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303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docx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医药卫生大类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630450

专业负责人叶泾翔

系主任高义

 

2014年6月制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

63045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

专科层次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

学制:

标准学制三年,全日制

(四)职业领域与岗位

1.职业领域:

(1)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医疗康复部和疗养院等。

(2)残联康复中心、民政康复中心、康复工程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等。

(3)其他:

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及教育)、体育运动队、民办康复中心等。

2.就业范围:

医院、养老院、社区、残联、特教学校、推拿保健中心等

3.岗位:

医院康复治疗师、残联特教教师、社区康复治疗师

4.职/执业资格:

康复治疗士/师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康复治疗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为骨关节损伤、神经损伤和心肺功能障碍等急、慢性患者进行评定、制定治疗计划和实施康复治疗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康复治疗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规格

(1)知识要求

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如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等)。

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特别是神经、骨科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知识。

3)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如中医推拿、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现代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知识。

5)具有一定的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

6)具有一定的残疾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

7)具有一定的康复功能评定基本知识。

8)具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物理治疗技术能力

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训练计划。

能对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能对患者进行维持或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④能对患者进行软组织牵张训练。

⑤能对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如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

⑥能对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踏车、活动平板训练。

⑦能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

⑧能运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各种医疗体操。

⑨能正确运用良肢位摆放与体位转移技术。

⑩能对患者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

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和手法治疗,如推拿按摩、太极拳、八段锦等。

能运用现代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声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能对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宣传教育。

2)作业治疗技术能力

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和训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能进行感知觉功能评估和训练。

能进行手功能评估和训练,改善手的精细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④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⑤能进行简单的认知功能评估和训练。

⑥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家居环境改造。

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宣传教育。

3)其他康复治疗技术能力

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言语治疗。

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3)职业素养

1)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2)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遵守行业道德行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3)具有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工作负责,有计划有条理,精益求精,对人对事正直、诚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尊重患者,鼓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为解决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能与同事互助合作,在康复治疗技术团队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5)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技术有关制度和法规。

4、其他要求

(1)有较好的言语沟通技巧。

能倾听别人意见,并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

(2)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

1)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2)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

3)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技术,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技术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

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3.毕业资格与要求

(1)学业要求: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全部应修课程和培养内容,考核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学分,经审核无影响其毕业的违纪现象和学籍处理情况,则准予毕业。

(2)一般证书要求:

保健按摩师、刮痧师

(3)职/执业资格:

康复治疗士(师)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课程体系

深入剖析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模块化课程结构,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指委专家一起对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全面深入剖析,解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之后按照职业能力的工作过程要素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的原则,将工作过程要素转化为学习过程内容要素,将工作过程的自然逻辑与学习过程认知逻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构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四大学习模块(人文社科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和见、实习五个部分,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开放性原则,开发设计符合职业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见表1)。

表1课程推导过程

岗位

工作

任务

职业能力

对应课程

1、

治1-1接诊1-1-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

疗(PT)

1-1

接诊

1-1-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1-2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1-3常见疾病和残疾的临床知识

1-1-4常见疾病和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

知识

1-1-5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意义

人际沟通

康复心理学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1-2

康复功能评定

1-2-1掌握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

1-2-2康复评定的基本技能

1-2-3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情况

1-2-4找出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问题

1-2-5完成康复评定的记录与分析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评定技术

1-3

制定康复计划

1-3-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1-3-2根据初期康复功能评定的结果制定合适的物理治疗计划

1-3-3提供物理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及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1-4

实施运动功能训练

 

1-4-1运动疗法治疗技能

1-4-2掌握人体运动、人体发育等运动治疗的基础理论

1-4-3掌握运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4-4选择康复工程技术开发的各种产品补偿患者的功能;训练患者使用辅助器具进行运动和活动

1-4-5实施常见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运动治疗技术

康复工程技术

常见疾病康复

1-5

物理因子治疗(理疗)

1-5-1物理因子治疗技能

1-5-2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理论

1-5-3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5-4实施常见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物理因子治疗

临床医学概论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常见疾病康复

1-6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1-6-1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能

1-6-2掌握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理论

1-6-3掌握传统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6-4实施常见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的治疗

临床医学概论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常见疾病康复

1-7

再评定,进一步治疗

1-7-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1-7-2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进展或改善情况

1-7-3综合分析功能障碍的进展或改善情况找出现存的主要问题

1-7-4完成中期或末期康复功能评定

1-7-5提供进一步物理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及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1-8

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1-8-1康复教育、咨询、指导的能力

1-8-2介绍残疾防治的要点

1-8-3介绍残疾人保障政策

1-8-4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具体的康复咨询和指导

残疾人保障政策与法规

康复心理学

人际沟通

2、

疗(OT)

2-1

接诊

2-1-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1-2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1-3常见疾病和残疾的临床知识

2-1-4常见疾病和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知识

2-1-5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康复的概念和意义

人际沟通

康复心理学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2-2

康复功能评定

2-2-1康复评定的基本技能

2-2-2掌握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

2-2-3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情况

2-2-4找出引起作业功能障碍的主要问题

2-2-5完成初期作业功能评定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2-3

制定康复计划

2-3-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2-3-2根据初期作业功能评定的结果制定合适的作业治疗计划

2-3-3提供作业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和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2-4

实施作业功能训练

2-4-1掌握人体运动、人体发育等作业治疗的基础理论

2-4-2作业治疗技能

2-4-3掌握作业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4-4选择康复工程技术开发的各种产品补偿患者的功能;训练患者使用辅助器具进行活动和改造环境

2-4-5实施常见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作业治疗技术

日常生活技能与环境改造

康复工程技术

常见疾病康复

2-5

再评定,进一步治疗

2-5-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2-5-2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进展或改善情况

2-5-3综合分析功能障碍的进展或改善情况,找出现存的主要问题

2-5-4完成中期或末期康复功能评定

2-5-5提供进一步作业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和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2-6

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2-6-1康复教育、咨询、指导的能力

2-6-2介绍残疾防治的要点

2-6-3介绍残疾人保障政策

2-6-4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具体的康复咨询和指导

残疾人保障政策与法规

康复心理学

人际沟通

3、

疗(ST)

3-1

接诊

3-1-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1-2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1-3常见疾病和残疾的临床知识

3-1-4常见疾病和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知识

3-1-5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康复的概念和意义

人际沟通

康复心理学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3-2

康复功能评定

3-2-1掌握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

3-2-2完成初期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3-2-3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情况

3-2-4找出引起言语和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问题

3-2-5完成康复评定的记录与分析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3-3

制定康复计划

3-3-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3-3-2根据初期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的结果制定合适的言语或吞咽治疗计划

3-3-3提供言语或吞咽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和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3-4实施言语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3-4-1言语功能及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能

3-4-2掌握人体发育、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等言语治疗的基础理论

3-4-3掌握言语和吞咽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4-4实施言语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心理学

言语治疗技术

常见疾病康复

3-5

再评定,进一步治疗

3-5-1康复评定的基本的技能

3-5-2综合分析疾病和残疾的进展或改善情况

3-5-3综合分析功能障碍的进展或改善情况,找出现存的主要问题

3-5-4完成中期或末期康复功能评定

3-5-5提供进一步言语或吞咽治疗计划并与临床和其他康复治疗方案协调

正常人体形态

正常人体机能

病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技术

3-6

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3-6-1康复教育、咨询、指导的能力

3-6-2介绍残疾防治的要点

3-6-3介绍残疾人保障政策

3-6-4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具体的康复咨询和指导

残疾人保障政策与法规

康复心理学

人际沟通

2.核心课程描述

《康复评定技术》建议学时:

108学时

课程简介:

《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和言语治疗技术等课程奠定相关理论和技能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种康复评定方法的注意事项以及评定后的记录和分析,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康复治疗的流程;具备综合运用各种康复评定技术的能力,临床推论分析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认真的职业素养。

主要讲授内容: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运动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心肺功能评定、言语评定、心理评定、环境评定和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评定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综合评定技术。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运动治疗技术》建议学时:

132学时

课程简介:

《运动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着重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实践能力-----运动疗法技能,即康复专业技术手法操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规运动技术、神经促通技术和心肺功能训练的基本理论、运动治疗处方的制定,熟悉各种运动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适应症和禁忌症。

主要讲授内容:

常规运动治疗技术、神经生理促通技术、心肺功能训练技术、脊柱牵引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建议学时:

108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重点介绍实用传统康复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各种传统运动康复疗法以及其他传统康复保健方法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经络腧穴理论、推拿、灸法、拔罐等操作技术,熟悉针刺疗法,了解中药内治法、外治法、传统运动疗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康复科的常见病症及合并症。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第二部分为临床基础,主要介绍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治疗技术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为康复临床,主要介绍康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康复疗法的内容。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言语治疗技术》建议学时:

60学时

课程简介:

《言语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言语和各种交往障碍的康复评定、治疗方法。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失语症、构音障碍、听力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儿童言语障碍、口吃、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主要讲授内容:

失语症、构音障碍、听力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儿童言语障碍、口吃、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作业治疗技术》建议学时:

60学时

课程简介:

《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作业治疗常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和临床常见疾病及其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技术等,实用性较强,以使学生为将来从事作业治疗和相关工作奠定相关理论和技能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作业评定方法、作业活动分析方法、作业计划制定的方法知识;熟悉各种常见疾病如:

脑卒中、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烧伤、手外伤作业治疗方法。

学会运用常见的作业治疗工具,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

主要讲授内容:

能熟练使用压力治疗设备;能运用综合手段如:

感觉功能训练、简单手工、感觉功能训练、环境改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对不同疾患患者进行作业治疗。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建议学时:

60学时

课程简介: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以及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应用等。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低、中、高频电疗,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等基本知识、治疗特点;学会运用各种物理因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拓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康复对象服务的思想,关爱、尊重患者,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

主要讲授内容: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直流及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治疗方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温热疗法(石蜡、砂粒疗法)、水疗法(冲洗、浸浴、哈巴德槽浴、步行浴、涡流浴、水中运动等治疗方法)、生物反馈疗法。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常见疾病康复》建议学时:

75学时

课程简介:

《常见疾病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为学生进入实习奠定相关理论和技能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骨关节损伤、神经损伤和心肺功能障碍等内科疾病的认知和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常见疾病的并发症及康复预防;能够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综合、整体、个性化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

具备临床推论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恪于职守、热情服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主要讲授内容: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颅脑损伤的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脑性瘫痪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骨关节伤病的康复、截肢的康复、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手外伤的康复、颈肩腰腿痛的康复、冠心病的康复、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糖尿病的康复、老年病的康复、烧伤的康复和疼痛的康复。

教学地点:

教学楼、康复实训中心

考核方式:

平时测验、实训项目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等。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流程

1.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

依托行业,通过开展专业调研,对专业岗位进行职业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化的研究,为实现康复治疗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中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和六安市特教学校深度合作,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安排在具有虚拟实境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具有职业实境的临床教学环境中交替循环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双提升”,以尽快适应康复治疗技术岗位要求,成为医院的准员工。

突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色,按照康复治疗技术职业标准的要求,实行在校三年时间划分成阶段学习-实践过程三次循环的阶梯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系统性、阶梯式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早接触岗位,认识专业,将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融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学人文精神。

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流程

第一学年: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安排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学校交替循环进行,以学校为主。

第一学期第1周,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进行职业岗位认知,体验未来工作环境,感受医院文化熏陶,完成专业认知;第2-16周,校内课堂教学,完成公共文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

第二学期,教学主要在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实训室进行,穿插临床见习,完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学习。

第二学年:

完成专业单项技能与专业能力拓展训练。

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第四学期进行专业能力拓展训练。

教学安排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院中班”,在床边实境教学——课堂模拟实训——床边实境实习之间交替循环进行。

授课任务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

学生边学边做,教师边做边教,实现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双提升。

第三学年:

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参与临床康复工作,定期轮岗,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达到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

按《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办法》,由临床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及考核。

顶岗实习结束时,学生在专、兼职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

(二)教学进程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