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79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docx

完整版临床检验仪器学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临床检验仪器常用性能指标(可能考问答题)

1灵敏度2误差3噪声4最小检测量5精确度6可靠性7重复

性8分辨率9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10线性范围11响应时间12频率影响范围

1灵敏度:

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

异。

3噪音:

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最小检出量:

检验仪器能确切的反应最小物质含量。

5精确度:

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6可靠性:

仪器在规定时期内及在保持运行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反应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指标。

第二章离心机

1.离心技术:

应用离心沉降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的技术2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离心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迫使液体中的微粒克服扩散,加快沉降速度,把样品中具有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

颗粒的沉降速度取决于离心机的转数、颗粒的质重、大小和密度。

3.离心力:

由于物体旋转而产生的力,物体作圆周运动所产生的向心力

的反作用力。

4.相对离心力:

通常颗粒在离心过程中的离心力是相对于颗粒本身所受

的重力而言,因此把这种离心力叫做相对离心力。

5.离心机的分类:

按转数分为:

低速、高速、超高速。

6.离心机的最大容量:

离心机一次可分离样品的最大体积,

xn,—次可容纳最多离心管X—个离心管容纳样品最大体积。

7.沉降系数:

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其单位为秒。

8.离心机的基本结构

低速离心机的结构较简单,由电动机,离心转盘(转头)速器、定时器'离心套管与底座等主要部件构成。

其最大转速在10000i7min以内,相对离心力在15000xg以内。

高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为20000-25000r/min超速(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可达

50000-80000r/min

9.差速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又称分步离心法,根据分离物的沉降速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分步离心的方法。

10・差速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开,并可

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分离时间短、重复性高;样品处理量大。

缺点:

分辨率有限、分离效果差,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

粒子不容易分开,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壁效应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出现沉淀,粒被挤压,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会使颗粒变形、聚集而失活。

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又称区带离心法,该方法主要用于

沉降速度差别不大的微粒,将样品放在一定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

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

12.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

具有很好的分辨率分离'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的颗粒;分离范围广;

缺点:

分离时间长,需要制备梯度液,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第三章显微镜

1.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细微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光学显微镜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系统。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象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被观察的物体位于物镜前方,被物镜作为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为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象,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2.光学显微镜的最小分辨率是0.25um

3.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光学系统:

物镜'目镜'聚光镜'反光镜。

2.机械系统:

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

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4.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5.显微镜的一半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旋转光强调节旋钮使光强适中,2旋转粗调旋钮把载物台姜到最低处,打开夹片器,放好标

本,轻轻松开夹片器自然夹住玻片,旋转载物台下标本平面移动控制旋钮,将标本放置在恰当是位置,3旋转物镜转换器把10倍物镜置于标

4通过右目镜观

本上方,先从侧面观察,旋转显微镜的粗调,⑩样品尽可能接近物镜,若有锁死装直需锁死;

察标本,慢慢旋转粗调使载物台下降粗调聚焦后再用微调作精细调节,调节光瞳间距调节把手,双目可以观察到一个单一的像,5旋转左目镜上的屈光度调节环,使样品清晰可见,使双眼视力差得到补偿,

6旋转聚光镜上下移动钮将聚光镜转移到最高位置,然后取下目镜镜

头,直接往镜筒内看并旋转聚光镜孔径光阑刻度盘使孔径光阑调到大约为物镜NA的80%的位置便可获得高质量的像,要注意更换物镜后都要

重新调整孔径光阑;7物质

物镜转换器转动,选用所需放大倍数的物镜并配合使用对应的目镜;8

观察并记录。

第四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光照射到物质可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一部分光会被吸收,其能量以热释放出来。

利用测量物质对某些波长光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特性。

不同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改变入射光波长,并记录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得该物质吸收光谱,可根据物质吸收光谱分析物质结构、含量和浓度。

2.光的吸收定律:

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A=-lgl/lo=lgIo/l=lg1/T=kbc

3.郎伯-比尔定律适用条件:

1入射光为单色光,2溶液浓度不能过大。

4.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

提供入射光的装置;单色器:

是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

吸收池:

又称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受用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

检测器:

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信号显示系统:

是把放大的信号以适当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的装置。

5.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1.波长准确度和波长重复性;

2•光度准确度3.光度线性范围4•分辨率5.光谱带宽6•杂散光7.基线稳定度8.基线平直度

6.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3)纯度鉴定:

在紫外光区,核算的最大吸收峰是260nm,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是280nmo纯RNA样品的A260/A280的比值是2.0+—0.1,纯DNA样品的A260/A280的比值是1.8+—0.1,无论是RNA还是DNA,A260/230

的比值应大于2.0小于2.4o第五章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

1.血细胞分析仪(BCA):

又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ABCC)、血液自动分析仪(AHA)等,是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数量和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常规检验仪器。

其主要功能是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

类、血红蛋白测定、先关参数计算等。

2.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1.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阻值比稀释值大。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的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

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

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最后得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相关参数。

2.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原理:

以流式技术为基础

再联合使用流式、激光、射频'电导、电阻抗'细胞化学染色等多项技术进行细胞分析,并综合分析检测数据,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五分类”结果。

其均使用了流式细胞计数,形成流体动力聚焦的流式通道,使单细胞流在鞘液的包裹下通过流式通道,将重叠限制到最低浓度。

3.网织红细胞计数分析基本原理:

采用激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与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技术联合对网织红进行分析,利用网织红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一RNA,在活体状态下与特殊荧光染料(新亚甲蓝等)结合,激光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RNA含量成正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个的网织红的大小和细胞内RNA含量及Hb含量。

由计算机处理,得出网织红技术及其他参数。

4.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

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

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

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氧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

5.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凝固法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一系列物理量(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的数据并将之换算成最终结果的方法。

6.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原理:

血凝仪使用的主要检测技术方法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干化学法等。

凝固法是血栓/止血实验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半自动血凝仪以凝固法检测为主,全自动血凝仪还可使用底物显色发和免疫学法等。

7.凝固法:

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一系列物理量

(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得数据并将之换算成最终结果的方法,故也称生物物理法。

按测量原理可分为电流法、超声分析法、光学法、磁珠。

第六章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

1.血液粘度计的分离:

工作原理分为毛细管粘度计和旋转式粘度计。

2.红细胞沉降率: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

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观察某些疾病活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

在血液流变学测定中常作为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表面电荷'红细胞电泳的通用指标,其结果对许多疾病的活动、复发'发展有监测作用。

3.自动血沉仪工作原理:

所以自动血沉仪的原理和方法都是建立在魏氏法的基础上,利用光学阻挡原理进行测量;也有采用红外线障碍法或激光光源扫描微量全血进行检测。

4.影响红细胞沉降的因素:

1.红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红细胞的变形性;3.红细胞聚集性和相互作用;4红细胞的压积,5血浆介质的上升流动;6•沉降管的倾斜度。

5.自动血沉仪基本结构:

光源'沉降管、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6.红细胞沉降曲线:

分为红细胞不下沉的悬浮期、红细胞缗线状形成的聚集期、红细胞等快速下降的快速沉降期、红细胞开始积压的缓慢沉降期。

7.自动血沉仪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临床尿液检验仪器

1.尿液分析:

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

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2.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可能考大题)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以

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有关,颜色越深,相应某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

反之,反射率越大。

因为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反比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所以只有测得光的反射率及可以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3.尿液分析仪的试剂带结构:

单项试剂带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膜作为反射层。

一般把这样一条上面附有试剂块的塑料条叫做试剂带。

尿液侵入试剂带后,与试剂发生反应,可产生颜色变化

4.试剂带的反应原理:

①pH测定:

pH指示剂原理②尿蛋白

质测定: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远离③尿葡萄糖测定:

一种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另一种是基于铜还原法的原理④尿酮体测定:

采用亚硝基铁氧化钠反应测量酮体⑤尿隐血测定:

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⑥尿胆红素测定:

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⑦尿胆原测

定:

采用Ehrlich醛反应原

理或重氮反应原理⑧尿亚硝酸盐测定:

尿亚硝酸盐试验

5•试剂带的应用: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一般使用自己配套的专用

考块。

各试剂块与尿液中被测定成分反应而呈现不同颜色。

空白块是为了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及试剂块分布的状态不均等产生出测试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而设置的。

固定块是为了消除在测试过程中因每次测定试剂块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测试误差设置的。

每次测定前,检测头都会移到参考位置进行自检,必要时,自动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灵敏度,以提高检测的信噪比。

(尼龙膜、绒制层、吸水层'塑料底层)。

6.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检测前的质量控制'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检测后的质量控制。

7•流式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工作原理:

流式全自动尿有形成分

分析仪的测定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进行的。

一个尿液标本被稀释并经染色液染色后,靠液压作用通过鞘液流动池。

反应样品从样品喷嘴出口进入鞘液流动室时,被一种无粒子颗粒的鞘液包围,使每个细胞以单个纵列的形成通过流动池的中心(竖直)轴线,在这里每个尿液细胞被氮激光光束照射。

每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从染色尿液细胞发出的荧光,主要反映细胞的定量特性(如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和核酸)、前向散射光强度,它成比例地反映细胞的大小和电阻抗的大小

(电阻抗电信号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

仪器将这种荧光'散射光等光

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每个尿液标本产生出的直方图和散射图、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即可区分每个细胞并得出有关细胞的形态。

8•流式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仪器结构:

流式全自动尿有

形成分分析仪包括光学检测系统、液流系统'电路系统和自动进样装置。

第八章临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1.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及特点:

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是将生物化学分析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混合、保温反应'自动检测、结果计算'数据处理和打印报告,以及实验后的清洗等步骤自动化的仪器。

这类仪器一般都具有灵敏、准确'快速'节约和标准化等优点,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减少了主观误差,稳定了检验质量。

2.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仪器反应装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连续流动以,离心式'分立式和干化学式。

3.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样品处理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系统。

样品处理系统:

样品装载和输送装置,闭盖穿刺'开盖闭盖装置,试剂仓,样品和试剂取样单元,搅拌系统。

检测系统:

1.光源2.分光装置目前多用光栅。

使用后分光技术,可以在同一体系中测定多种成分。

如果比色池中有多种吸收特征不同的组成物质,当复色光通过后,各物质分别对各自的特征性光波产生吸收,之后再分成光谱对不同的波长进行测定,可以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得到多组分结果,无需移动仪器的任何部分,稳定性好,速度快,噪声低,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高,故障少。

3.比色杯4•恒温装置5.清洗装置6.信号转换与传输装。

4.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指标:

1•检测准确度检测准确度包含正确度和精密度,由检测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共同组成的检测系统决定。

精密度是正确度的基础,主要取决于仪器各部分诸如加样和加试剂系统,温控系统、光路检测系统等的加工精密度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2.自动化程度3.分析效率4.应用范围5.其他性能。

5.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参数:

基本分析参数

(1)终点分析法:

又称平衡法,是通过测定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出待测物浓度或活性的方法。

可分为①:

一点法:

指样品和试剂混合后,反应一定时间到达终点时,通过吸光度的检测计算待测物浓度。

该法简便,但易受样品、试剂颜色'血清浊度及干扰物的影响。

单试剂型的生化检测项目需选用一点法,如钙'磷'镁的测定②两点法:

常应用于具有双试剂的检测项目。

加入样品后分别读取试剂I、II吸光度值,即样品空白值和实际呈色反应值,计算待测物浓度。

该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样品、试剂颜色'血清浊度及干扰物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生化检测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如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测定。

③固定时间法:

是终点分析法的一种情况,可减少非特异性反应,指样品和试剂混合后分别读取延滞期后和反应一定时间后的吸光度,计算待测浓度。

(2)连续监测法:

又称速率法,是通过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吸光度,根据吸

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求出待测物浓度或活性的方法。

(3)免疫投

射比浊法:

用于测定产生抗原抗体特异性浊度的项目,在光源的光路方向测量投射强度来测定物质浓度,常采用终点法。

6.检测波长可选择单波长或双波长,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双波长或多波长

7.反应温度通常设有25C、30C、37C等温度。

一般选用

37C

8.试剂选择可选择单试剂或双试剂

(2)双试剂法:

在反应过程中试剂分开配制和加入反应系统,可消除干扰和非特异性反应,稳定试剂,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包括①双试剂单波长一点法②双试剂二点法③双试剂双波长法。

第九章临床电化学分析仪器

1.电化学分析法就是利用这些性质,通过点击变换器,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变为电学参数而进行测量的方法

2.血气分析仪PCO2电极:

是一个气敏电极,其前端有一

层半透膜,只允许CO2分子通过,其内部有一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

PO电极:

是一种Clark电极,属于气敏氧电极,也是极谱电极。

第十章临床微生物检测仪器

1.目前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系统大致分为2类:

一类是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另一类是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

系统。

2.自动血培养系统分为四类:

1BioArgos系统'2Bact/Alert系

统、3、Bactec9000系列'4、Vital系统

3.微生物自动鉴定原理;采用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即通过数学的

编码技术将细菌的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数学模式,给每种细菌的反

应模式赋予一组数码,

建立数据库。

然后将待检圉有关生化试验

结果转换成生物数码,

与编码数据库进行对比,得到细菌名称。

4.微生物自动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原理;实质是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

将抗菌药物微量稀释在条孔或条板中,加入菌悬液孵育后放入仪器或在仪器中直接孵育,仪器每隔一定的时间自动测定细菌生长的浊度,或测定培养基中荧光指示剂的强度,或荧光原性物质是水解,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得出待检菌在各药物浓度的生长斜率,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根据CLDI标准得到相应敏感

5.药敏测试板:

药敏测试板分为常规测试板和快速荧光测试板。

常规测试板原理为比浊法,如Vitek系统,在含有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中,浊度的增加提示细菌生长,根据判断标准解释敏感或耐药;快速荧光测试板原理为荧光法,如Sensititre系统,在每一反应孔内参与荧光底物,若细菌生长,表面特异酶系统水解荧光底物,激发荧光,反之没有荧光。

以最低药敏浓度仍无荧光产生的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第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仪器

酶免疫分析技术EIA分类:

可分为非均相(或异相)酶免疫测定和

均相酶免疫测定两种。

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以激素、药物等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为主,测定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非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是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平衡后,将游离的与抗原

或抗体结合的酶标记物加以分离,再通过底物显色进行测定,

酶标仪与普通光电比色计的不同之处在于,酶标仪比色液的容器不是

部分的酶标仪还加上了判读系统和软件操作分析系统等,可进行资料录入、结果计算、储存信息和质控管理等操作分析,在各类实验室已广为应用。

酶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滤光片波长精度检查及其峰值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通道差与孔间差检测、零点漂移'精密度评价\线性测定、双波长评估。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固相抗原竞争法,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心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原理:

用¥阑系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物作为示踪物标记抗体、抗原'核酸探针等物质。

当免疫反应发生后,根据稀土离子螯合物的荧光光谱的特点,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延缓测量时间,排除标本中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所得信号完全是稀土元素螯合物发射的特异荧光,测定免疫反应最后产物的特异荧光信号。

根据荧光强度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特点:

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标记物稳定、荧光信号强。

第十二章临床即时检验仪器非重点章节

1.即时检验POCT也称床边检验,,指在患者身边,由非检验专业人员利用便携式仪器快速分析患者标本并准确获取结果的分析技术,或者说测试不在主实验室而在一个可移动的系统内进行。

2.即时检验的特点:

1仪器小型化,便于携带;2操作简单化,一般3-4个步骤即可完成实验;3报告及时化,缩短检验周期;4经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5仪器和配套试剂中应配有质控品,可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工作状态;6仪器检验项目具备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7仪器的检测费用合理;8仪器试剂的应用不应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或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快速血糖测试仪的检验原理:

目前快速检测血糖仪多采用葡萄糖脱氢酶法,根据酶电极的响应电流与被测血样中的葡萄糖浓度呈现线性关系来计算血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值。

4即时检验仪器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快速血糖检测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抗凝测定仪,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仪,药物应用检测仪,酶联免疫检测仪,放射免疫分析仪,甲状腺激素检测仪等。

2.根据体积大小和重量分类便携型,桌面型,手提式,手提式一次性使用型等。

3.根据所用的一次性装置分类卡片式装置,单一或多垫试剂条,微制造装置,生物传感器装置,其他多孔材料等多种装置。

5•及时检验POCT佥验仪器的构成:

分析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两大

类第十三章PCR核酸扩增仪

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

异性依赖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昔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

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2原位PCF仪:

即在细胞内进行PCR扩增,而组织细胞的

杂,扩增效果及实验结果重复性均不理想。

原位PCR仪以

其创新的设计,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原位

PCF仪与普通

PCF仪的区别在于,其样品基座上有若干平行的铝槽,

每条铝槽内可垂

形态不被破坏,它是原位杂交与PCF技术的结合。

以往手工技术操作复

直放置一张载玻片,

每张载玻片面均与铝槽紧密接触,

温度传导极佳,

PCR模块的,就可以进行原位PCFT增。

不少厂家的PCF仪都可以提供原位适配器,配有支持原位PCFF模块的PCF仪可以一机两用,比较经济。

2.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扩增仪结构:

定量PCF仪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PCR系统和荧光检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