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941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docx

完整稿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

编号090701209

 

音乐学院毕业论文

〔2013届本科〕

 

题目:

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

学院:

音乐学院

专业:

音乐学

作者:

黄佳琳

指导教师:

王文仁职称:

教授

完成日期:

2013年5月

 

二○一三年五月制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审批报告

学院:

音乐学院专业:

音乐学

教师

王文仁

职称

教授

学历

拟选论文题目

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

选题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一〕蒋大为与“桃花”“牡丹”的情结

〔二〕蒋大为的艺术修养与歌唱艺术

〔三〕蒋大为的歌唱作品的艺术风格

〔五〕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二、要求

能够按题目要求正确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到达综合训练,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为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表达学科、专业特点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能;

〔二〕题目规模适当、难易适中,并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三〕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和阐述问题;

〔四〕论文内容有适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五〕研究方案、方法合理可行;论文写作要符合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行文标准;

〔六〕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性,且注意论文工作的可行性;

〔七〕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成果,并恰当运用

教研室〔研究所、中心〕负责人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章〕

年月日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

学生

黄佳琳

所属学院

音乐学院

专业

音乐学

年级

09级2班

指导教师

王文仁

所在单位

音乐学院

职称

教授

开题日期

选题的根据: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蒋大为是中国最早把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结合并形成自己独特演唱风格的歌唱家之一。

本文以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的声乐演唱风格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其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通过对蒋大为先生不同演唱风格的分析、研究和比照,总结出一些关于如何把握声乐演唱风格的可行性建议,使大家对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有更深刻得认识和了解。

二、综述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我在四年多的声乐学习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比方:

在演绎作品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歌唱者的演唱风格不伦不类,多作品的整体艺术内容把握不够,表现不出民族、地域的音乐特征,我希望通过我的一些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些把握声乐演唱风格的可行性建议,使大家对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有更深刻得认识和了解。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一〕蒋大为与“桃花”“牡丹”的情结

〔二〕蒋大为的艺术修养与歌唱艺术

〔三〕蒋大为的歌唱作品的艺术风格

〔四〕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二、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资料较完整、充分、新意,目的明确,突出,对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二〕有创新意识,对前人的观点有改良或突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论文写作,实事求是,论述充分,观点正确,文体标准,无语法错误、错别字。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文献,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成果,并恰当运用。

〔二〕比照论证法: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比照,在比照中证明论点。

〔三〕综述法:

综合陈述所论述的观点,做出总结,得出结论。

 

论文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完成期限:

2012年5月10日,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主要措施:

请教老师〔当面指导、催促、电子邮件沟通〕

研究进程:

—2011.12.20确立题目,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

—2012.2.28毕业论文查阅资料,工作前准备,初稿撰写;

—2012.3.20毕业论文第一稿修改;

—2012.4.20毕业论文第二稿修改;

—2012.5.10毕业论文第三稿修改;

—2012.5.20毕业论文定稿、打印;

—2012.6.10毕业论文分组答辩、装订。

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

[1]潘报昌.蒋大为移民加拿大以后[J].名人之家,2007.2:

109-110.

[2]张友殿.我的恩师蒋大为[J].上海:

风格生活,2011.1:

124.

[3]张双瑶.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55-57.

[4]许讲真.歌唱艺术[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1:

120-121.

[5]肖黎声.声乐[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69-71.

[6]左开菊.声乐的演唱风格[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5:

154-155.

[7]陈四海.歌唱与呼吸[M].西安:

西旅游出版社,2005.8:

99-101.

[8]赵偲宇.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J].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98.1:

147-148.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蒋大为演唱风格探析

黄佳琳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09级2班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

每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歌唱家,对声乐艺术的美都有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独特的感受力,特别善于捕捉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声乐风格独特性的东西。

这种和歌唱家的气质个性相连的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能力,就构成了歌唱家风格个性的最基本的东西。

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的作品,既有洒脱雄健,欢快明亮的民族民间歌曲,同时又有斑澜多姿,韵味绵长不同题材、体裁的创作歌曲。

在风格上他将西洋的发声法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演唱中,没有一丝生拉硬套的痕迹。

研究蒋大为的演唱风格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声乐演唱中风格的把握,对提高声乐学习的质量和演唱水平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蒋大为;风格;情感;演唱;技巧

Abstract:

Eachsinger,withitsuniquepersonalityofthebeautyofvocalmusicarthasauniquesensibilitiesaredifferentfromotherartists,especiallygoodatcapturecanfullyshowtheiruniquevocalmusicstyle.Thisiscloselyassociatedwiththepersonalityofasinger'suniqueaestheticfeelingability,itconstitutesthemostbasicofsingerstylecharacter.TenorJiangDaweiworks,bothbright,forthrightnationalfolksongsofthefreeandeasy,andhavelonglastingappeal,gorgeousmuchappearanceofdifferentthemes,genresofwritingsongs.Hewillbeonthestyleofwesternvoicetactfullyfusioninhissinging,notabornbypullhard.ResearchJiangDaweisingingstyleisconducivetoourbettergraspof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ofsingingstyle,toimprovethequalityofvocalmusicstudyandsinginglevelhasapositiverole.

Keywords:

Jiangdawei;Style;Emotion;Singing;skills

蒋大为,一提到他,大家必定会想到他金边儿眼镜、白西装的舞台形象。

他是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享有‘民歌之王’的美誉,被称为歌坛上的一棵‘常青树’”。

[1]自幼酷爱美术,曾在中学时代学习八年的油画,具有较深的美术功底。

蒋大为说他这辈子就喜欢两样东西:

一个是唱歌,另一个是书法。

蒋大为的声音优美流畅,有着极具个性的漂亮的男高音音色,浑厚结实的中低音,通畅透明的高音,极富有感染力、激情和细腻的表现力,高超的演唱技巧和持久的演唱能力,浑厚的情感和风格的处理。

可以说在当今中国歌坛上是少有的奇迹。

因此有人称他是“国喉”“国宝”,中国歌坛当之无愧“常青树”。

他对我国声乐界的影响极大,是中国歌坛上活跃时间较长的歌唱家之一。

从1980年为电影《红牡丹》演唱的主题曲《牡丹之歌》开始,蒋大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歌开始问世,比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骏马奔驰保边疆》、《敢问路在何方》《北国之春》等,经他演唱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当时在祖国大地上乃至海外,到处都飘扬着蒋大为的歌声。

九十年代,蒋大为的歌声开始跨洋过海走向世界。

他曾经访问北美、东欧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并进行演出,在法国和日本还成功的举行了个人演唱会。

欧美的专家赞誉他为中国的巴伐洛蒂。

蒋大为有着非常独特的和使人难以忘怀的歌喉。

他的音色既富有磁性的魅力又有金属般的穿透力。

他自1984年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后又连续多次参加春晚演唱,2011年5月15日,蒋大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最美的歌儿献给妈妈——蒋大为红色经典歌曲独唱音乐会”,2013年12月16日,他携学生和朋友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牡丹之歌——蒋大为2013年新年独唱音乐会》,这也是蒋大为歌唱生涯的第四十年,足见观众对蒋大为老师的喜爱程度,也充分印证了六十多岁的蒋大为老师其深厚的演唱功力和对舞台艺术的执着。

“蒋大为是第一位公开提出‘中国唱法’的歌唱家,而且在歌唱的概念和理论上颇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中国唱法”就是“科学的民族唱法”,他坚决的提出“中国唱法”的概念,并且为“中国唱法”提出了“中国唱法”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

他提出“民族唱法不是西洋化,而是要科学化,科学的唱法要民族化,也就是科学的唱法要和中国的语言、情感、风格相结合。

而不是两张皮,要洋为中用。

”他的“中国唱法”的理论普遍得到业内同行和专家的认同和支持。

他对艺术勤奋而执着的追求造就了他在中外歌坛上无比辉煌的地位。

一、蒋大为与“桃花”“牡丹”的情结

“牡丹之歌唱真情,桃花盛开南北红,敢问路在何方有?

北国之春骏马腾”。

[3]是对蒋大为经典歌曲的一种诗化的概括。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曲是蒋大为其中的一首军事题材的代表作品。

1981年,蒋大为第一次演唱了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由于当时正值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初期,歌曲意境中那种无比温暖的春天氛围,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各界解放思想、走向繁荣的标志。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意境浪漫优美,旋律又柔和流畅。

而蒋大为的演唱又是抒情之中饱含着大气,严谨之中又呈现出一种洒脱,虽然同属美声与民族结合的唱法,但由于蒋大为的演唱风格更随和与质朴,从而也加倍使人感到亲切。

之后蒋大为自己又创作了两首与桃花有关的姊妹篇的歌曲,那就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和《我爱桃花我爱家》。

由此看来,蒋大为真是与桃花有解不开的情缘,正如《我爱桃花我爱家》中的歌词所唱“我唱着桃花的歌谣,度过了好年华”。

《牡丹之歌》,这首歌曲是蒋大为的一首成名作。

《牡丹之歌》创作于1980年,是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曲,由乔羽作词,唐诃、吕远作曲。

《牡丹之歌》是词作者在看到祖国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情形下即兴创作的,以国花牡丹为表线,暗喻在改革开放中为祖国做出巨大奉献的领导和人民永不放弃,自立自强的精神。

吕远的曲与之天然合拍,为蒋大为量身打造出了风行一时的经典佳作。

它借着对牡丹花的赞美,实际上是对影片人物红牡丹的一种歌颂。

正是因为《牡丹之歌》,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蒋大为的名字。

除此之外,《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歌曲大家也一定是耳熟能详的。

它也是一首由蒋大为老师自己创作并且演唱的军旅歌曲。

这首歌曲是他刚刚离开部队不久创作的。

蒋大为在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时,有过下基层连队的生活,1975年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后,曾在骑兵连队工作过3个月,也经常骑马,而且也曾在内蒙古下乡插队,对内蒙古的生活习惯,音乐风格也很熟悉。

那个时候很想念骑兵连队的那段日子。

离开部队后他到了民族歌舞团,后来一次下连队的路上,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创作了这首《骏马奔驰保边疆》,作词、作曲一共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

随后蒋大为将此歌曲演唱给其他战士们听,团里的同事拉着手风琴,唱完之后效果非常好。

“祖国的山山水水,连着我的心,决不容豺狼来侵犯,阿爸帮我饮战马,阿妈给我补缀衣衫”跟战士们的内心有了共鸣,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后来这首歌成了部队必唱歌曲,最后入选为部队推荐的优秀歌曲。

除了这些歌曲以外,还有很多,比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表现爱情的歌曲《北国之春》、以及歌颂家乡的《我是天津人》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位的好歌。

二、蒋大为的艺术修养与歌唱艺术

〔一〕书法与歌唱

前面曾提到,蒋大为一生中的两个爱好:

唱歌和书法,其实练书法是他坚持提高艺术造诣的又一个良苦用心。

音乐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十分强调科学运气,并有笔断意连、声断情不断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多方面的看似无形实为有形的绝妙联系,所以他练书法完全是为了唱歌。

为此,蒋大为一直潜心钻研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看学理、论书籍,临摹、创新、发挥,一色的浓重韵味,显得行云流水且又古色古香,无不师法,又无一泥古。

蒋大为说:

“‘如果我不练书法,我的歌声肯定很平淡。

很呆板,甚至没精打采。

每次登台唱歌前,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先练一阵子书法,以启迪演唱时的情愫。

’‘我唱歌能唱到今天的程度,全赖书法神助。

’”[4]蒋大为细数了书法与音乐的关系:

书法与音乐都强调运气,书法有笔断意连,唱歌有声断情不断,有的演员,歌唱完了,还在台上呆站,或者手不知该往哪搁,这就是情断了,有的歌唱完观众站起来就想走,这是情断了,说明失败了。

书法讲究神韵,歌声也很讲究神韵,书法有轻重缓急,音乐有抑扬顿挫。

他的体会是:

一个字,就是一首无声的歌,一首歌,就是一个有声的字。

〔二〕好心态与好声音

良好的心态对于歌唱者来说至关重要。

很多歌者因为在歌唱中不能良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导致声乐表演不能发挥应有的演唱水平,甚至以演唱失败而告终。

人的声音表达了人的素质和心态。

什么叫好声音?

蒋大为从生活和艺术的角度分析说:

“我们要想发出一个好声音,就要有良好的心态。

歌唱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声,声音是心态决定的,有了放松而快乐的心态,就有了好声音。

你们看我,今年66岁,脸上没见皱纹,因为我爱唱歌。

”“现在有人唱歌和说话都太做作了,把力量都分散了,或是扭曲了。

许多人唱歌时老爱往前唱。

我发现越往前唱声音就越浅,人如同一个笛子,应该是竖着下来的。

”好声音有一个物理标准,气息和声带产生冲击发出声音,声带的宽窄厚薄决定了音色、音亮,声带闭合得好,声音就特别透亮。

声带一紧一松,就是高低音,共鸣腔打得开、用得对,就会有字正腔圆,感染听众的好声音。

〔三〕模仿与歌唱

汉普尔曾说:

“对于优秀模式的模仿不会有什么害处,只是不能机械的或奴隶式的模仿。

”长久以来,西洋美声唱法一直被认为“发生很科学”,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声乐专业的学生一味地模仿,而丧失了本民族个性的东西。

蒋大为认为,要客观分析存在的事物,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追捧。

三、蒋大为歌唱作品的艺术风格

歌唱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歌唱艺术正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的。

准确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其所酝酿的内在魅力通过歌唱完美地再现出来,必须通过演唱者的再创作。

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过程。

〔一〕速度的处理

歌曲的速度,是歌曲表现的重要环节之一。

用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来描绘这个绚丽多彩的大世界、描绘不同的意境,表达人们的复杂感情,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速度的快慢,常与歌曲的情绪分不开。

速度可分为快板、急板、慢板、中板等。

作曲家一般会在歌曲中说明速度符号,比方Allegro、Lento、Presto、等,但这样的速度术语差距较大,作曲家只是做个大概的指示。

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必须按照曲子情绪的变化作速度上的变化处理。

《骏马奔驰保边疆》是一首描绘骏马在草原上飞快的奔跑,抵挡外来骚扰的情境。

这首歌曲的速度稍快,蒋大为用这样的速度歌唱,表现出骏马在草原上自由的驰骋,勇敢的保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免受来自外部的侵扰,同时表现出中国人民和军队心心相连。

这几句歌词,表达出中国民族团结共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以及战士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力度的处理

力度和音乐中的其他要素一样,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容无视的。

音乐力度的强和弱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摇篮曲总是用较轻的声音来演唱,这类音乐的内容与强的声音是有矛盾的;而悲壮的、胜利的、具有战斗性的乐曲却需要用强的声音来演唱。

利用力度的变化比照还可以获得鲜明的强弱比照,来有利的塑造音乐形象。

缺乏力度表现能力的歌声是呆板的、豪无生气的、缺乏音乐艺术与情感表现力的声音。

[5]比方说蒋大为歌曲《再见吧妈妈》中在第一乐句开始表现的比较弱,“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表现出了对母亲的依依惜别之情。

接着第二乐句又以较强的力度来表现,“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表现出了士兵们整装待发的气势。

中间部分“啊”以两个乐句的长度来表现,第一个乐句的“啊”表现的坚强有力,第二句则与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表现的轻快,柔和。

结尾部分也用了同样的手法。

仅从蒋大为《再见吧妈妈》短短几句的处理,使我们能够看到:

声音的力度以及它的各种变化,在歌曲的音乐艺术表现中,确实发挥着不容无视的作用。

〔三〕音色的处理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听歌首先听到的是人的声音,也就是演唱者的音色。

巧用音色的变化,是歌唱艺术的重要手段。

对歌声音色的处理,既是表现感情的需要,又是音乐表现的需要。

[6]《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表现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长途跋涉,路途之中降魔除妖的故事。

蒋大为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中“迎”和“送”两字,以暗淡凄凉的感觉表现出师徒四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怕时间的考验,永往之前,最终取得真经,但又表现出暗中求亮暗适度的歌唱音色。

〔四〕蒋大为歌唱呼吸技巧的运用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运用呼吸。

只有做到正确的呼吸才能够使我们找到正确的歌唱位置、共鸣。

意大利美声学派有这样的说法: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的歌唱”。

[7]蒋大为也曾指出: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

也科学的说明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

在我们平时自然的呼吸中,吸气是主动的,而呼气却是被动的,呼和吸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交替出现的。

而歌唱时的呼吸就不一样,我们在歌唱时,是在有意识地短吸气,长呼气的情况下进行的。

蒋大为在歌唱气息的运用上提倡保持“吸气”与“叹气”状态。

“保持吸气”,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吸气和用气两股气流的对抗,用气时尽量要用这种对抗力。

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使歌唱的气息均匀、流畅、持久。

这种对抗实际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

“保持叹气”,叹气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

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唱歌时,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也就是演唱中的叹气状态和保持吸气状态是同时存在的。

它们能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

这种呼气叫做柔气。

意思是指:

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向外揉出。

保持叹气状态唱歌时,感到腰部膨胀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

这时感觉基本上就对了。

四、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方言文化丰富多彩,加之又是一个多名族国家,每个名族的文化各有特点,所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名族声乐演唱风格。

(一)把握地方语言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这对民族演唱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唱好一首作品就必须了解地方方言,比方说如何演唱蒋大为曾唱过的贵州民歌《牛角琴歌》,《卖花调》等歌曲,就要把握贵州民歌的特点。

通常,声乐的民族风格与地方文化密切联系,民族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如南方民歌委婉细腻、旋律优雅;北方民歌则粗狂有力,旋律刚健流畅。

因此,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

(二)掌握民族歌曲的情感处理

声情并茂是声乐学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就有“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形”的论述,如愤怒的歌曲应当顿重、有力;而欢快的歌曲则开朗、奔放。

演唱要以情动人,有了情才会有感染力,将声与情融为一体,才会有美妙动听的歌声。

在演唱时要表达真情就必须要了解作品的内容,时代背景。

比方说《骏马奔驰保边疆》,它描述的是怎样的生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等等,了解了这些才能将自己的演唱与作品的情景融为一体,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内涵。

[8]

中国民歌声乐艺术风格多样、源远流长,因其生活习俗、语言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因当了解和把握民族声乐的艺术特点,把握其演唱风格,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报昌.蒋大为移民加拿大以后[J].名人之家,2007.2:

109-110.

[2]张友殿.我的恩师蒋大为[J].上海:

风格生活,2011.1:

124.

[3]张双瑶.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4]许讲真.歌唱艺术[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1.

[5]肖黎声.声乐[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6]左开菊.声乐的演唱风格[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5.

[7]陈四海.歌唱与呼吸[M].西安:

西旅游出版社,2005.8.

[8]赵偲宇.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J].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98.1:

147-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