本算法语句中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

A.input 2015B.input x=2015

C.y=y*y+1D.5=x

答案:

C

3.输出计算结果a,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print(%io

(2),a)

输入、输出语句及赋值语句的功能

[典例] 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解] 

(1)因为a=5,b=3,c=

=4,d=c2=16,

所以输出结果为16.

(2)因为a=1,b=2,c=a+b=3,

所以b=a+c-b=1+3-2=2.

故输出结果依次为a=1,b=2,c=3.

(1)根据给出的算法语句写结果,应抓住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特点,按语句的计算、赋值功能依次执行.

(2)注意在Scilab语言中常见运算符号的书写方式,明确它们的运算规则:

先乘除,后加减;乘幂优先于乘除;函数优先于乘幂;同级运算从左向右按顺序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最优先.      

[活学活用]

如果输入“82,92,90”.下面程序的功能是________,输出结果为________.

x=input(”成绩1=”);

y=input(”成绩2=”);

z=input(”成绩3=”);

t=x+y+z;

s=t/3;

print(%io

(2),s,t);

解析:

输入考试成绩,输出三科总分和平均分.

答案:

输出总分和平均分 264,88

用赋值、输入、输出语句写算法程序

[典例] 如图,已知圆的半径为R,其内接正方形如图,试设计程序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 程序如下:

1.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步骤

(1)设计并用自然语言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2)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

(3)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即得程序.

2.由程序框图写出程序的方法

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只需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即可完成.其中输入、输出框对应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处理框对应赋值语句.      

[活学活用]

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解:

程序如下:

赋值、输入、输出语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典例]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小亮,小强的成绩分别为a,b,c,后来发现统计错了.小亮的成绩记在了小明的名下,小强的成绩记在了小亮的名下,而小明的成绩记在小强的名下了.设计程序更正成绩单,并输出.

[解] 程序如下:

编写程序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恰当设未知数.

(2)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算法分析.

(4)根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

(5)根据程序框图,利用输入、输出语句及赋值语句等编写程序. 

[活学活用]

经过市场调查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内,某地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量为12000件,为保证商品不脱销,商家在月初时将商品按相同的量投入市场,已知年初商品的库存量为50000件,用S表示商品的库存量,设计一个程序,求出第一季度结束时商品的库存量.

解:

列出如下列所示每月库存量的变化情况:

  月份

库存  

一月

二月

三月

S

46000

42000

38000

程序如下:

[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

1.下列输入、输出、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a=input(”a=”)

B.print(%io

(2),a;b;c)

C.10=B

D.A=B=-5

解析:

选A A正确;B错误,print语句中变量之间用“,”隔开,而不是“;”;C错误,赋值语句中“=”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不能是数值;D错误,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赋值号.

2.执行下面的程序后,输出的a,b的值是(  )

A.1,3        B.4,1

C.4,-2D.1,4

解析:

选B 由赋值语句的意义知,执行a=a+b后,a的值变为1+3=4,执行b=a-b后,b=4-3=1,故选B.

3.下列程序若输出的结果为4,则输入的x值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得x2+2x+1=4,解得x=1或x=-3.

答案:

1或-3

4.读如下两个程序,完成下列题目.

程序甲:

程序乙:

(1)程序甲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2)若程序甲、乙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乙输入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赋值语句给变量赋值时,变量的值总是最后一次所赋的值,故程序甲中x的值最后为6.要使程序乙中y的值为6,即x2+6=6,故x=0,即输入的x的值为0.

答案:

(1)6 

(2)0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

1.“x=3*5”,“x=x+1”是某一程序中的先后相邻的两个语句,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x=3*5”的意思是“x=3*5=15”.此式与算术中的式子是一样的;

②x=3*5是将数值15赋给x;

③“x=3*5”可以写为“3*5=x”;

④“x=x+1”语句在执行时“=”右边x的值是15,执行后左边x的值是16.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

解析:

选B 程序中的等号与算术中的不一样,且在给变量赋值时,赋值号的左边是变量,右边是数值或表达式,左右两边不能交换位置,故①③错.

2.以下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

A.58B.88

C.13D.85

解析:

选D ∵x=58,a为58除以10的整数商,∴a=5.又∵b为58除以10的余数,∴b=8.

∴x=10×8+5=85.

3.以下程序的含义是(  )

A.求x3+3x2-24x+30=0的根

B.输入x后,输出y=x3+3x2-24x+30的值

C.求一般三次函数值的程序

D.y=x3+3x2-24x+30的作图程序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对输入语句x=input(”x=”),赋值语句y=x^3+3]

4.给出下列程序:

此程序的功能为(  )

A.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B.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C.求一个多项式函数的值

D.求输入的值的平方和

解析:

选B 输入的四个实数可作为两个点的坐标,程序中的a,b分别表示两个点的横、纵坐标之差,而m,n分别表示两点横纵坐标之差的平方;s是横、纵坐标之差的平方和,d是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即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后输出此距离.

5.运行程序:

输出结果为________.

解析:

首先将2赋给变量A,然后将2×5的结果再赋给A,最后这个新的数10加上8,就得到输出的A的值18.

答案:

18

6.已知A(x1,y1),B(x2,y2)是平面上的两点,试设计一个程序,输入A,B两点的坐标,输出其中点的坐标,现已给出程序的一部分,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程序补充完整.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程序中缺中点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x=

,y=

可得中点坐标.

答案:

x=(x1+x2)/2;y=(y1+y2)/2

7.已知一段程序如下:

若输入的是3,则运行结果是________.

解析:

由"N=M",得N=3;由"M=2*6",得M=12;由"P=(M*N)/2",得P=18;由"Q=3*P",得Q=54.

答案:

54,18,3,12

8.根据下列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解:

程序如下:

9.某工种按工时计算工资,每月总工资=每月劳动时间(小时)×每小时工资,从总工资中扣除10%作公积金,剩余的为应发工资,请编写一个输入劳动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数就能输出应发工资的程序,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算法分析.

S1 输入每月劳动时间t和每小时工资a.

S2 求每月总工资y=每月劳动时间t×每小时工资a.

S3 求应发工资z=每月总工资y×(1-10%).

S4 输出应发工资z.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