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08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docx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

林相(低效林)改造工程一期项目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

二〇一五年十月

项目名称: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低效林)

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作业设计

项目主管单位:

市南岸区农业委员会

项目建设单位: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办事处

项目编制单位:

曦紫林业

项目负责人:

长亮

设计负责人:

王希金

规划编制人员:

王希金雷海清王金旺

制图人员:

王金旺

制表人员:

雷海清

调查人员:

王希金雷海清王金旺

前   言

近年来,南山街道由于受到松材线虫病入侵,街道集体林区松树大量染病被砍伐清除,造成了许多低效林分,表现为树种单一,林相不齐,生态效益低下,绿化效果不好,森林景观差。

此外,南山街道拥有市重点风景区—南山风景区,生态、景观地位十分重要。

为彻底改变南山的生态环境,迅速提高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的主体作用和生态功能,提高绿化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区委、区政府对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十分重视,委派区财政局现场查看后同意街道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并安排了相关资金予以支持。

根据“生态立街道、旅游兴街道”的发展思路,街道委、街道政府将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列入了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项目。

为此,南山街道办事处精心组织,及时落实人员和经费并委托曦紫林业对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进行调查并编制《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作业设计》。

我公司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对南山街道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林业情况进行收集并对项目区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认真分析,提出了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的设计思路、原则、依据和主要建设容等。

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布局在南山街道放牛村,规划建设总规模20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0万元,其中争取区级财政补助100万元,街道自筹20万元。

第1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背景2

1.3项目必要性3

1.4项目外业调查5

第2章项目区基本情况7

2.1自然情况7

2.2社会经济概况8

2.3资源状况9

第3章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11

3.1指导思想11

3.2设计原则11

3.3主要依据12

第4章建设规模、布局及进度14

4.1建设规模和布局14

第5章景观设计15

5.1现状分析15

第6章造林设计18

6.1树种设计18

6.2模式设计20

6.3种苗组织设计21

6.4技术措施22

第7章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设计27

7.1施工安全设计27

7.2野生动植物安全设计27

7.3环境保护设计28

第8章组织施工设计29

8.1组织管理29

8.2工程监理30

8.3施工设计30

第9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2

9.1算依据及标准32

9.2投资概算34

第10章效益分析36

10.1景观效益36

10.2生态效益37

10.3社会效益38

第11章保障措施40

11.1组织保障40

11.2资金保障40

11.3技术保障40

11.4法制保障41

附表:

表1.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小班现状表;

表2.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作业设计表;

表3.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需苗量及所需物资材料统计表;

表4.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进度表;

表5.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资金概算表。

附图:

图1.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位置示意图;

图2.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设计图;

图3.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现状照片;

图4.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预期效果图;

图5.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工程一期项目设计树种照片。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低效林)改造工程一期项目

项目主管部门:

市南岸区农业委员会

项目建设单位:

市南岸区南山街道

项目建设地点:

市南山街道放牛村

项目性质:

改建

项目建设期:

1年(即2015年11月-2016年10月)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区的疏林地、无立木林地、荒地、通道两侧的裸露地得到绿化、彩化,重要区位“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治理,窗口地段得到绿化。

采用色叶、观花树种,营造色彩斑斓的森林四季景观,使森林景观富于动态变化,自然景观得到改善和提高;采用防火树种,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营造混交林,大部分针叶纯林得到彻底改造,松材线虫病入侵危险性明显降低。

到2030年,项目区森林具备近自然常绿阔叶林的结构、景观和功能。

届时森林环境真正形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2项目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科学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也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不断升高的世纪。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已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中指出: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十八大会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市委四届3次全会中提出“五大功能区”,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全市在继续抓好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保护好与都市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过渡带的生态环境。

南岸区以“三区两带”区域布局,打造以“南山是主城屏障,保护生态是首要任务”的发展目标,对森林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集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主城中央生态公园。

南山街道位于南岸区的中心,位于都市功能拓展区,长江自西向东穿过境。

南山街道提出了建设“生态南山、美丽南山”的发展战略,它包含着南山街道全新的形象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涵。

1.3项目必要性

1.3.1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正在经受绿色空间不断消失的危害,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命离不开绿色,人类呼唤森林。

1.3.2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启动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建设项目,为建成有南山特色的、结构合理、效益充分、功能完备的林相(低效林)改造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街道不懈的努力,南山生态环境质量将会有显著改善,、青山、绿水将成为南山的新意象,美丽动人的南山将具备更大吸引力,从而提高南山的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保障居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与进步。

1.3.3提升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相改造以常绿树种为基调,采用不同高度的多种树种混交,森林树冠线层次分明、波动起伏,群落外貌色彩丰富,季相变幻明显,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四季花果不断,使森林产生五彩缤纷的动感景致。

因此,林相改造建设是发展森林旅游业、提高景区的景观品位、充分发挥森林社会效益的需要。

1.3.4保护森林资源、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需要

由于历史等原因,南山街道的原生植被屡遭破坏。

现存植被中马尾松林面积1542.3亩,占全街道有林地面积的11.6%,针阔混交林面积1672.5亩,占12.6%。

大多林分结构极不稳定,逆向演替的趋势已经显现,林业生态体系脆弱,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林分质量差,森林景观和森林环境难以形成。

通过林相改造建设,将逐步调整马尾松等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林种结构和林分密度,逐步恢复自然针阔混交林,最终形成支持城市持续发展的稳定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景观。

同时,良好的森林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森林自身防火能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

采用多种阔叶树混交方式予以恢复和发展,使森林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从而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效抑制森林病害的发生。

1.4项目外业调查

1.4.1小班划分

采用1:

1万与1:

2.5万的卫星相片结合1:

5000航空相片,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等规,根据现地各地块立地特征差异,区划成不同作业小班区域。

1.4.2调查容

立地因子:

地类、地貌、海拔、土壤、坡度、坡位、坡向等;

植被因子:

树种、高度、郁闭度、灌木(草本)盖度,幼苗、幼树名称、高度、每亩株数等;根据小班调查容,在现地填记小班调查设计表。

1.4.3调查方法

根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办法》(2011年)等技术规程要求对项目区进行调查。

面积调查用1:

1万地形图对坡勾绘小班,室采用ArcGIS计算机求算面积。

立地特征调查采用深入现地调查方法,海拔调查现地用GPS结合地形图调查,坡度现地实测,土壤厚度现地钢围尺现地量取,名称及其它理化特性现地确定,其它立地因子在现地结合地形图确定。

植被因子调查采用小样方进行调查。

1.4.4调查结果

项目区的马尾松种植于上世纪70-80年代,树龄在30-40年之间,树势生长缓慢,密度较稀,郁闭度在0.5-0.6,海拔220-265米,由于松材线虫病连年出现片、块状死亡,远观呈烧焦状。

景观破碎化严重,严重影响其生态系统的稳定,降低了景观质量并严重影响了森林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树种种类单一,针叶化、纯林化严重。

马尾松构建的群落呈现同龄林为主的格局,异质性程度低,景观单调,易受病虫危害,且树冠缺乏起伏的动态景致;林区部分原始植被几近绝迹,多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植被类型层次结构简单,林下地被物缺乏。

第2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2.1.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北部的放牛村,北临长江、南接植物园、西到鸡冠石镇、东至峡口镇。

距江北嘴10公里,火车北站15公里,距江北机场28公里。

2.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处于南山腹地,以低山为主,山地坡度不大,长江自西向东横穿从边缘而过,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间。

平坝面积小,零星分布。

2.1.3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平均气温为18.3℃,年平均积温为5854.4℃,年总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无霜期336天,年平均日照为1233.7小时。

水汽来源丰沛,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相对湿度的多年平均值为81%。

区经常处于高湿状态,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5%。

相对湿度的月平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0月、11月和12月,为86%;最小值出现在8月,为75%。

气候变化多样,季风气候明显,夏季连晴高温,是全区森林火灾多发期,特别是7-9月,最高气温达42.2℃,为森林火灾高发期。

2.1.4土壤

南山街道土壤类型共有3个土类,与绿化有关的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

规划区土壤分布以背斜核部为轴线,基本呈对称的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分布。

代表地带性特征的黄壤土类主要分布在背斜低山,项目区土壤类型为黄壤。

2.1.5水文

项目区干流为长江,项目区附近有两个小型水库、有几个水塘,并有山上留下的山泉,流经项目区,可以为造林提供水源。

2.2社会经济概况

2.1.1行政区域

南山街道成立于2006年7月,由原南山镇和黄桷桠镇两镇合并而成,下辖9个村委会,4个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