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900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6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docx

住院医一阶段考核理论题目

2012住院医第一阶段考核内容

一.理论90分钟

单选(理化中毒、螺旋体分型)、多选(电击伤)

4个问答

1.热适应描述2.湿性溺淹描述

3.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表现4.慢性高原反应的表现

二.英语90分钟

6个短句翻译,不同科别

文章翻译“前列腺癌的光治疗”

三.病例分析30分钟

1.急性胆囊炎依据。

鉴别。

治疗

2.三叉神经痛?

神经性偏头痛?

鼻窦炎?

四.心电图45分钟

1.单选(高钾、RR间期在哪个导连)

2.多选(肢体导连、Brugada综合症、起搏器、)

3.两张图纸的诊断依据

阵发性室上速心肌梗塞(束支阻滞)

体检考试:

40分钟全身144项体检

胸片2张,有主诉,在CT阅片室考,有干酪性肺炎、气胸、慢阻肺等,各个专科会有不同

 

2011第一阶段考核的试题是:

1.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类的意义。

3.自发性气胸的分类和治疗。

4.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分类。

5.胰岛素的分类及不良反应。

6.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禁忌症。

1.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类的意义。

疾病分型

  

(1)重型再障-I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I);

  

(2)重型再障-Ⅱ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Ⅱ);

  (3)轻型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再生障碍性贫血

英文名称:

aplasticanemia

定义:

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损伤性血液病。

可能由于:

①多种病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基质细胞损伤;②造血调控因子产生或功能异常;③造血干细胞表面死亡受体表达增强或对致凋亡作用敏感性升高;④机体产生针对造血干细胞的异常自身免疫。

应用学科:

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移植免疫及其他(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

临床上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等检查用于确诊再障。

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西医学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英文名称:

aplasticanemia,AA

所属科室:

内科-血液内科

主要症状:

贫血,感染,出血

主要病因:

某些病毒感染,骨髓毒性药物,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

疾病分型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

疾病治疗

1.支持治疗

2.造血生长因子

3.其他保护措施

4.治疗感染

5.再障的疾病治疗

6.再障患者出现异常细胞遗传学克隆时的处理

7.伴明显PNH克隆再障出现溶血的处理

8.妊娠再障患者的处理

流行病学

疾病分型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2.鉴别诊断

疾病治疗

1.支持治疗

2.造血生长因子

3.其他保护措施

4.治疗感染

5.再障的疾病治疗

6.再障患者出现异常细胞遗传学克隆时的处理

7.伴明显PNH克隆再障出现溶血的处理

8.妊娠再障患者的处理

展开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再障年发病率在欧美为4.7~13.7/106,日本为14.7~24.0/106,我国为7.4/106,总体来说亚洲的发病率高于欧美;发病年龄呈现10-25岁及>60岁两个发病高峰,没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

编辑本段疾病分型

  

(1)重型再障-I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I);

  

(2)重型再障-Ⅱ型(severeaplasticanemia,SAA-Ⅱ);

  (3)轻型再障。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传统学说认为,在一定遗传背景下,再障作为一组异质性“综合征”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

原、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

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在原发性获得性再障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再障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造血系统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国际上,再障分为重、轻型,我国相应的分型是急性和慢性再障,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

一般没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1.贫血:

有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

急重型者多呈进行性加重,而轻型者呈慢性过程。

  2.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

感染菌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急重型者多有发热,体温在39oC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

轻型者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

  3.出血:

急重型者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衄、龈血、眼结膜出血等。

深部脏器可见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阴道出血,其次为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

轻型者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

  虽然大多数再障是原发性的,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仍可提供一些先天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线索。

  范科尼贫血患者一般在3-14岁出现临床症状,但有极少数可能出现在30岁以后。

在儿童及年轻的患者如果出现身高、咖啡斑及骨骼的异常常提示可能为范科尼贫血。

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中位发病年龄约7岁,有黏膜白斑病、指甲营养障碍及皮肤色素沉着。

肝炎相关性再障多在发病前2-3个月有黄疸史和肝炎史。

  虽然证据不够确凿,但许多药物及化学物质都和再障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应详细患者发病前6个月内的用药史、化学物及毒物接触史和暴露史。

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1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涂片

  再障全血细胞计数表现为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成熟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相对增多。

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血小板计数成比例的降低,但在再障早期可表现为一系减少,常常是血小板减少。

  贫血常伴网织红细胞减少,多数再障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部分可见到大红细胞以及红细胞不均一性。

中性粒细胞无病态造血,胞浆可见中毒颗粒。

血小板数量减少,但涂片中无异常血小板。

  胎儿血红蛋白水平测定对于判断成人再障者是否为遗传性也有重要意义。

  2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是必需的检查。

  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减低,可见较多脂肪滴,粒、红系及巨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多数骨髓小粒空虚。

红系可见病态造血,不能以此诊断为MDS。

  骨髓活检至少取2cm标本,显示造血组织减少。

骨髓活检可以评估细胞比例、残存造血组织情况,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至关重要。

多数再障表现为全切片增生减低,少数可见局灶性增生灶。

再障患者的骨髓活检中网硬蛋白不增加亦无异常细胞。

编辑本段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

(1)血红蛋白<100g/l

(2)血小板<50×10^9/L(3)中性粒细胞<1.5×10^9/L。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1)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及铁含量测定

  严重的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不足,亦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若存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须纠正之后在评价造血功能。

  

(2)自身抗体筛选

  B细胞功能亢进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可以产生抗造血的自身抗体,引发造血功能衰竭。

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引起骨髓纤维化、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应检查抗核抗体及抗DNA抗体等。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应检测骨髓细胞膜上自身抗体。

  (3)溶血性疾病

  最主要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典型PNH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

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可增生减低,易误诊为再障。

但该病主要特点是:

动态随访,终能发现PNH造血克隆。

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是诊断PNH的敏感方法。

部分再障患者会出现少量PNH克隆,可以保持不变、减少、消失或是增加。

这是PNH患者的早期表现,还是提示该再障患者易转化为AA-PNH综合征,尚不清楚。

但若这些患者有实验室或临床证据表明存在溶血,应诊断为PNH。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长期血管内溶血,有利于PNH的诊断。

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胆红素水平、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定量对于评价PNH的溶血有一定作用。

  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前者可测及外周成熟血细胞自身抗体,后者可测及骨髓未成熟血细胞自身抗体。

这两类血细胞减少患者Th2细胞比例增高、CD5+的B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清IL-4水平增高,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好。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尤其低增生性者,亦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高甚至降低,骨髓低增生,易与再障混淆,但MDS有以下特点:

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病态造血,血片或骨髓涂片中出现异常核分裂象。

MDS可伴骨髓纤维化,骨髓活检示网硬蛋白增加,而再障不会伴骨髓纤维化。

骨髓活检中灶性的髓系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非MDS所特有,因再障患者骨髓的再生灶时也可以出现不成熟粒细胞。

红系病态造血再障中亦可见,不做为与MDS鉴别的依据。

  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再障与MDS鉴别很重要,若因骨髓增生低下,细胞数少,难以获得足够的中期分裂象细胞,可以采用FISH。

目前推荐的FISH套餐是5q31、CEP7、7q31、CEP8、20q、CEPY和p53。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认为有少部分所谓“非典型再障”在诊断时出现了细胞遗传学异常,那么这是真正的再障还是MDS,有待探讨。

但是2008年WHO的MDS诊断分型标准中认为,单有-Y,+8或20q-者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者,若无明确病态造血,不能依遗传学异常而诊断为MDS。

对此的解释是,这些患者常常对免疫抑制治疗有较好效果,那么这些患者是不是诊断为再障更合适。

  在儿童再障中出现遗传学异常,尤其是+7常提示为MDS。

在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细胞遗传学克隆。

  (5)低增生性白血病

  特别是白细胞减少的白血病和低增生性白血病,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周全血细胞减少,易与再障混淆。

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t(8;21)易位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可有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分类多可鉴别之。

  (6)毛细胞白血病

  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伴单核细胞减少,骨髓常干抽。

骨髓活检可见到毛细胞呈“煎蛋”样浸润骨髓间质、网硬蛋白增加。

免疫表型显示CD20+,CD11c+,CD25+,FMC7+,CD103+,CD5-,CD10-和CD23-肿瘤细胞。

脾肿大常见,毛细胞白血病者经切脾和干扰素治疗能有很好效果。

  (7)转移性肿瘤

  肿瘤骨转移可以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减低,但骨髓涂片和活检中能见到转移的肿瘤细胞,有时血片可以见到不成熟造血细胞。

骨髓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基因重排可以用于再障增多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瘤骨浸润的鉴别。

肿瘤骨转移者骨髓活检常伴骨髓纤维化。

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能提供肿瘤的一些迹象,并指导相关的肿瘤检查,利于寻找原发病灶和指导治疗。

  (8)骨髓纤维化

  常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常干抽。

骨髓活检见到网硬蛋白增加和纤维细胞。

骨髓纤维化因出现髓外造血,血涂片可以见到不成熟造血细胞,伴脾肿大,常为巨脾。

无脾肿大的骨髓纤维化继发于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9)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网织红细胞可降至零,骨髓三系减少,与SAA-I型相似。

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在充足支持治疗下呈自限性,约经1月可自然恢复。

  (10)低增生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占儿童急淋的1%-2%。

通常在儿童骨髓衰竭后的3-9个月出现急淋,中性粒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更严重。

有报道儿童重型再障者转化为急淋,这些患者的骨髓衰竭是再障,还是急淋的白血病前期,有待讨论。

完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白血病免疫表型有助于确定诊断。

  (11)先天性再障

  范科尼贫血(FA)常称为先天性再障,是一种遗传性干细胞质异常性疾病。

表现为一系/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高风险发展为MDS、AL及其它各类肿瘤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范科尼基因”、细胞染色体受丝裂酶素C或DBA试剂作用后极易断裂。

因为较大年龄的范科尼贫血病例报道,其筛查的上限年龄尚难确定。

先天性角化不良可以通过典型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加以鉴别。

  (12)感染

  肝炎后再障多发生在肝炎后2-3月的恢复期,且已知的肝炎病原学检查多为阴性。

病毒感染,如EBV、CMV很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但慢性活动性EBV感染致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者,会发生造血功能衰竭。

微小病毒B19可导致红细胞造血障碍但不会引发再障。

  分支杆菌,尤其是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骨髓检查还可发现肉芽肿、纤维化、骨髓坏死等。

嗜酸性坏死常见于非典型结核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少有嗜酸性坏死和肉芽肿。

疑为结核者,应送骨髓液行分支杆菌培养。

  上文提及的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亦常常是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诱发。

  (13)严重营养不良

  神经性厌食或是长时间饥饿可能与全血细胞减少有关。

由于脂肪细胞和造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显示细胞少并且形成胶状,基质HE染色显示为淡粉色。

在再障中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尤其是早期演变阶段。

[1]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支持治疗

  再障患者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对于维持血细胞计数是必需的。

  输血以能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缺氧状态为宜,无需将血红蛋白水平纠正至正常值。

一般在HbL时输注,或伴有难以耐受的贫血症状。

老年(>65岁)、代偿反应能力受限(如伴有心肺疾患)、需氧量增加(如感染、发热、疼痛等)、氧气供应缺乏加重(如失血、肺炎等),这些情况下,可放宽输注阈值,不必Hb<60g/L。

尽量输注输红细胞,全血无红细胞时可以考虑,具体量随病情而定。

即使再障患者白细胞或/及血小板数减少,其贫血都应该输浓缩红细胞,而不是输全血。

有发生心力衰竭风险者,控制输注速度,2~4小时予以1个单位红细胞(最好是浓缩红细胞),可适当予以利尿剂。

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应输注经辐照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建议存在血小板消耗危险因素者[感染、出血、使用抗生素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ALG)等]或急性期的重型再障者预防性输注点为20×109/L,而病情稳定者预防性输注点为10×10^9/L。

活动性出血可能发展为大出血,应输注浓缩血小板。

已发生严重出血,内脏如胃肠道出血、血尿,或伴有头痛、呕吐、颅压增高的症状,颅内出血时,应即刻输注浓缩血小板。

输注单采或浓缩血小板。

  应尽量减少输血,延长输血间期,避免发生输血性血色病。

  为减少同种异体免疫、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建议输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无效输注者应输注HLA配型相合的的血小板。

家庭成员之间直接供应血及血小板是可以使受血者被致敏,而对家庭成员造血干细胞供者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风险显著增高。

但患者产生多种HLA抗体而又急需血小板,而某个家庭成员能够提供最相合的血小板,可以作为例外情况紧急输注用。

  预防出血除输注血小板外,使用保持口腔卫生、口服止血药物、雄激素激素控制月经等措施,也有所帮助。

  骨髓移植者及受者的CMV均为阴性,则应继续予患者输注CMV阴性的血液制品。

  ATG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是否一定要输注辐照血制品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对于粒缺患者危及生命者可以输注白细胞,粒细胞输注辅助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粒细胞输注的治疗量为最少1次1×10^10/次,可使成人的血液循环中白细胞增加2×10^9左右。

粒细胞输注的指征为:

中性粒细胞持续<0.5×10^9/L,不能控制的细菌和真菌感染或伴感染征象患者经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等治疗48小时以上仍无疗效,骨髓髓系细胞低增生。

粒细胞半衰期短(6~8小时),需连续输注,一般为5~7天。

输注粒细胞愈多,在感染灶内分布亦愈多,效果愈好,故应保证数量足够。

白细胞输注相关并发症如发热、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应被确切关注和预防。

造血生长因子

  仅使用G-CSF、EPO等造血生长因子对再障患者行促造血治疗,临床无显著效果,因此而延误免疫抑制治疗或骨髓移植等有效治疗手段很不值得。

  皮下注射G-CSF5μg/kg/d,可能刺激骨髓中残留的粒细胞或者粒细胞的功能,但不推荐将GM-CSF应用于再障患者重症感染的治疗,因为其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及其他严重毒性反应。

G-CSF对造血干/祖细胞有动员作用,而造血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后对免疫因素损伤敏感性增加,有鉴于此,长期大量使用G-CSF应在使用了足够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前提下。

  初步资料显示IST联合G-CSF或/和EPO治疗重型再障能够减少感染几率,最终提高生存率,值得进行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

但是长期使用造血生长因子的安全性尚未建立。

  IL-11或TPO在再障患者中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长的作用仍有待证实。

其他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应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重型再障保护性隔离;避免出血,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杜绝接触危险因素,包括对骨髓有损伤作用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必要的心理护理。

  再障患者可以发生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

重型再障患者由于严重和长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以发生致命性的曲霉菌感染。

对于中性粒细胞<0.2×10^9/L者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并且注意饮食避免细菌及真菌污染。

中性粒细胞(0.2-0.5)×10^9/L者预防用药利弊尚难确定,依患者既往感染情况定。

  重型再障患者应住院被单独隔离,有条件者可使用层流病房。

定期口腔护理,如洗必泰清洁口腔。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

联合两种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和多粘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但应注意喹诺酮可能耐药和诱发对其他药物的耐药。

环丙沙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这亦不利于感染的治疗。

儿童患者没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标准方案,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能应用于儿童,可以使用头孢菌素。

  再障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应包括曲霉菌在内,应选择有足够血药浓度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如伊曲康唑口服液。

  移植的再障患者及ATG治疗者应予以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

骨髓移植后需预防性抗肺囊虫治疗,如SMZco,但ATG治疗者不必常规应用。

  与再障患者积极沟通,和其家人、朋友一起为提供心理方面支持。

由于再障是慢性经过,且对治疗反应慢易在疾病早期给患者造成压力。

病情恢复超过6个月以上,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时恢复可以是一年或更长,延迟恢复并不少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不能放弃或随意改用其他不适合的方法/药物。

治疗感染

  再障患者发热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应按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的治疗原则来处理患者。

发热患者应行肺部和鼻窦的检查,包括X线片和CT扫描。

肺部和鼻窦感染者常存在真菌感染。

  一般抗生素推荐联合应用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有培养结果后,依药敏情况再选择针对性抗生素。

药物的选择还应参考既往患者的感染史和抗生素应用情况。

  持续发热者则早期应用全身性抗真菌治疗。

再障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长,一旦出现曲霉菌感染则很难治愈。

诊断为真菌感染者应全身性使用一线抗真菌药物,怀疑真菌感染、或既往有真菌感染史亦应全身性使用一线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一般不做长期应用,以避免其肾毒性,应该选择脂质体两性霉素,或能够覆盖曲霉菌的三唑类、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

  最新的荟萃分析显示,及时的IST是有效降低再障患者感染的手段。

  G-CSF在抗感染中的作用,前文已述。

再障的疾病治疗

  再障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在专业中心进行恰当的处理措施,对疾病治疗开展得越早越好。

  新诊断的再障患者,若是重型再障,标准疗法是有HLA相合的同胞供体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或联合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和环孢菌素(cyclosporinA,CsA)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

近年来,重型再障行HLA相合无关供者移植取得长足进展,可以用于ATG和CsA治疗无效的年轻重型再障患者。

  骨髓移植或IST前必须控制出血及感染,在感染或未控制出血情况下行骨髓移植或IST风险很大。

感染是再障常见的死因,由于再障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短期之内难以恢复,在有活动性感染,如肺部感染时,行骨髓移植或IST可以为患者提供的造血干/祖细胞,或纠正异常免疫,从而为再障患者赢得恢复造血可能的机会。

延迟移植会加重肺部感染。

  

(1)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therapy,IST)

  重症再障应在能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有ATG使用经验的医护人员,包括能够认识和处理ATG的不良反应。

  泼尼松龙不应用于再障患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差,且易诱发细菌、真菌感染。

再障患者常有血小板严重减少,糖皮质激素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

大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重型再障ATG联合CsA的IST有效率在60%-80%,5年生存率大约75%-85%,重型再障患者单用ATG、CsA的无病生存及有效率明显低于ATG联合CsA。

轻型再障患者ATG和CsA联合治疗生存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CsA者。

ATG联合CsA多在3-4个月后才起效。

CsA长期维持和缓慢减量复发率可降至10%左右。

有报道再障患者IST后可能出现迟发性克隆性疾病,包括PNH、MDS、AML、实体肿瘤。

  ATG联合CsA的IST治疗适用于:

(1)输血依赖的轻型再障患者;

(2)非输血依赖的轻型再障患者,粒缺有感染风险;(3)重型再障。

  非输血依赖且血细胞计数在安全范围内的轻型再障再障患者,可以选择CsA治疗。

  ①IST使用方法

  ATG是强效免疫抑制剂,有抗血小板活性,再障患者应用ATG需要密切监测,积极预防和治疗发热和感染,保证足够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在20×109/L以上。

  目前国内市场用于再障治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