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495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 36页.docx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DOC36页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略】编号:

致:

【略】(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略】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项目部(印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查意见:

□同意□不同意□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审查意见:

□同意□不同意□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

项目监理机构(印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年月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同意□不同意□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

建设单位(印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

注: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

中国交通建设

【略】

【略】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略】

【略】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略】

【略】

冬雨季及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略】

【略】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1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2编制说明

本方案针对成都地区特有的季节气候气象特性,按照季节多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三个方面阐述上述气候下施工时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针对性技术方案,确保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

2概述

2.1工程概况

1)杭州路(梓州大道-沈阳路)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是区域内南北向次干路,项目起点与已建梓州大道平面交叉,终点与止于已建沈阳路。

全线主路采用城市次干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40km/h。

根据《关于成都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项目等专题会议纪要》(天府新区成都党工管委会专题会议纪要2017-84号)文件相关内容,于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段设置下穿隧道。

下穿隧段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20km/h,按城市支路标准进行设计。

梓州大道至武汉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5m,武汉路至万安南82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5m,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2m,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至沈阳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0m。

2)杭州路下埋设排水、电力、给水、通信等工程;K0+800-K1+800处设计有一下穿隧道;

K1+250处设有一双孔箱涵,K2+033处设置有一单孔盖板涵,K2+780、K3+120、K3+360处均设置有一1-φ1.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K2+440-K2+700处污水管道设计为顶管施工。

2.2气象条件

1)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

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2)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小时;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3)成都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最高气温为38.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日最高温度达35摄氏度以上,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夜间最低温达零下2摄氏度;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别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3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1雨季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雨期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调整施工步序,逐段、分片分期展开施工,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综合规划、合理设置防排水系统,做好施工现场、生活区防排水措施,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6)应尽可能避开大风大雨天气施工,遇暴风雨应停止施工。

7)制定防洪水、防台风措施及急救预案。

防止洪水淹没机械设备、工程材料。

3.2雨季基坑施工

雨季施工时编制晴雨表,安排专人负责收听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工作,并应根据天气预报实时调整施工进度,调整施工部署。

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地形及汇水条件、基坑四周地面水系情况,做好地表水导引及坡顶截排水,开挖前排除表面积水,并在坡顶设置基坑截水沟,基坑开挖时随分层开挖深度做好临时积水的引排工作,严禁带水开挖。

坡顶设置防护层,保护范围应延仲到坡顶纵截水沟外侧,并进行硬化。

坡顶截水沟应做好铺砌及防渗漏处理,截水沟应结合地形条件分段布置向坑外排放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之间的截水沟底坡平顺,严禁截水沟排水不畅,当地形条件复杂时可适当采取一定的挖填措施。

坡顶截流堰与纵向截水沟之问地面应做成倾向截水沟一侧的缓坡,以确保排水畅通,严禁坡顶积水。

当上层滞水水量较丰或预计有降雨来临时不能做到连续施工,开挖施工期问可能导致开挖面或坡脚积水时,应在坡底做好临时引排措施。

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随挖随设,并随时抽排集水坑内的积水,暴雨来临前加大抽排水设备投入,加强巡视,做好设备保养维护,发现基坑积水立即排除,严禁坡脚积水造成土体软化。

每年雨季或山洪到来前,对山前防洪截水沟、缓洪调节池、排水沟、集水井等均应进行检查,清除淤积物,保证排水畅通。

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降雨的影响,分层、分段开挖,一次工作面开展不宜过大,分段长度宜为15m-30m。

开挖与坡面防护分级跟进作业,本级边坡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处理,单级边坡防护白下而上进行。

在上一级边坡处理完成之前,严禁下一级边坡开挖。

在分级开挖过程中,应采取逐层设临时截流沟、逐层排水的方式,合理地分区、分片开挖,及时排走施工区的积水,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开挖施工的影响。

出现滑坡时,应及时处理,再向下开挖,若分析预测存在较大的滑坡可能时,则应结合具体情况研究确定处理方案及施工作业程序。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重型设各在上一级马道和坡顶上行驶、开挖好的马道和坡顶及坡面堆放渣土和其他施工材料,不可避免时必须经过稳定复核计算。

当开挖作业面接近支护层时,应根据开挖揭露的地层情况,监视膨胀土地层分布、膨胀特性的变化情况,发现地层情况与设计勘探成果差异较大时,应及时会同相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置措施。

雨前要对已挖开未进行支护的侧壁边坡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配备足够多抽水设备,雨后及时排走基坑内积水。

基坑侧面和底面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完成基坑分层开挖后,应立即采取防坡面雨淋的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泡水软化、水土流失等现象。

2)边坡的临时防护措施宜采用防雨布(低规格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护;

3)对于未及时以换填土覆盖的裸坡,视天气情况进行洒水保湿处理;

4)基坑底面形成后,除采取保护措施外,应迅速进行垫层、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及时回填,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施工过程除应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规定进行第三方专业监测外,施工方应同时组织本单位的专职巡视人员,加强雨季施工期间的基坑位移、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危险源,及时排除。

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评估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敏感度,结合第三方监测确定的变形报警值,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出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监测的变形报警值。

必要时在基坑施工前对周边敏感的建筑物及管线设施预先采取加固措施。

施工过程中,根据专业监测和施工监测结果,及时分析评估基坑的安全状况,对超出控制值或有较大变形迹象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改进施工方案。

基坑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对监测点应有专人负责保护,监测过程应有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遇到连续降雨等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加强基坑监测,监测工作不得中断,并应同时采取措施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

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加大预留土墩,坑内堆砂袋、回填土、增设锚杆、支撑等。

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变形过大时,增加临时支撑(斜撑、角撑),支撑加设预应力,调整支撑的竖向问距,基坑周边卸载或坑内压载。

围护结构、支撑、周围地表、坑底土体隆起变形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时,进行局部或全部回填,待结构稳定后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处理。

开挖土方不均衡、支撑延时导致围护墙和支撑变形速率过大,基坑回弹和周围土体变位过大,采取调整开挖及支护部位的施工工序及参数。

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在基坑外加设沉降监测点,并应采取以下方法处置:

1)采取坑内加载反压或坑内沿周边插入板桩防止坑外土向坑内挤压,坑底被动区采取注浆加固;

2)采取分区、分步开挖,并及时浇注快硬混凝土垫层;

3)采取中心岛法开挖施工。

围护结构严重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冒水时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可采用坑内引流、封堵或坑外快速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漏;

2)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时,应分析坑内观察井的水位情况,采用加大坑内降水、坑内、坑外快速封堵的方法进行处理。

边壁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并回填土方反压流砂,再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并在流砂层采取注浆加固处理。

坑底出现流砂时,应采取坑内降水补救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减小动水压力。

暴雨来临前,降水施工用配电盘、箱应置于高处,并做防雨处理。

防止暴雨淹没引发安全事故。

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引起周边建筑与地下管线沉降速率超过警戒值,应调整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有回灌条件时,应启动回灌井工作或施工回灌井进行回灌。

3.3雨季混凝土结构施工

1)模板支架的基础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严防雨季因地面软化引起基础沉降及支架垮塌,导致结构断裂及损坏。

2)钢筋、钢绞线应支垫覆盖好,保持防水、防潮。

3)雨天钢筋加工、焊接应在防雨棚内进行。

4)雨后模板和钢筋上的淤泥、杂物等,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清除干净。

5)结构外露的钢筋、钢绞线及铁件等应采用覆盖或塑料布缠裹等防锈措施。

1)雨期水泥储存应防雨防潮。

因受潮有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

2)雨期施工,应增加砂、石骨料含水量的检测次数,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和比,确保拌和质量。

砂石含水量检测,每个台班不少于1次,雨后需拌制混凝土须先检测后调拌。

3)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覆盖好,严防雨淋离析。

4)除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外,不宜在大雨天浇筑结构混凝土。

3.3.3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雨天应覆盖好,不得被雨淋。

当混凝土浇筑时有大雨征兆时应停止浇筑,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已浇筑混凝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混凝土表层出现无浆的现象,大雨停止后揭开薄膜并对表面冲刷过的混凝土进行清除,清除彻底后再次振捣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3.4雨季防水施工

防水工程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下雨时应停止防水施工,雨后防水施工应排除结构物表面的积水,并晾干后方可施工。

对已施工部位用塑料布进行覆盖;雨后发现防水层被雨水冲刷破坏时,应返工重做。

雨季期间防水施工,要经常注意当地近期天气预报,利用晴好天气施工。

找坡层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做防水层前,遇雨天(包括小雨天气)必须用塑料布进行覆盖;雨后发现防水层被雨水冲刷破坏时,应返工重做。

3.5雨季砌体施工

在砌体砂浆未达到终凝前,雨天应覆盖好,严防雨水冲淋。

现场制作的砌体砂浆试块应采取防雨措施。

砌体的砌筑块石、片石或预制混凝土块应将淤泥、杂物冲洗干净方可砌筑。

要防止砌块(砖)被雨水淋得太湿或被雨水浸泡,下雨时要用塑料布将砌块(砖)覆盖,含水量较多的砌块(砖)应待适当晾干后再用。

砌筑时如出现浆水顺墙面流淌现象,说明砌块(砖)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则应选择干砖与湿砖搭配砌筑,或用稠度较小的砂浆。

下雨前对新砌筑的墙应及时覆盖,以防止砌体砂浆被雨水冲刷。

如雨后发现砌体砂浆被雨水冲刷严重时,应拆除重砌。

雨季砌墙时,容易出现砂浆流淌的现象,如不注意纠正,不仅影响墙面整洁,还容易出现墙身倾斜,灰缝厚薄不均,水平灰缝不平直等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3.6雨季脚手架施工

雨季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架子的搭设质量和安全要求,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搭设架子的地面要求夯实,并注意排水,立杆下端应垫通长厚木板,架子应设扫地杆、斜撑、剪刀撑,并与建筑物拉结牢固。

上人马道的坡度要适当,钉好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并定期派人清扫马道上的积泥。

雨后高空作业人员应穿胶底鞋,注意防滑。

雨季施工期间对架子工程应安排专人巡查维修,特别下雨后地面容易下沉,防止架子悬空及下沉,确保使用安全。

3.7雨季机电设备施工

在雨季到来之前,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淹、防潮、防霉、防锈蚀、防漏电、防雷击等项措施,管好、用好施工现场机电设备,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现场机械管理人员在雨施期间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加强巡视,一经发现机械运转隐患,立即处理,杜绝事故发生。

做到昼夜有人值班,并严格交接班制度;

对露天放置的大型机电设备要防雨、防潮,对其机械螺栓、轴承部分要经常加油并转动以防锈蚀,所有机电设备都要安装预防漏电保安器。

在施工现场比较固定的机电设备(对焊机、电锯、电刨等)要搭设防雨棚或对电机加防护罩;不允许用塑料布包裹)。

对于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必须进行复测(电阻值大于4欧姆),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处理。

对于避雷器要作一次预防性试验。

机电设备的安装、电器线路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方案措施执行。

各种机械的机电设备的电器开关,要有防雨、防潮设施。

雨后对各种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外用脚手架等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生倾斜、变形、下沉、漏电等迹象,应立即标志危险警示并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停工处理。

施工现场经常移动的机电设备(如打夯机、混凝土振动器等)用后应放回工地库房或加以遮盖防雨,不得放在露天淋雨,不得放在坑内,防止雨水浸泡、淹没。

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从事钢筋焊接及操作蛙式打夯机、砼振捣棒等室外作业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3.8雨季基坑回填施工

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早排出积水,清除淤积泥砂,尽快回填土。

基坑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雨期土方回填施工应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时取样试验,将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必要时应事先对土源加以覆盖,避免出现橡皮土。

下雨时,回填料含水量较大,并且基坑会出现较多的积水,大雨期间基坑严禁回填。

当回填土被雨水浸泡或出现“橡皮土”时,应挖出晾晒后重新回填。

3.9雨季路基施工

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路基施工应及时做好防排水,基底、坡脚、填层面均不得积水,靠近河沟侧的路基,应防止水渗入路基结构内部,在雨季施工时,应使地表水不流入细料土和粉砂粘砂取土坑、场内,并应将取土坑内局部积水随时排除,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积水。

雨季路基填筑时,采用分层铺填碾压,为了使填料保持刚挖下时的天然含水量,不为地面水、雨水所渗入而饱和,应随挖随运,随铺散随碾压,不应长久将运来的填料放置不用。

每一碾压层面均应作成2~3%的横坡排水,并做好截水沟,碾压好的路基面上不允许高低不平,不得出现凹坑,路基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当天填筑的土方当天压实完毕,不留尾巴。

预防突然降雨,造成以后处理不便。

雨季填筑的填料,如若含水量过大,不宜用作填料时,应弃置于土场内晾晒风干后再填于路基。

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

在路基边坡上每间隔30~50m及变坡点处设集中流水槽。

流水槽用水泥混凝土砂浆抹面,以利集中排水,减少路基被雨水冲刷。

路基工程的排水系统必须完善,并随时注意检查,保持排水系统通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

排出的雨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

为了避免雨水、地表水不渗或少渗入取土坑内,不使取土坑内填料含水量加大,在取土坑四周设置好排水沟,当地下水为高时,应在取土坑内挖掘纵横沟渠或做成盲沟将水引出,以保证雨后填料含水量不会太大。

装、卸潮湿泥土时,为减少湿土粘着工具和车箱,在与湿土接触部分,先撒干砂或干细土,也可用锯木粉或炉灰。

如果湿土的含水量达到饱和,超过塑限时,可采用冲洗后的铁斗车装土,且每装一、二次,就必须重新冲洗。

雨季填筑路基时,根据使用机具的性能和数量,合理组织几个工作面轮流作业,紧凑衔接,快速施工。

雨后路基碾压完成的填筑层须重新晾晒用压路机碾压,并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层。

对受雨水浸泡过久而松散的填筑层,用推土机清除松散的表层填料至好土层,压路机重新碾压并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层土方。

雨后须检查路基边坡冲刷情况,对受雨水冲刷严重处须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回填填料,小型打夯机实,并检查路基填土宽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两侧须加宽50cm,以便保证路基的压实度。

3.10雨季基层施工

雨后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强度要求后方可摊铺。

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横向按设计预留横坡,便于横向排水。

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用薄膜覆盖,防止雨水渗透。

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3.11雨季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1)降雨或基层有集水或水膜时,不应施工。

2)施工现场应与沥青混合料生产厂保持联系,遇天气变化及时凋整产品供应计划。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运输必须用篷布覆盖。

4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4.1冬季施工基本要求

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

3)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

4)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4.2冬季混凝土施工

1)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并应采取防雪挡风等措施,减少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2)冷拉钢筋时温度不宜低于-15℃,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可不低于-20℃。

当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方法冷拉时,冷拉控制应力宜较常温时酌予提高,提高值应经试验榷定。

3)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

4)钢筋的冷拉设备、预应力筋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本工程结构施工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严格按照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以及本方案的相关技术要求,按照冬季施工特点对混凝土的配置过程的配合比、水灰比、早强剂、抗冻剂、拌合温度、坍落度等各项指标严格控制,使得冬季施工时配制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抗渗性能优异,达到冬季施工的要求。

1)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水灰比不宜大于0.5。

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

2)浇筑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以及适量早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本规范的规定,且不应采用蒸汽养生。

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3%。

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防冻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氯盐防冻剂。

3)拌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

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

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

各种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冬期施工热工计算榷定,但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拌和水和骨料最高温度(℃)

项目

拌合水

骨料

强度等级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强度等级等于及大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

注: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加料顺序为先加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加水泥。

4)冬期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骨料应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

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

加料顺序为骨料、水,稍加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

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扳、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浇筑完成后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3)冬期施工在浇筑下一级混凝土时,应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接合面加热,其温度应保持5℃以上。

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结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

4)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宜采用热混凝土或热水泥浆,并应适当降低水灰比。

浇筑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5)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15℃时,宜停止施工。

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混凝土面层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

成形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

在负温度条件下严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4.3冬季防水施工

低温时不宜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施工时应对卷材及铺贴基面采用烤枪适当加热,然后及时进行铺贴。

4.4冬季砌体施工

1)砌块应干净,无冰霜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