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9063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docx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

1.1《运动和位置》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择()。

如果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物体就是()的;如果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物体就是()的。

2、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和()。

2、在草原上,以白云为参照物,老鹰是()的。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和()都是运动的。

4、在“我的位置在操场东南方约45米处”的描述中是以()为参照物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

6.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人静止时,可以用距离描述位置。

()

2、物体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

()

3、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

4、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即被假设为静止。

()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参照物决定的。

()

6、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物体是否动。

()

三、选择题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运动的,是因为它的()发生变化。

A.位置B.大小C.颜色

2、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的一位飞行员正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原因是()

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飞行员手有劲

3、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它是运动的。

A.地而上的建筑物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

4、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如教材第3页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5、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无法确定的

四、简答题。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两列并排行驶的列车,速度相同、方向一致,怎么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各种各样的运动》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______________位置发生了变化。

2.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3.钟摆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______________。

4.一个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圆形轨迹转,就叫做______________。

5.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等。

5.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______________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______________倾斜。

6.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7.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叫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为了观察物体运动形式,我们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

2、物体的运动形式有运动和静止两种。

()

3、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

4、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

5、圆点贴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运动形式相同。

()

6、同一个物体,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其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

7、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

8、身边物体的运动仅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摆动和旋转。

()

三、选择题

1.荡着的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A.摆动B.振动C.滚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碟的运动形式是平移和转动B.在地上旋转的陀螺的运动形式只有转动C.火车车轮的运动形式包含平移和滚动

3.关于指尖陀螺上某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围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B.围绕中心点往复摆动C.做直线平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钢尺一头平按在桌边,拨动另一头,则另一头上的某点呈弧线上下往复运动

B.在地上滚动的玻璃球,其表面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只有滚动

C.行进中的玩具汽车上的某点的运动形式是平移

5、下列与钟摆运动类型相似的是()。

A.拨动琴弦B.水车转动C.苹果从树上掉落

四、简答题

1、将下列物体:

“汽车、钟摆、风扇、滑滑梯、荡秋千、雨滴”

与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类型分类。

平动:

摆动:

转动:

2、是不是每个物体都只有一种运动形式?

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苹果落地是()运动;“过山车”通过孤形轨道时是()运动。

2、在小车直线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的运动形式是(),车箱的运动形式是()。

3、按照不同的运动路线给物体的运动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和()。

4.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

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二、判断题。

1、斜坡上滑行的木块是直线运动。

()

2、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

3、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方式。

()

4、在“探究乒乓球运动路线”的实验中,接乒乓球的桶要贴着桌腿放。

()

三、选择题。

1、()不属于直线运动。

A.火车前进B.拉锯C.水车转动

2、下列物体运动时,运动形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有()。

A.拉动椅子B.转动门把C.开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桌面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色球

B.在直线轨道上用蓝色球很容易击中红球

C.在曲线轨道上,蓝色球也能做直线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运动形式

B.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转动和振动两种形式

C.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四、简答题

1、将物体与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类型分类

转动的风车跳起的青蛙滑直滑梯的小孩荡动的秋千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的情况有:

也许会在斜坡上(),也许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还有可能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下去。

2、汽车从斜坡上向下行驶,车轮的运动状态是(),司机发现前面有一只小狗跑过,边忙踩刹车,此时车轮的运动状态是()。

3.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别一个物体上接触不断改变地移动叫(),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4.车轮滚动时摩擦力(),滑动时摩擦力()。

(填“大”或“小”)

二、判断题。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

2、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只有滑动和滚动两种。

()

4、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是滚动。

()

5、我们坐着从滑梯上下来是滑动。

()

三、选择题。

1、下面()与其他两个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不同。

A.橡皮B.铅笔C.乒乓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什么样的斜坡,六棱柱都是从斜坡上滚动下去的B.无论什么样的斜坡,[

1.下列物体利用了斜面的是()。

A.转椅B.跷跷板C.滑滑梯

2.如果将斜面的一端逐渐变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物体在斜面上会运动得更快

B.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改变

C.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变

3.下列说法错误是()。

A.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B.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滚动

C.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四、简答题

1、你认为在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越慢。

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它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得(),

3、猎豹、兔子和羚羊赛跑,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4.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并记录下来。

至少测量用()次。

二、判断题。

1、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

2、在研究小球远远的快慢时,应尽量让小球沿着直线运动。

()

3、在比较小玩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

4、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是滚动。

()

5、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

三、选择题。

1、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32分钟,乙用了40分钟,丙用了36分钟,()运动得最快,()运动得最慢。

A.甲B.乙C.丙

2、下列选项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A.小朋友B.蜗牛C.猎豹

1.在比较同一条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时,需要4位同学担当不同的角色来分工合作,其中不包括()。

A.操作员、记录员B.计时员、发令员C.监督员、质检员

2.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A.斑马B.大象C.黑熊

3.在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完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那么()。

A.甲同学运动得快B.乙同学运动得快C.甲、乙两个同学运动得一样快

4.关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多的物体运动得越快。

B.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C.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多的物体运动得慢。

四、实验探究

小明在比较不同小球在相同的轨道上运动的快慢的实验中得到了三组不同的数据,他随意选了一组数据作为最终测量数据,这种做法正确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简答题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出发,行驶了20分钟,甲车运动了10千米,乙车运动了15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3、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需要的条件有()和在这个距离上所用的()。

4、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通过的距离(),运动得越慢。

二、判断题。

1、我们讨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测量时间一种方法。

()

3、速度的单位是米。

()

4、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

5、列车从甲地向乙地行驶,在1小时内,运动的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

三、选择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到乙地用了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运动得最慢

A.90千米/秒B.90千米/时C.90千米/分

2、喷气式客机、汽车、快艇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分别是900千米、120千米、100千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气式客机运动得最快B.汽车运动得最快C.快艇运动得最快

3、在做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位同学都必须沿着直线行走B.出发时间、出发地点、所经历的时间都可以不同

C.大家都走10秒,然后测量距离

4、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千米,乙车运动了15千米,则运动得快的是()。

A.甲车B.乙车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所花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四、实验探究题

下表是运动测速仪测量的几组数据,仔细观看后回答问题。

小货车:

距离(米)

0

200

400

600

800

用时(秒)

0

10

20

30

40

猎狗:

距离(米)

0

60

100

120

200

用时(秒)

0

15

25

30

50

前30秒,谁的速度快,为什么?

五、简答题

1、如果已经知道了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1.7《我们的“过山车”》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我们的“过山车”,让小球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进行加速;通过()控制小球的运动方向。

2、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调整()。

3、_____又称云霄飞车,是游乐园中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4、过山车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5、搭建过山车轨道时,轨道的_____应为至高点,搭建的轨道_____要有变化,搭建轨道的长度可以用_____和_____来测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过山车有斜面,车可以在上面滑落或爬升。

()

2、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越高越好。

()

3、课堂上过山车轨道设计图越复杂越好。

()

4、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到一半停止了,我们可以用推一下让它继续运动。

()

5、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

6、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宜超过2米。

()

7、制作过山车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铁架台、积木等。

()

8、过山车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进行测试和调整。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面材料中不能用来搭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是()

A.塑料积木

B.铁架台和泡沫保温管

C.铁架台和钢管

2、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山车有坡度变化,车可以滑落或爬升

B.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C.搭建过山车从高到低拼搭

3、下面有关过山车轨道设计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注起点和终点,可以用箭头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B.整个轨道路线应该保持封闭和连续

C.上下层路线有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使用虚线,要配有文字说明

4、测量轨道长度方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先用软尺量,再用细绳量软尺

B.软尺的零刻度线放在轨道起点处,沿着轨道展开软尺,直到轨道终点,对准刻度线

C.用软尺或细绳量轨道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5、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滚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6、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应该有()

A.直线轨道B.曲线轨道C.直线轨道和直线轨道

四、实验探究题

这是某组同学设计的轨道图,请你完成后面题目。

D

A

1、用文字标明轨道的起点和终点。

2、在测试搭建的过山车时,小球停滞在A处(如图所示),你该如何修改设计图?

3、设计图是否合格,判断的标准是()

A.美观B.简单C.测试过程中,小球滚动流畅

1.8《测试“过山车”》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描述我们的“过山车”的运动方向时我们以()为中心,用()个方位来描述方向。

2、在实验中,我们利用()来测量运动的时间,用()来测量运动的距离,用测量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比较“过山车”运动的()。

3、确定和描述“过山车“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和()。

二、判断题。

1、两个“过山车”同时从两条不同的轨道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速度快。

()

2、轩轩为了让小球的速度更快,在起点释放小球时用力一推。

()

3、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距离。

()

4、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5、“过山车”运动时我们无法描述它的位置。

()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方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北B.东C.南北

2、“过山车”运动的快慢与()无关。

A.运动的时间B.运动的距离C.终点的位置

3、下列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B.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C.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它的速度就大

4、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B.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C.可以用直尺测量距离

5、下列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滚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四、简答题

1、如果要小球运动的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2、怎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的快慢?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

2.我们可以从蚕卵的()、()、()等方面来观察蚕卵。

3.蚕的生命周期是从()[填“卵”或“蚁蚕”]开始的。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即将孵化的卵呈现()[填“紫黑色”或“白色”]。

5.小蚕从卵中孵化出来,要及时用()或()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二、选择题

1.蚕卵的颜色不可能是()

A.蓝色B.黄色C.紫色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蚕宝宝喜欢吃桑叶B.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C.观察蚕卵的时候不需要记录蚕卵的变化

3.下列不是蚕卵孵化所需要的条件的是()。

A.适宜的温度B.空气不流通的孵化场所C.适宜的湿度

4.空气干燥时,我们可以()来增大蚕卵生活环境的湿度。

A.把蚕放进水里B.用风扇吹蚕卵C.在蚕卵附近喷些水

三、判断题

1.蚕宝宝喜欢吃荷叶。

()

2.蚕卵的形状很像细粒芝麻。

()

3.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蚕卵的形状。

()

4.为了了解养蚕时应为蚕提供什么条件,我们可以向有养蚕经验的人请教。

()

5.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时,能看到它的中心处是凸起的。

()

6.蚕卵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它正在孵化。

()

7.为了保持桑叶干净卫生,可以先喷洒杀虫剂,再喂给小蚕。

()

8.所有的蚕卵都可以孵出小蚕。

()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孵化?

2.蚕卵有什么特征?

10、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一、填空题

1、如图,鸟卵和鸡卵的大小不同,但是()和()是相似的。

2、与鱼、蛙的卵比起来,鸡蛋有(),能够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3、鸡蛋中的()能发育成新生命。

二、判断题。

1、各种动物的卵的外形各不相同。

()

2、通过观察、对比生熟鸡蛋的不同,我们发现了“气室”。

()

3、为了更好地观察鸡蛋表面,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

()

4、蝴蝶、鸡、猫都靠产卵繁殖后代。

()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一定能孵化成小鸡的鸡蛋是()。

A.没有受精的鸡蛋B.受精的鸡蛋C.任意一个鸡蛋

2、下列动物的卵没有硬壳的是()。

A.麻雀B.蚂蚁C.龟

3、关于鸡蛋,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鸡蛋壳对里面的胚胎具有保护作用。

B.卵白是供给营养和水分的。

C.卵黄和胚发育成小鸡。

4、青蛙的卵是透明的,里面有一个黑点,这个黑点和鸡卵中的()的作用是相同的。

A.卵黄B.卵白C.胚

5、下列动物是卵生动物的有:

(填序号)

1..蜜蜂2.乌龟3.蚂蚁4.青蛙5.鸡

四、简答题

1.动物的卵可以分为哪两类?

各举二个例子。

 

2.卵的内部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2.3《蚕长大了》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3.在观察蚕的生活时,不要用手触摸(),因为它们非常()。

4.在观察蚕的幼虫时,我们可以用()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

5.蚕在二龄之后,身体呈()型,颜色为()。

6.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下方有咀嚼式()。

7.蚕的胸部有()对足,腹部有()对足。

二、选择题

1.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次皮。

A.3B.4C.5

2.蚕的食物不可能是()。

A.饼干B.桑叶C.榆叶

3.下列做法不属于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是()。

A.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B.用纸在蚕房中做些小格子C.给蚕宝宝拍照

4.当蚕出现()的现象时,表示蚕要吐丝结茧了。

A.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

B.食欲旺盛,食桑量上升

C.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

5.蚕到()(蜕皮四次以后5~8天),就逐渐表现出老熟的特征。

A.三龄期B.五龄末期C四龄末期

三、判断题

1.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

2.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3.蚕卵不会孵化出蚕宝宝。

()

4.可以用手随意触摸蚕。

()

5.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3次皮。

()

6.蚕在生长变化过程中,身体颜色不会发生改变。

()

7.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头部开始,然后经过胸部和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

四、简答题

1、什么叫蜕皮?

2、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2.4《蚕变了新模样》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1.我们可以用()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蚕蛹的样子。

2、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包裹了起来,形成了()。

3、在观察蚕茧中的()时,我们可以轻轻剪开(),借助放大镜观察蚕蛹。

4、蚕蛹的身体呈()形、()色。

5、蚕蛹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二、判断题。

1、蚕在吐丝前会到处寻找适合结茧的地方,一般是在能形成三角带的角落结茧。

()

2、蚕蛹的身体光滑,没有环节。

()

3、在蚕蛹的身上能找到眼睛。

()

4、蚕蛹是蚕的最终形态,它不会再变化了。

()

5、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无关。

()

6、蚕蛹和蚕一样是有生命的,并且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三、选择题。

1、蚕在五龄末期吐丝结茧会变成()。

A.幼虫B.蚕蛾C.蚕蛹

2、蚕茧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A.蚁蚕B.蚕蛹C.熟蚕

3、蚕茧是由()根蚕丝组成的。

A.一B.两C.很多四、

4、和蚕相比,蛹的外形变化是()。

A.身体呈圆柱形,颜色变成了黑色B.身体呈纺锤形,颜色变成了深褐色C.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呈深褐色

四、简答题

1、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2、蚕蛹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2.5《茧中钻出了蚕蛾》一课一练

一、填空题

1、蚕蛹在蚕茧里待上10~15天,就变成()破茧而出了。

2、蚕蛾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