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865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1、  心理发展的概念★(了解)

2、  人生全程发展及3观点(了解)

0~1

乳儿期

1~3

婴儿期

3~6、7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6、7~11、12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11、12~14、15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

14、15~25

青年期

25~65

成年期

65岁以后

老年期

3、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选择)

(1)

(2)

(3)

(4)

4、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选择、判断)

阶段

又称

特征

学段

(1)童年期★

学龄初期

可塑性最强

小学阶段(四年级)

(2)少年期★

学龄中期

半成熟、半幼稚、4个总体特征

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初中阶段

(抽象思维占主导)

(3)青年初期

学龄晚期

 

高中阶段

5、中小学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①个体差异

②学习准备

③关键期—劳伦兹

2岁

口头语言

2~3岁

计数能力

2.5~3.5岁

遵守行为规范

3岁左右

独立生活能力

4岁

形状知觉形成

4~5岁

学习书面语言

 

(2)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了解)

6、心理发展的基本模式(了解)

7、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选择)

(1)

(2)

(3)

(4)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3大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实质:

核心—“发生认识论”

                     基础—动作

(2)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阶段

特征

(1)感知运动阶段(0~2)

①②③④(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自我中心、泛灵论)

(3)具体运算阶段(7~11)

①②③④⑤(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

(2)(3)(4)

 (临沭联华教育原创整理)

 

(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1)

(2)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核心思想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4、“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1)

(2)

5、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支架的应用★★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阶段

发展任务

1、基本的信任感—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羞耻感(2~3岁)

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内疚感(4~5岁)

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自卑感(6~11岁)★

培养勤奋感(学龄初期)

5、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

培养自我同一性(学龄中期)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填空)

 

 

 

 

 

(一)认知差异

 

1、认知能力差异

(1)智力类型差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正态/常态分布、钟形曲线

(3)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①早慧/早熟

②大器晚成

(4)智力的群体差异★:

性别、年龄、种族

 

2、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2)冲动型——沉思型

(3)具体型——抽象型

(4)辐合型——发散型

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

(2)(3)(了解)

 

 

 

(二)性格差异★

 

 

1、性格的特征差异

(1)奥尔波特

①共同特质

②个人特质:

首要、中心、次要

(2)卡特尔

(因素分析)

①表面特质

②根源特质

(3)苏联

①②③④

2、性格的类型差异

(1)向性说

①外向型

②内向型

(2)独立顺从说

①独立型

②顺从型

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

(2)

新增考点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

(2)

(3)

(4)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1、  学习的概念★(选择、判断)

2、  学习的内涵(了解)

3、  学习的分类★★(选择、填空)

(一)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水平分类

①信号学习

 

 

①连锁学习

②刺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②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③具体概念学习

④定义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⑤规则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

⑥解决问题的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

5小类

 

认知领域

②认知策略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领域

⑤态度

情感领域

 

 

(二)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方式

①接受学习

②发现学习

(2)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认知结构

①有意义学习

②机械学习

 临沭联华教育原创

 

(三)其他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主体

①动物学习

②人类学习

③机器学习

(2)学习时的意识水平

①内隐学习

②外显学习 (阿瑟·雷伯)

 

(3)学习内容(我国)

①知识的学习 

②技能的学习

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4、学生学习的特点★★(简答、选择)

(1)学习形式

(2)学习过程

(3)学习内容

(4)学习目标

(5)被动性

5、影响学习的条件(了解)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刺激—反应的联结(联结派学习理论)(选择、判断、填空、简答)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1)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

(2)中性刺激

(3)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2、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规律

(1)泛化与分化★

(2)消退

(3)恢复

 

 

 

(二)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

2、学习的过程:

3、学习三原则:

(1)准备律

(2)练习律(3)效果律

4、联结—试误说的教育意义:

做中学

(1)

(2)(3)(4)

5、评价:

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行为分类

(1)应答性行为(不随意)

(2)操作性行为(随意)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增加概率)

①正强化

②负强化

③连续—间隔强化

④固定比例—间隔比例强化

⑤固定时间——变化时间强化

(2)

①逃避条件作用

②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

 

(4)惩罚

(降低概率)

①呈现性惩罚:

施加厌恶刺激

②移除性惩罚:

移去满意刺激

3、强化理论对学习的意义(了解)

(1)强化的应用

(2)消退的应用

(3)惩罚的应用

4、程序教学

(1)原理:

概念+连续接近法

(2)原则:

①②③④⑤原则

5、行为塑造

(1)概念:

(2)原则:

(3)行为塑造技术:

①连锁塑造

②逆向连锁塑造

 

 

 

 (四)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1)环境

(2)个体(3)行为

2、学习的实质:

观察学习

(1)

(2)(3)(4)

3、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

(2)保持

(3)复现(4)动机

4、对强化的重新解释: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选择、填空、判断、简答)

 

 

(一)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苛勒)

1、学习的实质:

形成新的完形

2、学习的过程★:

顿悟的过程

3、区分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试误是顿悟的前提

(2)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3)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4)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二)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

(1)核心:

期望

(2)形成认知地图:

S-O-R

2、潜伏学习

 

 

 

 

(三)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教学论

            ——认知—发现学习说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

(2)学习过程:

①②③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

 

(2)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

3驱力

②结构原则:

3表象

③程序原则

④强化原则

3、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的概念:

(2)发现学习的作用:

(了解)

 

 

 

 

(四)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言语)学习理论

1、区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了解)

 

2、有意义学习(有意义言语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2)同化论

(3)相互作用观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①②③

 

4、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2)整合协调原则

(3)先行组织者

 

 

 

(五)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累积学习理论)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观

(1)学习结构模式:

(了解)

(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8阶段

 

2、加涅对教学心理学的贡献

(1)“九五矩阵”教学法

      五目标、九事件

(2)课堂教学8阶段:

(同学习过程8阶段)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

 

人际关系:

真诚、接受、理解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无意义学习

(2)有意义学习

(3)区分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了解)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

(2)(3)(4)(5)阶段

特定的心理氛围:

(1)

(2)(3)

 

 

二、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1、课程目标层面:

2、课程结构层面:

3、课程内容层面:

4、课程实施层面:

5、课程评价层面: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选择、简答)

 

 

一、建构主义不同的取向

 

1、个人建构主义—皮亚杰

(1)

(2)

(3)

2、社会建构主义—维果斯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的动态性

 

2、建构主义学习观

(1)

(2)

(3)

3、建构主义学生观

 

4、建构主义教师观

帮助者、合作者

5、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1)

(2)(3)(4)

(了解)

 

 

6、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随机通达教学

(2)支架式教学

(3)认知学徒式教学

(4)抛锚式教学

(5)自上而下教学

(6)培养学习共同体教学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了解)

1、

2、

3、

新增考点

模仿的4种方式

(1)直接模仿

(2)综合模仿

(3)象征模仿:

模仿代表意义

(4)抽象模仿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的概念★★(选择、填空)

2、学习的动机的成分★(选择、填空)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3、学习动机的分类★★(选择)

划分标准

学习动机

概念

诱因来源

1、内部学习动机

 

2、外部学习动机

 

社会意义

1、高尚的学习动机

 

2、低级的学习动机

 

作用时间

1、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2、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作用大小

1、主导性学习动机

 

2、辅助性学习动机

 

学业成就动机不同

(奥苏贝尔)

1、认知内驱力

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

外部动机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选择、判断)

(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启动、定向、维持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①学习动机对学校效果的影响

A、一般情况:

一致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点

②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了解)

5、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选择)

(1)主观因素:

①②③④⑤

(2)客观因素:

 

二、学习动机理论(选择、判断、简答)

学习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1、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

奖励与惩罚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人本主义

缺失需要

成长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

(1)力求成功的动机50%

(2)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

 

 

 

成败归因维度

稳定性

因素来源

可控制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性

不可控性

能力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外界环境

 

 

 

 

5、习得性无力(助)感理论★

 

塞利格曼

(1)

(2)

(3)

(4)阶段

 

 

 

6、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

(1)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①结果期待

②效能期待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临沭联华教育原创。

 

 

 

 

 

 

 

 

 

三、学习需要的培养:

(选择、简答)

1、

2、

3、

4、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学习动机的激发(简答)

(1)

(2)

(3)

(4)

(5)

(6)

(7)

(8)

2、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

(2)

(3)

(4)

3、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简答)

(1)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2)学习动机培养的方法

 

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及其种类★★

1、  学习策略的概念(选择、填空)

2、  学习策略的特征(选择)

(1)

(2)

(3)

(4)

3、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了解)

(1)自我调节学习的条件

(2)教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

4、学习策略的种类★(选择、填空、简答)

 

 

 

 

 

 

 

 

 

 

 

 

 

 

学习策略

(迈克卡)

 

分类

概念

例子

 

 

 

 

 

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过度学习

(4)画线

 

 

(2)精加工策略

 

(1)记忆术:

11种

(2)做笔记:

较为普遍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

 

(1)归类策略(组块)

(2)纲要策略:

①主题纲要法

              ②符号纲要法:

4图

 

 

 

 

元认知策略

(弗拉维尔)

(1)计划策略

 

(1)设置目标

(2)浏览材料

(3)设置思考题

 

(2)监控策略

 

(1)阅读时对注意跟踪

(2)对材料自我提问

(3)考试时监控速度和时间

 

(3)调节策略

 

(1)调整阅读速度

(2)重新阅读

(3)复习

(4)使用应试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

 

(1)调节自然条件

(2)设计好学习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

 

(1)正确归因

(2)自我奖励

(3)调节成败的标准

(4)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5)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6)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

(4)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教学

1、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选择)

(1)

(2)

(3)

(4)

(5)

(6)

2、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选择)

(1)

(2)

第三节  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概念:

(选择、填空)

2、学习迁移的种类★(选择)

分类标准

种类

 

(1)迁移的性质和结果

①正迁移(助长性迁移)

②负迁移(抑制性迁移)

③零迁移

(2)迁移发生的方向

①顺向迁移:

前对后的影响

②逆向迁移:

后对前的影响

(3)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①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②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2表现

(4)迁移内容

①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

②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5)迁移的程度

①自迁移

②近迁移

③远迁移

(6)迁移的路径

①低路迁移

②高路迁移

(7)迁移所需内在心理机制

①同化性迁移

②顺应性迁移

③重组性迁移

3、  学习迁移理论

(1)早期的迁移理论(选择)

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

观点

①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

最早;无条件、自发的、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②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武德沃斯

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共同要素

③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

贾德

“水下击靶”实验

④关系理论

苛勒

“小鸡觅食”实验

 

(2)当代的迁移理论★(选择)

迁移理论

代表人

观点

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3点

②产生式理论

安德森

产生式的相似

③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

 

4、  影响迁移的因素(条件)★

(1)学习材料的特点

(2)原有的认知结构:

①②③

(3)对学习情景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

(5)学习策略的水平

(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5、促进学生有效的迁移★★(简答)

(1)①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概述

1、知识的概念(了解)

2、知识的分类(选择)

 

分类标准

分类

概念

代表人

 

(1)表征形式

①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

言语描述

表征★:

命题和命题网络

表象和图式

 

 

安德森

②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

行为步骤的知识:

3阶段2类型

表征★:

产生式和产生系统

(2)反映活动的深度

①感性知识

外在:

感知和表象

 

②理性知识

内在:

概念和命题

(3)策略性知识

 

如何思维

梅耶

 

3、知识学习的类型★(选择)

分类标准

分类

概念

代表人

(1)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①符号学习(表征学习)

主要内容:

词汇学习

 

②概念学习

共同本质和关键特征(核心)

③命题学习

复合意义

(2)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

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一般到具体:

派生类属学习

           相关类属学习

奥苏贝尔

②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具体到一般

③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

 

 二、知识学习的过程★(选择、填空)

 

 

 

 

 

 

 

 

(一)知识的获得

 

 

 

 

1、知识的感知

(1)感知与观察:

感知觉概述

(2)知识直观★:

①实物直观

                 ②模像直观

                 ③言语直观

(3)知识直观效果的提高:

                         ②

                         ③

                         ④

                         ⑤

 

 

 

2、知识的理解

(1)思维过程与知识的概括

(2)知识概括:

①感性概括(直觉概括)

               ②理性概括

(3)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正例和反例

                         ②变式★

                         ③比较

                         ④自觉概括

 

 

 

 

 

 

 

 

 

(二)知识的保持

 

 

 

 

 

1、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概念

特点

编码

存储

(1)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

感觉登记)

 

①②③

图像记忆

了解

(2)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①②③④⑤

 

听觉编码

 

 

复述

(3)长时记忆

  (永久性记忆)

图尔文

①情景记忆

②语义记忆

 

 

①②

 

意义编码

 

 

2、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遗忘及其规律

 

 

3、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运用记忆规律,

提高记忆的效果)

(1)

(2)

(3)

(4)

(5)

(6)

(7)

(8)

(三)知识的应用

 

 

 

第五节  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概念:

(了解)

2、技能的特点:

(了解)

3、技能与习惯:

(了解)

4、技能的种类及形成★:

(选择、填空)

 

概念

特点

类型

形成

 

 

 

 

操作技能

 

 

 

 

运动技能

动作技能

 

 

 

 

(1)客观性

(2)外显性

(3)展开性

 

 

 

(1)连续/不连续的操作技能

(2)封闭/开放的操作技能

(3)细微型/粗放型操作技能

(4)徒手型/器械型操作技能

 

形成阶段

①操作定向

②操作模仿

③操作整合

④操作熟练

形成标志

达到熟练操作

①②③④⑤

 

 

培训要求

①示范+讲解

②练习★4特点

高原现象

③反馈

④动觉

 

 

 

 

心智技能

 

 

 

智力技能

认知技能

 

 

 

(1)观念性

(2)内潜性

(3)简缩性

 

 

形成阶段★

①原型定向

②原型操作

③原型内化

 

形成特征

 

培训要求

  第六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与问题解决★

       

(1)问题概念:

(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