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92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docx

新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

A.可能交于一点    

B.一定交于一点    

C.延长线交于一点   

D.可能平行

2.清代诗人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物体从30m高处竖直落到地面用了2.5s

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音色都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丙、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5.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

早上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B.

上课时写字的粉笔越来越少

C.

中午阳光下的积雪慢慢化成水

D.

课间时窗户玻璃被打碎

6.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8.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并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保持在原来位置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9.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距凸透镜34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倒立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8cm

B.15cm

C.18cm

D.20cm

10.分别用质量相同的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已知:

铜>

铁>

铝;)

A.铜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二、填空题

11.红外线具有_______效应,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光路具有_______性。

12.如图所示的“复读鸡”是一款会说话的毛绒鸡,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重复你的讲话内容。

比较“复读鸡”发出的声音和你发出的声音,二者的音色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复读鸡”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3.“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4.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15.将一柱形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水中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

任意指出你能得到的两条信息或结论      ,       。

该实心物块的密度是      g/cm3.

16.在彩色的荧光屏上.若在某一时刻,屏上某一区域内各色群的三个色点都是红、绿、蓝强度相同的三个原色,则该区域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

17.雪灾期间,许多电线都包裹上了厚厚的冰,电线因无法承受冰的重力牵拉,与电线杆一起倒伏在地,损毁惊人。

为了除去电线和道路上的冰雪,人们想了许多办法:

比如可以给输电线通以大电流,利用电流的______效应来除冰:

比如可以在道路上撤盐,利用“冰上撒盐后使冰的______降低”来除冰。

三、实验题

18.薛之谦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提供的器材有:

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光具座,还缺少________.

(2)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和_____的中心在____上,其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 .

(3)当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端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应该使凸透镜向____移动;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应该使蜡烛向______移动.

(4)把烛焰放在图3-3-1中的a,b,c,d,e各点,并且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②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无论怎样调整屏的位置都不能接收到像,眼睛也无论如何看不到像.④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

19.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21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A:

冰棍“冒”出的“白气”向________(选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图B: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平时________(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

图C:

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图D:

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自己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停下.另一同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

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托盘天平(配砝码)一架,体积分别为5cm³、10cm³、20cm³、30cm³、40cm³、50cm³、60cm³的铝块各一块。

(1)请画出记录实验数据所用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________)

(2)小组的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了将游码归零,结果就这样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结果是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另一位同学发现后,重新调节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填“左”或“右”);

(4)将天平横梁调平后,小组的同学把一个小铝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盘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原来偏向左侧的指针变为偏向右侧,小组的同学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

(5)理论上,该实验次数越多越好,其好处是_________。

2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在10cm刻度线处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_(选填“1”、“2”、“3”或“4”);

(3)接着仍然保持蜡烛位置在10cm刻度线处不变,小明将透镜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然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2的高度?

__________。

(2)当水温升到94°C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C,本实验应使用____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357°C,酒精的沸点是78°C)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水的温度/°C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体积增加少许,重复

(2)的实验,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________)

四、作图题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下左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_______)

五、综合题

24.山地车轻便实用,很受人们喜爱.一辆整车质量为10kg的山地车,车架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其体积为2500cm3,质量为4.5kg.运动员骑行时,山地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2×105Pa,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cm2•g取10N/kg.试问:

(1)山地车在设计和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请写出其中一条:

    .

(2)碳纤维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运动员的质量是多少?

(4)若运动员在平直公路上以5m/s的速度匀速骑行了10min,所受阻力为32N,则运动员的骑行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题

1、

2、

3、

4、

5、

四、作图题

1、

五、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