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163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docx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

目录一、摘要关键词二、引论三、游戏材料的意义四、游戏材料合理投放的意义五、幼儿园游戏现状的调查六、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七、总结八、参考文献九、致谢作者:

杨四海学号:

02014202指导:

魏明霞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幼儿园游戏与游戏材料作者:

杨四海学号:

02014202指导:

魏明霞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方法:

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对象:

金明幼儿园、空分集团幼儿园、柯家楼幼儿园内容摘要: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从目前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其科学性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幼儿园应quot以游戏为基本活动quot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或在贯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不合理,材料没有充分利用以及教师的指导不力等,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游戏幼儿园游戏材料ampnbsp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

幼儿天生离不开游戏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为幼儿在游戏中展现的幼儿的各种才能也是在游戏中逐渐发展显示的。

幼儿作为特别需要外界关心爱护的弱小群体必然只能在他们所认识的范围内模拟一个与自己生理、心理相呼应的环境然后在这个环境中自由地想象、自主地展示他们的才能、充分地与同伴们交流、享受幸福和快乐、寻找他们拥有的生命权和自主意识。

如他们玩quot过家家quot模拟家庭成员想象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享受会玩的快乐还流露出他们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财产的一种quot权利quot和作为家中成员的成人抚养小孩小孩尊敬大人的quot义务quot和quot责任quot。

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心目中是一片人生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通过积极思考不断解决的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得到不断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诸多教育心理专家们的大量实验表明:

游戏是含有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使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

有人形容:

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人的各种能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是游戏铸造出来的。

可见游戏在培育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至今幼教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正发生着令人振奋的变化特别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已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但是理论上的重视实际操作上的忽视是当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是把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

没有真正把游戏寓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

把对幼儿潜能的早期开发异化为剥夺幼儿游戏权利的、急功近利的技能训练歪曲为短视的、狭隘的小学化识字、拼音、计算的强化灌输视幼儿游戏为quot不务正业的玩quot。

其二是条件创设投入不足。

多数幼儿园的活动区面积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活动材料不足班上幼儿人数超编。

更谈不上活动区创设要求所体现的quot分割、开放、合理quot的原则与材料投放上注意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等。

其三是教师指导上存在两个极端的现象要么控制式要么放羊式。

控制式遏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放羊式忽视了教师应有的作用使幼儿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游戏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_第2页前沿的游戏理论知识,试着分析当前幼儿园游戏中存在的弊端及其解决的策略。

一、游戏材料的意义在幼儿园,游戏材料包括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质性材料。

当各种材料作为游戏的必要素材而添加某种意义时,它对幼儿来说就具有了玩具的意义。

可见,游戏材料是与游戏相随的,大部分游戏都与游戏材料有关。

一、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载体,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

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

游戏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特征,能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发挥出幼儿的各种探索行为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互为推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可以这样认为,游戏材料的合理收集与有效运用,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质的提高。

游戏材料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自我生活的质量。

同时,还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有利幼儿自我个性的发展。

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收集与运用使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能够在幼儿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得到发展,发挥出促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游戏材料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游戏材料推动了quot早期学习quot,促进了有价值的早期经验,形成了整个儿童期的经验基础。

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

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在幼儿游戏中,玩具起着激发幼儿游戏动机、支撑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提高的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的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幼儿。

儿童通过操作、摆弄玩具,学习、尝试、体验着外界事物,玩具能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

特别是自主性、计划性方面的发展。

历史上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视玩具的作用,重视玩具材料对幼儿身心发展及其各方面能力的促进意义。

有的教育家还专门为幼儿设计了一些玩具和游戏材料,如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设计了quot恩物quot和促进感知操作能力的材料。

二、游戏材料合理投放的意义通过与设计巧妙的设备与材料的互动,幼儿可以发展大小肌肉的协调性,对外界的概念,创造性,社会技能和自我认知等。

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游戏材料,这些游戏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要做到教学游戏化,那么,更多的教学活动应予游戏有关,与游戏材料有关,游戏材料的不适宜或贫乏最终会影响幼儿的发展。

布鲁纳说过:

quot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quot。

由此可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的关键因素是活动材料的投放。

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更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深入探索创造。

如区域活动是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教师通过控制区域材料的投放来引导幼儿活动幼儿则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知识经验。

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只有注意材料的目的性、层次性、均衡性循序渐进的投放,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

蒙台梭利也曾指出:

quot我们必须给儿童提供一些系统的、复杂的、与他们本能相一致的材料......儿童依靠特有的持续的各种物体的活动,开始组织他的心理个性,同时获得一种关于事物的清晰、有序的知识。

从此以后,所有外部物体由于它们具有形状、尺寸、颜色、光滑度、重量、硬度等,就不再与心理无关了。

儿童意识中开始存在某种东西,这使他时刻期望着这些东西,并乐于接受它们quot。

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游戏材料的质量,关注合理利用游戏材料对幼儿学习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和投放游戏材料,不仅能够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动手动脑、自我表现的机会,可以创造出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而且又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产生自豪感、自信心。

三、幼儿园游戏现状的调查为了客观、具体地描述幼儿园游戏的现状,笔者分别选择了教师、幼儿为主体对象进行了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开封市的一类、二类、三类幼儿园的40个班级120名教师和1500名幼儿。

笔者采用了分层抽样,即根据市教育局分等级指标,找出各区的一类、二类、三类幼儿园,分成三个层次,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按比例抽取样本进行观察,即主试通过现场持续的观察和对教师、幼儿的访谈,记录被观察者的言行。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幼儿园游戏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_第3页:

(一)、游戏时间少表1:

各类幼儿园一周游戏安排市机关一类幼儿园企业办二类幼儿园街道三类幼儿园村组织学前班周一下午角色游戏商场购物智力游戏数数角色游戏理发店集体游戏周二下午结构游戏搭积木角色游戏开医院看图书组织观察周三下午智力游戏下跳棋音乐游戏过桥做做玩玩游戏散步周四下午音乐游戏采茶舞桌面游戏叠手绢结构游戏插积塑体育游戏周五下午综合游戏玩水体育游戏棒操无无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40个班中一类幼儿园中集体游戏与分散游戏有机结合,在户内外进行的有5个班占所调查班的12.5;二类幼儿园以单一的集体游戏为主,如桌面叠手绢、积木、玩皮球、看图书、占所调查班的25;只有一种集体游戏的班级占所调查班的62.5。

由教师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游戏的内容形式,一日活动中不能充分利用时间让幼儿游戏,如早操,有的只允许幼儿看书或插塑,有的呆坐等待,有的处于quot放羊quot状态......被调查的幼儿园基本是在调查人员到后才安排幼儿较丰富的游戏活动(因未提前通知)又如课间及其它时间排队和组织说教占用时间较多尽管有的班设有quot游戏区quotquot活动区quot幼儿也很少去quot光顾quot。

再如,有的幼儿园下午幼儿离园太早或以搞所谓的实验为名被安排进行别的活动,所以幼儿难以得到充分的游戏时间。

相反,在我们跟踪一日活动时,发现幼儿quot忙里偷闲quot如在排队时玩的quot母女俩quot游戏和加餐时quot碰杯祝贺quot等游戏倒十分生动有趣,这说明只要有时间,幼儿就会游戏,久之就能获得发展。

(二)、游戏材料和玩具的选择、投放、利用存在不足目前部分幼儿园从教育性、儿童性、艺术性、卫生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去选择和提供与游戏活动相适应的玩具和材料,部分幼儿园存在玩具种类单一、数量较少、利用率低等问题。

所调查幼儿班的游戏材料以结构玩具数量最多,如大、中、小型积木,积塑,胶粒等。

玩具使用比较单一。

价格昂贵的遥控电动玩具在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成为摆设,每学期玩一、二次;智力、体育等自制玩具数量少。

玩具的更换使用率较低,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有60的幼儿班玩具更换平均每月不到一次,有的玩具严重破损残缺,不能开展游戏。

玩玩具的时间限于30-60分钟,幼儿园游戏平均每天两小时左右的班级占32,每天一小时的班级占47,每天半小时的占21,零星片段、短暂的时间很难使幼儿投身到游戏之中,另外幼儿随意自取玩具也受到限制。

玩具的使用程度基本上以教师分配为主,而且对幼儿使用玩具缺乏指导,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见表2)。

表2:

幼儿园班内玩具和图书自取程度比率(%)对象4岁组6岁组适宜放得太高平日锁着不允许用适宜放得太高平日锁着不允许用市区39.696.011.5751.1769.101.010.5028.39郊区17.171.096.3074.7824.850.125.8869.03(三)、环境创设的科学性、教育性、合理性缺乏创设与教育需求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原则和重要保障。

影响游戏开展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幼儿园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活动室环境设计、教具、学具的准备及良好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等都对游戏活动的开展起着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一般大型园为10-12个班,中型园为6-9个班,小型园不超过5个班。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每班都达到40-50人,使幼儿的空间密度加大,身心问题增多,和同伴的游戏合作行为少。

幼儿园建筑规划基本包括三大部分:

房舍、户外活动场地、绿化地。

一、幼儿园的房舍以班为单位设计,其中活动室面积为每名幼儿3平方米,如减去设备和材料的占地约2.5平方米。

由于室内面积有限,幼儿人数超额,室内游戏角和活动区的创设大都保留着以上课为主的教室特点。

有21的班级桌椅板凳占据了幼儿的空间,各游戏角沿墙展开。

因室内狭小很难开展活动,表面看来琳琅满目,实际只是教室的摆设;有30左右的班级各游戏角和活动区之间无明显的界限与标志以致相互干扰;有35的班级活动区之间没有留下通道,幼儿难于从一个活动区顺利转移到另一个活动区,阻碍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

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需包括游戏场、体育场和凉棚等,各班应有专用的游戏场,并靠近各班活动室。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设置公共体育场,还可设有沐浴装置和喷水戏水池,以调节温湿度,美化环境。

凉棚可设置在各游戏场附近,以使幼儿能四季在户外活动。

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户外游戏场地布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_第4页局不合理现象,既游戏场地设置了许多大型运动器械,但各区域、各器械之间缺乏合理的组合运用,缺乏可供幼儿想象和探索的有机联系,且许多造型优美的沙地、戏水池不让幼儿触摸、玩耍。

三、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普遍铺设了草坪,但距离每生2平方米的要求还有差距。

有的幼儿园领导认为,水泥地在雨雪天气更干净些,而并非从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更喜欢什么。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85的班级在创设游戏环境时,通常由教师提供,有时为应付检查、观摩等,漂亮的布贴画、纸贴画、壁画都由教师亲手制作并长期不换。

在游戏角的选择和布置上,有40的教师让幼儿自行进行,有20的教师让能力强的幼儿代替能力弱的幼儿,幼儿的参与性表现在墙上挂满的幼儿美术作品或活动区要求的手工制作,作为游戏环境的点缀。

幼儿的自行参与也大多按教师的理解、认识和需要进行的,而并不是幼儿真正有兴趣自主选择、自主活动的。

(四)、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不力在跟踪一日活动中,我观察到,有的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等表现不予理会,不加指导;有的组织不了游戏,幼儿乱作一团;有的指导生硬,反而干扰了幼儿游戏。

在与教师访谈中quot你在开展游戏中有何难处quot一题的回答时,教师因客观条件而感到有困难的为67(材料少39、幼儿多17、场地小14),因其自身组织能力和对游戏认识水平低而感到困难的33。

汇总起来有以下难处

(1)幼儿纪律乱

(2)幼儿争角色(3)分配角色幼儿不如意(4)游戏一段时间后幼儿不知该干什么了(5)幼儿之间交往乱(6)幼儿游戏时太浮躁(7)幼儿不遵守规则(8)表演游戏在分组时难(9)游戏结束了幼儿没玩够(10)男小朋友不愿参加音乐游戏(11)幼儿对某些游戏不感兴趣(12)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不能创造想象(13)小班幼儿接受慢(14)游戏不大胆(15)教师设计好幼儿不会配合角色游戏(16)幼儿掌握学习较慢......之所以会造成这些难处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幼儿的能力;其次是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理论学习不够,调查中我们发现29的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种类了解不全面,58的教师对各类游戏的基本含义模糊不清,一部分教师对游戏的作用理解不深刻。

四、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一)、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解析及解决对策一、游戏的环境应具有结构性和教育性。

最新研究表明,幼儿的游戏行为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

幼儿游戏直接受物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从幼儿园游戏环境的现状来看,大多较注重游戏场地的空间大小、安全、性能,活动角的数量及游戏材料的性能等因素,忽略了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

所谓的有设备无结构就是指游戏场地中盲目地安放着一些固定设备和器械,但各器械间缺乏有机的、可供幼儿想象的空间联系。

合理的游戏场地不仅要有设备,更要有结构。

游戏环境的结构特征是指游戏场地中的各个部分、各种材料与器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的环境结构,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作与运动能力,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满足幼儿的各种不同需要。

游戏环境的结构可以从区域结构和想象结构两个方面来规划,区域结构是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和每位幼儿的活动需要,将游戏场地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在整体中发挥不同功能的活动区。

室外游戏场地的结构应从两个维度,安静--吵闹与运动量大--运动量小进行划分,整个游戏场地划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

在安静的活动量小的区域可放置一些水箱、沙坑、大型积木、吊床、摇椅等;在吵闹的运动量大的区域安置滑梯、秋千、攀登架、绳、球等;从运动量大的闹区到运动量小的静区可设计一些环节,使活动量由大变小自然过渡;反之;从运动量小的静区到运动量大的闹区也可设置一些过渡环节,使运动量由小变大。

游戏环境的结构设计,要尽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点,减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饰,让幼儿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室内游戏环境的结构划分也从二个维度考虑,即安静--吵闹与需用水--不需用水。

将活动室划分为四块不同性质的活动区域,需用水的闹区有音乐区、气象区、自然区,在需用水的静区有沙水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在不需用水的闹区有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及大肌肉活动区,在不需用水的静区有图书区、教学区及小肌肉活动区。

这种划分保证动静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又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教师对游戏的指导_第5页满足了不同性质的活动区域的特殊需要,如美工区需靠近水源,生物区靠近自然光线且能延伸至户外积木区,角色游戏区靠近玩具柜以便于取放,且场地宽敞。

游戏场地中除了固定的设备、器械外,还应当有各种小型的、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玩的设备和材料,游戏场地的各部分和各种材料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可以进行各种象征性游戏,比如简单的了望平台可设计成轮船的样子,上下轮船的方式各具特点,如阶梯式、滑梯式、网状式、轮胎式、软梯式等,幼儿在船上可玩水手驾驶轮船的游戏,集运动性与想象力为一体。

二、游戏的玩具和游戏材料选择应具有科学性。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为幼儿从现实世界进入想象世界架起了桥梁。

玩具和游戏材料也是幼儿最适当的教科书和学习的基本工具,为幼儿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玩具和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制约幼儿游戏的一个因素,游戏材料的数量增多时,幼儿之间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纠纷将减少。

游戏材料的数量与幼儿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相同种类的游戏材料的数量要多,以满足幼儿相互模仿、平行游戏的需要。

游戏材料的性质从功能来看,可以分成二大类:

一类是成型的、造型完整、并具有专门用途的玩具,统称quot专门化玩具quot。

这种玩具多是对人或物的模拟和实物外型相似,只是略小一些;另一类是指一些结构材料或可变化组合的半成品,以及各种可供幼儿玩弄但往往被成人抛弃的废旧物品,统称quot非专门化玩具quot。

玩具和游戏材料有一定的教育标准,除应保证玩具的安全、卫生、坚固、耐用、经济、美观和富有趣味性等必要的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以下的特点:

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教育化,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儿童化,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可操作性,新旧玩具和材料的比例的合理化。

三、游戏材料投放的合理性。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

合理投放游戏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quot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quot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

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

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

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

如动手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玉米造型、花瓣造型等,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将其艺术性展现出来。

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2)、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艾里克森指出:

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

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

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

如结合《欢欢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