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944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x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12011112

课程学分与学时:

3分/48学时(课堂讲授40学时,实验实践8学时)

先修课程:

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适用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规律,系统的讲授特殊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方法的操作。

(二)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教育科研的意识,做时代需要的教育科研型教师。

(三)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适合特殊教育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如选题与论证、文献检索、研究设计等,以及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进行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题报告与论文的撰写;

2.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实验研究、单一被试法、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等,并能够操作具体方法的运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讲授(40学时)

第一章特殊教育研究概述(4学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

二、教育研究的分类

三、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多样性、异质性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研究测量工具的独特性

研究伦理问题的突出性

四、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3.资料的收集

4.分析资料

5.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第二章研究的选题、开题、结题(2学时)

一、选题的过程

(一)选题

1.课题的来源

2.选题原则

(二)确定研究内容与框架

(三)课题论证

二、开题报告的撰写

1.课题的名称

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课题的基本目标、内容、预计难题

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5.预计成果

6.课题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7.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8.资料准备、预算及其他

三、结题报告的撰写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2学时)

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二、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选择研究对象

(三)分析研究变量

(四)形成研究计划

第四章文献研究法(4学时)

一、文献法的基本概述

1.文献

2.进行文献研究的意义

3.文献法的特点

二、文献的分类

三、教育文献的分布

四、查阅文献资料

1.查阅文献资料的环节

2.文献的加工整理

3.资料和文献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教育调查法—问卷调查(4学时)

一、问卷调查

1.什么是问卷调查

2.问卷调查的特点

3.问卷调查的流程

二、问卷的编制

1.问卷的结构

2.问卷的种类

3.问题的类型

4.题目的格式

5.问卷的编制技术

三、问卷编制流程

四、问题编写的方法与技巧

五、问卷的发放

第六章教育调查法—访谈调查(4学时)

一、访谈法的概念

二、访谈法的类型

三、访谈法的优缺点

四、访谈程序

1.制定访谈计划

2.试谈及访谈内容的修改

3.正式访谈

4.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五、访谈技巧

第七章观察法的运用(4学时)

一、观察法概述

1.定义

2.观察法的特点

3.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

二、观察的类型

三、观察研究的方法

1.描述性观察法

2.取样观察法

3.评价观察法

四、观察法的基本程序

第八章实验研究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6学时)

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

一、实验研究的含义

1.实验研究的特征

2.实验研究的局限

二、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三、实验研究的类型

四、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单组与双组实验设计

一、单组实验设计

(一)单组后测实验设计

(二)双组实验设计

1.双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2.双组延时实验设计

三、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四、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五、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六、两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七、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第九章单一被试实验法(6学时)

一、单一被试实验法的概述

1.单一被试实验的界定

2.单一被试实验的组成要素

3.单一被试实验的数据收集

二、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类型

(一)单基线实验设计

(二)多基线实验设计

1.跨情境多基线实验设计

2.跨行为多基线实验设计

3.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

第十章个案研究(2学时)

一、个案研究的概述

1.个案研究的起源

2.个案研究的含义

3.个案研究的特点

4.个案研究的优缺点

5.个案研究法研究基本原则

二、个案研究的程序

第十一章行动研究概述(2学时)

一、行动研究概述

1.行动研究的概念

2.特点

3.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

4.行动研究与传统研究范式的区别

5.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二、行动研究的过程

“问题”、“计划”、“行动”、“反思”

(二)实验实训项目(共8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

项目一文献综述的撰写(2学时)

[实验类型]:

演示性

[开设类别]:

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2.掌握论文撰写的结构

[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选定进行文献综述的主题;

2.就选定主题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归纳;

3.撰写文献综述论文。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多媒体、纸笔、电脑

项目二问卷的制定与实施(2学时)

[实验类型]:

演示性

[开设类别]:

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问卷编制的流程;

2.掌握问卷编制的方法与技巧。

[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选定问卷调查的主题;

2.就选定主题查阅文献资料,编制问卷;

3.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就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多媒体、纸笔、电脑

项目二访谈法的实施(2学时)

[实验类型]:

演示性

[开设类别]:

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访谈法实施的流程;

2.掌握访谈提纲制作流程与技巧;

3.了解实施访谈的注意事项。

[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选定访谈的主题;

2.就选定主题查阅文献资料,编制访谈提纲;

3.实施访谈;

4.就访谈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多媒体、纸笔、电脑

项目三观察法的实施(2学时)

[实验类型]:

演示性

[开设类别]:

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观察法实施的流程;

2.掌握观察表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选定观察的主题;

2.就选定主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观察表格;

3.就观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多媒体、纸笔、电脑

项目五设计教育研究方案(2学时)

[实验类型]:

演示性

[开设类别]:

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教育研究方案的结构和内容

2.会撰写教育研究方案

[实训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选定研究主题

2.进行资料的检索与收集

3.小组形式撰写一份研究方案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多媒体、纸笔、电脑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在课堂中采用讲授法讲授特殊教育研究中的概念、原则以及具体方法的操作流程,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言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课程中的重点与难,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

2.案例教学法,教育研究中具体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抽象,只有结合具体的案例来使学生了解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操作流程,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3.讨论法,就某些具体的教育研究中的问题和实际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汇报。

教师事先明确讨论主题,介绍背景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阅读。

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参与式讨论。

4.教学手段,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

占课程成绩40%,包含考勤、三次作业成绩,各占10%;

2.期末考核:

占课程成绩60%,考核方式从闭卷笔试2小时、开卷笔试2小时、技能考试、综合考试中选择一项进行,具体考核内容、评价标准见考核方案。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1.作业

三次书面作业,各占平时成绩的10%,可从撰写论文、开题报告、调查报告,制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工具等方面选择作业布置的内容。

2.自主学习要求

本门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为课余自主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关于各研究方法的使用,可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或就自己感兴趣的搜集汇总学习资料。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杜晓新、宋永宁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单一受试研究法》,林正治著,台北:

心理出版社,2003年第1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教育研究方法》,杨小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大纲执笔: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

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