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184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docx

西安邮电大学光学仿真报告共36页

电子(diànzǐ)工程学院

光学(guāngxué)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系部:

光电子技术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地点:

2号实验楼234

时间:

2015/12/21--2015/12/31

光波偏振(piānzhèn)态的仿真

一、实验(shíyàn)目的

通过对两相互垂直偏振(piānzhèn)态的合成

1.掌握(zhǎngwò)圆偏振、椭圆偏振及线偏振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2.掌握偏振态的分析方法。

任务与要求:

对两相互垂直偏振态的合成进行计算,绘出电场的轨迹。

要求计算在ϕ=0、ϕ=π/4、ϕ=π/2、ϕ=3π/4、ϕ=π、ϕ=5π/4、ϕ=3π/2、ϕ=7π/4时,在Ex=Ey及Ex=2Ey情况下的偏振态曲线并总结规律

二、实验原理

平面光波是横电磁波,其光场矢量的振动方向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

一般情况下,在垂直平面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场振动方向相对光传播方向是不对称的,光波性质随光场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将这种光振动方向相对光传播方向不对称的性质,称为光波的偏振特性。

它是横波区别于纵波的最明显标志。

1)光波的偏振态

根据空间任一点光电场E的矢量末端在不同时刻的轨迹不同,其偏振态可分为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

设光波沿z方向传播,电场矢量为

为表征该光波的偏振特性,可将其表示为沿x、y方向振动的两个独立分量的线性组合,即

其中

将上二式中的变量t消去,经过运算可得

式中,φ=φy-φx。

这个二元二次方程在一般情况下表示的几何图形(jǐhétúxíng)是椭圆,如图1-1所示。

图1-1椭圆偏振诸参量(cānliàng)

在上式中,相位差φ和振幅(zhènfú)比Ey/Ex的不同,决定了椭圆形状和空间取向的不同,从而也就决定了光的不同偏振状态(zhuàngtài)。

图1-2画出了几种不同φ值相应的椭圆偏振态。

实际上,线偏振态和圆偏振态都可以被认为是椭圆偏振态的特殊情况。

图1-2不同ϕ值相应的椭圆偏振

(1)线偏振光

当Ex、Ey二分量的相位差φ=mπ(m=0,±1,±2,…)时,椭圆退化为一条直线,称为线偏振光。

此时有

当m为零或偶数时,光振动方向在Ⅰ、Ⅲ象限内;当m为奇数时,光振动方向在Ⅱ、Ⅳ象限内。

由于在同一时刻,线偏振光传播方向上各点的光矢量都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又叫做平面偏振光。

通常将包含光矢量和传播方向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2)圆偏振光

当Ex、Ey的振幅(zhènfú)相等(E0x=E0y=E0),相位差φ=mπ/2(m=±1,±3,±5…)时,椭圆(tuǒyuán)方程退化为圆方程

该光称为圆偏振光。

用复数(fùshù)形式表示时,有

式中,正负号分别(fēnbié)对应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

所谓右旋或左旋与观察的方向有关,通常规定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看,E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称为右旋圆偏振光,反之,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3)椭圆偏振光

在一般情况下,光场矢量在垂直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它的末端轨迹是椭圆,故称为椭圆偏振光。

在某一时刻,传播方向上各点对应的光矢量末端分布在具有椭圆截面的螺线上(图1-3)。

椭圆的长、短半轴和取向与二分量Ex、Ey的振幅和相位差有关。

其旋向取决于相位差φ:

当2mπ<φ<(2m+1)π时,为右旋椭圆偏振光;当(2m-1)π<φ<2mπ时,为左旋椭圆偏振光。

图1-3椭圆偏振光

三、程序(chéngxù)流程图

四、结果(jiēguǒ)分析

 

 

由理论知识可以知道光的偏振(piānzhèn)态的合成与振幅和相位差有关,即相位差ψ和振幅比Ey/Ex的不同,决定了椭圆形状和空间取向的不同,从而(cóngér)决定了光的不同偏振状态。

 

如上图取得(qǔdé)是2Ex=Ey 的不同相位时的偏振合成,当二者的相位差ψ=mπ(m=0,±1,±2,…)时合成为线偏振光,即第一幅图和第五幅图为线偏振光的图像,可以看出合成图为一条线。

而椭圆的长、短半轴和取向与二分量Ex、Ey的振幅和相位差有关,其旋向取决于相位差ψ:

当2mπ<ψ<(2m+1)π时,为右旋椭圆偏振光;(2m-1)π<ψ<2mπ时,为左旋椭圆偏振光。

第二种方法:

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若光矢量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称为右旋椭圆偏振光,反之称为左旋的,这个方法也可以判断圆偏振光的旋向。

如果把振幅改为Ex=Ey进行仿真会发现只要相位差ψ=mπ/2(m=±1, ±3, ±5,…)时,偏振合成为圆偏振光。

此时ψ值仿真结果会出现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的合成图像。

 

思考题 

1.说明偏振(piānzhèn)的定义; 

 答:

光场的振动方向相对光的传播(chuánbō)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光的偏振。

 为什么圆偏振2.椭圆(tuǒyuán)和线偏振是完全偏振光?

    

答:

应为它们(tāmen) 

3.如何确定光的左右旋?

 

 答:

规定逆着光传播方向看,E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称为右旋圆偏振光,反之,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2.如何区分圆偏振和自然光?

    

答:

通过1/4波片,再通过偏振片,然后旋转偏振片,若光强不变化,为自然光;若光强有变化,出现两次消光,为圆偏光。

 

3.如何区分椭圆偏振和部分偏振光?

    

答:

通过1/4波片,并且最大或最小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一致或垂直,再通过偏振片,并旋转偏振片 有消光现象为椭圆偏振,无消光的为部分偏振光。

 

6.根据仿真结果总结左右旋的规律。

 

答:

ø=mπ时候为线偏光,m=0/偶数时,在一、三象限;m=奇数时,在二、四象限;ø=mπ/2时,为圆偏振光;其它为椭圆偏振光。

五、仿真小结 

这是仿真的第一个题目,而且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matlab,因此也很快的仿真出结果。

但这是我头一次使用matlab来仿真物理现象,这让我对matlab有了新的认识。

在仿真过程中还学了不少实用的语法以及指令,总之仿真实习不仅巩固了我光学的基础,还帮助我提高了matlab的编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附录(fùlù):

clearall;

c=3e+8;%光速(ɡuānɡsù)

lamd=5e-7;%波长(bōcháng)

T=lamd/c;

t=linspace(0,T,1000);

z=linspace(0,5,1000);

w=2*pi/T;

k=2*pi/lamd;%波数

Eox=5;

Eoy=10;

i=1;

forFy=0:

pi/4:

7*pi/4;

Ex=Eox*cos(w*t-k*z);

Ey=Eoy*cos(w*t-k*z+Fy);

subplot(4,4,i);

i=i+1;

plot3(Ex,Ey,z);

axisequal;

axisnormal;

zlabel('z');

xlabel('x');

ylabel('y');

end

n=9;

forFy=0:

pi/4:

7*pi/4

Ex=Eox*cos(w*t-k*z);

Ey=Eoy*cos(w*t-k*z+Fy);

subplot(4,4,n);

n=n+1;

plot(Ex,Ey);

ylabel('y');

xlabel('x');

axisequal;

end

光波(guāngbō)场的时域频谱

一、实验(shíyàn)目的

1.掌握(zhǎngwò)单色光、复色光的概念;

2.掌握(zhǎngwò)准单色光的概念及光波频谱宽窄的影响因素。

任务与要求:

对常见光波

①无限长等幅振荡

②持续有限时间的等幅振荡,持续时间为1ns、1ms、1s、10s、100s

③指数衰减振荡E(t)=e-βte-i2πν0,(t≥0),β=0、1、5、10、100

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并绘出频谱图,总结影响频谱宽窄的因素。

等时间进行计算,

二、实验原理

实际上,严格的单色光波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能得到的各种光波均为复色波。

所谓复色波是指某光波由若干单色光波组合而成,或者说它包含有多种频率成分,它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波列。

复色波的电场是所含各个单色光波电场的叠加,即

在一般情况下,若只考虑光波场在时间域内的变化,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函数E(t)。

通过傅里叶变换,它可以展成如下形式:

即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光波场振动E(t),可以视为许多单频成分简谐振荡的叠加,各成分相应的振幅E(ν),并且E(ν)按下式计算:

|E(ν)|2表征了ν频率分量的功率,称|E(ν)|2为光波场的功率谱。

一个时域光波场E(t)可以在频率域内通过它的频谱描述。

下面,给出几种经常运用的光波场E(t)的频谱分布。

(1)无限长时间的等幅振荡

它的频谱为

表明(biǎomíng),等幅振荡光场对应的频谱只含有一个频率成分ν0,称其为理想(lǐxiǎng)单色振动(zhèndòng)。

图3-1等幅振荡(zhèndàng)及其频谱图

(2)持续有限时间的等幅振荡

图3-2有限正弦波及其频谱图

(3)衰减振荡

图3-3衰减(shuāijiǎn)振荡及其频谱图

三、程序(chéngxù)流程图

四、结果(jiēguǒ)分析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光波为无限长等振幅时它的频域为一冲击(chōngjī)函数,表明该光波为单色波只包含一种频率。

而有限长等振幅光波场的频域包含多种频率。

最后的衰减振荡的频域有一个中心频率v0并且具有一定谱宽,随着衰减(shuāijiǎn)因子β的减小其频谱宽度(kuāndù)越来越小,逐渐趋于单色波。

实际上第二种光波与单色波的不同是,单色波是无限延伸的,而第二种波只是单色波的一段,通常称为波列。

根据公式:

表明波列长度2L和波列所包含的单色分波的波长范围成反比关系,波列越短,波列所包含的单色波的波长范围就越宽;相反,波列越长,波列所包含的单色分波的波长范围就越窄。

当波列长度等于无穷大时,

等于零,这就是单色波。

 

 

思考题 

1. 如何(rúhé)获得准单色光?

 

答:

对于(duìyú)一个实际的表观频率为υ0的振荡,若其振幅随时间(shíjiān)的变化比振荡本身缓慢很多,则这种振荡的平率就集中于υ0附近的一个很窄的频段内,可认为是中心(zhōngxīn)频率为υ0的准单色光。

 

4. 影响光的单色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

β和频率,振幅。

5. 衰减震荡中β的含义?

 

答:

衰减因子。

 

五、仿真小结 

本次实验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在编写完后无论如何也调试不出来,检查了好几遍没没发现究竟什么地方有错误,感觉是matlab里面的傅里叶变换和阶跃函数之间存在bug,最后用了fft函数才解决这个问题。

本次实验不仅锻炼我们的书本知识,也磨练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而且这次试验也告诉我结束们往往在你想放弃的时候,也许就在成功路上的90%,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了。

 

附录(fùlù):

clearall;

symst;

Eo=1;

f=1;

T=2;

b=0.5;

E=Eo*exp(-2i*pi*f*t);

subplot(3,2,1);

ezplot(t,E,[-10,10]);

F=fourier(E);

subplot(3,2,2);

ezplot(abs(F),[-10,10]);

E2=Eo*exp(-2i*pi*f*t)*(heaviside(t+T)-heaviside(t-T));

F2=fourier(E2);

subplot(3,2,3);

ezplot(t,E2,[-6,6]);

subplot(3,2,4);

ezplot(abs(F2),[-15,5]);

axisequal;

E3=Eo*exp(-b*t)*exp(-2i*pi*f*t)*(heaviside(t));

F3=fourier(E3);

subplot(3,2,5);

ezplot(t,E3,[-2,10]);

subplot(3,2,6);

ezplot(abs(F3),[-15,0]);

axisequal;

双光束干涉(gānshè)

一、实验(shíyàn)目的

1.掌握(zhǎngwò)光的相干条件;

2.掌握(zhǎngwò)分波阵面双光束干涉的特点。

任务与要求:

对双缝干涉进行计算,分别绘出单色光和复色光(白光)的干涉条纹,总结双缝干涉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两束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在空间相遇时,在重叠区内形成稳定的强弱强度分布的现象。

例如,图5-1所示的两列单色线偏振光

图5-1 两列光波在空间重叠

在空间P点相遇,E1与E2振动方向间的夹角为θ,则在P点处的总光强为

式中,I1、I2是二光束的光强;φ是二光束的相位差,且有

由此可见,二光束叠加后的总强度(qiángdù)并不等于这两列波的强度和,而是多了一项交叉项I12,它反映了这两束光的干涉效应,通常称为干涉项。

干涉现象(ɡànshèxiànxiànɡ)就是指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内形成的稳定的光强分布。

所谓稳定是指,用肉眼或记录仪器能观察到或记录到条纹分布,即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条纹分布。

显然,如果干涉项I12远小于两光束光强中较小的一个,就不易观察到干涉现象;如果两束光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使光强度条纹图样产生移动,且当条纹移动的速度快到肉眼或记录仪器(yíqì)分辨不出条纹图样时,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了。

在能观察(guānchá)到稳定的光强分布的情况下,满足

m=0,±1,±2,…

的空间位置为光强极大值处,且光强极大值IM为

满足

φ=(2m+1)πm=0,±1,±2,

的空间位置为光强极小值处,且光强极小值Im为

当两束光强相等,即I1=I2=I0时,相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

IM=2I0(1+cosθ)

Im=2I0(1-cosθ)

2.产生干涉的条件

首先引入一个表征干涉效应程度的参量——干涉条纹可见度,由此深入分析产生干涉的条件。

1)干涉条纹可见度(对比度)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

当干涉光强的极小值Im=0时,V=1,二光束完全相干,条纹最清晰;当IM=Im时,V=0,二光束完全不相干,无干涉条纹;当IM≠Im≠0时,0<V<1,二光束部分相干,条纹清晰度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

2)产生干涉的条件

由上述二光束叠加的光强分布关系可见,影响光强条纹稳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二光束频率;二光束振动方向夹角和二光束的相位差。

(1)对干涉光束的频率要求

由二干涉光束相位差的关系式可以(kěyǐ)看出,当二光束频率相等,Δω=0时,干涉光强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得到稳定的干涉条纹(tiáowén)分布。

当二光束的频率不相等,Δω≠0时,干涉条纹将随着(suízhe)时间产生移动,且Δω愈大,条纹(tiáowén)移动速度愈快,当Δω大到一定程度时,肉眼或探测仪器就将观察不到稳定的条纹分布。

因此,为了产生干涉现象,要求二干涉光束的频率尽量相等。

(2)对二干涉光束振动方向的要求

当二光束光强相等时

V=cosθ

因此,当θ=0、二光束的振动方向相同时,V=1,干涉条纹最清晰;当θ=π/2、二光束正交振动时,V=0,不发生干涉;当0<θ<π/2时,0<V<1,干涉条纹清晰度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

所以,为了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要求二光束的振动方向相同。

(3)对二干涉光束相位差的要求

由式可见,为了获得稳定的干涉图形,二干涉光束的相位差必须固定不变,即要求二等频单色光波的初相位差恒定。

实际上,考虑到光源的发光特点,这是最关键的要求。

可见,要获得稳定的干涉条纹,则:

①两束光波的频率应当相同;

②两束光波在相遇处的振动方向应当相同;

③两束光波在相遇处应有固定不变的相位差。

这三个条件就是两束光波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通常称为相干条件。

三、程序(chéngxù)流程图

        

 

   

 

     

 

 

 

           

四、结果(jiēguǒ)分析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知,单色光的相干性非常好,在无限远处仍可以看见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复色波随着光程差的增大其条纹对比度逐渐下降,最后降为零,完全看不清条纹。

这是由于(yóuyú)复色波有一定的光谱宽度

,这实际上是限制(xiànzhì)了所产生清晰条纹的光程差。

对于(duìyú)光谱宽度为

的光源,能产生干涉条纹的最大光程差称为相干长度。

假定在某一光程差下,波长为

的第m级条纹和波长为

的第m+1级条纹重合,即这两种波长条纹的相对移动量达到一个条纹,那么波长为

的第m级和第m-1级条纹之间便充满

范围内其他波长的条纹,因而该处各点强度相等,条纹对比度降为零,无法看到条纹。

故可以求得相干长度为

表明能够发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与光源的光谱宽度成反比。

另外相干长度实际上等于波列长度。

这说明利用波列长度和光谱宽度的概念来讨论问题完全等效。

光波在一定光程差下能够发生干涉的事实表明了光波的时间相干性。

我们把光通过相干长度所需的时间称为相干时间。

思考题 

1光的相干条件 ?

答:

在相遇的地方(dìfāng),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有恒定的相位差。

  

2试讨论光源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的相干(xiānggān)性并说明如何用非相干光源获得相干?

 答:

分波面法是将一个波列的波面分成几部分,由这每一部分发出的波再相遇时,必然是相干的;分振幅法是利用透明薄板的第一,第二表面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将入射光的振幅分解成若干部分,将这些不同部分的光波相遇时将产生干涉;要获得相干光,要把一个波列的光分成两束或几束光波,然后令其重合而产生稳定的干涉效应,这样(zhèyàng)的方法可以使相干光束初相位差保持恒定。

3为什么双光束干涉(gānshè)是分波阵面法 ?

答:

一束光透过两个缝,分成两束光在观察屏上叠加,有恒定的相位差。

4解释干涉的时间相干概念并用复色光的仿真进行解释 ?

答:

实际光源都包含有一定的光谱宽度,在干涉试验中,

范围内的每一种波长的光都生成各自的一组干涉条纹,因此,光源的光谱宽度限制了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复色光在

宽度内各光谱分量产生的总光强为

对于一定的

,可见度V随着

增大而下降;当

=0时,光源为单色光,V=1;

当0<

时,0<V<1;当

=

时,V=0。

5假如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长度的测量,试分析光源用宽谱还是窄谱的精度高  ?

答:

用窄谱近似于单色光,单色性更好;用宽谱时,干涉的光强分布集中,精度更高。

五、仿真小结 

通过本次光学仿真,使我对书本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来在光学实验室已经做了关于干涉的实验,如果说那个是宏观的话,那么这次仿真就是很好的微观教学,本来书本上的东西时间久了容易混淆,这次实验那些仿真图十分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仿真的第三个实验,刚开始接触觉得还是很有难度,但随着理解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最终我们还是出色完成了这个实验,给人很大的成就感。

附录(fùlù):

clearall;

lamd=5e-7;

d=0.005;

D=1;

x=1;

k=1e-3;%干涉(gānshè)场长度

y=linspace(-k,k,1000)

forn=1:

1000;

r1=sqrt((y(n)-d/2)^2+D^2);

r2=sqrt((y(n)+d/2)^2+D^2);

phase=2*pi*(r2-r1)/lamd;

I(n,:

)=4*cos(phase/2)^2;

end

colormap(gray);

subplot(1,4,1)

imagesc(x,y,I);

subplot(1,4,2);

plot(I(:

),y)

forn=1:

1000;

s=0;

r1=sqrt((y(n)-d/2)^2+D^2);

r2=sqrt((y(n)+d/2)^2+D^2);

dl=linspace(0,0.2,5);

forN=1:

5;%各个(gègè)频点在干涉场上的光强叠加

lamd1=lamd*(1+dl(N));

phase2=2*pi*(r2-r1)/lamd1;

s=s+4*cos(phase2/2)^2;

end

I(n,:

)=s;

end

subplot(1,4,3)

imagesc(x,y,I);

subplot(1,4,4);

plot(I(:

),y)

光的圆孔衍射(yǎnshè)

一、实验(shíyàn)目的(mùdì)

1.掌握近场(jìnchǎnɡ)和远场的概念;

2.掌握夫琅禾费圆孔衍射特点及艾里斑的概念;

3.掌握菲涅尔圆孔衍射的特点。

任务与要求:

利用教材3.1-15式对圆孔衍射进行计算,其中入射波长为632.8nm,圆孔半径为1mm,光源位于系统的轴线上。

改变光源位置及观察屏位置,观察远场衍射图案及艾里斑,近场观察距离改变衍射图案的变化;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二、实验原理

光的衍射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所发生的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光的衍射,也可以叫光的绕射,即光可绕过障碍物,传播到障碍物的几何阴影区域中,并在障碍物后的观察屏上呈现出光强的不均匀分布。

通常将观察屏上的不均匀光强分布称为衍射图样。

如图9-1所示,让一个足够亮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透过一个圆孔Σ,照射到屏幕K上,并且逐渐改变圆孔的大小,就会发现:

当圆孔足够大时,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均匀光斑,光斑的大小就是圆孔的几何投影(图3-1(a));随着圆孔逐渐减小,起初光斑也相应地变小,而后光斑开始模糊,并且在圆斑外面产生若干围绕圆斑的同心圆环(图3-1(b)),当使用单色光源时,这是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环带,当使用白色光源时,这是一组色彩相间的彩色环带;此后再使圆孔变小,光斑及圆环不但不跟着变小,反而会增大起来。

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图9-1光的衍射(yǎnshè)现象

由于光学仪器的光瞳通常是圆形的,因而讨论圆孔衍射(yǎnshè)现象对光学仪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夫朗和费圆孔衍射的讨论方法与矩形孔衍射的讨论方法相同,只是由于圆孔结构的几何对称性,采用极坐标处理(chǔlǐ)更加方便。

如图9-2所示,设圆孔半径(bànjìng)为a,圆孔中心O1位于光轴上,则圆孔上任一点Q的位置坐标为ρ1、φ1,与相应的直角坐标x1、y1的关系为

图9-2 夫朗和费圆孔衍射光路

x1=ρ1cosφ1

y1=ρ1sinφ1

类似地,观察屏上任一点P的位置坐标ρ、φ与相应的直角坐标的关系为

由此,P点的光场复振幅在经过坐标变换后为

式中

是衍射方向与光轴的夹角,称为衍射角。

在这里(zhèlǐ),已利用了sinθ≈θ的近似(jìnsì)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