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6022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材料展示: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他对改良蒸汽机这样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3.教师提问:

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4.交通工具的革新

  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蒸汽机车;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目标导学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1.材料展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教师提问:

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提示: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3.教师提问: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提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②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三、课堂总结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

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3 板书设计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工业革命的成就:

纺织技术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氛围较好。

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较差,不能够联系中国历史进行理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目标导学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材料展示: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他对改良蒸汽机这样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3.教师提问:

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4.交通工具的革新

  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蒸汽机车;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目标导学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1.材料展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

  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教师提问:

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提示: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3.教师提问: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提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②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总结: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

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

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3 板书设计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工业革命的成就:

纺织技术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3.工业革命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氛围较好。

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较差,不能够联系中国历史进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