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48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docx

妇产科历年重点简答题整理

2008-11-26/山东大学/医学院/04级/临七教改/妇产

1.流产临床分类:

答:

〔1〕先兆流产:

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休息或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假设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2〕难免流产:

指流产不可防止。

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下腹痛加剧或出现胎膜破裂。

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开。

〔3〕不全流产:

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还有部分残留,或胎儿排出后而胎盘滞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

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内有妊娠物堵塞或持续性流血。

〔4〕完全流产:

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

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关闭。

此外,流产有3种特殊情况:

〔1〕稽留流产:

又称过期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

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有先兆流产症状或无任何症状。

〔2〕复发性流产:

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

〔3〕流产合并感染:

流产过程中,假设阴道流血时间长,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非法堕胎,有可能引起宫腔感染,常为厌氧菌及需氧菌混合感染。

2.胎盘早剥临床表现:

I度:

以外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

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

II度:

胎盘剥离面1/3左右,常有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

腹部检查可见子宫偏大,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

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III度:

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

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腹部检查见子宫硬如板状,宫缩间歇时不能松弛,胎心消失。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

阴道粘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

4.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

重度子痫前期:

应住院治疗,原则为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解痉:

首选硫酸镁,肌注或静脉给药

镇静:

地西泮或冬眠药物

降压:

当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时用降压药,降压药应对胎儿无毒副作用,对心、肾、胎盘血流影响小,不至于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低。

可用肼屈嗪、硝苯地平等。

扩容:

仅用于血小板比容≥0.35,全血黏度≥3.6,血浆黏度≥1.6,尿相对密度≥1.020,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者。

可用白蛋白,全血。

利尿:

呋塞米或甘露醇

适时终止妊娠:

指征:

①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②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超过34周,经治疗好转;③子痫前期孕妇,胎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④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肺尚未成熟,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⑤子痫控制后2h内孕妇

终止妊娠方式:

剖宫产、引产

5.临产的表现: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s,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6.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体积过大而引起膀胱、直肠等压迫症状;能确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者;疑有肉瘤变。

7.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机制:

〔1〕对精子和胚胎的毒性作用:

局部压迫可以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对胚胎有毒性作用。

铜离子具有使精子头尾别离的毒性作用。

〔2〕干扰着床:

①长期异物刺激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及慢性炎症,使受精卵着床受阻;②子宫内膜受压缺血看激活纤溶酶,致使囊胚溶解吸收;③铜离子进入细胞,阻碍受精卵着床及胚胎发育。

〔3〕左炔诺孕酮IUD的避孕作用:

可使一部分妇女抑制排卵。

主要是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局部作用:

①使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不利于受精卵着床;②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宫颈粘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透。

〔4〕含吲哚美辛IUD:

吲哚美辛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而减少防止IUD后的出血反应。

8.闭经的病因学分类:

〔一〕原发性闭经:

〔1〕第二性征存在的原发性闭经:

①米勒管发育不全综合症:

约占20%青春期原发性闭经。

②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

又称睾丸女性化完全型。

为男性的假两性畸形。

性腺为睾丸,位于腹腔内或腹股沟。

睾酮水平正常,但靶细胞的睾酮受体缺陷,表现为女型,乳房发育,阴道为盲端,子宫输卵管缺如。

③对抗性卵巢综合症:

或称卵巢不敏感综合症。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女性第二性征存在。

④生殖道闭锁。

⑤真两性畸形:

非常少见,同时存在男性和女性性腺。

〔2〕第二性征缺乏的原发性闭经:

①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

多因下丘脑分泌GnRH不足或垂体分泌性腺激素不足而导致原发性闭经。

②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

原发于性腺衰竭所致的性激素分泌减少可引起反馈性LH和FSH升高,常与生殖道异常同时出现。

〔二〕继发性闭经:

〔1〕下丘脑性闭经:

最常见,指中枢神经系统及下丘脑各种功能和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闭经,以功能性原因为主。

此类闭经的特点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GnRH缺陷或下降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低下。

病因主要包括精神应激、体重下降、运动性闭经、药物性闭经以及颅咽管瘤等。

〔2〕垂体性闭经:

主要病变在垂体。

包括垂体梗死、垂体肿瘤和空鞍蝶综合征等。

〔3〕卵巢性闭经: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低下,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闭经。

主要包括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性肿瘤以及多囊卵巢等。

〔4〕子宫性闭经:

主要病因包括感染、创伤导致宫腔粘连引起的闭经。

月经调节功能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也正常。

9.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诊断标准:

〔1〕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应对所有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妇女进行75gOGTT。

75gOGTT的诊断标准:

空腹及服糖后1、2小时的血糖值分别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

任何一点血糖值到达或超过上述指标即可诊断为GDM。

〔2〕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建议妊娠24-28周首先检查FPG。

假设FPG≥5.1mmol/L,可以直接诊断为GDM;假设在4.4-5.1mmol/L之间者,应尽早进行75gOGTT;假设<4.4mmol/L,可暂不行75gOGTT。

〔3〕孕妇具有GDM高危因素,首次OGTT正常者,必要时在妊娠晚期重复OGTT。

10.卵巢癌的治疗: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1〕手术治疗:

早期〔FIGO的I或II期〕应进行全面分期手术。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目的是切除所有原发灶和尽可能切除所有转移灶。

〔2〕化疗:

经过全面分期手术的IA期和IB期且为G1的患者不需化疗外,其他患者均需化疗。

〔3〕放射治疗:

价值有限。

对于复发患者可选用姑息性局部放疗。

〔4〕其他:

目前应用较多的hi细胞因子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1〕手术治疗:

建议行全面分期手术。

对复发者仍主张积极手术。

〔2〕化疗:

除I期无性细胞瘤和I期、G1的未成熟畸胎瘤外,其他患者均需化疗。

〔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1〕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参照卵巢上皮性癌,但可不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

复发患者也可考虑手术。

〔2〕术后辅助治疗:

I期低危患者术后随访即可;I期高危患者术后可选择随访,也可选择化疗或放疗;而II-IV期患者术后应给予化疗或残余灶放疗。

2008-11-22/山东大学/医学院/04级/临六/妇产

1.流产的类型

2.IUD放置的禁忌症:

①妊娠或妊娠可疑;②生殖道急性炎症;③人工流产出血多,疑心有妊娠残留或感染可能;中期妊娠引产、分娩或剖宫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不良有出血或潜在感染可能;④生殖器官肿瘤;⑤生殖器官畸形;⑥宫颈内口过松或子宫脱垂;⑦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⑧宫腔<5.5cm或>9.0cm者;⑨近3个月内有月经失调、阴道不规则流血;⑩铜过敏。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下腹痛或痛经:

为主要症状,典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2〕不孕:

不孕率高达40%。

〔3〕性交不适:

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4〕月经异常:

15-30%的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

〔二〕体征:

卵巢异位囊肿较大时,可扪及与子宫粘连的肿块。

囊肿破裂时可有腹膜刺激征。

典型盆腔内异症双合诊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凹陷、宫骶韧带或宫壁下方可扪及触痛性结节。

4.卵巢肿瘤的淋巴转移途径:

①沿卵巢血管经卵巢淋巴管向上至腹主动脉胖淋巴结;

②沿卵巢门淋巴管达髂内、髂外淋巴结,经髂总至腹主动脉胖淋巴结;

③沿圆韧带进入髂外及腹股沟淋巴结。

5.VVC的治疗原则:

〔1〕消除诱因:

假设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勤换内裤等。

〔2〕单纯性VVC治疗:

①局部用药:

可选用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等;

②全身用药:

可选用氟康唑口服。

〔3〕复杂性VVC的治疗:

①严重VVC:

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用药均应延长治疗时间。

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

②复发性VVC:

一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及以上称为复发性VVC。

选择敏感药物,延长治疗周期。

③妊娠合并VVC:

局部治疗为主,以7日疗法效果最正确,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4〕性伴侣治疗:

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

〔5〕随访。

6.输卵管妊娠的病因:

〔1〕输卵管炎症:

为主要病因。

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

炎症导致管腔变窄、纤毛运动受损、蠕动减弱等;

〔2〕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纤毛缺乏、输卵管憩室等。

〔4〕辅助生殖技术;

〔5〕避孕失败。

7.闭经的类型:

8.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9.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

10.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首选。

手术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而是切除病变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

〔2〕放疗:

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分为腔内照射和体外照射两种。

〔3〕化疗:

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措施之一,也可用于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疗以期减少盆腔外的远处转移。

〔4〕孕激素治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癌,也可适用于极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2008-11-22/山东大学/医学院/04级/影像班/妇产

1.流产的原因:

〔1〕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原因。

〔2〕母体因素:

①全身性疾病:

如严重感染、高热、严重贫血、心衰、消耗性疾病以及TORCH感染等。

②生殖器官异常:

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宫腔粘连等。

③内分泌异常:

如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甲减、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

④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

⑤免疫功能异常:

包括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同种免疫功能异常。

〔3〕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自然流产。

〔4〕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重金属元素、甲醛等。

2.妊高症的病理生理变化:

本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

〔1〕脑:

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

出现相应局部缺血和出血症状。

脑水肿可导致感觉迟钝、思维混乱等。

〔2〕肾脏:

肾小球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纤维素沉积。

血浆蛋白自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

〔3〕肝脏:

子痫前期可出现肝功的异常。

〔4〕心血管:

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射血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少。

严重时可导致心衰。

〔5〕血液:

血容量在妊娠晚期不能正常增加1500ml。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6〕内分泌及代谢:

妊娠晚期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升高可导致钠潴留,出现水肿。

3.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4.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I期

肿瘤局限在子宫颈

IA

镜下浸润癌〔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均为IB期〕,

间质浸润深度<5mm,宽度≤7mm

IA1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

IA2

间质浸润深度<5mm且>3mm,宽度≤7mm

IB

临床癌灶局限于子宫颈,或者镜下病灶超过IA

IB1

临床癌灶≤4cm

IB2

临床癌症>4cm

II期

肿瘤超越子宫,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

IIA

肿瘤侵犯阴道上2/3,无明显宫旁浸润

IIA1

临床可见癌灶≤4cm

IIA2

临床可见癌灶>4cm

IIB

有明显宫旁浸润,但未到达盆壁

III期

肿瘤已扩展至骨盆壁,直肠指诊在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

肿瘤累及

阴道下1/3,由肿瘤引起的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除去其他病因所致〕

IIIA

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IIIB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IV期

肿瘤超出了真骨盆,或侵犯膀胱和直肠粘膜

IVA

肿瘤侵犯邻近的盆腔器官

IVB

远处转移

5.IUD的避孕机制

2008-06-11/山东大学/04级/临七/妇产

1.骨盆类型:

〔1〕女型: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

〔2〕扁平型:

骨盆入口呈扁椭圆形,入口横径大于前后径。

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曲度,故骨盆浅。

〔3〕类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

骨盆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宽,骶骨向后倾斜。

〔4〕男型: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

2.早期妊娠的诊断:

〔一〕症状体征:

〔1〕停经:

停经10日以上,高度疑心妊娠,停经2个月以上,则妊娠的可能性更大。

〔2〕早孕反应:

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缓解。

〔3〕尿频;

〔4〕乳房发育:

自觉乳房胀痛,有明显的静脉显露。

〔5〕妇科检查:

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充紫蓝色。

停经6-8周双合诊可发现子宫峡部极软,称为黑加征。

〔二〕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

受精卵着床后不久,即可发现hCG升高。

〔2〕超声检查:

停经35日,宫腔内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妊娠6周,可见原始心管搏动;停经14周,测量头臀长度能矫正预产期;停经9-14周可用超声排出胎儿的严重畸形。

〔3〕宫颈粘液检查:

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涂片干燥后可见结晶。

〔4〕基础体温:

双相型体温的妇女出现高温相18日持续不降,早孕可能性大。

3.流产的类型:

4.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心衰的诊断:

5.产后出血的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①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②产科因素:

产程过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等均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

③子宫因素:

子宫纤维过分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子宫疾病损伤〔剖宫产史等〕;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

④药物因素:

临产后过多食用镇静剂、麻醉剂和子宫收缩抑制剂等。

〔2〕胎盘因素:

①胎盘滞留:

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假设超过30min仍未排除,将导致出血。

②胎盘植入:

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

③胎盘部分残留:

残留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3〕软产道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

6.子宫肌瘤手术指征:

7.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

〔1〕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

由于子宫颈管粘膜皱襞较多,感染后容易形成持续性子宫粘膜炎,表现为宫颈管黏液及脓性分泌物;

〔2〕子宫颈息肉:

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3〕宫颈肥大:

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会导致腺体及间质增生。

8.卵巢肿瘤的并发症:

〔1〕蒂扭转:

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常在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位置改变使发生。

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典型症状是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2〕破裂:

自发性破裂常因肿瘤发生恶变,生长速度过快所致。

小的囊肿破裂时,患者仅有轻微腹痛;大的囊肿或畸胎瘤破裂时,患者常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

破裂也可导致腹腔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

〔3〕感染:

较少见。

多继发于蒂扭转或破裂。

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

〔4〕恶变:

肿瘤迅速生长尤其是双侧性,应考虑恶变可能。

9.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

B超是诊断卵巢异位囊肿和膀胱、直肠内异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病灶位置、大小和形状。

〔2〕血清CA125测定:

血清CA125水平可能增高,重症患者更为明显。

〔3〕腹腔镜检查:

是目前公认的最正确方法。

10.重度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

2008-05-28/山东大学/药学院/04级/临药七/妇产

1.雌激素生理功能:

1〕子宫肌:

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子宫内膜:

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3〕宫颈:

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粘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

4〕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并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阴道上皮: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粘膜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

6〕外生殖器:

使阴唇发育、饱满。

7〕第二性征:

促使乳腺管增生,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8〕卵巢:

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9〕下丘脑、垂体:

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代谢作用:

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2.围生期用药原则:

〔1〕必须有明确指征,防止不必要的用药;

〔2〕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使用药物;

〔3〕能用一种药物,防止联合用药;

〔4〕能用疗效肯定的药物,防止用尚难以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5〕能用小剂量药物,防止用大剂量药物;

〔6〕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注意及时停药;

〔7〕妊娠早期假设病情允许,尽量推迟到妊娠中晚期再用药;

〔8〕假设病情需要,在妊娠早期应用胚胎、胎儿有害的致畸药物,应先终止妊娠,随后再用药。

3.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①停经:

多有6-8周停经史;

②腹痛:

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当妊娠囊发生破裂时,突然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③阴道流血:

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

④晕厥与休克:

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⑤腹部包块。

〔2〕体征:

①一般情况:

出血不多时可代偿;出血较多时可有贫血、低血压甚至休克的症状。

②腹部检查:

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腹肌轻微紧张。

出血较多时可有移动浊音阳性。

③盆腔检查:

阴道内常有来自宫腔的少许血液。

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

〔二〕诊断

〔1〕hCG测定:

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

连续测定血hCG,假设倍增时间大于7日,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大;倍增时间小于1.4日,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小。

〔2〕孕酮测定:

输卵管妊娠时,血清孕酮水平偏低,多数在10-25ng/ml之间。

〔3〕B超:

当血hCG>2000IU/L、阴道超声未见宫内妊娠囊时,异位妊娠诊断基本成立。

〔4〕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

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1〕口服避孕药:

目的是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

适用于轻度内异症患者。

〔2〕孕激素:

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并与内源性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

〔3〕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米非司酮与子宫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是孕酮的5倍,副作用轻,无骨质丧失的危险。

〔4〕孕三烯酮:

有抗孕激素、中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

与达那唑相比,疗效相近,但副作用较低,对肝功影响也较小。

〔5〕达那唑:

抑制FSH、LH峰,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合成并增加其代谢;抑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促进垂体LH和FSH释放,但其对GnRH受体的亲和力比天然GnRH高出百倍,且半衰期长、稳定性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明显下降。

5.什么是CIN,及其分级与治疗:

〔一〕CIN定义: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

〔二〕分级:

I级:

即轻度异常。

上皮下1/3层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略大,核染色稍加深,核分裂象少,细胞极性正常。

II级:

即中度异常。

上皮下1/3-2/3层细胞核明显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深染,核分裂象较多,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极性尚存。

III级:

包括重度异常和原位癌。

病变细胞占据2/3呈以上或全部上皮层,细胞核异常增大,核质比例显著增大,核型不规则,染色较深,核分裂象多,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性。

〔三〕治疗:

〔1〕CINI期:

约60%的CINI期会自然消退,可仅随访观察。

假设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宜进行治疗。

〔2〕CINII期和III期:

约20%CINII期会发展为CINIII,5%发展为浸润癌。

故所有的CINII和III期均需要治疗。

阴道镜检查满意的CINII可用物理治疗或子宫锥切;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II和所有CINIII都应采用子宫锥切书。

经子宫锥切确诊、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进行子宫切除。

6.化疗常见毒副作用及其治疗:

2008-05-13/山东大学/公卫学院/05级/妇产

1.早期妊娠的诊断:

2.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

〔2〕子痫前期:

轻度:

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重度:

血压和蛋白尿持续加重,发生脏器功能不全或胎儿并发症。

出现下述任何一项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

①血压持续升高:

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蛋白尿>5g/24h或随机蛋白尿〔+++〕;③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④持续性上腹痛;⑤肝功异常;⑥肾功异常;⑦低蛋白血症伴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⑧血液系统异常:

血小板持续下降、贫血等;⑨心衰、肺水肿;⑩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3〕子痫:

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子痫发生前可有不断加重的重度子痫前期。

子痫抽搐发展迅速,持续约1-1.5min,期间患者无呼吸动作。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后出现蛋白尿≥0.3g/24h;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程度加重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20周倩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