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9469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docx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9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17 爬天都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哩、级”等10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课题对比,导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质疑:

能不能把“爬天都峰”改成“登天都峰”。

2.出示天都峰图片。

1.对比“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不同效果。

“爬天都峰”比“登天都峰”更显出艰难。

2.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陡。

  观看图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天都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再一次体会“爬”字使用的效果。

二、自学字词,理清顺序(用时:

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学习效果。

3.课件出示词语,检测词语的掌握情况。

石级 铁链 攀登 一张相 辫子 笑呵呵

4.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5.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

2.同桌互相检测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想一想: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分别写了哪些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的畏惧,再写爬天都峰中“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最后写爬上天都峰峰顶之后的喜悦。

1.检测生字词语读音时,重点强调:

“颤”在本课读chàn,“鲫”读jì。

 

2.理清课文顺序时,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概括,体会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三、读画结合,体会高险(用时:

12分钟)

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

2.请两个同学画天都峰的简笔画。

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天都峰的特点。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简笔画。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第2自然段时,抓住“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面”“我爬得上去吗?

”体会天都峰的高;抓住“笔陡”“从天上挂下来”“发颤”体会天都峰的陡。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用时:

15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颤”“攀”。

3.学生书写、评议。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领。

3.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评议。

  “颤”和“攀”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在掌握笔顺的基础上将其写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导入新课。

1.用自己的话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齐读课题。

  关注学生能否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品析课文(用时:

18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我”是如何爬天都峰的,批注自己的感受。

(2)思考:

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2.体会“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1)体会爬天都峰时遇到的困难。

(2)体会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3)体会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感悟。

3.归纳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把事件写清楚。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结合自学成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2.

(1)结合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来体会爬山的艰难。

重点关注“攀”“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

(2)找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两个人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特点。

(3)想象两个人爬上天都峰时的心情。

重点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说的这句话的含义。

3.结合刚才的学习过程可以体会到,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来展现“我”爬山的过程,把爬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

1.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加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读。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爸爸的话的含义:

爬上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

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三、练笔拓展,交流点评(用时:

15分钟)

1.小练笔。

写一写自己爬山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部分,把事情写清楚。

2.交流点评。

1.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山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爬上山顶后的感受……

2.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修改。

  交流评议中,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抓住细节把事件写清楚。

四、总结全文,畅谈收获(用时:

4分钟)

1.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

2.总结全课。

1.可以从内容方面谈收获,也可以从写作方法上来谈收获。

2.明确如何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单元要素,掌握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含评测练习无答案)

《爬天都峰》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学生敢于通过“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及感受,并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学习借助课题和文章重点句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段,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文章的道理。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爬天都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由关键句子知内容。

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在民族小学,我们感受到课上(书声琅琅),课间(欢声笑语)。

《金色的草地》,我们感受到吹蒲公英的(其乐融融),可爱草地的(变化多端)。

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学生相机读4个四字词语。

1.指生读课题,从课题看,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出示:

第一自然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个句子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相机小结:

这是爬天都峰的时间【出示:

时间】

这是爬天都峰的地点,天都峰在黄山。

【出示:

地点】

这介绍了爬天都峰的人物。

【出示:

人物】

3.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就把时间,人物,地点,【出示:

事件】事件写得清清楚楚,一起读。

谁再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你们看,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课文写的什么事了。

这真是一个读书的好方法,一个小绝招呀!

【板书:

绝招】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提炼句子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能准确说出课文写的什么事,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5.第一自然段是这件事的起因,【PPT:

起因】接下来写的是什么?

请同学读2-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

生字词】开火车检查词语,多音字组词,师生交流2-7段写了什么。

【PPT:

经过】

【PPT:

结果】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

6.作者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哪个部分?

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体验爬天都峰的经过。

【设计意图:

在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对课文每个自然段进行内容感知,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总结“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这样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具体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了解到了课文重点写的是经过部分。

二、体会天都峰之险。

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天都峰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

1.交流:

你从哪里读出天都峰的高?

教师相机板画。

【出示: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怎么读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小绝招,试读)

(1)教师指导朗读:

【出示:

啊,哩,!

变色】这里有啊、哩两个语气词,还有感叹号,它们写出了什么?

你能抓住它们读出小作者的惊叹吗?

自己试试。

(指名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2)这么高的天都峰,你爬得上去吗?

【出示:

我爬得上去吗?

】问问你自己。

(3)读出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一下子惊住了: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的上去吗?

仰望天都峰直插云霄,我的内心犹豫了: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看着陡峭的山峰,我还真的有点担心:

(指生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4)刚才我们在学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个小绝招,读出了天都峰的高,这个小绝招就是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PPT:

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找表现天都峰高的语句,指导“怎么读出天都峰的高”,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出高”的方法,并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读出不同的味道,表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相机出示读书方法的小绝招有利于学生总结读书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感受天都峰之陡:

你又从哪里读出了天都峰的陡呢?

(1)【出示:

再看看…人发颤!

】(指PPT)继续用刚才的小绝招来读这句话,你想抓住哪个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出天都峰的陡?

(2)笔陡是什么意思?

给大家演示一下。

【出示:

笔陡石级图片】站在笔陡的石级上,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指生读)

(3)挂,可以换成什么字?

(教师板画)铁链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攀着这样的铁链,你有什么感受?

(指生读)

【设计意图:

运用“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小试牛刀,此时是一个教师半扶半放的教学状态,让学生对方法有充分运用的期待,理解、读好文本。

3.整体感受,再读“又高又陡”。

(1)欣赏图片理解:

天都峰的“高和陡”真是名不虚传。

【出示:

配音介绍天都峰、天都峰的图片】

(2)拓展诗句理解:

【出示:

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这句诗什么意思?

(3)【出示:

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

把天都峰的高和陡分别读好之后,教师拓展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真实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二自然段天都峰整体印象的理解,再出示诗句,加强这种理解,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有感有法,学生的朗读会比较成功。

三、体会爬天都峰之难。

1.设置情境,引出对话:

天都峰真是高如上青天,陡似挂铁链,此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犹豫和害怕。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是谁?

一位怎样的老爷爷?

猜一猜,他可能多大年龄了?

这位老爷爷是来干什么的?

是真的吗?

这么大年龄?

爬又高又陡又险的天都峰?

于是,这位小姑娘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了这样的对话:

(指生师生读)

【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也”变红】

2.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发现了吗?

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字?

(指生1):

我来问问女生,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怀疑)

(指生2):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感受再读)

(指生3):

我来问问男生,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惊讶)

(指生4):

这么一个小丫头竟然也来爬天都峰?

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小结:

一个也字,问出了彼此的惊讶,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佩,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板书:

不怕困难)

【设计意图:

抓住对话,让学生揣摩对话背后的人物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深层次的人物想法,并读好对话,感受这一老一小的勇气可嘉。

3.这一老一小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呢?

继续用这个小绝招,【出示:

出示第六、七段】自己读读6-7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

师生交流:

你划了哪些词和标点符号?

——奋力。

可以换成什么词?

用怎样的力量?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攀着。

怎么叫攀着?

【出示:

攀字的演变】学生根据字形猜意义。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手脚并用:

手脚怎么用?

这样写,写出了什么?

——省略号:

想一想,可能省略了什么?

拓展想象:

爬呀爬,【出示:

爬到最陡处,小姑娘吓得脸色都变了,老爷爷对她说:

“___”】指生想象填空,女生读第六段。

爬呀爬,【出示:

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小姑娘对老爷爷说:

“_____”】指生想象填空,男生读第七段。

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被我们踩在脚下了,此时小姑娘和老爷爷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

是呀,这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坚持不懈,所有的困难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了!

(板书:

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初步感知爬山之难。

再通过师生交流、拓展想象的方式,教师给学生总结提升,加强学生对爬山之难的理解,感受爬山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4.抓住登顶后的对话,揭示文章的含义。

【出示:

第二次对话】站在峰顶的这一老一小又有了这样的对话:

(指生读)

老爷爷为什么要感谢小姑娘?

教师总结:

对,老爷爷从小姑娘身上汲取了勇气。

小姑娘为什么要感谢老爷爷?

教师总结:

对,小姑娘从老爷爷身上也汲取了不怕困难的决心,这就是互相汲取力量。

【板书:

汲取力量】

爸爸听了,笑着说:

【出示:

爸爸的话】学生齐读。

爸爸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继续引导:

“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

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此时此刻,你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

抓住登顶后的对话,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里,从而揭示课文“要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深刻道理,并谈谈学生自己对学了这篇课文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

四.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1.你们不但懂得了文章中“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的道理,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小绝招,这就是——“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带着这样的收获,我们来到村头大树下,看看几个小伙伴的绝招又是什么?

2.【出示:

《绝招》课题】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你能找出关键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出示: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一起读一读,读清楚地点、人物、事件。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比绝招”的经过是本文描写的重点。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孩子比绝招?

比了几次?

每一次比的绝招是什么?

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课文围绕比绝招,写了哪几个孩子比绝招?

比了几次?

每一次比的绝招是什么?

(1)自主读书、思考。

(2)教师检查生字词。

(3)交流读书收获。

【设计意图:

由学习收获导入第二篇课文的学习,通过找《绝招》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篇课文写的什么事。

再通过教师检查的方式落实好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最后,“比绝招”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第二篇课文的具体内容。

五.感受小柱子的“绝”。

三个小伙伴,谁的绝招最“绝”?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的这个绝招?

【出示:

9-11自然段】继续用这个小绝招,默读9-11自然段,说说小柱子的绝招“绝”在哪里?

1.自主读书,思考。

2。

师生交流:

文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绝招的绝和小柱子的自信,你们发现了吗?

(1)学生体验什么是“脱口而出”,体验两位数口算的难。

【出示:

“99乘以,嗯—76!

”“得7524!

”】指生分角色朗读。

出题人犹犹豫豫,答题人却又对又快,难怪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2)还有哪个词句让你感受到小柱子绝招的绝?

(生读三胖演算等词句)

三胖需要演算,而小柱子却是---脱口而出,咱们一起夸夸他:

“绝招,太绝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一读书方法,找出相关的词句,再通过体验“脱口而出”、体验“两位数口算的难”、体验“三胖需要演算”的正面及侧面描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柱子绝招的“绝”。

六.感受小柱子的勤学苦练。

1.老师有一个疑问:

小柱子的口算又快又对,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练出来的。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练字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小柱子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1)默读课文,思考。

(2)师生交流:

【出示:

奶奶的话】经过第一次比绝招的失利,小柱子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奶奶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指生读。

【出示:

小柱子觉得奶奶说的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指生读。

【出示:

“只有练”变色】看来想拿出绝招,生齐读:

只有练。

【出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他开始练了,指生读。

【出示:

“暗暗在练”变红】拓展想象:

暗暗在练,想一想,【出示:

深夜,别的小伙伴已经进入了梦乡时,小柱子却在_________】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出示: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出示:

早晨,别的孩子还在赖床,小柱子早已___】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出示: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出示:

当__时,别的小朋友____,小柱子_____。

】指生想象填空。

因为他知道,【屏: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齐读:

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你觉得小柱子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

勤学苦练】

3.【出示:

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

身有绝招的小柱子还和小伙伴们有一个新的约定:

(指生读)

【出示: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变色】

升级版绝招,有两个条件,【出示: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变色】

一个条件是,生齐读:

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

【出示:

“要有用”变色】另一个条件是,生齐读:

要有用。

比绝招就定在国庆节,同意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看来大家也同意呀!

如果你也要参与比绝招,就要像小柱子一样,(生齐读:

勤学苦练)练属于你们自己的绝招!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懂得小柱子的绝招必须通过练才能得到。

再让学生找出“练”的句子,感受小柱子练绝招过程的坚持和认真,懂得“要想拿出绝招,只有练”的道理。

七.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板书:

其实,在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山,无论它们是多么高,多么陡,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勤学苦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力量)的品质,终会练成自己的(绝招),攀上一座座山峰!

(学生齐读板书上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箭头)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两篇课文共同的板书回顾,和教师相机板书的向上的箭头,把两篇课文共同阐述的深刻道理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成长道理上该如何去面对人生的一座座大山。

八、作业设计。

【出示:

生字】课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

写一写《爬天都峰》这一课的生字,看你们能不能练成写好字的小绝招。

九、板书设计。

起因

经过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

结果

爬天都峰

绝招

汲取力量

坚持不懈

不怕困难勤学苦练

《爬天都峰》评测练习

本课的测评练习包括有检查生字词,有感情朗读等。

1.【出示:

生字词】开火车检查词语,给多音字组词。

《爬天都峰》:

dǒuliànchànpānsìfà

笔陡铁链发颤攀着似乎白发苍苍

似sì()发fà()

shì()fā()

《绝招》:

tǐngbiēwéidèngshùwǔquánchēnggùnmǔsāi

挺着憋气惟独瞪眼竖起武术拳头撑起木棍拇指腮帮子

2.抓住“也”字揣摩人物心理,并读出感受。

【出示: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发现了吗?

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字?

(指生1):

我来问问女生,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怀疑)

(指生2):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感受再读)

(指生3):

我来问问男生,老爷爷,您为什么这么问呢?

(读出你的惊讶)

(指生4):

这么一个小丫头竟然也来爬天都峰?

你心里在想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3.抓住关键词“奋力、攀着、手脚并用”读懂课文,感受爬山之难。

这一老一小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呢?

【出示:

出示第六、七段】继续用“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个小绝招,自己读读6-7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词和标点符号,师生交流。

4.抓住标点符号“......”读懂课文,拓展想象,感受爬山之难

爬呀爬,【出示:

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小姑娘对老爷爷说:

“”】指生想象填空,男生读第六段。

爬呀爬,【出示:

爬到最陡处,小姑娘吓得脸色都变了,老爷爷对她说:

“”】指生想象填空,女生读第七段。

5.抓住《绝招》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

《绝招》课题】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你能找出关键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6.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小柱子绝招的“绝”。

【出示:

9-11自然段】继续用“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个小绝招,默读9-11自然段,说说小柱子的绝招“绝”在哪里?

本课的测评练习基本立足于三年级上学期孩子的基本特点,坚持“字词教学先行”的原则,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稳扎稳打。

以上测评练习更是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课题和文章重点句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段,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文章的道理。

”来展开设计,让学生能在环环相扣的练习中,把“抓住关键词句和标点符号读懂课文”这一读书的小绝招真正变成学生们读书的制胜法宝,体验到读书的轻松与快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爬山虎的脚-人教部编版

6爬山虎的脚

学情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他们开始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

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重点:

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难点:

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

(板书课题)

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

那按照他这个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

1.学生交流:

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介绍)

2.教师参与:

课前,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