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07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周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周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周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周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易.docx

《周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易.docx

周易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2009-12-1008:

38:

50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社会、国家、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方法、培养队伍与体系,从而按照理想的价值观、人才观,来教育自己的人民,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前进。

而元典无疑起着根本性作用,这在世界各大文明中是一样的,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教育经过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贵族到平民、从灌输到自学、从培养单一素质到培养全面素质等的发展过程。

因为教育理念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不同走向,所以,各大文明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古希腊时期已开设了学校,而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罪名就是教育不当,这从反面证明了古希腊对教育的重视。

中国是世界上五大文明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明,这其中当然有着各种原因,但是,”大一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而这正是教育的结果),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专制时间最长、程度最深、范围最广的国家,而专制有两大基础:

小农经济、愚民教育,所以,中国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各大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所谓”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孔子则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文成王”、”素王”,以——教师和思想者的身份而获此殊荣的,普天之下,只有孔子一人。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自乃题中应有之意,我曾反复强调,无论是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还是小传统,都是以《周易》为根基的,只不过《易传》对大传统的影响更大些,《易经》对小传统的影响更大些。

《周易》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不仅提供了”真理的百科全书”,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国教育文化的基础。

本章中,我将重点探讨《周易》的有关教育对象、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师道观、人才观、考试观等,全面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负影响,以便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

     一 教育的目的、目标与对象

    从广义看,动物也存在教育现象,某些高等动物还有部分自觉教育,但这种教育在本质上仍处于本能阶段,属于生物性的方面。

人类自从离开动物界,进入社会以来,自然性越来越低,社会性则越来越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日积月累,每一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主动或被动学习前人总结的各种知识。

但问题似乎不这样简单,因为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而知识的可能性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的可能性问题。

   从宏观宇宙的角度看,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类能否认识这一无限宇宙?

可知论认为,人类的每一点知识的增加,都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知识总量的增加也是绝对的,人类可以通过对有限宇宙的认识,逐渐接近对无限宇宙的认识。

不可知论认为,从微观世界来看,人类对每一具体存在的认识,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从宏观世界的角度看,有限认识与无限宇宙之比永远为零,也就是说,世界从根本上是不可知的。

所以,从根本上讲,人类不是通过知识来认识宇宙,而是通过”悟”来感知世界,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而且是有害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用王弼的话说就是:

    “害之大也,莫大于用其明矣!

夫在知则人与之讼,在力则人与之争。

是以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意无所适莫也。

无所察焉,百姓何避;无所求焉,百姓何应。

无避无应,则莫不用其情矣。

     这就是所谓”圣人皆孩之”的状态,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人们如果学得了如此知识,就会导致天下大乱;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人们有无穷的欲望,再加上各种教育途径对各种知识的传播,更加重了人们的争斗,所以,就要”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窍弃利,盗贼无有”,即号召人们回到结绳而治的原始状态去,从根本上反对教育。

                           

     初期的佛教并不完全反对教育,要不然释祖何以终生苦口婆心地劝化苍生?

但佛教所讲的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完全不同,它追求一种所谓的大智慧,与道教相同,号召人们回到真如本性;禅宗则进一步指出,一切佛教理论不过是一种”遮诠”,乃不得已而为之,要真正成佛,必须靠顿悟。

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显性成佛”,最终是反对所谓的教育,六祖惠能的成功,说明了世俗教育的无用,而且在悟道方面是有害的;《侠客行》的石中天之所以练就了旷世武功,也是因为本性醇厚,而且从无受过任何教育。

总而言之,道家与佛教都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可能性。

                           

      持可知论的人必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人的知识无非来自于传授与自悟,而随着知识的飞速发展,个体必然越来越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

《周易》属于”为学日益”的派别,强调创造,追求文明,鼓励人们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它提出君子人格与圣人人格。

在这些方面,与其他理论有很多共性。

                           

                但不同的是,《周易》提出了一种大教育观,系统教育观。

它不但包含一般性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同时包含人性教育、宇宙大道的顿悟教育。

《易传》正是从”有情本体”出发,强调自然与人性的善性与生生性,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个体保持善性,真正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也就是说,通过教育,个体达到与宇宙的契合,就必然符合专制的需要,因为在《易传》看来,专制制度本身正是宇宙的合理产物。

                           

                       概括地讲,《易传》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合理的教育,宇宙秩序、社会秩序都无法正常运转。

那么,教育的对象是谁?

《周易》从总体上是强调”学而知之”,因此必然要求人人都接受教育,但是因为个体基础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应该把教育的对象分为三类:

一般百姓(被统治者),君子,圣人。

                           

                       因为”三才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对百姓的教育,应以初级的伦理、政治教育为主,使他们明白维护统治的必要性,然后附之以”神道”教育,使他们惧于各种威严,做专制统治的顺民,这就是愚民教育。

而对于君子,则完全不同,依照《易传》的基本观点,君子属于统治阶级的中间力量,而《周易》本身就是一部”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著作,所以,它的重点是放在教育君子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使专制长治久安。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易传》)

 

                        

 

                           

                       用现代语言来讲,《周易》是一部”宇宙百科全书”,君子受教育的基本内容都来源于此,从宇宙的演化规律到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自然到人类,只有对君子进行全面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保证专制的长治久安。

                           

                       圣人则有所不同,《易传》不承认”生而知之”,强调”学而知之”,所以圣人也是需要学习的,但圣人的学习不同于君子,君子的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正常的教育而来,也就是说,通过老师的传授、通过对《周易》的学习和领悟,形成全面的知识(当然还有实践知识)。

圣人不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实践过程而顿悟,从而获得有关宇宙、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知识,并以此为经典来教育君子,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圣人不属于被教育者。

                           

                       总而言之,《易传》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领悟三才之道、通晓治国安邦之术的君子,通过灌输形成因畏惧各种神威而愿做顺民的被统治者。

                       二 学校设置、教育理念与主要内容

                        

 

                           

                       学校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专门从事教育;而国家机器的产生,也迫切需要教育机关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文明的积累,更使人类有了更为便利的学习工具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于是,学校产生了。

]

                           

                       夏朝已有学校的传说,孟子讲,”夏曰校”,其它文献又说有”庠”、”序”这类学校的设置。

商朝时期,设立学校的条件已很成熟,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字和学习的工具。

孟子曰,”殷曰庠”,有的古籍称为”序”,夏朝时,”庠”与”序”是分开的,一是养老,一是习射,但此时合一,有的地方设”庠”,有的地方设”序”。

学生主要是学习关于祭祀、军事、乐舞和文字等知识技能,目的在于进行礼乐教育,在于”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又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大学乃天子所设,叫做”辟雍”。

这种辟雍是从商朝继承下来的,设在西郊,辟雍有水,天子可以泛舟,为了表示关心农业,天子每年都在辟雍举行大籍、大射,教师和贵族子弟都参加宫射,这也是一种教育活动。

除了辟雍以外,各诸侯国也可以设置大学,叫做泮宫。

这些大学都是贵族子弟入学之所,当时政教不分,明堂大祭成为成为政教的重要场所,辟雍也是明堂,是尊师、养老、教胄、献俘、郊射的地方。

                           

                       周代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对象是贵族子弟,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的后继人才,所以一般被统治者是没有权利和资格来到学校学习的。

但《周礼》”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的记载,说明了乡学是存在的,但这种乡学与贵族子弟的学校是完全不同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奴化被统治者,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监管,否则难以解释春秋郑国的子产不毁乡校会招来强大的反对。

当时的知识都为统治者所垄断,即后世的所谓”学在官府”,官学的教师也就是政府的官吏,民间不可能有学术,私学也不可能产生,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春秋时期才被打破。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而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使私学真正产生。

                           

                       《周易》中没有专门关于学校的论述,但它正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只有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易传》的教育思想。

而且,《周易》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大教育观、系统教育观,它绝不是仅仅为了传授特定的知识、培养特定的技能,而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只不过,这种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与基点是不同于现代,现代教育是为了培养具备完全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知识性的人才,《易传》的最终目的(教育理念)是为了培养符合专制统治需要的人才、奴才,它必然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而把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二位,知识技能的掌握则放在最后的地位。

但《易传》的高明之处在于:

它从没有赤裸裸的专制宣传,而是通过宇宙的”有情本体”的演化,产生所谓”尊卑有序”的社会与人类,从而巧妙地篡改了《易经》的平等观,把专制变成了”天经地义”、”宇宙之道”。

与此同时,《易传》又把自己定为囊括所有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古不变的经典,是一切受教育者的最高范本,那么它所提出的教育观就是不变的真理。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易传》教育内容思想。

                            

                       

(一)政治伦理教育。

《周易》一书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化为人格的培养,指出君子应该把积极接受教育和自觉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综合素质,造就高尚人格,为此,《周易》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和办法,本书的前部分我已做过充分论述。

但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培养符合专制需要的人才,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所以,身为圣人的孔子,虽然竭力强调”立志、弘道”,但最终还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确立专制的理论基础;连号召”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孟子,虽然强调”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以至于被暴君朱元璋从圣庙把牌位扔走,但根本上也要求对专制的坚定支持。

古今中外,所有专制,都要求自己的教育必须为统治服务,而坚决反对任何民主性、批判性、平等性人才的培养,区别只在于有的直接,有的间接。

                           

                       

(二)智能教育。

所谓智能教育,也就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育,《易传》非常重视智力教育,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够胜任治国安邦的重任,而圣人与一般君子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道德修养的差异,而是在于智慧的差异。

圣人可以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一般君子则达不到这种境界,所以就必须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六艺”。

与此同时,《易传》还非常重视方法论的教育,”《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唯变所适”。

只有充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更为重要的是,《易传》还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君子要像圣人一样参悟实践,所以,《易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反对纯粹培养书呆子型的人才,而要求培养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育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初、中期,还起到正面的作用,但到了后期,由于对政治和伦理的绝对要求,这种思想被抛弃。

                           

                       (三)乐教。

《周易》本身没有明确提出”乐教”这一概念,但后代儒家学者却从《易传》的有关思想出发,阐述了全面的乐教思想。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磨,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有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矣,居鬼而从地。

故圣人作乐以配天,制礼以配地。

”乐的精神在和,礼的精神在序。

”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归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心。

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乐记》)

 

                        

 

                           具备和与序为仁义,而礼乐的教育最能使人具备仁与序,这是治国所必须的。

                           

                       《孝经》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乐的最大作用不在个人修养,而在教化。

就正与教比较,基本在教;就礼乐比较,基本在乐。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是故志微焦杀之音而民思忧,繁文简节之音而民康乐,粗厉猛起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庄诚之音做而民肃敬,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乐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一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一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乐记》)

 

                        

 

                           

                       在西方思想中,灵与肉、理智与情欲,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自古以来就成为争论的焦点,二元化的思维模式使得这两方面变成了天使与魔鬼,而《周易》为代表的思想却是要求达到中和。

所以,孔子要教化鲁,第一件大事就是”正乐”,因为,”乐至则无争”,这属于孔子所讲的”道之以德”的范畴,所以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这种观点似是而非,把音乐当成如此重要的存在,有点小题大做,因为音乐从本质上讲只不过是一种感官享受,正如审美一样,美与不美,虽然有客观的基础,但从最终来看,主要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行为,音乐欣赏与审美的差异,虽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但与个体的深层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绝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孔子所提出的”非礼勿听”使中国传统教育的音乐教育,最终变成了政治的附属物,君子可以”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但却不能听”靡靡之音”,更不能狂放,人类所具有的原始本能与冲动,那种”放浪形骸”的”酒神精神”,都在这种文质彬彬的专制框架内被彻底奴化,没有了原始的冲动,就没有了后天的创造性,就丧失了反抗性,这正是统治阶级所希望的。

但是这样做,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种情况是奴才是培养好了,但人才却没有了,当国家处于危难时,人人争做缩头乌龟;另一种情况是,长久的压抑必然导致更巨大的反抗,而且,在限制大部分人的同时,与此相伴的却是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

文明国家虽然也有许多严肃音乐(而且其档次比专制的更高),却从不限制个体的音乐欣赏,而且正是因为这种多元化的差异,释放了不同个体的本能与创造性。

                           

                       (四)刑教。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在《易传》看来,仅仅依靠文明的手段,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反抗者,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但与法家的严刑峻法不同的是,它强调德治为先,刑治为辅。

而且,要”明罚敕法”,就是要将如何为犯法、如何量罪定性,让民众知道,这就必须对民众进行教育,这就是刑教。

                           

                       刑教的目的有两方面:

一是让民众事先知晓,从而尽量避免冤狱,减少民众的怨恨之心,从正面以表面的公正来换取民众的拥戴。

而且《易传》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统治阶级制定的刑法,变成一种天意,摆脱了法家的赤裸裸;一是为了威慑民众,让民众因为害怕严刑峻法而不敢以身试法,而且,冠之以”道德”的外衣,即使因犯法被处极刑也不怀恨,还要感激统治阶级的刑罚。

对此,《周礼》中有明确的论述:

                          

                       “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悬治象之法于象位,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

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义而劝之,以纠其恶而戒制之,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

”“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凡春秋之祭祀时,聚众庶,既比,则读法。

                           

                       但我们要注意,《易传》所倡导的”德主刑辅”的思想,并没有那么温文尔雅,”刑教”的目的也绝不是让被统治者来立法、监督执法,而是要通过”天”的旗帜,使法律变成一种”天意”,使被统治者从灵魂深处产生敬畏。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严刑峻法来威慑被统治者,一般读者一定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法家才强调严刑峻法,而儒家是以礼为主。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儒家的德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装潢,荀子的”隆礼重法”说明了儒家并不反对严刑峻法,只不过反对法家的赤裸裸,千方百计地披上一层诱人的面纱。

汉宣帝在批评儿子的”纯用儒术”的无知时指出:

”汉家自有天下以来,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儒术。

”而且,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法律就会发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制定的法律条文的残酷性,比法家占统治地位的秦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

”(《周礼》)”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凡杀人者,弃诸市,肆之三日,刑盗于市。

”《周礼》中的刑罚如此残酷,墨、劓、宫、刖之类的肉刑,何来人道!

而够得上这样刑罚的罪名,居然有五百之多;同样是处死,花样之多(如磔刑、车裂、腰斩、大辟),时隔千年,读来还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刑法,是一种镇压,是一种无情的威慑力量,素来标榜仁义的儒家,在动用法律方面,何来心慈手软!

说到底,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五)神道设教。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周易》是一种大教育观,重点在于政治教育,也就是教化,而教化的重点不是为了提高被统治者的文化素质,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被统治者。

这种教化分浅层次与深层次两种:

浅层次教化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深层次教化即是神道设教,包括占卜教育与祭祀教育,”观而不荐,有孚喁若,下观而化也,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先看一下祭祀教育。

提到祭祀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宗教问题,本书的前面我已谈过《周易》与宗教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周易》产生的时代中国还没有任何系统的宗教思想,而且,《周易》所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本质上是反对宗教的,代商而立的周朝统治者,扛的大旗不是天命,而是”德”。

但问题在于,没有天命的支持,其统治的合法性何来?

以”德”为旗帜,被统治者以此为旗号来犯上作乱怎么办?

所以,周统治者不得不重新扛起了”天命”的大旗。

但是,周统治者又不想让宗教占统治地位,于是,《周易》就提出了”神道设教”的思想。

                           

                       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缺乏西方式的宗教?

从文化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