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475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万全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2分)

1.(6分)(2017高三上·宜城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

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

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秘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

还有一种特殊场景,即帘外人与帘内人二者之中有一个是不在场的,也就是说有一方是缺席的。

一种情境是帘外人的缺席。

我们从帘内女子的举动神态及她所表现出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与忧思,可以看出她此时此地的寂寞、无聊、慵倦。

这一切都隐秘地传达出了对未出场的帘外人的渴望,也是她对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

还有一种场景是帘外人在场,而帘内人缺席。

也就是说,抒情主体仅看到了帘,而并未看到所想看到的对象,但仅是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他无限的联想。

由于帘内人的不在场,因此帘内的世界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以它的空洞引起了抒情主体的反感。

但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

他对她的渴望因了她现时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沉重和痛苦,也因了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和真挚。

帘作为一种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的意象在宋词中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有词作为一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方面与宋代士人心态也有较大关联,尤其是对这一意象的处理中,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结果只能在忧郁、感伤、惆怅中自语自慰,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柔弱的艺术世界,“一重帘外即天涯”,词人在狭小的情感空间里默默咀嚼孤独与寂寞。

(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

关于“帘”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帘有遮蔽和阻隔的功能,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似海”,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

B.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状态各异,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C.帘的妙处在于它隔未全隔,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

这与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有关。

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和悲剧性双重内涵。

D.宋词中的帘意象,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一个原因是词这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个原因是与宋代士人的心态有关联。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帘内的女子与帘外的男子相对时,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而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B.帘内人在场却不出场,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对帘内人来说,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会给他带来何种影响。

C.帘内人缺席,但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帘外人的无限的联想,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而这些联想又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

D.帘外人缺席时,帘内女子常常表现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忧思,寂寞、无聊、慵倦。

这都是一些对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的表现或感情流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隔帘相看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这与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相关,乐观的视角产生幸福和慰藉感,悲观的视角则产生痛苦和折磨感。

B.帘外世界对帘内人而言,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样的激情与热烈。

不管她接受与否,都会有一种隐秘的渴望被点燃。

C.在帘外人看来,帘不仅隔开了帘内外两人的身,也隔开了两人的心,帘内人对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D.宋代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既定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这种忧郁、感伤、惆怅,也传递到了对帘意象的运用处理上。

2.(18分)(2016高一上·铅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温顿列车

二战爆发前,尼古拉斯·温顿,这个普通的英国人组织了8列火车,将669名犹太儿童从纳粹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送往英国,使他们与集中营和死神擦身而过。

近70年过去,这些“温顿儿童”及其子孙,约有6000人因温顿而得以存活于世。

这位英雄也因此被誉为“英国辛德勒”。

1938年,29岁的温顿受朋友之邀,新年前夕临时取消去瑞士滑雪度假的计划,改道前往布拉格。

25万刚从德军占领的苏台德地区逃出来的难民挤在这座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城市里。

很多犹太父母自知难逃厄运,想用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

温顿成立了专门负责救助儿童难民的办公室,从早到晚接待前来登记孩子信息的犹太家长们,而后马不停蹄地游说各国当局接收这些孩子。

只有英国同意接收这些小难民,但要求温顿必须为每个犹太儿童在英国找到愿意收养他们的家庭后,政府才会同意颁发签证。

“这些犹太难民儿童是希特勒的眼中钉。

我决定试着帮他们办理前往英国的通行证。

我想,如果你所做的事本质上合理,就一定能办到。

”温顿制作了一批印有孩子们信息的小卡片,假期结束回国后一个一个落实收养家庭,不仅办下了签证,还为每个孩子募集到了50英镑的旅费。

1939年3月14日,两名志愿者在捷克组织,温顿在英国接应,载着脖子上系着标明身份号码的犹太儿童的第一列火车悄悄从布拉格出发。

次日,德军进入捷克首都。

签证迟迟不到,温顿开始伪造入境文件,从3月到8月,先后8列火车载着669名犹太儿童逃出地狱。

第9列火车没能跑过德国的闪电战。

1939年9月1日清晨4时40分,德军闪击入侵波兰,原定于当天出发的列车在边境被截下,直接改道去了索比堡集中营的毒气室。

“那一天,250个家庭等候在利物浦大道上,结果等到的却只有失望。

如果火车能够提前一天出发,结局将完全不同。

”时隔多年提及此事,温顿依然为没能再快一点而懊悔不已。

1.5万名捷克儿童在二战中丧生,“温顿儿童”们基本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当身后的祖国变成人间地狱时,这669个“勇敢的求生者”走下温顿列车,在异国他乡开始陌生的生活。

多年后,捷克总统赞扬温顿给了捷克的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获得生命和自由的机会。

然而整整50年间,温顿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和战争本身比起来,战前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了。

”温顿过后说道,“我不是故意保密……我只是没说而已。

在失去父母半个世纪之后,当年获救的“温顿儿童”们发现自己的“再生父亲”尚在人世,从此,温顿多了很多白发苍苍的孩子。

2009年,温顿100岁时,孩子们沿着当年的路线,4天后抵达伦敦利物浦火车站,温顿早早地在车站等,与他们长时间相拥而泣,场面极其感人。

拉克索娃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父亲”,可是人人都往温顿身边挤,她好不容易握到了他的手,吻了一下,准备的礼物一直没有机会拿出来:

那是一幅木雕的小版画,上面是一列正穿越欧洲地图的火车,从捷克到伦敦,从东到西。

被救儿童难民维拉·吉辛是战后定居于英国的作家,她所著的《童年的珍珠》就记叙了那段历史。

她说:

“与温顿见面,拥抱他,感谢他,是我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他拯救了我们这一代捷克犹太人中的大多数。

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在给温顿105岁生日的贺信中写道:

“你的生命因众多原因而非比寻常。

他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这个不苟言笑的倔老头却把如潮水般涌来的赞誉归结为自己活得太久了,“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挺伟大,可我当时做的时候真没觉得怎么样。

”他不喜欢被称为“英国辛德勒”,认为自己当时没遇到什么危险,在捷克避开盖世太保耳目的志愿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是其他人都已不在了。

这位世纪老人常说:

“一切在理论上可能的事,就是办得到的事,只要你当它是一回事,并决意去实践它。

(有删改)

【注】①温顿爵士的功绩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广为传颂。

2015年7月1日,被誉为“英国辛德勒”的尼古拉斯·温顿爵士在医院因呼吸系统衰竭溘然长逝,享年106岁。

②奥斯卡·辛德勒,德国商人,德国战争时期,利用雇用廉价的犹太人做工,保护了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这些人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一半左右。

他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

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辛德勒是德国商人,温顿是普通的英国人,他们都在战争时期保护了众多犹太儿童,而温顿被誉为“英国辛德勒”。

B.第9列温顿火车没能跑过德国的闪电战,1.5万名捷克儿童被截下,直接改道去了索比堡集中营的毒气室。

C.温顿给了孩子们获得生命和自由的机会,孩子们在温顿百岁时,从英国各地赶来与他见面,拥抱他,感谢他。

D.拉克索娃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父亲”,但人人都往温顿身边挤,她准备的礼物《童年的珍珠》一直没有送出。

E.29岁的温顿受朋友之邀,新年前夕临时取消去瑞士滑雪度假的计划,改道前往布拉格,开始了拯救行动。

(2)

温顿为什么不喜欢被称为“英国辛德勒”?

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

温顿常说:

“一切在理论上可能的事,就是办得到的事,只要你当它是一回事,并决意去实践它。

”为了拯救孩子,他做出了哪些“实践”?

(4)

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称赞温顿:

“你的生命因众多原因而非比寻常。

”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请结合材料,试作分析。

3.(18分)(2017·大理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一位顾客

郑成南

漫天飞雪,茫茫世界。

不过屋里却暖和,炉子的火烧得正旺。

今天是大年三十,他们本打算早点关店门,却从早上起就客人陆续不断,他们也一直忙到现在。

半年前,他们在这里开了这家杂货店,专卖生活日用品,生意不错,每天忙忙碌碌的,赚头当然不少。

这一顿饭,女人准备得很丰盛,也很讲究。

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能办到的东西,全齐了。

第一次,他们在外面过年,也是两口子单独过年。

几天前,男人给家里写信,说过年不回家了,和女人在外面过了,省了来回的路费。

出来一年了,男人没告诉家里自己开了杂货店,也没给家里汇钱。

女人说,把门关了吧,忙了一年,也该好好吃一顿饭。

男人说,再等等吧,还会有人来呢。

其实,此刻男人心里有那么一丝惆怅,往年都是赶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的。

父亲年纪大了,长年有病,吃年夜饭时,却无比兴奋,跟他碰好几回杯。

男人想,今晚,这样的场面就没了。

女人说,没人了,都什么时候了,谁不在家里吃团圆饭呀?

再说,饭菜都做了那么长时间了,该凉了。

女人看着满桌子的饭菜,有些激动。

在老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哪里见过这么丰盛的饭菜啊。

男人还在迟疑,女人从里屋走出来,说,关了吧,不会有人了。

她顺手拿起火钳,捅了捅炉子,微弱的炉火立刻又火星点点,屋内似乎更暖和了。

男人缓缓站起来,正准备关门时,看到远处茫茫的世界里,有个人朝这边走来。

那人一身黑色装束,手里提着篮子,走得很慢。

男人又把手停住了,他说,又来了一个。

下雪的天,地上很滑,那人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移动缓慢。

男人耐心地等起来,他不会放过一笔生意,虽然今天是大年三十。

他说,做完这最后的一笔生意,就关门,就等做明年的生意了。

女人又进去了,把酒盖子启开,倒满了两只杯子。

白色的酒沫星子在杯子内冉冉升起,今晚,对女人来说,是兴奋和期待的。

越来越近了,那人越来越清晰了,走近了,男人才看出,原来是个跛子,即使走小步,仍很艰难。

终于来到了店门口,身上落满一层洁白的雪。

那人抬起头,摘下帽子,男人突然呆住了。

男人喊,爹!

爹抖抖帽子,雪花纷纷落下。

爹!

男人准备接过爹的帽子,爹没给他,重新戴回头上。

您怎么来哩?

!

女人在里屋听到声音,忙赶出来,喊。

多远的路。

男人说。

爹站在屋里,缓缓移动身体,好像一位将军在检阅士兵,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后满意地点点头。

爹说,还不错哩!

女人抢着说,爹,你咋无声无息就跑来哩?

女人兴奋的脸立刻消失了。

爹说,你娘怕你们在外面受苦,听说现在很多工地老板没良心,昧着工人的钱……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娘说你们不回家过年了,一大早包了饺子,叫我给你们送来。

一路上,怕是早凉了吧。

爹把篮子递给女人,女人接去了,却不敢动。

男人说,爹,你从早上走到现在?

爹只顾自己说,你们过得好就好,我还得赶回去哩,你娘还等着我回去下饺子哩。

爹准备出来,男人扑上去,顺势跪下了,男人喊,爹!

歇斯底里。

爹忙扶起男人,说,你这是做啥?

男人抱住爹的大腿,说,爹,您留下,我对不住您。

这一年,不知爹是怎么过来的,脚跛了,怕是没钱吃药,耽误了吧……

爹说,说傻子话哩,你们在外过的好,就是孝顺爹哩。

男人站起来,转身对傻站着的女人说,收拾一下,跟爹回去。

女人和男人都哭了,而爹却笑了。

外面,雪下得更紧了。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大年夜的晚上,女人反复催促男人把店门关了,好好吃一顿年夜饭,但男人始终不愿意关门,只是因为他认为还会有客人来,想多挣些钱。

B.爹来到店里,“像一位将军在枪阅士兵”,流露出对儿子没有回家过年的不满,然后又“满意地点点头”,表现父亲看到儿子过得好后的满意和放心。

C.“今晚,对女人来说,是兴奋和期待的”,这句话体现出女人脱离了公婆之后第一次和丈夫单独吃年夜饭的激动心理,可见,女人过去的生活是灰暗的。

D.“男人扑上去,顺势跪下了,男人喊,爹!

歇斯底里”,此处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儿子的恼怒心理。

E.小说结尾女人和男人的哭有感动有内疚,悔恨自己没有尽到对父母的关照,爹的笑,是既为儿子在外过得好而高兴,也表达了他对儿子儿媳理解自己的无比欣慰之情。

(2)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小说中的男人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4)

小说中的父亲并不是真正的顾客,而小说却用了“最后一位顾客”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6高二上·宜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

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

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

“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

”骃曰:

“然。

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

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

”僖曰:

“书传若此多矣!

”邻房生梁郁和之曰:

“如此,武帝亦是狗邪?

”僖、骃默然不对。

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

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

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

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

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

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

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

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

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

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

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

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

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

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

谨诣阙伏待重诛。

”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

僖因自陈谢。

帝曰:

“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对曰:

“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

至于光荣,非所敢承。

”帝大笑曰:

“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

”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

“子盍辞乎?

”僖曰:

“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

”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后汉书•孔僖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

B.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

C.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

D.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

表示学校的词语还有庠、序、国子监等。

B.孝武,是汉武帝刘彻的谥号。

所谓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为给予褒扬而赐予的一种特殊称号。

C.《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它以语录体为主,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D.筮,文中的意思是用蓍草占卦。

卜筮可以指以占卦为业的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们诽谤先帝,因而都被抓到狱吏那里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

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

但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任临晋令。

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

②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5.(7分)(2019高三下·黑龙江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西阁

僧志文①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阑频。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升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鸥鹭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注】①志文:

南宋诗僧,“志文”为其法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蒹葭覆盖水滨,展示了一个静谧而幽深的环境,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B.“徘徊”“南望”以及频频“倚阑”,这些动作反映出了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C.第五,六句从白天到黑夜的写景方式与李清照《醉花阴》相同,较为常见。

D.一阵鸥鹭飞起,惊动莲叶丛中的钓鱼人,这使得全诗静中有动,活泼起来。

(2)诗的第三,四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1题;共10分)

6.(10分)(2016·嘉兴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①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

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②________,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

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④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________,________。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

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

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8.(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长一再强调,语文课要把语言知识运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鉴赏能力结合起来。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C.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关注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一生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9.(2分)(2017高一·龙江月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B.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5分)(2020·东北模拟)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看了下面的图片,你有怎样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