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872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1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简便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三单元P44的内容。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一些定律并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学讨论法进行教学。

师生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并充分讨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概括的过程,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体验,感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题。

(卡片)

12=4×()25=100÷()

32=4×()125=1000÷()

 2×550×225×48×125125×80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

5×225×4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69×125×84×39×25

【这一环节的目的:

既复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虽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得以加深认识,没有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

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创设:

同学们来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拍,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⑴首先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白一打装是12个。

⑵你们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并记录。

请小组长汇报。

(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2.解答第三个问题:

你能用两种简便方法解答吗?

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解法一: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运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

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

哪种方法简便,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就用哪种。

解法二:

12×25

=12×100÷4

=1200÷4

=300(个)

【解法二是一个难点,它就是用100÷4来代替了25,我们可以在教学时把25盒看成100盒,问学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呢?

怎样才能使积不变?

扩大了4倍,再除以4,使积不变这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简便算法) 

3.用简便方法解答其余的几个问题。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解答后请人汇报并核对自己的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第五、六两个问题较简单,可以课后去做。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的解法与上一题的解法类似。

4.“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30÷5÷2

=330÷(5*2)

=330÷10

=33(元)

【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为使学到的知识能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注意极力选取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我注意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建立联系,】

(三)练习:

1.进行简便计算。

  24×258×7×2543×25×488×125

2.连线:

25×57×490×(125×8)

90+(125×8)

90×125×825×4+57

(25×4)×57

15×(16×a)(15×16)×a

(15×16)+a

3.下面等式中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请在括号内打“√”。

  4×(15×3)=(4×15)×3()

  (3×4)×5×6=3×(4×5)×6()

  6×(3×a)=6×(a×3)()

【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整节课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

今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大家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加减法、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课题

加减法、乘除法的

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体现

三个维度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亲自实践中去发现、掌握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小黑板。

加减法、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例1:

例2:

72-44+85①987÷3×6②6÷3×987

=28+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师:

同学们,寒假你们都到哪里去游玩了的?

(学生自由发言)

2、师:

刘老师在寒假也去旅游了的,我去的是神龙架的冰天雪地滑雪场。

(出示挂图)

3、观察挂图: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4、学生提问,学生解答。

(只要合理,都应肯定。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探究加减法混合运算:

(1)出示例1、自主读题、分析题意。

(2)问:

怎样列式计算?

(3)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演板。

(4)可能会出现2种不同的列式方式:

①72-44=28(人)②72-44+85=113(人)

28+85=113(人)

(5)学生上台讲解,重点讲解第2种综合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师:

当综合算式的数字比较小,我们可以直接写得数。

数字比较大的时候,就要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7)师边讲解边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着重说明:

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原来算式的下面,还没计算的部分“+85”要抄写下来;注意各行开头的数上下对齐,数左面的等号也上下对齐。

(8)练一练:

P5做一做〔1〕全体齐练、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9)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0)揭示部分课题:

加减法混合运算。

2、探究乘除法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自主读题、分析题意。

(2)问:

要求“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怎样想?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3)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演板。

(4)可能会出现2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①987÷3×6②6÷3×987

(5)学生上台讲解,重点讲解2种算式的运算顺序。

(6)练一练:

P5做一做〔2〕全体齐练、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7)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8)揭示完整课题:

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基本练习:

P8〔1〕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2、递进练习:

火眼金睛:

(1)150÷5×6

(2)58+79-29(3)20×5÷20×5

=150÷30=58+50=100÷100

=5=108=1

3、用练习:

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120千米,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

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140千米。

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的时间?

①审题、分析题意。

②学生独立解答。

四、自主运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

A级:

数学书P8第2、3、4题

B级:

从3000中减去396,加上393,减去396,加上393……如果照这样计算下去,减去多少次后,结果是0?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题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体现

三个维度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

策略

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主动获取新知。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亲自实践中去发现、掌握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脱式计算:

(1)558÷31×3

(2)460-167+20(3)25×4÷25×4

全体齐练、指名演板。

2、说一说:

(1)在558÷31×3这个算式里包括什么运算?

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2)在460-167+20这个算式里包括什么运算?

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3、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四则混合运算。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探究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例题3挂图,说说:

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3)问:

怎样解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4)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演板。

(5)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集体评议:

①这题里有哪些运算?

②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两边乘除法是同级运算,可以同时计算)再算什么?

(6)讨论交流、概括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强调:

可以用画横线的方法来标明运算顺序。

(7)揭示课题: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练一练: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

(2)集体订正。

3、拓展: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基本练习:

P7做一做〔1〕

(1)全体齐练。

(2)说一说:

为什么第1小题的运算顺序一样,第2、3小题的运算顺序不一样?

2、应用练习:

P7做一做〔2〕

(1)分析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4)问: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自主应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

A级:

数学书P8第5、6题

B级:

在等式两边○里填上不同的+、-、×、÷,使等式两边相等。

2○4○1=2○4○112○6○2=12○6○2

2○8○3=2○8○31○3○2○4=1○3○2○4

计算大赢家

课题

计算大赢家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加减法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脱式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脱式计算加减法与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

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策略

在小组合作、实践中去巩固所学的知识,给学生以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发展。

通过形式、内容多样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乐于参与学习。

准备

教具:

小黑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口算:

4×9÷6=24+33-11=8×3÷4=37+8-25=24×5÷24×5=

43-8+20=63÷9-7=80+25×4=56÷7×9=24×5+24×5=

(1)全体齐练,集体订正。

(2)对比:

24×5÷24×5、24×5+24×5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数字相同,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2、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含有加减法、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是计算大赢家?

(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数学医生:

下面的计算对吗?

如果不对,请改正。

①32+8÷2②36÷4×3③25+76÷4

=42÷2=36÷12=25+19

=20=3=44

(1)全体判断、指名回答。

(2)师:

计算混合运算题也要先审题。

看看题目中含有哪些运算,决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

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

2、比一比,谁是计算小能手?

①74+126-38②66÷2×3③15×8-96÷3④95-14×2+47

(1)说一说:

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2)全体齐练、指名演板。

集体订正、评比计算小能手。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买了18件上衣用去450元,买了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1)审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演板。

(3)集体订正。

2、P9第10题:

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审题、理解题意。

(2)讨论:

“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到底上、下两层原来相差多少本?

(3)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得出:

在下层减少8本的同时,上层在增加8本,两层原来相差16本。

(4)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四、自主应用,幸福发展:

P9思考题:

(1)学生自主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A级:

P9第7、8、9题

B级:

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两边相等。

9○9○9○9○9=119○9○9○9○9=129○9○9○9○9=1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4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

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自主建构。

充分利用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准备

教具:

挂图、小黑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4:

①270÷30-180÷30②(270-180)÷30

=9-6=90÷30

=3(名)=3(名)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出示挂图)师:

上次,我们来到“冰天雪地”的滑冰场,在玩的过程中还探究了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到冰雕区,看看那里还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探究例题:

(1)出示挂图、例题4。

(2)审题、分析信息。

(3)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解决,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演板。

(5)学生上台讲解各自的恶解答思路、集体评议:

①270÷30-180÷30②(270-180)÷30

=9-6=90÷30

=3(名)=3(名)

重点分析:

1这两种方法在思路、解题步数上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2第2种方法中,为什么270-180要用小括号?

2、概括含有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问:

含有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3、练一练:

75-(25+18)(36-8)×3

全体齐练、集体订正。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应用练习:

P11做一做

(1)审题、分析题意。

(2)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方法,再同位之间互相说解答思路。

(3)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演板。

(4)上台讲解解答思路、集体评议:

①100-54-6②100-(54+6)

问:

第2种方法为什么54+6要用小括号?

2、对比练习:

P14第1题

(1)学生算出每题的得数。

(2)对比:

每组题目的数字与运算符号是否相同?

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同?

四、自主应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

A级:

数学书P14第2、3题

B级:

想一想、算一算,把合适的数填在□里:

□÷(54÷6)=850+□×8=250

四则运算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5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或有小括号)并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掌握四则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

策略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自主建构。

利用学生已有的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

准备

教具:

小黑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

例5:

①42+6×(12-4)②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看谁算得对:

15×8÷342+6×12120-(72+48)

全体齐练、指名演板。

2、说一说:

在15×8÷3、6+5×48、在120-(72+48)这三个算式里分别包括什么运算?

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探究三步的混合运算顺序:

(1)在复习题42+6×12后面加上-4,变为例题5:

②42+6×12-4

(2)师:

增加一步你还会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演板。

(3)上台讲解,集体评议:

重点说明:

这道题里面有哪些运算?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4)集体订正。

(5)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还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在42+6×12-4的后面12-4添上小括号,变为例题5:

①42+6×(12-4)

(7)猜想:

两题的计算结果会一样吗?

为什么?

(8)验证: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演板。

(9)上台讲解,集体评议:

重点说明:

这道题里面有哪些运算?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10)小结: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探究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师: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讨论:

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3)学生汇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概括出: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③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师:

计算混合运算题要先审题。

看看题目中含有哪些运算,有无括号,决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基本练习:

P12做一做第1题

(1)说一说:

各题的运算顺序。

(2)集体齐练,指名演板。

(指出第2小题:

两个小括号里的要同时计算,在第二行写出两个差。

2、应用练习:

P12做一做第2题

(1)审题、分析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

四、自主运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

A级:

P14第5、6题 P15第7、8题

B级:

在下面的算式里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9+15÷3=205×9+15÷3=405×9+15÷3=70

“0”的运算

课题

“0”的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6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有关“0”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能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