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9312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docx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仿真卷A卷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

语文(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17-2018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3月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

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

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②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人格。

《论语·宪问》记述:

“子路问成人。

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其中提到的臧武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

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

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

“成人,犹言全人。

”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品质。

③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

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

“君子不器。

”他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

君子不能成为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

④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

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

“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

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状态,他把每一点社会对人的影响都视为对人性的毁坏,希望回归浑然无邪的自然状态。

虽然道家崇尚个人主义,推托社会责任,但其理想人格显然不是某种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

⑤20世纪40年代,史学家钱穆在《理想的大学》一文中批评当时中国的大学只以“智识之传授”为重,这种教育只是希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是希望人成为“通人”,不仅有害于当时之国家社会,更会遗祸于国家社会之将来。

他认为:

“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

”他说,“专家”产生于互相隔离不能打通的“专业”,而“通人”产生于“通学”,产生于整体的文化和全面的教育。

其所谓“通人”显然是一种完整的人格。

钱穆十分有见地地指出了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缺失,即忽视“成人”的教育,忽视完整人格的养成。

——(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B.孔子和朱熹都强调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努力兼有智慧、廉静、勇敢、才艺等全面综合的人格素养。

C.“君子不器”指君子不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用途,这是孔子“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D.虽然道家、墨家与儒家对完整人格的理解有差异,但道、墨两家学者也有追求完整人格的类似

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述了我国在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上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传统。

B.第③段中,作者通过阐述“君子不器”,使文章对孔子“成人”观的论证更加完整、严密。

C.第④段运用比喻、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墨家、道家等先秦学派关于完整人格教育的思想。

D.文章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注重考证。

例证古今结合,旁征博引而又丰富典型,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家不仅强调掌握众技之长,还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思维论辩和德行。

B.因崇尚个人主义和社会责任,道家的理想人格不是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

C.钱穆的“通人”思想和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D.古今教育家关于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对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有借鉴意义。

(二)(2017-2018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3月月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良心

①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

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

“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

”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

“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

”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

“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②“但是什么?

”张朝问。

年轻医生想了想说:

“我去给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

”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

“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

”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③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

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送上那个信封。

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

这时那个护士喊:

“丛医生,可以手术了。

”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④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

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

“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⑤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

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

“怎么还没好呢?

怎么还没好呢?

”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

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

“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

”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⑥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

“谁是张海旭的家属?

”“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

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

“我是,我是!

”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护室,让他们别着急。

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

“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⑦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

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⑧张朝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

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

”老婆也说:

“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⑨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⑩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

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⑪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

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

“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

”张朝和老婆摇头说:

“没有。

”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

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⑫丛医生说:

“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⑬张朝说:

“丛医生,对不起,我……”

⑭丛医生摆了摆手说:

“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都要对得起自己的

良心。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是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5.“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5分)

6.小说标题是“良心”,但有人认为改为“红包”更好;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6分)

(三)(2017-2018学年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实际增量数据截至2016年)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在2017年XX联盟峰会上,李彦宏明确表示将人工智能作为XX的核心战略;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

互联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

“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

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

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它所带来的是对现有职业和工作版图大规模的颠覆。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

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

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早于中国。

     

B.中国AI企业增量从2011年起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峰值,AI产业共计166家。

C.虽然美国AI企业增量长期大于中国,但是2015年、2016年中国AI企业增量反超。

D.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C.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业,定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

   

D.人工智能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各行业出现严重的失业。

   

E.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9.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

(4分)

二、(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

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

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

翊见而谓曰:

“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

”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

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

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

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

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

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

拂召翊问曰:

“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翊曰:

“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

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

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则自以不孤也。

”拂从翊言,遂不与之。

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

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

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众人止之,翊曰:

“视没不救,非志士也。

”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B.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C.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D.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古代称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据此可推断本文所说的“颍川颍阴”,在颍川的南面。

B.古人文中介绍他人一般要在姓名前加籍贯,有时在姓名后加字,如《游褒禅山记》文末“庐陵萧君圭君玉”。

本文“河南种拂”“阳翟黄纲”就是籍贯后接姓名这种情况。

C.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的尊称,是“明府君”的略称。

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文中刘翊尊称种拂为明府。

D.嫠,是孀居之人,如苏轼《赤壁赋》中的“泣孤舟之嫠妇”,也是《礼记》中“鳏寡孤独”中“寡”的意思;独,是独居男子,老而无妻曰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在一件关系种拂生死福祸的事情上帮了大忙,所以种拂要举荐刘翊为孝廉,但刘翊推辞了,正直的他耻于利用这种事来获取功名。

B.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之多。

C.见人有难,能够没有私心,倾其所有予以帮助救济,即使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诠释了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舍生取义”。

D.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而不喜欢让人知道,不沽名钓誉,一直不肯接受朝廷的任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

(5分)

(2)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

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

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这首诗上半部分写客中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主要写欲归不能的愁绪。

D.“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E.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

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

15.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杂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____________”的结局。

(2)《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从朝廷退隐,重修原先的志向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规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笔锋犀利,力透纸背。

鲁迅用文字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鞭挞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②西樵山上的南海观音寺,规模浩大,香火鼎盛,慕名前来参拜的僧侣信徒很多,每逢法会更是香客如云,不绝如缕。

③周末不妨与大自然展开一次心灵对话,到佛山美轮美奂的绿岛湖畔欣赏碧波荡漾,感受佛山城市升级带来的新变化。

④韩国以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部署雷达监控范围可覆盖东北亚的萨德系统来防范朝鲜的核威慑,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⑤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可计日程功。

⑥台风“天鸽”带来的强降雨,导致广东部分地区城市内涝。

灾情严重,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紧急行动组织救灾。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正式揭牌启动,该创新型平台项目将推动人才创新队伍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B.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制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相较动车组“和谐号”,总能耗下降了10%,列车阻力下降了7.5%,而整车使用寿命则提升到30年。

C.国家相关部门近日严查“无证”及违规直播平台,超过3万多个直播间被关闭,还有一些小型直播平台也将被清退。

D.武汉等地公共自行车正式退出“单车舞台”,是因为它们存在运行设备维护成本大、服务水平不足、运行效率低下等短板。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承蒙足下推荐,我已很荣幸地获得了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华润集团工作的机会。

B.这件事是令爱拜托我去做的,但因情况特殊,我未能帮她处理好,甚为遗憾!

C.棋艺高超的小明夺得亚军后表示:

“其实如果我没有承让,冠军应该是我的。

D.在研讨会上,他拿出自己的新作品《南粤行吟集》,恳请大家拜读并提出建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汝瓷中有一种叫“天青”,①。

汝窑瓷器专供皇室使用,某次窑官请示釉色,周世宗御批: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汝窑传世极少,明清时就有谚云:

“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全球公认的传世的现存汝窑珍品据说只有67.5件。

②。

不过,③。

而且,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它才是“天青”光器的鼻祖,这就是唐代的“秘色瓷”。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法官从那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一定会专心办案,效率也就会提高。

办案效率提高了,审案也必定会更加公正。

审判更加公正了,人民群体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度相应提高。

因此,司法改革要成功,我们只能从解放法官入手。

①办案效率提高了,审案不一定会更加公正。

②。

③。

四、(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九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当你饥饿难耐,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吗?

感激过吗?

请以“让感激之情挂满生命的枝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

语文(A)答案

1.

【答案】A

【解析】“充分体现”表述不当。

2.

【答案】C

【解析】没有比喻论证。

3.

【答案】B

【解析】错误一:

强加因果,原文为转折关系。

错误二:

转述错误,道家“推托”社会责任,不是“崇尚”社会责任。

4.

【答案】B

【解析】A项,除了语言描写外,还有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C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于文无据;D项,文中未写救治孩子的过程,张朝夫妻忘恩负义分析错误。

5.

【参考答案】含义:

①丛医生不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