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游记3篇.docx
《香格里拉游记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格里拉游记3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格里拉游记3篇
香格里拉游记3篇
香格里拉游记1
香格里拉,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不单因为它据说是世上最后一块净土,还因为,想看看这盛名之下其实到底难不难副,借着响亮的名字来吸引眼球的是在太多。
从剑川直接坐车到香格里拉,原本六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八个半,都是盘山路,加上若干路段还是单行道,外带一油罐车翻到带来的堵车,都为它的出场铺垫足了开场戏,从早上八点四十,到达是已经四点多,开始对于长途客车的承受时间直线上升,一半因为适应,一半因为路旁的风景。
不能吃着火锅唱着歌,但是一路的风景没有枉费一路的颠簸,过了近4个小时的车程,靠桥头虎跳不远时,雪山便直直的闯入了眼帘,头一次看到真真的雪山,虽然雪不是很多,山看上去也不是甚高,可还是明显的感觉人与人不同,山与山各异,伴随而来的便是不定时的耳鸣了,只看到小荷尖尖的雪山,这次的旅程就是值得的。
山路起伏,天空也开始澄澈起来,云也越来越有喜感,又是一抬头,感觉头顶就是孙大圣的坐骑筋斗云了,真会相信天上的朵朵白云上面,生活着神仙,天太蓝,云太厚,群山之间穿梭,车显得何其小,又何况是人呢?
不远处的雪山永刻的威严着,产生宗教的绝佳之地。
下车,驻足,第一次感觉自己身在异乡,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神态,时时提醒着你你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虽然之前在大理是所见很多也是其他民族,可接触到的人们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屋子,语言,神态都相互同化,到了香格里拉,也就来到了藏族自治州了,你在这了成了觉得的少数名族,对你的称呼也变成的扎西,也就是帅哥的叫法,路上碰到一个司机,搭讪说,要不要带你到藏民家,吃饭喝酒泡卓玛,没反应过来,习惯性的拒绝了,呆了一天才知道是卓玛是美女的意思,陌生感就从这些口头语中慢慢渗进你的感官内,独在异乡的感觉,一丝恐惧感下意识的涌现,但定了定神,也就习惯,更何况自己五大三粗和刻意留起的胡子,坐车到了青旅,饭下行李,依然是惯常,在古城中吃饭,拜佛,转了一个足有两三层楼高的转经筒,也就下山,广场上正播放着浓浓的藏音,一大群藏族阿妈正围着一个大圈有节奏的舞动着,稍外围是游客打扮的依葫芦画瓢着,圈的中间,几个小孩在嬉闹着,和我们平时常见的广场舞完全不同的风格,可能是加入了宗教的元素吧。
如此,古城中其他的陈设和南京夫子庙,大理古城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浓浓的商业味,浮光掠影也罢,为旅游客所创造出来的古城新颜,骨子里总带着浮躁,缺乏一种历史积淀的厚重与雍容,俗语说老太婆抹粉工程。
后来从一个学旅游专业的旅伴口中才知道此所谓古城连老太婆的资格也轮不上,老太婆还有时间做佐证,但这城连基座也是新的。
晚上和之前环洱海的小贺、陶哥联系上,商量说再租辆车骑着逛逛香格里拉,车在手,跟我走,第二天九点多就出发去了,拉上一个共居的研究生朋友小姚,开始驶向未知的旅程,顺着公路走,来到了松赞林寺的门口,刚想骑进,一个哨兵就把咱家都拦了,需要交买路钱了,一问85,只得心中膜拜佛,调转车头,驶向小姚推荐的一个神奇额所在,说它神奇,也不枉,此地,雨季时是海--纳帕海,旱季时,是伊拉草原,属于两栖,从主路斜插到一条泥路,尘土飞扬,万流归宗,还是来到了需买门票的卡口,40的门票砍到20,也就勉为其难的进了,天苍苍野茫茫,青草初起,遍地牛马,第一映像就冒出这些句子,继续深入,就开始怀疑老版windows的开机桌面就是在这拍的,和昨天的感受一样,天太蓝,飘云带着雪山的神韵,也变得如此神奇,在租马场中坐下,极目远眺,异常轻松,也是头一次脚踩草原,况且就是在雪山脚下的草原,就算不骑马,也很有一种地广任人奔的宽广感,头顶一声异响,看,飞机也抑制不住的飞翔起来。
不觉,已经中午,肚中饥饿难忍,经由马场的工作人员,跟着一位不懂汉语的藏族阿伯到他家打打牙祭,一路施施,进到刚才路过的一个青稞酒厂,招待我们的是阿伯的儿子,做酥油茶,打酥油,热酸奶,拿粑粑,一阵忙活,终于可以开动,四个大男人,一个粑粑,几碗酥油茶就给打发了,说来也惭愧,大哥还在一旁边抽着水烟便不断重复“饱饱的吃,饱饱的吃”,饭饱,顺带参观了一下酒厂,还是在用木桶发酵,虽不喝酒,但凑鼻去闻,很是甘香,陶哥还忍不住打了一斤,带到算账时,藏族大哥抛出一句“你们看着给”,我们就无措起来,刚想感叹藏民正是淳朴时,紧接着的一句话就把这种想法扼杀在襁褓中了,”100”,准五星的价格了,无奈,也不讲价,掏钱走人,为了藏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管理员特地关照,草原上是不能骑车的,于是就延着河堤一路骑,颠簸的很,但至少也能深入草原腹地也是一种幸福,顺带还开发出来一条逃票线路,在高原上骑车,大太阳晒着,怎一个累字了得,在青旅休息,调整到昼伏夜出,转眼七点多,一看天还大亮着,招呼旅友吃饭去,但吃啥也成了个问题,幸好已步入网络时代,再加上葛大爷那一嗓子“我就相信群众”,不上点评网搜索一下简直对不起这个时代,丽香园,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就映入眼帘,去了才知道,令人忘返的不单是可口的牦牛肉,腊排骨,里面的小妹,老板也很有趣,小妹在上菜之前需要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菜的来历背景以及与众不同处,老板也是一个调侃帝,拎出一句“从小在农村长大,以前只知道狗会放屁,猪会放屁,现在连鸡也会放屁了g.d.p”,不光如此,整个饭店的程舍也很特别,如果需要用四个字总结的话,那就是“酒池肉林”饭店四壁都密密的挂着风干的猪排,层层累积,不可断绝,如有你有运气的话,还可以感受到整个饭店的富得流油,吃着吃着就感觉衣服有些小雨点,伸头一看外面并未下雨,房间也没有漏水的迹象,抬头一看,原来是是新晾上的猪肉正在富贵着,被它关照也很荣幸。
有了它的祝福,回去也一夜好梦,积蓄到德钦的体力。
可能是期待太多,还是无法把中甸和香格里拉重合起来,除了初见的雪山和草原,感受最深的依然是一路上浓浓的商业氛围。
香格里拉游记2
临窗的是一位藏族阿婆,穿着藏族衣服,她见怪不怪。
司机更是见多识广。
行驶至最高处,大声问我们,要不要停一停。
车内大声回道:
要!
一辆车里,游客占去大半。
下车的地方,竖着用石头堆成的柱子,每一块石头上一个数字,标注着此处的海拔高度:
4929米。
身在群山之中,并不见山顶雪峰的圣洁,山顶的石头裸露着褐色。
到了德钦,换去飞来寺的车。
总共七八人,只有我推着行李箱,其他人都是登山包。
大家互相打探要走什么路线,要不要搭伙,只有我准备在宾馆躺着。
司机叫着:
明日八点有去雨崩的车,大家可以联系司机。
接着报了电话号码。
飞来寺。
长长盘山公路上的一个小聚点,游客与背包客在此聚集,因是观赏梅里雪山最佳地。
山坡上建满各类旅馆。
到时天色已昏暗,雪山在黑夜里,闪着幽幽白光,不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天已全黑,还飘起了雨。
旅馆赠送火锅晚餐,两人份,菜摆满一桌。
努力吃了点,还是留下很多。
羊肉鲜嫩,毫无膻腥味。
绿叶菜都带着点苦涩,只番茄较酸甜可口,大概与土壤有关。
宾馆房间对着梅里雪山,能实现躺在床上看风景。
可有什么用呢。
雨不断下着,厚厚的云层遮月蔽星,借问雪山何处有,游客遥指云深处。
床头放着《消失的地平线》,顺手翻阅。
小说里飞机失事后,主人公抵达的地方正是香格里拉。
书中的香格里拉是一个世外桃源,作者费了不少笔墨,描写着进入香格里拉的困难,却在香格里拉里安排了淋浴和抽水马桶,书中人物为此还大大松了口气,似乎唯有确保肉体的洁净,才可以讨论灵魂的高贵。
接着,作者又特意安排因香格里拉有金矿,确保大家衣食无忧,唯有如此方能坐而论道么。
西式的桃花源,脱不开物质的丰腴。
香格里拉需要金矿么。
雨雨雨。
从早下到晚。
雪山是真看不到。
吃过早饭后,出门乱逛。
走过飞来寺平台,忽见一道彩虹,一头在山谷,一头在天空,水彩一样悬在天地间,看得到,触不到,在空中慢慢淡去渐渐隐去。
美好,可遇不可求,你可以计划,但并不总随着计划实现。
在我记忆里,彩虹的颜色没有消退,反而愈发鲜明。
回宾馆,继续看《消失的地平线》。
朋友说,你来都来了,不出去逛逛太浪费了。
他建议去飞来寺,又说飞来寺下有栈道,直通谷底。
于是,带伞出门。
甫一出门,天空就漏出阳光。
有人举着手机冲出店铺,应是做直播,没等立下三脚架,上天又收了光。
先吃了饭。
点了碗米线和青稞饼。
一路看见晾晒的青稞,难免好奇,想尝一下味道。
米线很大一碗,肉少了些。
青稞饼一张切成好几片,叠满一盘,尝了口,有青草的淡淡香气,味道不错,一个人吃掉半盘。
飞来寺平台需要买票。
朋友说不需要。
我在门口徘徊,上面写着价格,明明白白的汉字。
大概政策变了。
走到一旁遇见彩虹的地方。
有一条泥路,鲁迅笔下那种,夹杂着牛羊粪,朋友所指的栈道竟是源自天然毫无人工雕砌。
鬼使神差,我顺着泥路往下。
若非朋友那句“来都来了”,我定还躺在旅馆床上,时不时望一眼对面,那里有圣洁雪山,只是今天,盖上了雪白头盖,纯羊毛打造,不漏一点缝隙。
行了一会,阴霾里露出一丝阳光,层层叠叠云里,梅里雪山现出峥嵘一角。
十三座山峰,风吹走了哪一座山前的云,就露出这一座山的真容。
黑白纹理相嵌,白色越发如雪般白,黑色越发如夜般黑,没有染上任何一丝尘埃的黑白,闪亮、圣洁、光辉。
没多久,又飘雨。
山峰隐于云中。
我低头看路。
路不好走。
好几次,惯性加速度下跌。
现在想来,真是神奇,一次没有踩到牛屎。
秋天的植物,比春天有更多颜色。
叶子由绿转黄,期间有数不清辨不明的红粉黄褐青绿蓝紫黑,娇羞的叶瓣上,还沾着雨滴,只要一点点光,这雨滴随着灌木颜色,成了绿宝山粉钻石白水晶。
有两片叶子,被虫啃食,留下痕迹,像繁体中文字,上天之手写的字。
拍照拍的兴起,盯着一株株小小植物,回过神才发现,不知名动物的粪便紧紧围绕着它。
内心毫无波澜,捡了块石头,拨去粪球继续拍照。
走了很远很远,才想到要回去。
上去比下来难。
阡陌交通,早忘了是顺着那一条小道下山的。
好在知道是要向上,只要是向上的路,总不会有错。
上山比下山累人,没爬多久,气喘吁吁,心脏乱跳。
不敢逞强,停下休息,因为若真在此处昏倒,不知猴年马月才有人发现。
上了大马路,松了口气。
回到旅馆,继续看《消失的地平线》。
主人公决定离开香格里拉。
像进了桃花源的人,必然是要再离开,世间才有关于桃花源的传说。
可一旦离开,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世界那么大,一个人一生中会第二次再到访的地方屈指可数。
若非疫情,谁会料到,买了机票飞过边境线,会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
书中的香格里拉,不是我所在的香格里拉,可明天,当我离开此地后,会有第二次再来造访的机会么。
那一夜九点半,忽然涌起吃甜食的欲望。
下了床穿好衣服,没顾天还在下雨,赶到店铺,趁打烊前,点了块提拉米苏和蜂蜜柚子茶,大快朵颐,一点没觉甜腻。
香格里拉游记3
去香格里拉,完全偶然。
母亲看电视,正介绍香格里拉,她说真美。
当晚,看到有平台售卖香格里拉酒店的套餐。
冲动的白羊,没怎么想就下了单。
都没查一下,套餐中两个酒店间的距离。
订机票时,父亲说要上班,老姐说要参加竞赛,姐夫说要照顾外甥女,老妈说云南正有疫情,只我一个是大闲人。
巧的是,当时有一班上午九点飞下午五点到的航班,仅剩一张。
母亲后来懊恼着说,下次一定和我一起旅游。
从上海到香格里拉,在昆明转机。
一天时间消磨旅途上,并不觉煎熬。
刚到机场,才吃了些东西,缓过神,一个多小时后就要登机了。
随意翻几页书,时间就过去了。
上飞机,睡睡醒醒,转眼落地。
出香格里拉机场,觉天空异常湛蓝,是心理作用吧。
一直担心高原反应,可呼吸顺畅,毫无异常,心情也就似天空一样美丽。
机场离旅馆十几分钟车程。
行到一半,司机停车让我拍照,群山围绕绿地,白云投下阴影,草地一半在明一半在暗,牛儿黑黑身影,星星点点散布光影间。
脑海里冒出栖息这个词。
栖与木相连,如无草木,终算不得息。
息与养相关,如无阴阳,终差一口气。
旅馆很美。
靠山临湖。
客房依山势往上,空间破大,卫生间面积抵得上卧室,又是一个人住,更显宽阔。
太阳还没落山,行李一甩,就往山下跑。
跑到马路上,气喘吁吁,心跳加速,才反应过来是高反,不得不让自己缓下来。
旅馆正对纳帕海。
纳帕海雨季是湖泊,旱季是草原。
我到时一半湖泊一半草原。
阳光灿烂,湖面平静,天空倒映,洁白纯蓝,洗涤过的干净。
公路随湖面蜿蜒。
司机说,往年这时,公路被湖水淹没,景色很美,今年水量少了。
正跟着书月会一起读《红楼梦》,早明白美中不足是人生常态,何况现在已经很美。
忙着用手机拍照的我,还不知道,这一路都是美中不足。
房间有地暖,却一直打不暖。
见有壁炉,让服务人员生了火。
火苗一开始巍巍颤颤,转眼凶猛异常,放下保护罩,任由它张牙舞爪。
泡了咖啡与茶,偎着火看书。
在外旅游一般带KINDLE,这次带了本叶沙的《细读红楼》,许久之前读过,差不多全忘了。
借书月会读红楼的机会,正好重读。
发现她是真的爱着红楼梦里的女儿们,不是以研究者的眼光,而是以朋友的身份。
最后一篇写宝玉生日那回,抽花签后众人散去,一送再送,不愿结束,像是有预感,明日就要被雨打风吹去。
壁炉内的火已安静,暖意还在持续不断扩散着。
地暖不见起色,夜太深,不高兴再叫服务员,盖上厚被子,翻来覆去没能睡着,以为是太兴奋,其实是高反。
第二日六点多醒来,天还暗着,只远方有一点点光。
司机说,每日早上六点,当地居民就放牛放羊放猪,山坡上、草地上和马路上,皆是成群走动的动物。
原打算看一看的,后来想到这回旅游是休假,要以休为主,于是六点时我在浅睡眠的梦境里走动着,没有遇见任何一头牛、羊或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