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0659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docx

统计学广东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

单选:

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2008年1月真题)

A.劳动报酬统计

B.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C.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D.产品销售统计

2.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2008年1月真题)

A.政府机构

B.企业

C.全民所有制

D.事业单位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2008年7月真题)

A.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总量方面

B.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C.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质量方面

D.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各个方面

4.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2008年7月真题)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报酬

D.劳动效率

5.生产力中首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是()(2008年7月真题)

A.生产工具的技术含量

B.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C.产品质量

D.人力资源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2009年1月真题)

A.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总量方面

B.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C.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质量方面

D.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各个方面

7.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2009年1月真题)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报酬

D.劳动效率

 

8、企业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赢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2009年7月真题)

A、提高劳动效益

B、提高劳动报酬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低人工成本

9、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2009年7月真题)

A、产品生产统计

B、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C、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D、劳动报酬统计

10.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2010年1月真题)

A、劳动报酬统计

B、劳动定额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产品成本统计

11.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2010年1月真题)

A、事业单位

B、企业

C、全民所有制企业

D、政府机构

 

12.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研究的范围是()(2010年7月真题)

A.企业生产过程的诸现象

B.企业人力资源的诸现象

C.企业管理的诸现象

D.企业经营过程的诸现象

多选:

1.从现象上看,市场竞争是()(2008年7月真题)

A.产品包装的竞争

B.产品价格的竞争

C.产品质量的竞争

D.产品售后服务的竞争

E.人才素质的竞争

 

.2.从现象上看,市场竞争是()(2009年1月真题)

A.产品售后服务的竞争

B.产品价格的竞争

C.人才素质的竞争

D.产品包装的竞争

E.产品质量的竞争

3.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有()(2010年7月真题)

A.专业构成

B.比例构成

C.年龄构成

D.性别构成

E.技术构成

论述题:

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2009年1月真题)

1.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质统计

2.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

3.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

4.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5.劳动定额统计

6.劳动报酬统计

7.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

8.企业人力费用统计

9.劳动关系统计

10.企业社会保险统计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

单选:

1.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2008年1月真题)

A.按其后一天的人数计算

B.按其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C.按当天加班人数计算

D.不计算

2.企业人力资源包括()(2008年1月真题)

A.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出国探亲人员

D.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

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具有的特点不包括()(2008年1月真题)

A.综合性

B.数量性

C.动态性

D.模糊性

4.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2008年1月真题)

A.不分层,直接赋权

B.分层,不同层次间两两比较排序

C.分层,同一层次内两两比较排序

D.只分层,不比较

5.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状况及层次结构,可反映()(2008年7月真题)

A.企业发展趋势

B.企业生产经营实力的总体水平

C.经济优势

D.企业演变的制约因素影响

6.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是()(2008年7月真题)

A.体力水平

B.智力水平

C.体力与智力水平

D.文化水平

7.为避免人力资源统计的重复与遗漏,各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统计时应遵循()(2009年7月真题)

A.在哪工作由哪统计的原则

B.由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统计的原则

C.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

D.由最初的工作单位统计的原则

8.按用工期限分类,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2009年7月真题)

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

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

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

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

9.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总量统计范围是()(2010年1月份真题)

A、编制外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B、经单位批准资费脱产学习的人

C、编制内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D、未出勤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10.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关系可表示为()(2010年1月真题)

A、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B、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C、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D、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11.月平均人数是()(2010年7月真题)

A.指月中人数

B.指报告期人数总和

C.指月初人数

D.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12.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2010年7月真题)

A.智力水平

B.体力与智力水平

C.体力水平

D.文化水平

1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2010年7月真题)

A.主导因素原则

B.定量化原则

C.个体性原则

D.模糊灰色原则

14.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是()(2009年1月真题)

A.体力水平

B.体力与智力水平

C.智力水平

D.文化水平

 

1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的任务是()(2009年7月真题)

A、为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并检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B、为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服务

C、发挥企业管理的重要助手作用

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劳动者参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力工具

E、为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奠定基础,并监测劳动政策的执行

论述题:

1.试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2008年1月真题)

1.整体性原则

2.主导因素原则

3.定量化原则

4.模糊灰色原则

5.最优化原则

 

2.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2009年7月真题)

 

第三章生活日分配统计

 

单选:

1.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和核心的部分时间是()(2008年1月真题)

A.制度工作日数

B.出勤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D.全部实际工日数

2.出勤率的计算方法是()(2008年7月真题)

A.出勤工时(日)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日)数

B.出勤工时(日)数/制度工时(日)数

C.出勤工时(日)数/实作工时(日)数

D.出勤工时(日)数/日历工时(日)数

3.在核算作业者实作工时,可用“倒数法”进行计算,公式为()(2008年7月真题)

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4.停工被利用时间在工作时间核算中应计入()(2009年1月真题)

A.损失时间

B.非生产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缺勤工时

5.下列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2009年1月真题)

A.工间操时间

B.上下班时间

C.加班时间

D.教育子女时间

6.在核算作业者实作工时,可用“倒数法”进行计算,公式为()(2009年1月真题)

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7.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2009年7月份真题)

A、制度工日数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C、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D、出勤工日数

8.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时间标志是()(2009年7月份真题)

A、社交时间

B、娱乐时间

C、闲暇时间

D、受教育时间

9.考核企业劳动者应该工作的劳动是假总量指标是()(2010年1月真题)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B、日历工作时间

C、制度内工作时间

D、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10.工作时间计算一般采用()(2010年1月真题)

A、以工日与月为单位

B、以工时与月为单位

C、以工日与分钟为单位

D、以工日与工时为单位

11.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2010年7月真题)

A.制度工日数

B.出勤工日数

C.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12.法定的劳动时间总量是()(2010年7月真题)

A.制度工作时间

B.日历工作时间

C.加班加点工作时间

D.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13.设每天制度工时数为8小时,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2010年7月真题)

A.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B.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C.8×出勤工日数=出勤工时数

D.8×出勤工日数一定不等于出勤工时数

多选

1.在工作时间核算中停工被利用时间计入()(2010年7月真题)

A.损失的工作时间

B.停工时间

C.非生产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E.制度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分析题:

(2008年1月真题)

某企业2006年5月份(31天)有节假日3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1000人,其他情况如下表所示(计量单位:

工日):

项目

缺勤

工日

停工

工日

非生产工日

加班加点工日

停工被利用工日

合计

500

500

100

200

100

求:

(一)该企业的

(1)日历工日数

(2)公假工日数

(3)制度工日数

(4)出勤工日数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6)全部实际工日数

(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计算题:

(2008年7月真题)

某企业2000年某月份(31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人,其他情况如下(剂量单位:

工日):

项目

合计

缺勤工日

300

停工工日

200

非生产工日

50

加班工日

280

停工被利用工日

150

求该企业的:

(1)日历工日数

(2)公假工日数

(3)制度工日数

(4)出勤工日数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6)全部实际工日数

 

综合计算分析题:

(2009年1月真题)

某企业2007年12月份(31天)有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人,其他情况如下表所示(计量单位:

工日)

项目

缺勤

工日

停工

工日

非生产

工日

加班加点工日

停工被利用工日

合计

900

400

320

660

280

 

求:

(一)该企业的

(1)日历工日数

(2)公假工日数

(3)制度工日数

(4)出勤工日数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6)全部实际工日数

(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时间(工日)利用情况的基本分析指标

 

(三)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加班(工日)强度(要求写出计算工时,步骤)

 

计算题(2009年7月真题)

某运输企业2008年9月份(30天)有制度公休日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1000人,其他情况如下:

全日缺勤600工日,非全日缺勤1200工时;全日停工200工日,其中被利用120工日,非全日停工600工时;全日非生产2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400工时;公休日加班400工日,加点600小时。

求:

(1)该企业的:

日历工日数

公假工日数

制度工日数

出勤工日数

全日停工损失工日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全部实际工日数

 

(2)计算该企业的工日时间利用情况基本分析指标

 

论述题:

(2010年1月真题)

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

 

综合计算分析题:

(2010年1月真题)

某企业2008年3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人,其它情况如下:

问题:

(1)计算该企业的制度工作工时、出勤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全部实际工作工时

(2)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

(3)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生产工时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

停工时间

被利用

缺勤时间

非生产时间

加班时间

工日

工时

工日

工日

工时

工日

工时

工日

工时

指标值

400

700

320

800

2000

300

680

500

800

 

生产产量与工时定额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

合格品Q1

非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Q1‘

基本工时定额Tn

追加工时定额Tn’

单位

工时/件

工时/件

指标值

30000

800

5

0.55

 

第四章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

单选:

1.衡量劳动傲虎工作水平的标准是()(2008年1月真题)

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

2.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经验数据估算的是()(2008年1月真题)

A.1—2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3.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2008年7月真题)

A.公共浴室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辅助房屋及设施

D.休养所

4.按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分,死亡2人的属于()(2008年7月真题)

A.一般伤亡事故

B.较大伤亡事故

C.特大伤亡事故

D.重大伤亡事故

5.下列不包括在劳动保护措施项目名称表只能够的是()(2009年1月真题)

A.安全技术措施

B.个人防护用品

C.宣传教育

D.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6.按照工伤事故工作日损失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2009年1月真题)

A.1---7日

B.1---30日

C.1---104日

D.1---365日

7.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重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2009年7月真题)

A、90---5999日

B、105—5999日

C、1—90日

D、365—5999日

 

8、在进行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核算时,不被作为保护措施费用的是()(2009年7月真题)

A、有关劳动保护的设备、工具的购置费用

B、发放给个人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C、有关保健食品的购置费用

D、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劳动保护设施所支付的费用

9、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时()(2010年1月份真题)

A、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C、工伤事故的频繁和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

10.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经验数据估算的是()(2010年1月真题)

A、1—2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11.下列不属于反映工伤事故规模的指标是()(2010年7月真题)

A.工伤事故的次数

B.每千名职工的工伤人数

C.工伤歇工工日

D.工伤人次数

 

多选:

1.下列经济损失属于直接损失的有()(2008年1月真题)

A.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

B.丧葬及抚恤费用

C.资源损失

D.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E.现场抢救费用

2.企业工伤事故的统计核算范围不包括()(2008年7月真题)

A.军工、建勤民工和学生等,在企业参加生产劳动时发生的伤亡事故

B.企业职工在外,因作业造成外单位人员的伤亡事故

C.因抢险等造成的伤亡

D.企业职工在外由于发生各种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的伤亡

E.因生产或工作负责,休息在小于一个工作日的轻微伤害事故

 

3.下列经济损失属于直接损失的有()(2009年1月真题)

A.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B.丧葬及抚恤费用

C.事故罚款和赔偿款

D.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

E.现场抢救费用

4.构成劳动环境的因素内容有()(2009年7月真题)

A、生产过程因素

B、生产关系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

D、生产环境因素

E、劳动过程因素

5.构成劳动环境的因素有()(2010年7月真题)

A.生产过程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劳动过程因素

D.生产关系因素

E.生产环境因素

论述题:

(2010年1月真题)

1.企业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指标有哪些?

各指标如何计算?

请写出相关计算公式。

 

第五章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单选:

1.对生产一线工人考评的主要指标有()(2008年7月真题)

A.∑(产品产量×工时定额)/实耗工时总数

B.产量定额完成率

C.劳动生产率

D.工时定额完成率

E.劳动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效益的直接指标是()(2009年1月真题)

A.人均创利率

B.工资利润率

C.每百元产值中的工资含量

D.净产值工资含量

3.下列属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的是()(2009年1月真题)

 

4.下列哪一个因素是制约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2009年7月份真题)

A、基本生产工人

B、生产工人

C、辅助生产工人

D、全部从业人员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为()

(2009年7月份真题)

A、劳动生产率

B、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劳动效益

6.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代表()(2010年1月真题)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生产总值

D、劳动生产率实物量指标

7.劳动生产率的固定组成指数是()(2010年1月真题)

 

8.基本工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时,若辅助工人占生产工人的比重增大,则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2010年7月真题)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可大可小

9.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2010年7月真题)

A.男职工总人数

B.企业人员结构

C.企业规模

D.企业人均技术装备程度

E.工人工时利用情况

计算题:

(2008年1月真题)

某工业企业2005年和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量等情况资料如下表:

年份

2006

2005

产品产量Q(吨)

2400

2000

平均职工人数T(人)

600

400

劳动生产率q(吨/人)

(1)计算2006、2005年的劳动生产率并填入表中空格

 

(2)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及职工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计算题:

(2008年7月真题)

某工业企业报告期、基期完成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

年份

基期

报告期

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Q(万元)

3600

5000

138.89

全部职工人数T(人)

3000

3200

106.67

劳动生产率q(万元/人)

1.2

1.56

130.00

(1)计算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变动影响

 

(2)计算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量变动影响

 

计算题:

(2009年1月真题)

某企业基期与报告期的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

指标

总产值(万元)

全部职工

生产工人

基期

200

2000

1600

报告期

1000

8000

5800

问题:

(1)分别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及其指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全院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

 

(2)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综合计算分析题:

(2008年7月真题)

企业总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如下表:

指标

总产值(万元)

职工人数

劳动生产率(万/人)

全部职工

生产工人

生产工人比重时(%)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基期

200

1000

800

报告期

500

2000

1800

指数

不填数据

(1)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

 

(2)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

 

(3)计算基期、报告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基期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

 

(4)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变动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计算题:

(2010年1月真题)

本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某企业资料如下表:

年份

基期

报告期

增长率%

产值(万元)

5180

6980

全部职工人数(人)

4000

4800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问题:

(1)计算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2)计算并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及对劳动量的影响

 

第六章劳动定额统计

单选:

1.下列不是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主要指标是()(2008年1月真题)

A.定额完成率

B.达额面

C.综合完成率

D.超额率

2.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提顶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2008年1月真题)

A.劳动定额

B.劳动效益

C.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