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外国城市建设史.docx
《精选外国城市建设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外国城市建设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外国城市建设史
外国城市建设史——知识要点2013年08月19日23:
29:
39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
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
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
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
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
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
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
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a.布局特点: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b.典型城市:
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
1)平面正方形
2)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
3)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
4)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5)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
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
1)城市选址。
高爽地段,有利避风、浓雾、酷热,接近水源,交通便利
2)建筑物选址。
探讨了建筑性质,同城市关系,地段四周现状、道路等。
3)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
4)理想城市方案。
平面八角形,便于防守,放射性路网,广场神庙居中,道路不直接对向城门
第二篇中古的城市
3.中世纪巴黎的城市建设
1)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位于赛纳河口的一个小岛上,即城岛
3)几次扩建城墙和城市
4)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
4.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
a.阿尔伯蒂《论建筑》
继承了维特鲁威的的思想,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考虑城市的选址选型,结合军事防卫要求布局街道,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
1)城市街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
2)中心设教堂、宫殿或城堡。
3)城市由几何形体构成。
b.费拉瑞特《理想的城市》(图)
完整的按照费拉瑞特的理想城市建造的是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设计者是斯卡莫齐
为防御而设的边境小城,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联接。
城市中心点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
c.斯卡莫齐—理想城市方案(图)
1)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市场
2)东西两侧为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南侧有运河通过
3)城市中心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
4)由于星形城市放射性锐角很难设计房屋,后来出现了有格栅型接道的矩形理想城市
d.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对整个欧洲的城市规划思潮都有影响
5.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城市的主要特征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
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
a.城市特点
1)突破了宗教束缚,大型世俗性建筑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象
2)地理学、数学等知识有力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结构
3)许多城市因不能满足生产生活而进行改建,但布局上没有大的突破
4)设计思路由细节扩大到环境
5)巴洛克时期的浮华雕饰及建筑物的轴线构图,极大的丰富了城市景观
6)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强调运动感和景深,有助于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构成整体环境
b.典型城市
佛罗伦萨(早期)
1)建筑主要活动是城市公共建筑和教堂
2)修建了联通市中心的乌菲齐大街,两侧为设骑楼的连排式多层房屋
3)重视立面设计,不重视体积
4)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成为城市标志
威尼斯(晚期)
1)开拓街道广场,修建教堂府邸
2)建造商业集会的敞廊,市政府,钟塔等
3)豪绅富商的大府邸多数在大运河两侧,形成屏风式立面
4)修建码头和石拱桥
5)完善圣马可广场的建设
罗马(巴洛克)
1)开辟3条笔直的道路通向城门,三条轴线在城门之里的椭圆形广场上相交
2)3条道路交叉点安置方尖碑,作为对景
3)轴线构图的广泛运用
4)强调建筑体积
5)多数教堂采用集中式构图,具有纪念碑性质
6.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设及典型格局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放在广场建设上
1)早期:
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局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放在广场一侧。
2)盛期和晚期:
广场比较严整,采用柱廊形式,空间开敞,雕像常常放在广场中间
代表:
圣马可广场
1)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拐尺形广场,透视效果好
2)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钟塔成为城市的标志,与广场周围的水平线成美的对比
3)广场四周底层全采用外廊式做法
4)不同空间互迭和视觉上相似性对比性的运用,达到形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
7.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
a.巴黎改建
路易十四时期—为了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而改建
1)改建卢浮宫等大型古典主义建筑
2)富裕贵族在巴黎建造城市府邸
3)修建路易十四广场和胜利广场歌功颂德
4)形成巴黎城市的中轴线,完成香榭丽舍大街和协和广场的建设
5)采用区域性、轴线性的方式
b.凡尔赛的建设
1)位于巴黎西南郊外,由猎庄发展而成
2)宫前有3条放射性大道,呈50度角,将景物包容在同一视野中
3)凡尔赛花园采用强烈的轴线,对称布局,十字水渠,用列树装饰道路,构成无限深远的透视
4)反映了王权至上,体现了唯理主义思想
c.广场建设
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规划,纪念性的广场有很大发展,开始将绿化布置,雕像喷泉,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及处理好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环境以及广场和广场之间的联系。
典型代表:
巴黎的旺道姆广场,协和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
2)位于赛纳河北,横轴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重合。
3)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东南西三面无建筑,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平面为长方形
4)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建筑物,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起来,构成了同爱丽舍田园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
5)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都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田园大道的作用,成了从卢佛尔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第三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3.不同时期巴黎改建的特点
a.雅各宾时期
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手工业工人的聚居区
1)为减轻市中心交通,增辟几条干道
2)封闭市内一些墓地,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
3)建筑形体追求简单,反映“一切建筑都像公民道德那样单纯”的见解
b.拿破仑时期
1)城市风貌—灰色屋顶的多层建筑
2)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大街
3)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
4)修建明星广场和凯旋门
5)以协和广场为枢纽,在规划布局上控制巴黎中心
c.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改建(99年考题)
背景:
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
目的:
功能需要+装点帝都+军事防御
措施:
1)完成巴黎大十字和两条环路的建设
2)连续17年的道路建设(市中心和市区外围)
3)为美化城市面貌,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物顶坡度都有所规定
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5)重视城市绿化,修建大面积的公园
6)将巴黎市中心分散到几个区中心,适应了当时由于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7)完善市政设施建设
缺点:
1)没有解决贫民窟问题
2)没有解决因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
5.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原理三21):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
乌托邦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控制,以免城乡脱离,财产公有。
2)康帕内拉“太阳城”财产公有,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
安德累雅“基督教之城”
3)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开始暴露种种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社会改良的设想。
欧文:
“新协和村”
4)资本主义由巩固到发展,矛盾加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种种改革措施,如傅立叶的“法郎吉”,生产于消费结合,有组织的大生产
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他们设想将城市作为社会经济的实体,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出发点是解决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位置。
也是后来的“田园城市”、“卫星城”等理论的思想渊源。
(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理论渊源)
6.田园城市相关内容(图)
霍华德1898《明天—-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之路》
a.社会背景:
1)政府获得政治资本
2)社会问题:
土地,税收,环境,人口
3)Howard全面地卷入到1870和80年代的英国激进主义浪潮之中。
他们的口号与方法是民主和合作。
他们要打破土地所有者的权力,然后开始全面的土地改革。
他们反对运用当时两种主要的思潮,即政府干预和劳工运动。
b.田园城市概念:
针对大城市拥挤、不卫生等问题提出的为健康、产业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城市四周有永久农用地包围,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c.空间模式(城乡磁体):
1)城市控制在一定规模,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形成一个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城市独立的居住区分隔开
4)合理布局居住工作及基础设施
5)各功能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6)可以便捷地同自然景观接触
d.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公共政策规定减轻房客的房息压力
2)自主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利息归公众所有
4)提供各种社会公共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
e.意义:
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的一种先驱性的城乡结合模式。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其后来产生的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有相当大的作用。
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7.工业城市理论(戛涅)
a.原因:
19世纪,产业革命破坏了原有的以家庭为经济中心的城市结构,居住与工作地点分离
b.主要内容:
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
1)人口32000人
2)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中央为城市中心,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各分区之间用绿带隔离
3)有先进的城市交通
4)重视城市规划的灵活性,为各功能区发展留有余地
5)建筑采用先进的材料钢筋混凝土
8.带形城市理论(索里亚?
伊?
马塔)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ORIA提出带型城市设想。
他认为传统的从核心向外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
它会使城市拥挤、卫生恶化。
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
城市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
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
主要内容:
1)城市依靠一条交通轴呈带形发展,宽度有限,理想情况下为500米,长度无限
2)沿交通脊布置一条或几条电气铁路和市政管线
3)将城乡结合
4)从一个或若干城市做多方延伸,可形成有机网络
但从后来华盛顿与巴黎改建都证明,在面临私有经济者企图在指状或轴线式布局中间空隙地带进行建设的情况下,这种规划是很难保持住的。
第四篇 现代城市
4、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建筑运动
格罗比乌斯W.Gropius
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
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
a.主要思想体系:
1)重视使用功能2)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使用3)重视经济性4)创造时代新风格5)强调建筑空间
b.实例:
柯布西埃1922年《明日的城市》和1933年的《阳光城》
城市规划观点:
1)技术改善中心商业区2)摩天楼—新信仰解决老问题(拥挤)3)合理分布城市各区的密度4)高效率的城市交通体系
改建巴黎中心区的畅想曲
格罗比乌斯等人的新居住区的实验与实践活动
5、英国的卫星城与田园城市建设
a.概念—翁温1922年《卫星城市的建设》
大伦敦区域规划理念
1930年帕克尔第三座卫星城市的建设—威森肖维1)10万人2)依靠母城3)公共交通体系4)邻里单位的实践
b.影响—100公里范围内的莫斯科卫星城规划
社区运动、邻里单位与划区理论
7、雅典宪章
a.1933年雅典会议宪章内容:
现代城市四大功能:
居住、工作、游息、交通
从人的需求出发,安全方便的邻里单位
城市公共绿地与风景地带
反对伟大的排场
保护名胜古迹与古建筑
重视城市空间效果
b.意义:
适应城市新变化、挑战陈旧观念、强大的生命力
3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秘鲁利马
1、协调平衡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有效利用资源
2、城市增长的存在问题与不同形式
3、更加有机的分区概念,反对简单机械的分割
4、住房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并涉及人类尊严
5、鼓励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样化城市运输
6、通过立法解决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性和公平
7、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已是危及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8、更加全面的文物与历史遗产的保存观念,鼓励保护性利用,并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9、恰当地评价先进的工业技术及其使用
10、动态的、强调过程的设计与实践观
11、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空间、城市结构和社会生活的连续性,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不再是“壮丽的表演”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与侧重2013年06月17日22:
22:
35
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交织、不断推进的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方面,只有完成了工业化过程、完成了城市化过程、完成了信息化过程才算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城市化与城镇化这两个词语的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
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或单纯发展特大城市或大中小城市,也包括发展小城镇,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五个层次的城镇体系有机融为一体的城市化;城镇化也并不是仅仅发展小城镇,而是包括特大城市及大中小城市的建设问题。
另外,城镇化还有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意思,是五大城镇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来说,一定区域的城市体系达到一定规模、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城市具备了完善的功能、社区环境良好、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较高比重并显示出巨大的辐射带动功能才能称之为“城市化”。
而“城镇化”是反映如何实现“城市化”目标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手段,即只有通过加快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才能实现城市化或推进城市化进程,只有进行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才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其本质是均衡发展。
另外,城市化不仅包括人口向城镇集中而带来的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情况、城市功能的增强、城市金融、信息、社会发展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等多个方面。
因此,“城市化”比“城镇化”内涵要丰富。
城市化与城镇化共同落脚点是城乡均衡发展,农村的安全是城市安全、社会安全、民族安全、发展安全的必要和基础性保证。
唯有城乡携手、互补、联动和均衡发展,才是正真意义上的城乡繁荣和国家兴旺。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进城面临诸多的问题:
城市的高房价难以承受、收入的低水平、子女入托入学难、劳动技能的缺乏,等等。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有些城市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能过剩、资源枯竭;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外部或内部原因减员或倒闭;有些农民工由于自身或家庭等原因离开城市工作岗位。
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南沿海城市大批企业倒闭,导致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户籍和身份仍在农村,不彻底失去土地这是最后的社会保障,仍然可以依托农村或农业谋生。
这就需要我们用钟摆理论来认识和应对发展中的不均衡和城镇交错发展。
城镇化的方向之争2013年06月08日22:
45:
27
围绕城镇化发展重心的争论,至今未息。
有人主张“大都市圈战略”,借助城市群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也有人认为,100万-4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最符合规模经济原则,应该以它为重心。
“大”派出现分歧,“小”派的意见也不统一。
优先发展人口低于30万的中小城市,是一种主张;以县级城关镇为重点,也获得相当多的拥护;还有人觉得,城镇化就该尽量贴近农村,把重心放在县以下的镇。
纷争之下,各派也取得了几点共识:
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
不过,共识的终点,是一场关于“危”和“机”的更大争论。
共识要“人”的城镇化,不要“地”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为城镇化的核心。
按他的理解,过去,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征占农村土地,却没有给农民提供在城镇安居乐业的机会,这被称为“地”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即是针对这个现象提出来的。
它要求改变要地不要人的方式,让农民能留在城镇。
“城镇得有产业,为农民提供工作机会,他才能够穿衣吃饭买房子,安居乐业。
”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郭亮说。
为“人”的城镇化提供支撑的产业,要成气候,并非易事。
按照一般规律,城镇首先得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才有发展产业的可能。
历史经验表明,城镇聚集资本的主要途径,往往有这么几个:
一是在国家调控下,压低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价格,利用剪刀差,收割农村的劳动剩余。
二是像西部大开发中的城镇那样,直接获得国家投资。
三是通过改革,释放自身蕴藏的红利。
比如改革开放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推行,农民获得了土地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使得农产品出现了剩余,为农村集镇贸易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未来城镇化的重点,是小城镇(市),它们大多欠发达,对资本聚集的渴望尤其强烈。
对它们而言,通过收割农村劳动剩余的办法聚集资本,几无可能,也有违城镇化的初衷;借助国家投资,则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反对国家投资推动城镇化的呼声,居高不下。
当前主流观点认同第三条道路,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其中呼声最高的两项改革,分别针对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主张推动户籍改革者的逻辑是:
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难以留在城市。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城市户口,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各种“福利”,如社会保障、子女入学。
在许多人看来,破除户籍藩篱,消灭户口背后的“福利歧视”,是“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主张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者的逻辑是: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民土地被占用的过程。
当前土地制度下,农地先被政府低价征收,再高价出售。
转手之间,政府赚取了巨额收益,农民却所得无几。
更重要的是,政府来钱太容易,不断征地,城镇朝着摊大饼的粗放型方向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
如果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增值收益,那么他们就有了一笔进城的安家费。
即使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看来,这更符合“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转自:
城乡规划博客
城镇化不能靠一纸规划来推动2013年05月27日21:
57:
45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形成的,现在这种思路却反了过来,是要用城镇化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城镇化,其效果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
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已由国务院批准。
引人注目的是,《意见》对去年以来一直热潮不退的城镇化框定了大致的方向,并表示,今年内将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而城镇化规划也将按计划于今年年内出台。
城镇化已经被视为未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受到了高度重视。
面对这股令人激动的城镇化热潮,需要发出疑问的是,政府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或者说,政府的重视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实质作用?
这是我们在对城镇化抱以热情的时候,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城镇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大量农民离开乡土,进入工厂做了农民工。
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分化为两个阵营:
内地省份的农民大多背井离乡,远赴沿海地区的工厂打工,其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地域经济落后,无工可打,而这种长途跋涉的打工生涯不仅给他们的农村家庭带来了很多痛苦,也造成了火车运输的高度紧张;而在沿海省份的农民不出远门就能寻找到打工的工厂,因此被视为“离土不离乡”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沿海省份的一些小城镇普遍得到了发展,今天,随着创业期的完成,当地的大多数农民早已过上了与城里人并无什么不同的生活,城镇化在这些地方早已水到渠成,成为现实,在内地很多省份仍旧界线分明的城乡二元体制在这些地方已经模糊。
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这股城镇化大潮,从来未曾得到政府的重视,当局既未将其提高到政府决策高度,也没有什么部门出台一份规划。
因此,即使一些农民已经过上了城市生活,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尽管如此,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城镇化的发展,它的主要动力并不在政府的推动,而是市场的一种本能释放。
如果我们承认这个事实,那么在今天,当政府层面上对城镇化期望以一纸规划来对其进行统一部署,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必须警惕的是,随着城镇化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发展方向,正为经济增速下降而焦头烂额的地方政府,是否会将其作为“救市”的法宝,将城镇化纳入到权力的樊笼之下?
从本质上说,城镇化必须基于农民的自我需求,但是,当政府需要推进城镇化的时候,它是否会包办农民的一切,从而将农民的自由表达也封闭起来?
具体来说,当政府制订城镇化规划的时候,又如何保证这些在想法上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