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9282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徐州市新沂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新沂市2021年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

A、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B、随练习次数而降低

C、初期进步快,以后渐慢

D、初期进步慢,以后渐快

【答案】A

【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进行某种操作或活动

的速度加快,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故选A。

2、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B

【解析】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

故选B。

3、小欣是某校初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

班主任项老师打印了一张“迟到大王”的奖状颁给小

欣,并说:

“小欣,你可真是迟到大王啊。

”该老师的做法()。

A、正确,能够激励学生不再迟到

B、错误,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C、正确,维护了教师的威信

D、正确,有利于维持班级纪律

【答案】B

【解析】针对小欣经常迟到的问题,该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小欣的情况,帮助其改正迟到的缺点。

题目中该

教师的做法伤害了小欣的自尊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故选B。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答案】A

【解析】个别教学制是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组织形式。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

别教学形式。

故选A。

5、()是道德意志的第一阶段。

A、决心

B、信心

C、恒心

D、细心

【答案】A

【解析】形成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有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

决心是道德意志的第一阶段,它是经历动

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式的下决心的阶段。

故选A。

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

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泛化

B、分化

C、具体化

D、一般化

【答案】A

【解析】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

做泛化。

故选A。

7、“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中庸》

【答案】C

【解析】《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其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赠主要有:

教学相长、尊师重

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故选C。

8、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的理论;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和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洛克提出“白板

说”和绅士教育。

故选B。

9、师德的灵魂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答案】C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故选C。

10、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A、设计课程

B、编写课程

C、实施课程

D、评价课程

【答案】C

【解析】实施是改革的核心环节。

故选C。

11、()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提升道德品质

D、提升智力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故选

A。

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答案】A

【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与主动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故选A。

13、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且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

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

A、民事处分

B、民事处罚

C、行政处罚

D、刑事处分

【答案】C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

相应的行政处罚。

故选C。

14、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

一”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这种现象是()。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答案】B

【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重复性地背乘法口诀表使人的思维形成定势,

因此在问题顺序发生改变时人们一时间往往反应不出来。

故选B。

15、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是在()。

A、幼儿期

B、乳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C

【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11、12岁~14、15岁这时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主要

地位,但是思维中的表象成分仍起着较大作用,这就是说少年的逻辑思维常需要感性经验作支持,思维的形

式还处于经验的阶段。

故选C。

16、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这都是明显的违犯师德的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爱国守法

【答案】A

【解析】《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故选A。

17、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A、教师的素质

B、学校的管理

C、国家的政策

D、学生的认识

【答案】A

【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故选A。

18、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加里培林

B、加涅

C、安德森

D、华生

【答案】A

【解析】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l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

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五阶段理论,主要包括: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

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

故选A。

19、实现科学技术的积累与继承,主要依靠()。

A、口耳相传

B、教育

C、文字

D、媒体

【答案】B

【解析】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

提供科技成果。

故选B。

20、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答案】D

【解析】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故选D。

21、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能力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主题教育论

D、成就动机论

【答案】B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

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故选B。

2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实际上是()。

A、无关系的

B、—致的

C、不一致的

D、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答案】D

【解析】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

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故选D。

23、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答案】B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故选B。

24、以下不属于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的是()。

A、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

B、科技进步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挑战

D、家庭教育功能日趋弱化

【答案】D

【解析】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有:

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科技进步与网络时代的挑战;传统思想根

深蒂固的挑战。

D项错误,家庭教育功能并没有日趋弱化。

故选D。

25、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

食果实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答案】A

【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

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故选A。

26、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

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故选A。

27、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

D、教学过程

【答案】C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

程。

故选C。

28、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外在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A

【解析】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

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

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

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故选A。

29、六一儿童节上,班主任老师给班里期中考试成绩前十名的同学一人发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

第十一名到

二十名的同学一人一块水果糖,第二十名到第二十五名的同学每人一句口头祝福。

但没有理会排名最后的五名

同学。

该班主任违背()。

A、教师义务

B、教师公正

C、教师良心

D、教师荣誉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教师公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1)坚持真理;

(2)秉公

办事;(3)奖罚分明。

故选B

30、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答案】B

【解析】根据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要求初中生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

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故选B。

31、()仍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比较大的学生,然后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去

教年龄小或成绩差的学生。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导师制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答案】A

【解析】由贝尔和兰卡斯特提出的导生制,是老师教学生,再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去教其他人的教学组织形

式。

特朗普制的特点是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相结合。

道尔顿制强调自学。

故选A。

3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下面关于操作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

B、练习过程中存在“高原现象”,度过这一时期后,技能水平还会提高

C、技能水平随练习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起伏现象

D、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答案】C

【解析】在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1)练习后成绩逐步提高;

(2)练习中的高

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操作技能形成中存在个别差异。

故选C。

33、我国目前主要由()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

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因此,我国目前主要由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

任。

故选A。

34、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A、勤学

B、慎独

C、内省

D、自律

【答案】A

【解析】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概括起来有:

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

作为人民教师,

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勤学,不但要学政治、文化,而且要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要通过不断学习

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

3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

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

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故选

B。

36、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哪一个概念

反应的内容()。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A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这里老师担心第二次测试成绩不一

致,实际上担心的是信度。

故选A。

37、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属于

教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

【答案】B

【解析】学术研究权是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

见的权利。

故选B。

38、下列教学策略中,属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是()。

A、指导教学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答案】A

【解析】指导教学常称指导学习,是指在教育者仔细指导下,学生按规定程序来进行的学习。

故选A。

39、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上。

A、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科学文化素质

D、职业素质

【答案】B

【解析】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权的分配上。

被压迫阶级的受教

育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

故选B。

40、下列属于终身教育理念代表性人物的是()。

A、叶圣陶

B、蔡元培

C、保罗·朗格朗

D、耶克斯利

【答案】C

【解析】所谓终身教育,即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

教育的一切方面。

其代表性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故选C。

41、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的对立。

A、神本位与人本位

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

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

【答案】B

【解析】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对立。

选B。

42、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叫做()。

A、功能固着

B、定势

C、习惯

D、认知风格

【答案】D

【解析】认知风格指个体接受、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人

看到某件制品时思维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定势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

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故选D。

43、()表现在教师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它反映的内

容同样是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A、教师权威

B、教师威信

C、教师品德

D、教师魅力

【答案】B

【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

师威信的作用有:

第一,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第二,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

应的情感体验,因而加大教育的效果;第三,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

故选B。

44、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

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故选B。

45、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

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故选C。

46、初中生小吴因盗窃罪被法院判予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后,学校以小吴受过刑罚为由拒绝了未成年人

小吴的入学请求。

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维持学校的管理和纪律

B、错误,接受小吴入学请求,但区别对待他

C、正确,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D、错误,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

【答案】D

【解析】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

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歧视。

故选D。

47、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教育权

【答案】C

【解析】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

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

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

故选C。

48、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D、首要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所以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故选A。

49、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

B、舍己救人

C、终身学习

D、爱岗敬业

【答案】B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

习,不包括舍己救人。

故选B。

50、在一次数学测验后,杨老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常有移项时未变号等现象,于是杨老师针对学

生的这些错误进行深入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诊断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绝对性测验

【答案】B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形成性评

价的功能包括改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给教师提供反馈。

故选B。

51、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点是()。

A、培养人

B、传授直接经验

C、提高活动效率

D、传授间接经验

【答案】A

【解析】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是教育区别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故选A。

52、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

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即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可以作为借鉴。

不尊重自

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故选D。

53、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

学术先河。

A、稷下学宫

B、杏坛学宫

C、尼山论坛

D、西河之学

【答案】A

【解析】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百

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

局面的形成。

故选A。

54、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答案】D

【解析】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

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CAI软件、教学参考书等都属于教材。

故选D。

55、小贝通过设置学习目标、自我控制、复査等方式来促进学习。

它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认知策略

【答案】C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

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故选C。

56、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

“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

”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破了小

刚家的玻璃。

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

B、小明的监护人

C、小明

D、杨某

【答案】D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题干中的小明只有7

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明砸玻璃的行为是由杨某教唆所致,所以杨某才是侵权人,损失应由杨某来

57、当前,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给学校造成的压力(负担),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或补偿

责任的合法而有效的途径是()。

A、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本领

B、学校参加责任保险,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C、学校发动师生捐款,设立学生伤害赔(补)偿基金

D、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

【答案】B

【解析】既能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给学校造成的压力(负担),又能较好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或补偿责

任的合法而有效的途径。

故选B。

58、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