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878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色彩的对比理论.docx

色彩的对比理论

色彩的基本理论

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人们观察外界的各种物体,首先引起反映的是色极,它是人体视觉诸元素中,对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

对色彩的注意力占人的视觉的80%左右,对形的注意力仅占20%左右。

色彩对包装装潢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一)、光与色

  世界之所以五彩缤纷,全都是因为有了光。

光是认识一切视觉现象的要素之一。

光是色彩产生的原因,色是光感觉的结果。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二)、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颜色产生的条件

  1.色彩是因为光刺激人眼后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可以引起人眼不同的颜色感受称为视知觉。

2.颜色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光源(或说光线)、物体(或说受光体)、观察者(或说正常的大脑和眼睛)。

颜色是眼睛对于光的感觉,是物体对可见光波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是对于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

也就是说,按照物体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的光,然后将其他波长的光反射出来,人们就看到了物体的颜色。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色彩的分类

1.有彩色系

能与太阳光谱对应的颜色称为有彩色系。

在成千上万种颜色中,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而不同的人识别颜色的能力又有所不同,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区分40~100多种颜色,而经验丰富的调色师可以辨别出千余种颜色。

有彩色的分类:

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补色四类。

在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并能调配其它色彩的色,如红、黄、蓝,也就是原色,即三原色。

由两种原色调配混合而成的色,叫做间色,如红与黄配为橙色,黄与蓝配为绿色,蓝与红配为紫色。

复色,是由两种间色调制而成的色如橙配绿为橙绿色等等。

补色是指原色中的一种再间色,或者和复色相配而现出的色。

以上四种色,依次又称之为第一次色(原色),第二次色(间色),第三次色(复色),复色也可以叫做再间色。

 七、间色

  1.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新色称为“间色”或“第二次色”,也称之为三原色的一次衍变。

  2.理论公式: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3.和三原色一样,它们在色环上的位置也是等距的。

  八、复色

  1.任意两个间色混合后的新色称为“复色”。

  2.理论公式:

  橙+绿=黄灰 橙+紫=红灰 绿+紫=蓝灰

  3.和三原色一样,它们在色环上的位置也是等距的。

  九、第三次色

  1.原色与相邻间色混合后的新色称为“第三次色”,也称之为三原色的二次衍变。

  2.理论公式:

  黄+橙=橙黄 红+橙=橙红 红+紫=紫红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黄+绿=黄绿

  1.在色环上彼此相对的一对颜色,即一种原色与另外两种原色调配的间色互称之为“补色”或“互补色”。

  2.任何一对补色都包含了完整的三原色。

  3.补色的特点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能最大程度突出对方的鲜艳;如果加以混合,最终出现灰黑色。

  4.理论公式:

  黄色和紫色是一对补色,其中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所以构成了完整的三基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同样红色和绿色是一对补色,而绿色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所以也构成蓝完整的三基色;另外蓝色和橙色也是一对补色,而橙色是由黄色和红色构成,因这也包含三原色。

  二次衍变色及其补色也遵循同样的规则,每一对三次色和补色都是由三基色组成。

  黄绿色是红紫色的补色,黄绿色包含黄色和绿色,而绿色来自黄色和蓝色混合,其补色红紫色包含了红色和紫色,紫来自红色和蓝色混合;因此这一对二次衍变色和补色包含蓝全部的原色。

  另外许多个别的颜色也都包含了完整的三基色。

例如:

牛皮纸等颜色,其实是一种暗淡等橙色,把橙色弄暗,就会产生褐色;在黄色中混入红色,形成橙色,然后加入白色淡定,再用橙色的补色蓝色使色调变暗。

  红—绿(黄+蓝)黄—紫(红+蓝)蓝—橙(红+黄)

  2.无彩色系

  除有彩色系外的黑色、白色和灰色属于无彩色系。

尽管人眼能感觉到黑、白、灰的色彩性,但它们仍被定义为无彩色系,这是因为在太阳光谱中不包括这三种颜色。

三、色彩的基本属性

1、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是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不同的颜色感受。

是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

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其中红、橙、黄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

蓝、绿、紫光波较短,冲击力弱。

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

基本色相的秩序以色相环形式体现,称为色环,色环分为六色相环、九色相环、十二色相环、十六色相环和二十四色相环等多种色彩秩序。

我们把色相接近的那些色(色相环中相距30度左右的色)称为同类色;

色相差别较大的那些色(色相环中相距90~180度左右的色)称为对比色或互补色;

色相差别适中的那些色(色相环中相距50度左右的色)称为类似色。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程度、明暗程度,又称为亮度或深浅度。

所有的颜色都有明与暗的层次差别。

在无彩色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

在黑、白之间存在一个系例的灰色,一般可分为5级或9级,靠近白色的部分称为明灰色,靠近黑色的部分称为暗灰色。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最亮的明度最高的是黄色、橙、绿次之,红、青再次之,最暗的是蓝色与紫色,这是因为在各个色相在可见光谱上振幅不同,对于眼睛知觉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

黄色—紫色在有彩色系的色环中,成为划分明暗的中轴线。

色彩明度的变化即深浅的变化,就使得色彩有层次感,出现立体感的效果。

任何一个有彩色渗入白色,明度会提高;渗入黑色,明度就会降低;渗入灰色,依灰色的明暗程度而得出相应的明度色。

彩色光的亮度越高,人的眼睛就越感觉明亮,即所谓的“跳”。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不同的颜色之间存在着明度的不同,从色相环中我们可以看到黄色最亮,即明度最高;蓝色最暗,即明度最低。

不同明度的色彩,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不同的。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明度色标:

  

明度色标是我们认识和区别色彩明度的重要工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明度低于3度的颜色叫暗色,明度高于7度的颜色叫明色,3度和7度之间的色叫中明色。

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基本属性,要比较准确的认识和区别色彩,必须以这三个为属性为依据!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明度色标找出自己的明度,也可以通过与不同明度的其他颜色混合来改变自己的明度。

比如:

蓝色里注入白色或黑色,就能提高和降低这个蓝色的明度,使色相相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根据这个原理,也可以使色相不同的颜色,具有相同的明度,这些对于色彩的理解和设计有很重要的意义!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饱和程度,以及色彩中所含彩色成分的多少,也称为彩度、艳度、鲜度或饱和度。

凡有彩度的色彩,必定有相应的色相感。

各色相最高彩度、色的知觉度不同,明度也不同。

色彩的纯度体现事物的量感,纯度不同,即高纯度的色和低纯度的色表现出事物的量感就不同。

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纯度是最高的。

每一色中,如红色系中的桔红、朱红、桃红、曙红,纯度都比红色低些,它们之间的纯度也不同。

高彩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将提高或降低色相的明度,也会降低它们的彩度;如果加适当明度的灰色或其他色相,也会相应地降低色相的彩度。

  4、三要素的关系

  色彩的三属性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很难截然分开;其中任意一个属性的改变,都将导致色彩个性的变化;但它们又互相区别,拥有独立意义,因此从概念上要严格分开。

  通过对色彩的三属性进行解释后,可以明白:

先在红紫色中掺入白色,让它变浅,再加入红紫色的补色黄绿,让它变浊(掺入补色是降低颜色彩度的最好的方法)。

  对颜色有正常反应的人,一般都对红色的感觉最灵敏,故红色的纯度最高,对绿色的灵敏性低一些,故绿色的纯度低一些;对蓝绿色灵敏性最差,故蓝绿色的纯度最低。

对颜色有正常反应的人,一般对黄色的知觉性最高,故黄色的明度最高,而对红色的明度感觉就差了许多。

  颜色三属性关系表:

  

色相

明度

饱和度

色相

明度

饱和度

4

14

蓝绿

5

6

6

12

4

8

8

12

蓝紫

3

12

黄绿

7

10

4

12

绿

5

8

紫红

4

12

四、色彩的混合

1、加色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即色光的混合,随着不同色光混合量的增加,混色光的明度会逐渐提高。

将红、绿、蓝三种色光分别作适当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色光。

反之,其他色光无法混出这三种色光来,故称为色光的三原色,它们相加后可得白光。

  加色法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视觉器官来完成的,因此它是一种视觉混合。

加色法混合的结果是色相的改变、明度的提高、而纯度不并不下降。

  加色法混合被广泛应用于舞台灯光照明及影视、电脑设计等领域。

2、减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即色料混合,也称第二混合。

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或多种色料混合后所产生新色料,其反射光相当于白光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反射能力会降低。

故与加色法混合相反,混合后的色料色彩不但色相发生变化,而且明度和纯度都会降低。

所以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多,色彩就越暗越浊,最后近似于黑灰的状态。

  人们平时在绘画、设计、染色、粉刷中的色彩调合,都属减色法应用。

3、空间混合

色彩空间混合亦称中性混合、第三混合,一般是指色彩并置或色彩旋转中的色彩混合现象。

可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于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

故称空间混合。

其实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它们不是发光体,而只是反射光的混合。

因此,与减色法相比,增加了一定的光刺激值,其明度等于参加混合色光的明度平均值,既不减也不加。

  由于它实际比减色法混合明度显然要高,因此色彩效果显得丰富、响亮,有一种空间的颤动感,表现自然、物体的光感,更为闪耀。

  空间混合的产生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1)对比各方的色彩比较鲜艳,对比较强烈。

  

(2)色彩的面积较小,形态为小色点、小色块、细色线等,并成密集状。

  (3)色彩的位置关系为并置、穿插、交叉等。

  (4)有相当的视觉空间距离。

五、色立体

(一)色立体的基本共同点

色立体原理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球体的立体模型。

它的结构类似于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

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粗略的比拟是近似地球的外形。

其贯串球心的中心垂直轴为明度的标尺,上端(“北极”)是高明度白色,下端(“南极”)则是最低明度的黑色,赤道线(类似地球的水平赤道线或倾斜的黄道座标曲线)为各种标准色相,水平切面均代表同明度水平的可供采用的全部色阶。

愈接近外缘(“地球”的表层)色愈饱和,彩度愈高:

愈接近中心垂直轴,其中掺和的同一明度的灰则愈多。

因为所有颜色的纯色相和相应明度的灰之间的最大数量的饱和等级是在明度的中段展现的,而高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则分别接近白和黑,所以,在复圆锥形或球形色立体模型中,每只标准色相的最大直径大致是在中间,并向两极逐渐缩小。

近现代一些研究者对色立体学说众说纷纭,各有已见地,但总的是属于两个体系:

蒙赛尔和奥斯特瓦德色系。

色立体,好似一部色彩大词典,是一部极为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以及实用化的工具书。

首先,它科学地采用色立体体系编号为色彩定名。

以往常用的惯用色名法和基本色名法,虽在实际运用中很普遍,但缺乏科学性与准确,一般只能用这些色名使人想象色彩的大概面貌,难以准确地运用和传达色彩信息,更难以在国际上进行交流。

  目前,色立体定名法是色彩定名标准化的好方法,有利于国际性的色彩交流。

色立体的立还为色彩设计者(包括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词汇,可以用来拓宽用色视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个可以直接感受的抽象色彩世界,它们实际地显现了色彩自身的逻辑关系,并能把如此全面丰富的色彩集合在一起进行细微的比较,启发艺术家对色彩自由的联想,以便更富创造性地搭配色彩。

其次,色立体形象地表明了色相、明度、纯度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色彩的分类、研究、应用,有助于对对比与调和等色彩规律的理解。

建立标准化的色谱,给色彩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对颜料制造和着色物品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的确定更为重要。

(二)色立体的常用模型

  目前比较通用的色立体有三种:

孟赛尔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研究所的色立体。

1、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塞尔创立的色彩表示法,是目前应用的最广泛的色立体,现在所用的图象编辑软件颜色处理部分大多源自孟赛尔色立体的标准。

孟塞尔色立体他的表示法是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

色相称为Hue,简写为H,明度叫作Value,简写为v,纯度为Chroma,简称为C。

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

橙(YR)、黄绿(GY)、蓝绿(DG)、蓝紫(PB)、红紫(RP)成为10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

再把每一个色相详细分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

如:

5R为红,5YB为橙,5Y为黄等。

每种摹本色取2.5,5,7.5,10等4个色相,共计40个色相,在色相环上相对的两色相为互补关系。

  孟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颜色的方法。

它是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空间模型,把物体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

以颜色的视觉特性来制定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以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把各种表面色的特征表示出来。

目前国际上已广泛采用孟塞尔颜色系统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

  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孟塞尔明度值。

它将理想白色定为10,将理想黑色定为0。

孟塞尔明度值由0-10,共分为11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在孟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孟塞尔彩度。

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

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愈大。

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

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由德国科学家,伟大的色彩学家奥斯特瓦德创造的。

他的色彩研究涉及

的范围极广,创造的色彩体系不需要很复杂的光学测定,就能够把所指定的色彩符号化,为美术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工具。

2、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ltramarine-blue)、红(Red)、绿(Sea-green)为摹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两组补色对。

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Turquoise)、紫(Purple)、黄绿(Leaf-green)四色相,总共8色相,然后每一色相再分为三色相,成为24色相的色相环。

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

取色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色。

并把24色相的同色相三角形按色环的顺序排列成为一个复圆锥体,就是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三)色立体的构架示意

色相:

在从红到紫的光谱中,等间的选择5个色,即红(R)、黄(Y)、蓝(B)、紫(P)。

相邻的两个色相互混合又得到:

橙(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紫红(RP),从而构成一个首位相交的环,被称为孟赛尔色相环。

明度:

从黑到白中间增加9个均匀过渡的灰度阶段,被称为明度尺。

孟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

  纯度:

在同等明度的条件下,从灰色到纯色的变化。

  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还包括视觉的心理平衡,人们视觉习惯,社会因素等。

各个领域根据自己行业经验都有自己的色彩调和理论,不同行业之间的色彩调和理论是不同的。

们可以这样来定义色彩调和:

使对比的色彩成为不带尖锐刺激的协调统一的组合,它的总体效果总是要与视觉心理相适应,能满足视觉的心理平衡,它不单单只是色与色之间的组合问题,还与面积,形状,等色彩赋予对象有关。

  色彩调和受有时间、区域和欣赏习惯有关。

目前比较通用的色彩调和方式有2种:

1、共性调和,2、面积调和。

  共性调和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1、明度对比调和与色彩调和感觉;去除明度尺的上下两端白(10)和黑(0),其余9个阶段分成三个基调

(1)、

(2)、(3)低明度基调;(4)、(5)、(6)中明度基调;(7)、(8)、(9)高明度基调。

  面积调和的原则是:

色彩面积的大小可以改变对比效果,对比色双方面积越大,调和效果越弱;反之,双方面积越小,调和效果越强。

对比双方面积均等,调和效果越弱;对比双方面积相差越大;调和效果越强。

只有恰当的面积比才能取得最好的视觉平衡,形成最好的视觉效果。

  孟赛尔还有一套面积和色彩比率的算法,相比之下更科学、实用性更强,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色立体中以明度轴上值为5的灰色为中心,两个色或多个色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色彩的面积与该色彩到色立体的中心距离相等或程简单的倍数时可以得到平衡的调和。

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S1R1=S2R2。

其中S表示面积,R表示该色到中心点的距离,R的值可以在相关的表中查到。

(四)色立体的主要用途

  

(1)色立体为人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色彩体系,可以帮助人们开拓新的色彩思路。

(2)由于色立体是严格地按照色相,明度,纯度的科学关系组织起来的,所以它提示着科学的色彩对比,调和规律。

  (3)建立一个标淮化的色立体,对色彩的使用和管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可以使色彩的标准统一起来。

  (4)根据色立体可以任意改变一幅绘画,设计作品的色调,并能保留原作品的某些关系,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总之色立体能使人门更好地掌握色彩的科学性、多样性,使复杂的色彩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概念,为更全面地应用色彩,搭配色彩提供根据。

色彩对人的头脑和精神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色彩的知觉力、色彩的辨别力、色彩的象征力与感情.这些都是色彩心理学上的重要问题。

六、色彩的心理联想

  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蓝色:

永恒、博大,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

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给人感觉平静、理智.

  红色:

强有力,喜庆的色彩。

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产生冲动,是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橙色:

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

亮度最高,有温暧感,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感觉灿烂辉煌

  绿色:

介于冷暖色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

和金黄、淡白搭配,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紫色:

女孩子最喜欢这种色,给人神秘、压迫的感觉

  黑色:

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白色:

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灰色:

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黑、白色:

不同时候给人不同的感觉,黑色有时感觉沉默、虚空,有时感觉庄严肃穆。

白色有时感觉无尽希望,有时却感觉恐惧和悲哀

  认识色彩除了客观方面还有主观的方面,即有关色彩的视觉心理基础理论知识。

  2.色彩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

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色彩的联想有具象和抽象两种:

  

(1)具象联想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

(这个示意图在最后贴)

  

(2)抽象联想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

(这个示意图在在前面的网址里有详细介绍。

后面就不贴了。

  一般来说,儿童多具有具像联想,成年人较多抽象联想。

2、色彩性格

  各种色彩都其独特的性格,简称色性。

它们与人类的色彩生理、心理体验相联系,从而使客观存在的色彩仿佛有了复杂的性格。

  

(1)红色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

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2)橙色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

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竺,但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

  含灰的橙成咖啡色,含白的橙成浅橙色,俗称血牙色,与橙色本身都是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女妇,儿童,青年喜爱的服装色彩。

  (3)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紧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光明、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

但黄色过于明亮而显得刺眼,并且与他色相混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