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59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docx

常州站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述…………………………………………………………1

1.2.站房部分…………………………………………………………1

1.3.雨棚钢结构………………………………………………………1

2、编制依据…………………………………………………………...2

2.1.主要技术要求……………………………………………………....2

2.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

2.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3

2.4.铁路沉降变形等级及精度要求…………………………4

2.5.测量工作基本要求…………………………………………………5

2.6.测量工作具体要求…………………………………………………6

3、组织机构……………………………………………………………7

4、仪器配置及布点情况………………………………………………8

4.1.仪器配置……………………………………………………………8

4.2.布点情况……………………………………………………………8

5、观测方法及观测周期………………………………………………9

5.1.观测方法……………………………………………………………9

5.2.观测周期……………………………………………………………9

6、数据整理……………………………………………………………..10

 

站房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站房位于江苏省市薛家镇。

站房为全高架车站,两台六线,。

主体1层,局部2层,建筑主体高度33.900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2971.2m2,其中站房面积(含公安、及车站通信、信号及客运信息等)为12699.2m2,并入10KV配电房屋面积为272m2;站房屋面雨棚钢结构覆盖面积30742m2)。

外墙面使用玻璃幕墙、干挂铝板幕墙等,屋面为钢筋混凝土屋面、弧形双层玻璃雨棚、弧形铝板雨棚。

1.2.站房部分

站房结构形式为:

站房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备及服务用房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进出站大厅及售票大厅屋面采用钢框架结构,上铺压型钢板。

整个屋盖长度为436.7米,沿纵向设伸缩缝分成三段,长度分别为136.6米,163.5米,136.6米。

站房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中心站房主要分为两层,其中首层为进出站厅层,二层为站台。

标高±0.000m为进站台层、售票厅及候车厅,层高13.655m;二层站台层标高为13.665m,分为两个站台,六条股道。

屋面为曲面最高点标高为32.80m,站房最大平面轴线尺寸为66.2m×228.9m.

中心站房结构形式:

标高13.4500以下为一般钢架结构,屋架为空间管桁架结构,支撑于钢柱和分叉钢柱上。

站房屋面采用钢桁架结构形式,站台屋面采用钢管桁架结构形式。

中心站房中分叉钢柱和站台雨棚中的部分连接节点采用铸钢节点。

铸钢节点要满足焊接性能的要求又要满足钢结构的力学性能要求。

1.3雨棚钢结构

站台雨蓬沿站房中心对称布置于东西两侧,由屋面主桁架、支撑桁架、系杆及檩条组成。

其中主桁架采用落地倒三角空间钢桁架,两端支承于高架桥柱墩标高9m(10m)标高处,下弦中部支承于分肢柱顶。

后桁架间距24.7m、32.7m,相邻主桁架间设10道支撑桁架,支撑桁架同样采用倒三角空间钢桁架,桁架间布置2~3道系杆。

结构支点包括桁架落地端及沿E轴布置的10颗分肢柱。

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数量80根;直径600mm,桩数162根。

站房钢结构的工程量约为6000t。

2、编制依据

2.1主要技术要求

按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第十章变形监测的内容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于二00八年九月编制的“铁路线下工程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草稿)中的第四章沉降变形测量,第五章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第六章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作为编写本工程沉降观测主要技术依据。

2.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工程沉降观测的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主要技术要求:

GB50026-2007表4.2.1

等级

每千米

高差全

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L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6√n

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L

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的精度要求:

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不超过15〞;

2)补偿系统误差△a不超过0.2〞;

3)对因瓦水准尺的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超过0.15mm。

2.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GB50026-2007)表10.3.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视线长度(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

一等

DS05

因瓦

15

0.3

1.0

0.5

0.3

0.4

二等

DS05

因瓦

30

0.5

1.5

0.5

0.3

0.4

三等

DS05

因瓦

50

2.0

3

0.3

0.5

0.7

DS1

因瓦

50

2.0

3

0.3

0.5

0.7

四等

DS1

因瓦

75

5.0

8

0.2

1.0

1.5

水准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的精度要求:

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不超过15〞;

2)补偿系统误差△a不超过0.2〞;

3)对因瓦水准尺的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超过0.15mm;

4)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大于10〞。

2.4.铁路沉降变形等级及精度要求

1)“实施细则”规定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测量

沉降变形点高程中误差(mm)

相邻沉降变形点高程中误差(mm)

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二等

±0.5

±0.3

±3.0

三等

±1.0

±0.5

±6.0

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①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实施,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级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

②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程中误差(mm)

每站高程中误差(mm)

往还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0.5

0.13

.3√n

0.5√n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等

1.0

0.3

0.6√n

0.8√n

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①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不设按下列要求:

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Ⅰ、CPⅡ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工作基点。

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国家二等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置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结构合理,便于观测,而且在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测量点的检查。

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因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查。

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

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

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

2.5.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在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①、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

②、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③、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见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符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④、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⑤、成像清晰。

稳定时再读数。

⑥、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2.6.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①、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

②、水准仪使用DS05级数字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

③、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线路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

④、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

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⑤、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

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是标尺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⑥、观测前30秒,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处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

⑦、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要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线路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至于线路方向的左侧右侧。

一般情况下应为一条直线。

⑧、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定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线路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

⑨、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