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87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docx

河西成功学校度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

河西成功学校2018-2019年度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期末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

D.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在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

SO2↑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C.锌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

ZnSO4+H2↑

D.熟石灰与盐酸反应:

Ca(OH)2+2HCl

CaCl2+HO2

3、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5、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

4

C.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

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B. 配平时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数字

C. 符号△:

表示点燃                                     

D. 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相等

7、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

2CuO+O2↑+4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8、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9、关于下列转化过程:

H2→H2O,CO→CO2,C→CO2,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2、CO、C都发生还原反应                               

B. 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 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

10、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固)+2HCl(气)

CoCl2(气)+H2(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2、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3、木炭和氧气质量比的取值范围影响燃烧产物的种类,见下面数轴一目了然:

现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6g炭粉和充有10g氧气,用电火花引燃,使两者进行充分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是(  )

A. CO        

B. CO2      

C. CO和CO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4、已知:

2KClO3

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5、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二、填空题

16、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 

17、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18、下列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

A.Fe+O2

FeO2

B.2P+5O

P2O5

C.Mg+O2

MgO

D.S+O2

SO2↑

E.KClO3

KCl+O3↑

F.NaOH+CuSO4

Na2SO4+Cu(OH)2

其中

(1)写错化学式的有    ;

(2)未配平的有    ;(3)未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不全的有    ;(4)未写或用错“↑”“↓”符号的有     。

 

19、氢气是清洁能源,因为发生了2H2+O2

2H2O.我们能从中获得以下信息:

①该反应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

②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还有④________ ;⑤________ .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各举一例水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用途________ .任写一个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   

20、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

3      (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字母符号,下同);

(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

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

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请阅读以下摘自《X市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

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均超标。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

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资讯2】某公司研发的一种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做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等于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3、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

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

”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    m2。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24、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些城市的空气污染较严重。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有________ 、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如NO)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在高温条件下氮气(N2)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能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试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5、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6、如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

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的此胃药中:

(1)所含Al(OH)3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HCl的质量为多少?

27、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

称量68g过氧化氢溶液和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8、某钢铁厂用铁矿石炼铁。

(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硫铁矿(FeS2),不选择硫铁矿炼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厂购买6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最多可生产铁的质量是多少?

29、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

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感到困惑:

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减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

5、B

6、A

7、C

8、C

9、A 

【解析】H2→H2O的化学反应式是:

2H2+O2

2H2O; CO→CO2的化学反应式是:

2CO+O2

2CO2;

C→CO2的化学反应式是:

C+O2

CO2;或均与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

A、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是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与氧化铜发生反应时,都是发生的得氧的氧化反应,故错误;

B、在2H2+O2

2H2O中,反应前单质氢和氧的化合价都是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2CO+O2

2CO2中氧元素反应前化合价是0,反应后变成﹣2价;C+O2

CO2中,反应前单质碳和氧的化合价是0,反应后碳元素变成+4价,氧元素变成﹣2价.而与氧化铜反应时均有单质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是0,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正确;

C、观察化学反应可知,都可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正确;

D、三个反应都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气是单质,正确;

10、B

11、D

12、B

13、C

14、A

15、A

二、填空题

16、

(1)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或4P+5O2

2P2O5),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

(2)参加化学反应(或消耗、反应掉)的白磷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7、

(1)向右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左边质量减少

(2)相等 (3)密闭 (4)①③⑥

18、

(1)A、B、E 

(2)C、F (3)B、D、E (4)D、F

19、参加反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

8;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溶解物质;2H2O

2H2↑+O2↑. 

20、

(1)NH3,A; 

(2)4NH3+3O2 一定条件2N2+6H2O 

21、

(1)①2KClO3

2KCl+3O2↑

②4P+5O2

2P2O5 化合反应

(2)Cl2 

(3)MgH2+2H2O

Mg(OH)2+2H2↑

22、

(1)2O3

3O2 6NO2

4O3+3N2

(2)1×106 24%

23、

(1)H2O 

(2)可能 2∶1(或1∶2) 化合反应

(3)<(或小于) 生成物(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

24、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2CO+2NO

N2+2CO2 

【解析】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氮与硫的氧化物,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利用题中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信息可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故答案为: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2CO+2NO

N2+2CO2

25、解:

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H2O+

CO2↑

168

44

x

0.88g

x=3.36g   

(NaHCO3)%=

×100%=84%

答:

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6、

(1)4500mg

(2)设服药三天该药所含Al(OH)3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质量为x

Al(OH)3+3HCl===AlCl3+3H2O

78    109.5

4500mg  x

  x≈6317.3mg

答:

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质量是6317.3mg。

27、

(1)0.8g

(2)解: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g

  解得x=1.7g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0%=2.5%

答: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5%。

28、

(1)硫铁矿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2)解:

设最多可生产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600t×80%  x

 x=336t

答:

最多可生产铁的质量是336t。

29、

(1)反应前、后

(2)②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

CaCl2+H2O+CO2↑ ③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