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5554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字心得共五篇.docx

练字心得(篇一)

1、握笔或持笔主要有四个着力点:

食指前关节处(或食指根旁),中指指甲与末关节处,小拇指末关节边侧处,掌根骨或掌凸处。

2、手持笔杆朝向:

四点钟方位。

3、书写时,掌心要虚握、朝字。

(掌心如握球,初练时可塞纸团)

4、二指捏,中指抵。

其中,二指捏是大拇指头的右边侧和食指头的右边侧。

强调:

食指肚中捏笔是错误的。

二指捏,大拇指端朝向食指肚,而不是与食指端齐平或超过或远离食指端。

5、腕根突轻贴微抬,掌根肌收缩,感压笔尖(意念抬高,感力下压)。

笔尖力是感力。

力的大小取决于笔尖压纸的感觉。

感力施力是运笔的心法。

特别强调:

运笔时,意念在笔尖,不是指端。

6、练字口诀:

虚握微缩,意抬摆压,掌心朝字,逆转腕,感力施力,意在行中。

7、书写口诀:

竖点头,横摆手。

就是说,写竖时,食指下压;写横时,手腕摆动(支点不变)。

8、练不好字的主要原因:

持笔不正确;只施力不感力;书写随意;横不摆腕;指力过大;支点变动;缺少运笔技巧(如斜入,反向等);腕根不是轻贴微抬而是下压; 。

9、着重强调:

大轴心和小支点。

大轴心是掌根突;小支点是小拇指末关节外侧。

(注:

轴心不称作大支点。

因为支有下压的意思)

10、下余二指或三指中关节处并贴。

意念侧移,而不是下压或上抵。

11、在单个汉字书写时,大轴心,是着力点,是不动点。

12、笔划分长短。

横分长横和短横;竖分长竖和短竖;点分长点和短点; 。

13、笔划分轻重,直斜(竖直横斜),主次, 。

14、汉字不仅仅是由简单的笔划组成。

形体结构也体现一种思想和文化。

15、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方圆,长扁,曲直;均等,紧凑,侧重,支撑,对齐,中正,避让 。

不同思想,形成不同的字体风格。

16、撇分斜撇,竖撇,平撇,弧撇。

17、点,讲究斜入或顿回;字体讲究形断意连。

18、运笔总结:

腕部轻贴微抬,行笔下压,笔尖感力,笔意相连。

19、笔尖力感或下压力感来自于:

指力和腕力。

指力主形体和多变,腕力主轻重和移行。

20、行书,讲究圆转笔尖;楷书,讲究弹压笔尖。

21、书写简化口诀:

施力,感力,圆转,弹压。

22、强调:

腕根突轻贴不是下压,而是轻抬。

或说是抬力不是压力。

23、竖分为垂露和悬针。

垂露或垂珠也叫回带。

悬针又称出锋。

6

练字诀窍(篇二)

1、练字诀窍:

贴纸行。

就是说,笔尖要尽量不要抬高,与纸面保持最小或最近距离。

原则:

笔尖只可微抬不可远离。

原因:

远离会影响书写速度和感力。

2、练字时,身体端正微前倾,左手支撑且下按纸张,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不能呈八字形等),脚根不离地,脚掌前部用力撑地(不是蹬地)。

右前臂和腕部轻贴纸张,微抬(肌肉收缩)作为轴心,小拇指末关节外侧作为支点。

3、练字时,要用余光来观察。

原则:

写右看左,写下看上。

4、练字眼法:

整体观察法和余光校正法。

5、练笔划第一步:

注目字帖,盲写感知笔划。

第二步:

对比纠错。

6、书写特大字时(单字宽大于2CM),以四点定位法。

一直延伸。

7、最初练字,以划圆,十字,八字,羊角为主。

8、练十字,是练技巧。

要领:

竖点头,横摆手。

9、练圆圈,是练感觉(感知笔尖力,圆转运笔)。

练八字,是练三指。

练羊角,是练弹压。

10、临摹字帖,第一:

了解字体结构。

第二:

找出变化规律。

第三:

掌握运笔技巧。

11、写字和画画一样。

都要整体观察。

着重强调:

余光校正书写法。

练字感悟(篇三)

1、脚根贴地,脚前掌撑地。

脚力与笔尖力相呼应。

2、意念在笔尖和脚尖。

这样手力与脚力互相配合,增加运笔的感觉。

3、用脚力起到支撑上身重量的作用。

如此,写字要协调整个身体的力量写字,而不是单用手腕的力量。

4、臂稳肩固,是写字的要点。

脚力,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

5、脚部无力,身体就会偏歪,晃荡。

因此,就会影响书写、绘画。

6、字体结构:

内紧外松。

内紧,指中宫紧凑。

外松,指四周舒展。

7、字体结构:

左右避让,上下呼应,左顾右盼,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8、行书中,笔画少的字可以缩小;笔画多的字要中紧或简化。

9、十十十十,横中线,垂中线,是字的标线。

写字与画画一样,中心线起辅助作用。

10、点,竖同在一条垂中线上。

如:

市,祥。

11、金字旁,横均等对齐。

如钟。

12、宝盖旁,笔顺是:

右斜点,左斜点(不是竖),横弯钩。

左斜点用力为逆转腕力,不是指压力。

运笔手法:

逆转腕法。

13、风,笔顺为:

竖撇,横斜钩,斜撇,长点。

14、硬笔,讲究横斜竖直。

斜度为6度左右。

原因:

左右眼存在视觉偏差;水平太离谱。

15、一段文字,始终贯穿一条横中线。

一段文字,线条变幻产生不同风格。

16、书写要领:

捺支撑。

可视感:

快慢感,支撑感,明暗感,偏倚感-----

17、笔画特点:

长斜入和短虚入。

如长横斜入,短横虚入;长竖斜入,短竖虚入。

练好字要熟记的十大要素及书法精髓(篇四)

1、笔尖力与脚尖力感应。

2、贴纸行。

3、意圆转。

4、顿弹压

5、大拇指肚右边侧向右下施力(不是向下掐力)。

6、三指与下余二指之间适当留有缝隙,依情况而定,可轻贴可分离。

7、通常情况下,写长横和短横都要摆腕,切勿用指力。

8、明确两点:

腕轴心微贴轻抬,指支点时压时移。

9、找准中心线或辅助线:

横中线和垂中线。

10、书写眼法:

整体观察和余光校正。

1、圆转是意识。

圆转不好掌握。

应当想象为:

笔尖如小圆球。

运笔的轨迹是小球转动的轨迹,也是圆转的意识。

因此,练字时,要将笔尖称呼为“笔尖球”。

2、写字和画画一样,想象贯穿始终。

写字不是写笔画,而是转球。

3、练不好字的原因之一:

练字不练意,缺少想象。

4、运笔诀窍:

运笔时,‘笔尖球’向左转找到右,向上转找到下。

5、练字重点是练意,而不是结构。

结构是在意识下产生。

6、临摹,要多观察多总结多‘转球’(想象)。

7、方圆是书法的精髓。

方,指字体结构;圆,指圆转意识。

练字探究(篇五)

1、运笔手法:

逆转腕。

逆转腕与意圆转,是协同关系。

逆转腕可以增强运笔的感觉。

2、起笔时,首先要逆转腕,再斜入笔,产生圆转的意识。

3、意圆转是断续的。

当意圆转消失时,逆转腕又可产生圆转意识。

4、短横的斜度要大于长横。

短横的特点是虚入斜压。

5、短竖,也可以虚入斜弯压。

6、左右结构的字,偏右书写原则:

左轻右重,左高右低,左小右大,左远右近,左虚右实,左明右暗 。

行书笔画

类别

下钩横,上挑横。

悬针竖,曲钩竖,仰钩竖,粗尾竖,斜竖。

平撇,回锋撇,挑脚撇。

平捺,回锋捺,圆曲捺,挑钩捺,反捺。

启下点,带钩点,带下点,带右点,左右点。

其它

竖三点,开四点,竖左钩,竖右钩,上右钩。

方正.意圆

预行笔,重布局。

逆腕虚握斜入笔,启承呼应意圆转。

余光写,观整体。

渐沉渐浮贴纸行,快慢相间顿弹压。

练字问答

1、关于轴心和支点的理解?

答:

腕轴心,指腕根凸处。

指支点,指小拇指末关节外侧。

书写英文或数字或画画时,也可以用‘下余二指’指肚作为支点。

2、关于笔杆的朝向?

答:

一般来说,笔杆的朝向为钟表的四点方向。

二点,三点,六点等方向,适用于必要情况。

如画画,朝向是多变的。

3、关于笔杆的倾斜角度?

答:

笔杆的倾斜角度:

40度左右。

也可以为:

60度左右。

40度,适用于钢笔;60度适用于圆珠笔。

4、关于运笔力量?

答:

笔力,主要来自于指力和腕力。

拇指肚边侧下压力是始末力,是转折力。

是向右下压,不是向右向里掐。

腕缩力,是沉降力,是行笔力。

5、关于横的写法要点?

答:

第一步:

斜点或逆向顿入。

第二步,由轻到重腕力行笔。

第三步,顿笔回带或出锋。

6、关于点的写法要点?

答:

点如雨滴如坠石。

注意收笔或停顿或回带或启连。

-------------------------------------------

7、关于行书与楷书的区别?

答:

行书,着重支点在小拇指的关节处或指肚处(或屈或伸指关节)。

楷书,着重轴心在手

腕凸压纸处。

8、关于力的感觉?

答:

施力和感力,一个来自于指腕,一个来自于笔尖。

9、关于楷书和行书的区别?

答:

楷书看重字体结构,行书着重运笔顺畅。

10、运笔的诀窍:

反向,斜入、停顿、弹压、回带、意连,露锋---。

其中,弹压是练字的手法。

弹压手法是:

下压,弹跳,下压。

是两点下压的动作。

强调:

弹压是形断意连,启承呼应的运笔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