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81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ocx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

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在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开发园区是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是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是全面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和深化改革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逐步形成了由经开区、高新区、特殊功能园区、跨江合作园区等组成的多层次开发区布局,各类园区呈现量质并举、转型加快、功能提升、互动融合的良好态势,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全市又好又快发展。

1、园区经济在快速增长中全面提升。

近年来,全市5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9个省级开发区、14个跨国跨江合作园区在加快转型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开发区以全市5.6%的面积,实现了全市65%以上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80%以上的实际到账外资。

全市开发区累计引进超亿美元外资项目68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9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5家,全市外贸出口前15强企业全部集中在开发区。

2、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加快转型。

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服装家纺已成为开发区的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占主导产业增加值的50.9%、16.8%、15.3%。

全市开发区已拥有16个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列苏州市之后,居全省第二位。

其中,江苏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园、江苏启东机械(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主导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以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智能建筑、总部经济和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跨境结算、离岸金融、融资租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涌现。

3、创新驱动在要素集聚中支撑有力。

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503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开发区增加值的35.2%;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进出口额超过了全市的30%;全市开发区共建成科技孵化器25个,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6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739名。

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开发区实现产业化,创建7家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其中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园区试点。

4、质量效益在持续转型中全面提升。

深入拓展跨区域合作,全市已有中奥苏通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两个跨国合作园区以及12个跨江合作园区。

坚持生态优先,严格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创建生态园区,全市有4个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其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验收。

5、民生福祉在统筹协调中普惠共享。

全市开发区加大投入,积极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呈现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崭新格局。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能达商务区已集聚29个商务服务项目,在建或已经投运的超百米楼宇40多幢,启动了“智慧城市生活体验馆”建设进展顺利,大力开展“美城三年行动”,文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如东经济开发区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被评为省工会工作模范园区。

6、改革创新在学习借鉴中初显成效。

所有国家级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已纳入全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将所有行政审批权集中到一个部门,实行统一审批。

启东经济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被省商务厅列入行政审批、社会管理、转型升级改革试点,目前已形成中期成果。

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在南通综保区试行“先照后证”和“负面清单”管理。

对苏通科技园区、锡通科技园区和南通滨海新区等条件成熟的区域,试行“委托式”外资审批管理,使园区享受市级外资审批管理权限。

向上争取审批权限,并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使4家新晋的国家级开发区获得省级外资管理权限。

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入剖析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国际金融以来,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复苏过程充满艰难曲折,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增速低迷,导致出口甚至跨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

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效应,在爬坡过坎之际,基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过度竞争、禀赋资源的过度消耗、产业结构的过度雷同等传统建设方式和运作模式将更加难以为继。

从自身内部发展看,大多数开发区的增长速度较十年前明显放缓,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增加。

部分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提高或要素可得性下降问题突出;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溢出效应亟待提高,通过引进外资实现对国外高端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案例较少。

同时,也有部分开毁我仍然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业与工业整合发展不够充分,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匮乏、创新能力较弱、产业价值链和附加值有待提升等问题,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与周边地区关系看,多数开发区在社会发展、人居空间、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甚至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缺乏与周边地区的有效协调,且在产业发展的具体关联和分工协作方面也有所欠缺。

特别是开发区间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同质竞争较为突出,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错位分工和优势互补关系,影响了整体的提质增效和创新提升。

基于前述发展中各种问题和风险挑战,推进开发区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多管齐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及发展开放型经济和统筹区域开放合作的新城区。

着力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从主要依靠政策支持向主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转变,着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着力推进开发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深化改革,试行“园内事园内办结”。

创新开发园区运行机制,赋予开发园区更大的先行试点权,促进优质资源、优质要素、优质产业加速向开发区集聚。

二是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实施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提高引进项目质量,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以建设创新型开发区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区,全面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

三是从注重数量扩张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强化普发展规划的约束力,完善产业关联机制,规避“布局跟着产业走”的随意性。

延伸产业链,培育主导产业、跟随产业、衍生产业、配套产业有序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参与区域、全球产业链分工,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综合竞争优势。

四是从产城分离发展向辐射带动转变,着力培育现代化新城区。

顺应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适度优先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关联与分工协作,放大溢出效应,增强辐射带动力。

统筹开发区城乡布局规划,完善人居环境与服务支撑,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五是从局部提升发展向开放合作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开发的先行区。

积极发挥开发区在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倒逼主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有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争取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形成更加开放的资本集聚主战场。

开展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形成园区合作共建协调联动机制。

三、以“八大园区”为重点,着力推进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一)突出产业转型,建设特色园区。

强化规划引领。

修编完善开发区规划体系,按照实际需要制定开发区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产业投资促进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

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坚持科学、高效、有序开发,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

优化产业布局。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在支柱产业定位上“做减法“,在主力产业配套上”做加法”,形成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产业集群。

狠抓项目招引。

以日韩、欧美、东盟以及江海博览会、接轨上海、对接自贸区等境内外全市性招商活动为平台,加大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的攻坚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领域的招商,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做强特色园区。

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发展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思路,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着力做强纺织家纺、电动工具、船舶修造、新能源等16个省级特色产业园,不断提升开发园区的发展水平,力争有1-2个特色园区进入省先进特色产业园行列。

(二)突出科技引领,建设创新园区。

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推动开发区内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开发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战略联盟。

鼓励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产业创新集群。

强化招才引智。

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揽才相结合,大力引进特色产业链上的国内外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海内外精英人才。

充分挖掘与重点院所和高校的合作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力、推动力的重点研发机构,完善人才创新集聚环境。

(三)顺应信息革命,建设智慧园区。

培育智慧产业新增长点。

推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围绕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宽带、电子商务、社群网络、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壮大新增长点,形成特色智慧“区中园”。

提高园区信息化水平。

以园区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开发区产业发展智慧化、运行管理智慧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

积极推进开发区统计信息系统应用拓展和功能提升,建立重点指标数据库,力争有3-5家开发区通过省开发区统计规范化建设验收。

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全市开发区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四)强化平台支撑,建设特殊监管区。

着力推进贸易便利化。

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复制推广先行先试经验,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金融服务、平台经济、物流通关等功能,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推进南通综保区建设发展,率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和监管制度创新,在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国、物流分拨配送、检验检测等平台上取得新进展,促进向加工制造中心、贸易销售中心、交易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维修服务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等方向转型发展。

加快海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和如东综保区、启东综保区规划建设。

推动洋口港、启东港加快码头开放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早日获得国家验收通过。

全力推动海门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列入国家试点。

加快功能性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商品营销、通关服务和物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公共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等8类平台建设,切实推动推动园区经济向平台经济转型。

(五)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生态园区。

坚持绿色集约发展。

加快推进启东经济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崇川经济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建设,力争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建成生态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适时启动生态园区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所有国家级开发区和75%的省级开发区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

(六)健全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园区。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推进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完成崇川开发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验收,开展启东吕四港开发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申报创建。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严格有效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

(七)推进深度融合,建设合作共建园区。

深入拓展合作共建。

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园突出园区功能提升、平台建设和项目招商,不断增强承载能力。

推动启东、如皋、海门在苏中共建园区上取得突破。

加快中奥苏通科技产业园、中意海安生态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力争在国际合作创新园建设上取得突破。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有条件的开发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鼓励开发区和区内大企业联合“走出去”。

推动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新发展。

(八)创新投融资机制,建设金融园区。

创新投融资体制。

鼓励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上市和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募集资金。

推动开发区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合作,探索建立投保贷序时融资安排模式。

鼓励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试点。

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探索同社会资本共办“区中园”。

四、以深化改革为保障,着力营造开发区建设发展良好环境

1、着力推进改革试点。

着力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商事投资登记便利化,力争实现“一窗收件、数据共享、并联审批、合发一照”的目标。

所有开发区均要按照国家、省的要求推进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改革事项,其中,启东开发区按照“放得下、接得住”、“运转得好”的要求,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把园区发展需要、依法可以下放的外商投资管理等权限充分授权,试行“园内事园内办结”;如东开发区要以解决当前劳动关系中的矛盾问题为抓手,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构建政府、工会、企业、劳动者的多方互动协作机制,促进开发区和谐稳定发展;如皋开发区要推进转型升级改革试点,加快现代纺织服装、电子电气设备、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植壮大新能源汽车和长寿生物科技两大主导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绿色集约发展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2、完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健全评价体系,突出对开发区工业应税销售、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贸进出口、重大内外资项目、重点功能性园区和平台等六项指标的评价,每月通报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与开发区升级、扩区和区位调整相结合。

探索开发区动态管理机制。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逐步实现开发区“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

支持经济综合实力领先、产业特色明显、内生动力突出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开发区和经省科学发展评价结果滞后的开发区,对当年经考核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对连续2年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对连续3年列全省后3位的开发区,建议上级部门给以警告、通报、限期整改、退出等处罚。

3、完善综合投资环境。

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公开、透明、便捷”的综合商务环境,完善“一站式”政务服务,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开发区健全责任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开发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