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77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docx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

3.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

4.主要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亚里士多德.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为指导)生物医学模式(法国巴斯德创立微生物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

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受阈限:

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感受的特征:

感受性,适应性,对比性

2.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

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

3.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4.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

先多后少,先快后慢

注意

基本特性:

指向性与集中性

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思维

重要特性:

间接性与概括性

分类:

1.思维方式:

动作思维(1-3岁)、形象思维(3-6岁)、抽象思维(核心模式)

2。

探索答案: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独立程度:

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过程: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情绪和情感

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

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情感

稳定程度

情境性和短暂性

深刻性和持久性

表现形式

表现外显性、冲动性

表现内隐性、稳定性

属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

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发生时间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

人所独有,发生较晚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7.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一)社会适应的功能

(二)信息传递的功能(三)动机激发的功能(四)活动组织的功能(五)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8.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㈠、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愿望得以实现悲哀------失去心爱事物

愤怒------目标行为受挫恐惧------临危无力应对

㈡、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一种渲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intenseemotion)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㈢、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moral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动力性(增力与减力)2、激动性(激动与平静)3、强度(强与弱)4、紧张度(紧张与放松)

情绪的理论: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2、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

意志

9.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0.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

㈠、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

11.㈡、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12.

13.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⑴、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⑵、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⑶、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活动的核心)。

14.意志品质:

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1.人格:

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3.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坏境和教育

4.人格倾向性——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特征——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气质,性格,能力

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35个)和根源特质(16个)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人格是由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外向(外向维度E)情绪稳定(情绪维度N)

需要

5.需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它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6.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他按需要出现先后和力量强弱顺序,将人类的主要需要划分为一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

只有人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动机(motivation):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两个条件:

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

三个功能:

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8.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

四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一),

双避冲突,(左右为难,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趋避冲突,(对一件事物又想得到又想避开)

双重趋避式冲突(一件事物有利有弊,难以抉择)

9.挫折(frustration):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

1.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

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

10.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②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③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特殊能力:

12.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因素:

1.遗传素质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

13.智力(intelligence)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4.气质(temperament)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

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

15.动力特征影响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

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的稳定性,思维和动作速度的快慢,灵活或不灵活,思想、情感外露的程度等。

16.气质类型的特征:

①感受性②耐受性③反应的敏捷性④可塑性⑤情绪兴奋性⑥外倾性与内倾性。

(P70)

17.希波克拉底气质类型的构成:

胆汁质,有生动的面部表情与语言表达能力

多血质,情绪易于激动

黏液质,喜怒不形于色

抑郁质。

对事物和他人羞涩,孤僻内向

18.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

具有三种基本特性:

强度,灵活性,平衡性

分为:

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18.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19.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

(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如勤劳、认真、创造精神(3)对自己的态度。

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

(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3.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品质的: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0.性格的类型:

①机能类型: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②内、外倾向型③独立型和顺从型

21.④优越型与自卑型⑤社会文化类型

22.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③从形成、发展上看,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取决于个体神经类型的特点,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在环境、教育、家庭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因此,可塑性较大,较之于气质,易改变。

第四章心理学派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心理动力理论):

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

内容:

1、潜意识理论(冰山理论):

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活动遵循“现实原则”,朝我按“至善原则”行事

3、性欲理论:

口欲期(出生~18个月),肛欲期(18个月~3岁),性器官欲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至成人期)

4、释梦理论

5·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形式:

升华,幽默,压抑,合理化,退行,反向作用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基本经历、未解决的冲突和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重新活跃起来,对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有重要致病作用。

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6岁前自我意识没得到健康发展留下的隐患。

 

精神分析疗法

基本方法:

自由联想、释梦(梦的解析)、阻抗、移情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毕生

来源: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20世纪初发现

2·行为学习理论:

华生

3、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

4、社会学习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建,也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

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过程为: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确立过程

行为治疗

基本原则:

确立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循序渐进----强调实践或练习

方法:

1、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惧症、癔症

2、冲击疗法——让病人一下子面对最高等级惧怕的情况

3、厌恶疗法——适用于露阴癖、恋物癖、酒精依赖、强迫症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20世纪中期美国兴起,代表者:

马斯洛,罗杰斯

1、“人性本善”和“需要层次论”理论

2、“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

以人为中心疗法

条件:

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通情(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

四、认知心理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

1·自动性想法2·功能失调性图示3·非理性信念(1.过分概括化2.非黑即白的绝对化要求3.糟糕透顶的夸大)

认知治疗——改变不良认知

方法:

1.Ellis的ABC理论(改变B)——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

2.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识别负性自动思维、识别和改变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协同检验法

5.森田疗法——神经质理论

方法:

“顺其自然”原则、“为所当为”原则

日记疗法

6.暗示和催眠疗法

7.松弛疗法(一种行为疗法)

方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自主训练、冥想、瑜伽

第五章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23.心理测验的特性:

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24.心理测验的主要作用:

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干预

25.方法:

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

26、、一般过程:

1、明确评估目的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3、了解特殊问题4、结果描述与报告

27、发展:

1)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起源于古代中国、2)科学的心理测验起源于欧洲

冯特: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科学心理学奠基的标志

高尔顿:

进行了一系列感知觉测验研究个体差异,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测量。

卡特尔:

1890年,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比奈:

1905年,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韦克斯勒:

研制了韦氏智力测验,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26.基本条件:

(一)心理测验的误差1、施测条件2、主试者因素:

态度、情绪、指导语等3、受试者因素:

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心理状况

(二)心理测验的科学指标:

1、常模:

标准分z=(X-M)/SDZ=A+Bz

名称平均数标准差使用的量表

标准十分51.516PF

标准二十分103韦氏量表分

T分5010MMPI、EPQ

离差智商10015韦氏智力

2、信度:

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在0.8以上,人格测验要求在0.7以上

3、效度:

27.基本原则:

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28.类型和应用:

按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

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的鉴定及作为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如比奈-西蒙量表、韦氏量表等。

2、人格测验:

如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性格、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

3、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感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等脑功能的评估。

4、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如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测查精神症状或心理健康状况等

应用:

1)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韦氏量表、瑞文测验等。

辅助诊断,有特殊要求及有可疑智力障碍时用

2)人格测验:

EPQ、16PF、MMPI等

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加深对其问题的理解、、、MMPI有助于了解对方是否有精神异常

3)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如SCL-90,SAS,SDS等

疗效评价,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第二节:

智力测验

掌握智商评价的几种指标及其特点

1、比率智商(RatioIQ):

1916年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采用。

计算公式:

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因此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只适用于16岁以下的人群。

2、离差智商(DeviationIQ):

韦克斯勒最早提出,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

计算公式:

IQ=100+15(X-M)/SD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测验成绩与同年龄组被试平均水平比较后得出的相对分数,可清楚地表明其在人数中所处的位置,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掌握智力水平的分级

 

掌握常用的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奈测验(S-B)

1905年,由法国比内-西蒙编制了比奈量表(B-S),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而成斯-比测验(S-B),首次引入了比率智商(MA/CA*100)的概念。

(二)韦氏智力量表(W-S)标准二十分103韦氏量表分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适用于6-16岁儿童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

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PPSI)。

适用于4-6.3/4幼儿。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全量表(FullScale,FS):

共11个分测验,可获得全智商(FIQ)。

1、言语量表(VerbalScale,VS):

共6个分测验,可获得言语智商(VIQ)。

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背数、词汇测验

2、操作量表(PerformanceScale,PS):

共5个分测验,可获得操作智商(PIQ)。

数字符号、填图、积木图案、图片排列、拼物

结果分析:

总=10+3Z如知识分测验分为16Z=2

第三节人格测验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测量病态人格

量表构成:

全版本:

共566个条目。

常用版本:

399题,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

条目内容均与临床有关。

主要用于测量病态人格。

实施:

测验可个别,也可团体施测。

年龄范围是16岁以上。

4、MMPI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

需将原始分换算成T分。

T分=50+10(X-M)/SD

解释:

为单向量表,只有高分有意义。

T分在7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分儿童(7岁~15岁)与成人(16岁以上)两种版本。

三个人格维度:

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

一个效度量表:

掩饰性(L)。

L大于则问卷无效

3、EPQ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

(1)根据被试所得的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

T分=50+10(X-M)/SD

解释

(1)根据T分分析被试者的气质特点

(2)根据N(稳定性)或E(内外向)维度的分析平均分50

分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

示例:

E分40分,N分65分——E内向40是倾向性N稳定65是典型性——内向稳定(粘液质)

中间型:

T分在43.3~56.6分之间;

倾向型:

T分在38.5~43.2分或56.7~61.5分之间;

典型型:

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

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量表构成:

16个人格特质维度,由18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后有3个答案,让受测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确定和测量正常人的基本人格特征,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适用对象:

16岁以上并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

3、16PF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

采用标准10分=5+1.5(X-M)/SD

解释:

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对照各因素的高低分特征,即可了解被试的人格特征。

因素C-稳定性:

高分者热情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术语称高自我力量;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术语称顺从性

(四)投射测验——洛夏墨迹测验

10张图片,说出看到了什么

用途:

主要反映了个人人格特征,但也可得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意义的精神病理指标

第四节评定量表

(一)90项症状评定量表(SCL-90)

结构:

包括90个项目,10个心理症状因子。

评分:

按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采用1-5(或0-4)的5级评分,由自评者自己体会。

评定的时间范围:

是“现在”或者是“最近1周”。

应用:

常用于测查个体或人群心理健康状况。

3、SCL-90的具体分析指标

总分:

90个项目评分之和,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其变化能反映病情演变。

阳性项目数:

90题中≥2分的题目之和

因子分:

反映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计算:

因子所属的各条目得分相加/条目数

因子分越高,反映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组成及评定方法:

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

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SDS的结果解释

总分:

超过41分,筛查阳性,可能有抑郁存在。

抑郁严重度指数=总分/80,范围为0.25~1.0

0.5以下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极重度抑郁。

(三)焦虑自评量表(SAS)

组成及评定方法:

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

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SAS的结果解释:

总分:

超过40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分数越高,反映焦虑程度越重。

(四)生活事件量表(LES)

内容:

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

家庭生活方面(恋爱,结婚,离婚);工作学习方面(待业,就业,晋升提级);社交及其它方面(被人误会,好友死亡);

评价:

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95%正常人一年内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不超过32分。

负性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五)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copingstylequestionnaire,TCSQ)

由20条反映应对特点的项目组成,包括2个方面:

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

评分及解释从“肯定是”到“肯定不是”采用采用1-5的五级评分。

与常模比较,分数高表明某方面的应对特征明显。

他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常用24项版本)

评分标准:

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0)无,

(1)轻度,

(2)中度,(3)重度,(4)很重。

HAMD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3级:

(0)无,

(1)轻~中度,

(2)重度。

总分:

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即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

而总分的变化能评价病情的演变。

按DavisJM的划界分:

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小于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

一般的划界分:

HAMD17项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奈测验(S-B)韦氏智力量表(W-S)

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投射测验——洛夏墨迹测验

评定量表:

90项症状评定量表(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生活事件量表(LES)

特质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