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103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docx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

Onthenewspapersocialpracticereportmodel

编订:

JinTaiCollege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

小泰温馨提示:

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

本文档根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

【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篇章2: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3、篇章3: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4、篇章4:

2020年暑假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文档

目前,我国国内各大报社竞争激烈,为抢占学术、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宣传位置,报社编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那么你们知道报社的实践报告要怎么写吗?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篇章1: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我在温州商报的财经新闻部实践了两个星期。

财经新闻部是一个不仅对成员的文字功底要求很高,同时也很需要有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一个部门,是温州商报一个很重要的部门。

它的采访对象也多是社会上的财经人士。

部门里的一位前辈说:

“财经方面的知识不是一下就能具备的,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形成的。

我大学时是中文系的,也没有学过财经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股市方面的知识,我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才有了现在在这方面的能力。

”我和一位队友在这次的实践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看报纸中度过的,老师说这看报纸也是一种学习,特别是商报的报纸,可以从看报纸中了解我们温州商报的写作模式。

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位老师说:

“我当时刚来报社的时候也是看了半个月的报纸,才有机会出去采访写作的。

2吃苦耐劳的品德很需要

做记者,就要准备好吃苦。

一般在没有出差或其他的情况下,部门里的老师们是上午写稿,下午出去采访。

我看到、听到部门里常常不是这位老师出差了,就是那位老师又熬夜写稿了。

可以说,当记者,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亮丽,是一高级知识分子,笔杆子工作者,但其中的辛苦很多人是看不到的。

即使是在夜晚熟睡时,如果接到电话,也得连忙起床在第一时间内奔到新闻现场,有时也要承受着被催稿可又没灵感的无奈。

当然了,当一名记者是一份圣神的工作,记者可以说是社会的良心,他们披露社会现实,换给人民大众以真实。

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3人际交往需注意,收敛锋芒,多看少说

刚到了一所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环境里,要学会少说多看。

不该说的要保持沉默,该说的话要慢点说。

细心观察这个新环境的处世之道,并要努力逐渐融入到这个环境中。

我刚去商报的时候,老师们的谈话我是不敢插嘴的。

可以说真是小心翼翼的做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人。

后来,我渐渐地觉得财经新闻部的老师们都是很善良、很可爱的,他们幽默风趣,且很有个人魅力,每一个老师都很让我敬佩。

尤其是其中的一位老师,我特别的喜欢他,幽默中总是透着智慧。

4主动争取,虚心求教得学会

没有谁会主动地帮助、指导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学会虚心向老师请教和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记得第一次帮老师去打印室复印材料,我什么也不懂,我就向打印室的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复印的基本操作步骤。

虽然过程中出了一些小问题,最后还是磕磕绊绊的完成了复印的工作。

报社的老师有时出去采访是可以带实践生去的。

可老师不会主动和我们实践生说的,这就需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留心着哪位老师今天或明天会出去采访,并第一时间冲到那位老师跟前求老师带着我们一块儿去。

这还没完,跟去后还不能给老师惹麻烦,要在默默中学习。

作为媒体工作者,受工作性质的影响,个人形象和气质很重要。

因为新闻记者,出去采访所代表的不再是单单的个人,而是报社的形象。

6跟对指导老师很关键

跟对一位好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记者职业发展起的极大的作用。

他会教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或是花很多时间和失败才能获得的宝贵经验。

会给以我们更多的发展提升的机会。

篇章2: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大学生暑期社会时间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

作为大一生活学习的总结,我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得到了实践单位领导的赞誉,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拓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了知识,长了才干。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署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

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xx工人日报的新闻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没什么人在办公室,以至于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办公室见过每个人。

他们一般都在外面跑新闻,只有赶稿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办公室,或者说,只是来交稿的时候出现在报社。

跟着“来无影,去无踪”的老师们学习,确实有点难度。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

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

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

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

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

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夏老师常跟我说:

“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

”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论坛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

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

”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

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

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

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

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

“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

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

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

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

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践中提早得到了锻炼。

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

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

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行不行,实践中看!

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做记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

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

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

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篇章3:

关于报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五日,我在洛阳石化总厂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学习。

这次学习收获颇多,我不仅对报纸的编排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对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跟随指导老师在报社进行了十二天的学习,参与了《洛阳石化报》八月一第四版“河阳大风车”、八月八日第四版“文苑”的校对、排版工作,以及《健康与生活》第二版插图的寻找及编辑工作。

1词语方面。

在校对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自己平时用错的词。

如,我常把“好象”这个词写为“好像”。

由于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从没怀疑过“好像“个词的正确性。

此外,我还学会了其他一些词的用法,如“翘楚”。

原文中作者是这样使用这个词的:

“沈园是苏州园林的翘楚”。

“翘楚”这个词是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的,显见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滥觞”。

此外,我还体会到了把握词语感情色彩的重要性。

一位职工在《无法拒绝》中写到:

“土地诱惑着我们植下了一个个绿色的生命”。

这里把“诱惑”的感情色彩搞错了,让人觉得这种表达很别扭。

2句子方面。

小学生文章中的病句比较明显,多为缺少主语、词语搭配不当、介词使用错误等。

职工文章中的病句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

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句类型:

(1)句子结构非常复杂。

《无法拒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于是我不再烦躁不安,甚至还会窃喜于深秋的某个早晨能听到依然开花的金橘树的花蕾芳香引来的蜜蜂的嗡嗡声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一句太长太复杂,不利于读者理解她要表达的意思。

最终改为:

“于是我不再烦躁不安,甚至还会窃喜于深秋的某个早晨,听到金橘树的花蕾芳香引来的蜜蜂的嗡嗡声,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2)使用非书面的语言。

有位老同志写了一篇有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文章,文中常用俗语。

但在批评只会在别人身上找问题的人时,他使用了一句极为粗俗的俗语,非常不妥。

(3)对古诗词理解不深,使用错误。

一位职工的文中有这样一句:

“古人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闲适飘逸、融入自然的浪漫生活情致,令我们望洋兴叹。

”作者没有理解诗的原意,仅从这两句来猜测它的意思。

古诗出自《离骚》,是屈原表达自己节操高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并不是说生活闲淡的。

于是最终把句中的古诗改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还有一篇文章在写两个朋友分别时用了《陌上桑》中秦罗敷对使君说的话。

3总体的表达上。

小学生用的是简单的句子、词语,表达略显生硬,但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厂里职工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些文章还写得感人至深。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切体会到了不同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4报纸的排版上。

我学到了基本的排版规则,如:

两篇文章的标题不能顶,不同文章的分栏横竖不能通;头条新闻的标题字体应是一版中最醒目的,字号应是一版中最大的;一版中,文章从主到次按照顺时针顺序排列;图片放在整版的中间更醒目……

5软件的使用上。

在编辑《健康与生活》第二版的图片时我学会了photo-shop的一些用法,可以对一些图片进行简单的编辑。

1我体会到了基础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结构的划分等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工作中也常用到古代文学的知识。

2校对时应极为细心。

如果不细心,就会漏过很明显的错字或病句。

必须集中注意力,且要多看几遍,不停地纠正自己没有改正过来的错误。

3校对时应有一个端正的态度。

对于文中出现的自己不知道的地名等应考查清楚。

如《人在旅途》中作者和朋友路过的山是“熊耳山”,但他最开始在文中写的是“熊尔山”。

又如一文中提到一种植物的名字叫做“孔雀蓝芋”而作者却误写为“孔雀蓝竽”。

因此要做到准确无误就一定要有怀疑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

4作为编辑,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非常重要。

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会在工作中感觉到吃力。

报社的一位资深编辑现在不仅在学习摄影、美术等方面的知识,还在学习图像编辑软件的使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东西,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不少缺点和不足。

首先就是知识面太窄。

在校对中我发现不仅要用到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多门专业学科的知识,还要用到历史、地理甚至美术的知识。

而我的历史知识遗忘的较多,问题比较突出。

其次是校对过程中不能找到最好的改动方式。

经常出现对一些病句的改动幅度过大或是修改后仍旧不对的情况。

最后就是我在标点符号知识上的欠缺。

在校对时,文章中应用什么标点符号我常常拿不准。

比如逗号和顿号在使用中的区别就不十分清楚,又比如几个不同的句子成分并列时标点的使用。

以上就是我对此次实习情况的汇报。

我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在工作中认真学习。

我掌握了报纸编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巩固了汉语的专业知识;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

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为我以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合格大学生。

篇章4:

2020年暑假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实习时间:

20xx年7月4日——20xx年8月28日

实习内容:

本人于20xx年暑假在**报新闻部热线组,跟随记者**实习。

所发稿件多为消息,刊登于《**》《**》《**》等版面。

实习报告: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在学校课堂里学到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次能得到在媒体实习的机会,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我非常珍惜。

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有人说大一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不会什么;大二的学生知道自己不会什么;大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大四的学生知道自己会什么。

于我来说,实习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明白了自己“不会什么”,于是才有了弥补的可能。

在报社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人际关系。

采编大厅里坐着的有领导,有记者,有编辑,有见习记者,还有同我一样的实习生。

来报社的第一天就一个感觉:

实习生比记者多。

几乎每个记者都带有实习生,有的记者甚至带了两三个之多,所以首先要取得的就是老师的信任。

这些记者本没有带实习生的义务,我们这些半吊子水平的实习生也确实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所以让他们相信我们是诚心诚意来学习的,我们能给报社帮上一些忙是很重要的。

时间久了,我们和记者的关系都是亦师亦友的。

大家都喜欢勤快的人,有些琐碎的小事是每个实习生都必须经历的。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帮老师做些清洁工作,给老师们倒水、拿报纸,眼高手低的大学生是不为人所喜的,只有给记者们留下好映像,他们才会逐渐信任你,出去采访的时候也会尽量带着你。

其次,和实习生们的相处也是很重要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疏离,彼此是同伴又是竞争对手,但毕竟是同龄人,交流起来也比较投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实习的地方,彼此就好像是对方的镜子,不多久,十几个人竟都成了朋友,这算是本次实习的额外收获吧。

这次实习中,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实际工作的经验。

理论说起来谁都会,但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做起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就拿采访来说,我们都知道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记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要熟悉采访对象,要使采访的起点高,节省时间。

但这些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尤其对于都市报,我们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没有时间先去了解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临时“具备”相关知识,即便是赶往采访的路上匆忙定下的采访目的和重点,多数情况下也会在记者置身于事发现场时发生改变,也会因采访对象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而改变。

另外,采访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对记者来说是非常头痛的,因为不了解,采访就不可能深入,在采访对象侃侃而谈的时候,记者就会疲于应付,导致报道流于表面。

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时刻处于采访状态中,随时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是学习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新手欠缺的就是经验,只有接触的多了,我们的视野才能得以开拓,这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者还要懂得创造访问的条件。

通常到了新闻现场,我们首先要找到掌握总体情况的人,其次找一些一般参与者、知情者,然后是事件的外围人物,即旁观者和听说过的人。

这三种人缺少任何一种就会让受众觉得报道不完整,缺少说服力。

另外还要选择好访问的时机和场合,在一次工地失事的负面事件采访中,一些工人面对记者的时候守口如瓶,但私下里却单独电话联系记者反映情况,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知道是自己向记者透漏情况,害怕工地负责人报复。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记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穿衣服也要注意采访的场合。

记得有一次采访的对象是珠宝商,到了现场以后,才发现他们都是西装革履,只有我一个人还是t恤衫牛仔裤,感觉特别尴尬。

带我的赵老师经常对我说,最大限度地让记者接受进而倾诉,才能算是好记者,在这方面我欠缺的很多。

有一次采访需要了解当事人居委会方面的情况,赵老师让我单独电话采访,可是我问来问去问了一堆空话,没用,而且还让居委会的人觉得很委屈,因为当时听信居民的一面之词,潜意识里认为居委会什么工作都没做,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我的语气让居委会的人感到不舒服,但事实上居委会做了很多,这次采访很不愉快,后来赵老师重新打了个电话,先把我这个烂摊子收拾了,之后问到了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次失败的采访让我认识到,兼听则明,不可相信一面之词,有时候弱势的一方并不是有理的一方,我们所遭遇的事实很少有绝对错的一方和完全对的一方,切莫让感情影响判断。

采访的时候要把握好交谈的气氛,记者的身份很敏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对方觉得记者的到来能给他一个澄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来怀疑诘问追究责任的。

记者还要注意问话要从具体情况问起,要从细节下手,问得简单明白,一个太过笼统的问题会让被访者觉得无从开口。

此外还要及时组织问题引导谈话,问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切莫让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观察的能力是一个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质,它是记者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以及把第二、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观察会成为记者采访的唯一手段。

有时候愈是细节的愈是特别的,很多报道都是因细节儿出彩,很多采访也是因细节而真实,能让记者判断采访对象言论的真伪。

访的最后一步是核实,在**报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过的每一次采访都要在采访结束后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核实,报纸上的一小块文字,看起来简单,但这四五百字要求记者亲身赶往现场,去采访、写稿、求证,无法核实的宁可抛弃不用,也不能冒着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去刊发,事实上每一篇文章在交到编辑手中时,编辑都要再一次审查。

至于新闻稿的写作,赵老师一再提醒我要有现场感,受众是通过记者的眼睛去感知新闻现场的,让受众感到记者在现场,才能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

也许是由于热线部大部分的稿件都发在《**》《**》和《**》等板块,我们的采访尤其注意时效性和时间性,赵老师到达新闻现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表,记下记者到现场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五个“w”,当初上课的时候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平时也要求自己时刻记着,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却犯过这种乌龙错误,比如好不容易采访结束,忘记问当事人的姓名,比如兴冲冲从事发现场赶回来然后发现忘记记下事发地点在哪里,比如终于写完了一篇稿子忘记了向相关单位核实……犯了不少错误,受了不少打击,心情难免低落,不过我相信人是在挫折中成长的,这些打击便是活生生的教材,我还没有参加工作,有了这些经历,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少走许多弯路。

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还锻炼了我的韧性,让我懂得一个新闻记者要随时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解心情。

不是每次采访都能很顺利的,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新闻,除了要想方设法套出话来外,记者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关于套话,我的体会是“脸皮厚则无敌”,如果采访对象说“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或干脆就不开口,如果记者不想放弃,就不要接他的话,大可从其他方面去问,契而不舍,是为无敌。

此外,即便真的被拒绝地一干二净也不必难受,如果被拒绝一次受伤一次,相信大部分记者也活不到现在。

有时候一些不怎么难的采访,老师会让我自己去,每次出去她都会叮嘱我要注意安全,这几乎是她每天必对我说的话。

这可不是一句客道话。

有时候为了新闻的真实性,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采用“暗访”的手段。

7月8日我们刊登了一篇报道——《青蛙还在卖市场管理办说“没权管”》,因为当时采访的时候,我们冒充要买青蛙的,赵老师用自己都手机给卖青蛙的打了个订购电话,稿子发出来后,那一整天,青蛙贩子就一直电话骚扰赵老师,让人不胜其烦。

后来,在报社坐着的时候,偶尔会接到一些询问某某记者手机号的电话,刚开始我不怎么在意,就去帮他问该记者的电话,但记者老师们提醒我们对于这类电话要警惕,采编大厅的电话大部分都曾公布到报纸上,很多被负面报道过的人和单位可能想通过报社电话询问记者手机,这中间有什么企图就难说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当不辜负报社记者老师几十天来对我的帮助,做一个合格的记者,让自己成为群众看社会的眼睛,不愧于“铁肩担道义”这几个字的重量。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