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经费来源及支出姿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德国职教经费来源及支出姿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职教经费来源及支出姿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经费的来源及支出姿态
的分析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启示
段玉青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
略
【关键词】:
德国;经费来源;支出姿态;职业教育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的职教经费保障体系由公共财政和私营经济共同资助,是一个多元混合模式,包括五种资助成份:
企业直接资助、企业外集资资助、混合经费资助、国家资助和个人资助,这几种模式在具体职业培训中提供资金的情况又各自不同。
研究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中的经费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企业直接资助
企业直接资助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经费的主要渠道。
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购置培训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
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是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如西门子公司、大众汽车公司等,及经营服务性产业,如德意志银行、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
这种企业由于对技术工人需要量大,可依靠自身的培训中心或培训部培养后备力量;小型企业如手工业企业,则一般没有培训中心,学徒须到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培训,所以,小型企业除支付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津贴外,仍须为跨企业培训中心支付培训费用。
(二)、企业外集资资助
企业外集资是为了防止培训企业和非培训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而引入的融资形式。
按照集资对象的不同,企业外集资又以多种基金形式设立。
主要的有中央基金形式、劳资双方基金形式和特殊基金形式。
1.中央基金形式。
是由国家设立、以法律形式固定向国营和私营企业筹措经费的模式。
中央基金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并定有一套严格的分配制度和资金申请条件。
如中央基金规定,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的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
2.劳资双方基金形式。
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资金筹措形式。
其倡议者是代表广大雇员阶层的工会组织。
3.特殊基金形式。
(三)、混合经费资助
是建立在企业直接资助和企业外集资形式基础上,由国家对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而构成的一种间接资助形式。
简言之,培训企业用于培训或交纳给基金会的资金在一定时候可从国家的税款中以一定比例扣出。
目前,这种优惠税款有:
专门扣出款,及时扣除款,固定扣除款,补偿款和社会福利优惠款等。
(四)、国家资助
是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
在德国,国家资助主要是通过州政府、联邦劳动局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向各类职业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继续教育机构提供的。
(五)、个人资助
是受培训者自己出资参加职业教育培训。
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职业继续教育领域。
二、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姿态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并且有法律规定。
联邦政府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向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贷学金、资助特别项目、建设职教设施、资助职教研究所、提供奖学金和开展国际交流等。
而职业学校的日常经费则主要来自州和地方政府,州政府负责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责校舍建设与维修,设备及管理人员的费用。
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85%来源于企业,15%由州政府列支,对学生免收一切学杂费。
另外,失业者参加培训时,政府会按每学时拨给补贴费7~12马克,一年约1.5万~2万马克。
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生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
学生学习期间不仅实行全免费(包括书本费全免),而且还能获取400~800欧元/月的工作报酬。
据统计,培养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花费约1.5万欧元,而普通学校学生只需这一费用的1/3。
为了减少政府开支,同时也为了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国家还鼓励中小企业办职业学校,并对这些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有些小企业如接受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
在“双元制”职教中,企业的职教费用由企业自己承担,包括建立职业教训中心、购置培训设备、支付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培训津贴等。
企业投入的费用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2/3。
在德国,法律规定企业有参与职业培训、为学生提供学徒位置的责任。
没有培训中心的小型企业其学徒需要到大企业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小企业要向大企业培训中心支付培训费用。
除此之外,德国还通过建立一些基金的方式筹集职教经费。
中央基金形式是由国家设立、以法律形式固定向国营和私营企业筹措经费的模式。
按规定,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无论培训和非培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都须向该基金缴纳一定数量资金,通常按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提取。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和不断调整比例,其值一般介于0.6%----9.2%之间。
不同的培训职业、不同年限的培训、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所获经费资助的多少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获得其培训费用的50%--80%的补助;如果所培训的职业前景看好,企业可获得100%的资助。
由于参与培训的企业可得到这些资金,这一方面可激发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平衡企业间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可能由此而引起的不平等竞争。
劳资双方基金形式主要来源于实行劳资协定的企业。
这些企业定期向基金会交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培训费用。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外培训,特别是学徒培训第一学年在企业外培训中心的费用和建立企业外培训中心的投资费用。
目前实行这种基金形式的有建筑、园林、石雕和烟道清扫业。
以建筑行业为例,企业须向该基金交纳占职工工资总额0.5%的资金。
三、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来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来源的特点
1.经费来源的社会化。
从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来源的社会化特征非常明显,表现在其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形
式多样,主要有以下这些渠道:
1)联邦政府补助;2)州、地方政府实质性投入;3)法律规定其他机构的投入;4)地方性资格培训投入;5)培训者自己或家庭、伴侣收入;6)欧洲社会基金;7)欧州社会基金与联邦劳动局联合出资;8)捐款;9)税收;10)雇主、雇员的失业保险金;11)其他收入。
2.税收使用的“非挪用原则”确保了专款专用。
德国完善的教育法规制度保证了专款专用,“非挪用原则”确定了税收中用于职业教育培训的资金百分之百的发挥作用,提高培训效率。
3.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体是企业,因此企业的投入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的主要来源。
培训者个人直接支出较少。
4.德国经费支付的形式多样化,可以直接先预支,然后再回收;也可以间接支付。
5.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投入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的来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社会公平,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
1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2)校办企业及培训事业收入。
(3)个人投入。
2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1)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未能发挥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作用。
(2)国家职业教育投资地区差距过大,未能确保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3)国家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
(三)、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树立政府引导,多元化资金注入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当前主要任务是要增加职业教育公共投入。
一是要实现职业教育经费单列,落实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安排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
二是要调整职业院校财政性拨款生均经费标准,确保高职院校正常办学经费,逐步达到本科院校的生均经费标准,使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不低于普通高中标准。
三是要出台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政策。
政府引导的资金注入模式非常值得中国借鉴,一方面中国肯定将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仍然缺少自办学校解决人才储备的经验,这样政府通过教育部门的引导就非常重要。
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增加创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为多渠道筹集资金打下基础。
2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投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政府间的职业教育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职业教育财政专项补贴。
今后中央应重点支持:
(1)具有重要民族团结和国家战略意义的地区,如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
(2)处境不利的人群如贫困人群;(3)在教育上需要实施发展战略的中西部省区,为这些地区提供职业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3调动广大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深度合作是职教发展的方向。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的资金不足,教学设备短缺、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
充分发挥企业拥有的相对雄厚的财力优势,通过捐资、集资、出资委托、提供贷款担保等形式直接为职业教育补充经费,增加经费来源渠道,以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政府应当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此可参照德国的做法,企业每年缴纳一定的教育基金,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并制定一套严格的分配制度和资金申请条件。
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可通过申请获得培训补助,如果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可获得更多的补助。
或者通过减免企业税额,以及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和特色所在,应采取如税收优惠、减免税费、财政补贴、专项基金资助等形式,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胡永东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5
2普锋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郭雪琳张荣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资渠道的几点思考
《经济师》2006.9
4马佳宏我国政府教育投资行为的偏差与矫正《当代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