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1066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

 

一、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考点】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表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不符,故排除B项;表中“最终方案”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分权”,故排除D项。

【答案】C

2.(2016·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与共和制原则)

【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A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B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上海单科·15)“‘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此言论应出自(  )

A.俾斯麦B.林肯C.亚历山大二世D.明治天皇

【考点】美国的扩张和强盛——南北战争(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

【解析】“分裂之家”“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反映出该国在制度上对立分裂。

俾斯麦领导德意志的统一,与“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无关,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南北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严重对立,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肯领导内战胜利,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结束了“一半奴役”,故B项正确;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不存在国家的分裂,故C项错误;明治天皇时期不存在国家的分裂,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

1.(2015·福建文综·20)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  )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考点】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邦联制

【解析】邦联政府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政府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故A项错误;从图11可以看出,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故B项正确;从图9、10可以看出,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得到各州的支持,不是听命于各州,故C项错误;邦联议会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其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说法不正确,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北京文综·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国会最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说明该项法案最终成立,故A项正确;材料与“国会与总统谁去造船,私自去还是公开去”无关,故B项错误;该法案的条文内容和生成程序都不违反宪法,最高法院没有理由废除该法案,故C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针对某项法案的否决权只有一次,不可能无休止地否决,故D项错误。

【答案】A

2014年题组

1.(2014·海南单科·1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邦联制

【解析】材料显示“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与征税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当时邦联政府已经获得各州的承认,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邦联政府权力,没有提及各州分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4·安徽文综·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

“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

【解析】根据题中“在民主国家……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的观念题中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得知政治精英并没有危害公民基本权力,故C项错误;根据题中“当代美国”关键信息,得出美国的政体为遵循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民主共和制度,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4·天津文综·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

【考点】美国共和制度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1787年宪法创造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托克维尔认为1787年宪法“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说明它只适合美国特殊的国情,不具有普适性,故B项正确;1787年宪法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因此不具有借鉴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

【解析】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项错误。

【答案】B

5.(2014·北京文综·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

【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国家不掌握军队,无力平息社会动荡,故①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故②错误;邦联制下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③正确;邦联制下各州都可以发行货币,各行其是,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经济大权,统一发行钱币,有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013年题组

1.(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

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有效提取信息时间1788年纽约某报纸,美国联邦宪法已经颁布,联邦政府已经建立,材料中幸福船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

可以判断材料强调和赞美的是联邦体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制度都是联邦宪法的内容但不是本材料强调的内容,故选A。

【答案】A

2.(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考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进化论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据美国1878年宪法规定:

各邦(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下,可以制定本邦(州)的法律。

田纳西州1967年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不意味着整个美国才开始接受,也不能表明其立法违反了美国宪法,A、D两项的表述错误,排除。

斯科普斯言论符合而不是违背体现自由启蒙思想的美国联邦宪法,B项错误。

田纳西州无论对斯科普斯因的判罚,还是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进化论对美国基督教信仰的冲击。

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

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

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信息“1787年”,结合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以判断,华盛顿所说的“现行制度”即美国当时实行的松散的邦联制,而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即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选择D项。

【答案】D

4.(2013·海南单科·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

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

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国会的权利,总统权利,各有自己的权利,选B。

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高矮,排除A。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总统权利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材料和史实。

排除C,D。

【答案】B

2012年题组

1.(2012·安徽文综·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

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

【答案】B

2.(2012·江苏单科·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解析】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答案】A

3.(2012·海南单科·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

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于“一对待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答案】B

4.(2012·上海单科·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二、非选择题

1.(2015·四川文综·14)(30分)(节选)(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序号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

4

1791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0

1791年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15

1870年

第一款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22

1951年

第一款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26

1971年

第一款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8分)

材料二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

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

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

(6分)

【考点】

(1)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一中“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的内容可知其原因为美国宪法的规定,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节选内容可知其原因为美国宪法自身存在一定缺陷,需要进行修正;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材料一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节选内容,根据“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这三个条款可说明其主要方面为保障公民权力,根据“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这两个条款可说明其主要方面为完善国家制度。

(3)第一小问经验,结合材料一中美国宪法的修正过程以及材料二中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它们都经历了从存在缺陷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举例其他相关史实,结合必修一英、法、德等国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的过程来举例分析即可。

【答案】

(1)因素:

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4分,任答两点)

说明: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4分)

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

(4分)

(3)要求:

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6分)

2.(2015·海南单科·2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成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8分)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联邦制)

【解析】

(1)根据图表中立法机构的构成中两者的比较,得出联邦制下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立法机构健全;据材料中“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得出联邦制下国会的权力加强,享有征税权;据材料中邦联制下无行政首脑,而联邦制有合众国总统,得出实行总统制。

(2)结合课本知识可知,联邦制的确立改变了美国成立之初松散的邦联制的弊端,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权力,并且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答案】

(1)特点:

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

(6分)

(2)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

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8分)

4.(2014·全国大纲卷·39)(节选)(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

15世纪,英格兰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

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

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

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10分)

【考点】(4)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内战

【解析】(4)根据材料二关键词“英属北美殖民地……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

…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并结合美国内战的背景进行回答即可。

【答案】(4)影响:

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内战的爆发。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