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216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docx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说课稿1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坝“等13个字,会写“早晨、汉族”等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自然段的意思,感知课文内容。

3.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4.能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说一说文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绚丽多彩”“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等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用上“这是一所的小学。

”的句式,说一说文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我们又回到了可爱的学校。

谁来和我们分享分享学校给你的印象?

2.今天,咱们要一起去认识一所特别的小学。

(板书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3.请学生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词语检测。

第一组:

鲜艳的服装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绒球花

(1)小老师教读前三个短语。

注意读好轻声“的”。

(2)配图出示,读美“鲜艳的服装、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

(3)出示“绒球花”图片,请学生认识“绒球花”,你看到了什么的绒球花?

PPT出示:

()的绒球花。

第二组:

出示“坪坝”

(1)认读词语。

(2)瞧,这就是坪坝。

(出示“坪坝”图片)

(3)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坪坝?

(4)是的,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就叫坪坝。

(5)出示图片,拓展认识:

水坝、堤坝、大坝。

3.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想一想:

大青树下的小学哪儿新鲜(与众不同)?

勾画出相关词句。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感悟学法。

1.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让你感到新鲜,从中想到了什么?

2.交流。

(1)交流前三句。

①读好“山坡上、坪坝里、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这三个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有哪些民族呢?

随机介绍: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是汉族呢?

1900多年,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叫汉朝。

(出示汉朝的版图)汉朝是当时的世界强国,面积最大的时候可达2560万平方公里。

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发扬,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所以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我们说的话叫“汉语”,我们用的文字叫“汉字”。

读好词语:

汉族、汉朝、汉语、汉字

除了汉族,还有哪些少数民族?

③这些各民族的学生穿着鲜艳的服装来到学校啦!

④古时候认为“鱼、羊”在一起就是很“鲜”,那猜一猜“丰、色”合在一起的“艳”是什么意思?

⑤指导读好: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回扣:

所以,作者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交流第四句。

①结合学生关注的新鲜词句“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引导学生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回扣:

所以,作者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三、小组合作,实践学法。

过渡:

师生合作读,听!

“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们在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阅读小提示: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你勾画的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语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展开丰富的想象。

2.将自己的想象送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汇报交流:

预设一: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抓住“那声音真好听”和“!

”读出同学们爱学习,学习氛围浓厚。

(2)如果你就是现在窗外的树枝、鸟儿、蝴蝶、猴子,你会想些什么?

(3)多么善解人意的小动物啊!

能不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这样安静的环境,还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宁静、寂静、幽静、鸦雀无声......)

预设二: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成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看着大家尽情地玩耍,此时的小动物们又会怎样?

(2)回扣:

所以,作者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

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你用上“这是一所的小学。

”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学校。

出示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等几个场景,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五、升华感情、结束本课

1.谈到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们是这样骄傲。

作者谈到大青树下的小学也是这样骄傲。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3.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人》。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

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绒”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

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

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

”,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

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

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强学法指导。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四、教学预设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引导交流,了解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初步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导入课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

了解文中的有关民族。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五、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感悟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通过想象,感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通过山花烂漫的环境,衬托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二)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感悟同学们的团结。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体会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 

通过问题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这样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

——意思讲到就行) 

六、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

(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

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

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八、板书设计:

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飘扬、朗读、安静、摔跤、粗壮、凤尾竹、洁白”等词语,摘抄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初步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体会描写窗外十分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资料库

课前搜集:

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经过一个暑假,你们又长高了,变得更懂事了。

今天走进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

久别的校园给你怎样的感受?

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教室、美丽的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多么美丽的校园啊!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所小学,这是一所可爱的、边疆的小学。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这所学校的美丽。

(板书课文题目: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资料分享

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

借助课文中的注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认读。

指名读,正音。

开火车,练读。

标一标: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粗壮、影子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

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他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

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古老的钟声悠扬不绝,的影子绵绵萦绕,身着鲜艳服装的

在五星红旗下一起学习、一起嬉戏。

这个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学校就是“”。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

“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三、后教环节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坝:

不要读成“bèi”;

汉:

不要读成“jǐn”;

艳:

不要读成“fēng”或者“sè”;

摔:

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也不能只读右边部分;

扮:

读“bàn”,不要读成“fēn”;

跤:

不要读成“xiào”;

凤:

不要读成“fēng”。

点拨:

联系生活,学习“坝”;运用形近字识字法学习“凤”“汉”。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粗、影”都属于左右结构的字;

(2)“晨、装”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最后一笔捺都要写舒展;

“服、静”两个生字的部件都有“月”,但位置不同,写法也不同。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

装。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纠正、指导。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

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

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坪坝(bàbèi)飘扬(yányáng)摔跤(jiāojiào)

凤尾竹(fènfèng)洁白(jiéjí)

2.看拼音,写词语。

zǎochenrónghuāhànzúxiānyànfúzhuāng

dǎbɑnlǎngdúānjìngtíngzhǐcūzhuàng

3.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欠——欢(欢呼)分——()

且——()卖——()

4.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铜钟鲜艳的()

()的粉墙敬爱的()

()的枝干欢唱的()

读想并行悟新鲜读写结合得新法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课。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有不少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在阅读能力训练方面,一是需要引导抓住这些有新鲜感的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二是需要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学习通过把握课文自然段的意思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表达方面,需要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绒、球”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中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4.学习不直接写事物本身的特点,而是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表现它的特点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难点是学习不直接写事物本身的特点,而是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表现它的特点的好处,并迁移运用这种表达形式。

教学方法

在识字写字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观察、讲解突破写字难点,同时教师适时进行书写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和写字的习惯;在阅读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读想结合法,带领学生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细心体会新鲜感具体体现在哪儿,感悟表达特色,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习得语言。

在表达方面,采用对比朗读和书面练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达到积累、迁移、运用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课件和学习单。

学生:

充分预习,完成学习单中的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探寻文中“新鲜”

(一)聚焦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1.同学们,你们觉得校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它。

(出示单元导读图片)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

”看,下面的导读对我们提出了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说说你从“导读”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二)理解“新鲜”,寻找新鲜

1.“新鲜”是什么意思?

(不常见的、特别的)

2.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去寻找新鲜(板书“新鲜”)。

咱们先去《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看一看那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设计意图:

由于本课是本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对单元导语的关注能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理解“新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过渡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习。

二、读课文理脉络,发现文中“新鲜”

(一)出示初读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1.词语检查“坪坝、飘扬、朗读、摔跤、打扮、汉族、鲜艳、洁白、凤尾竹”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由读。

(2)去掉拼音,请生带读,并适时纠音,运用图片帮助认识这些事物,如“坪坝、摔跤、凤尾竹”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的同时指导读好长句子的节奏。

3.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师:

读完课文,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吗?

生: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板书:

可爱)

师:

作者吴然笔下的这所小学在我国云南省,云南省是中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相接,所以在祖国的边疆。

(出示地图)

师:

可爱的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让我们拿出老师提前发给你们的思维导图,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段的学习,词语的学习积累同样十分重要。

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本课中新鲜的词语并进行积累。

三、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中“新鲜”

(出示预习单中的思维导图,请生交流)

时间

地点

特别之处

(找出文中让你感到“新鲜”的句子)

早晨

上课时

下课了

(一)多民族孩子共学,真新鲜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上,从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1.这些小学生从哪儿走来?

2.上学的路上有什么特别的、新鲜的地方呢?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3.这些小学生都有哪些民族的?

4.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后资料袋)除了穿戴不同,他们还有什么不同?

5.这么多民族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作者写的内容真新鲜。

(板书“内容”)

设计意图:

把握自然段的意思是三年级要着重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孩子课前通过预习完成思维导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也让他们品读了新鲜感的词句,内化语言。

(二)学写“绒球”

1.猜样子看图片

师:

在他们上学的路上,开着一种我们这没见过的花——绒球花。

绒球花长什么样子?

从名字上猜一猜。

生:

像球

师: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绒球花,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彩色的绒球一样,真是“形如其名”呀!

现在让我们来学写这两个生字吧!

(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个字看上去有点难写,请大家说说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一看结构:

“绒球”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二看笔画:

“绒球”两个字笔画较多,其中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都有一个需要“放”的笔画。

“绒”字是斜钩,“球”字是“竖钩”。

3.教师范写:

边写边复述以上结构和笔画方面的要点。

4.学生书写:

提示书写姿势,学生在课后的田字格中练写2遍。

5.评价反馈:

按照书写要点进行点评,请同学们说说写的好的地方在哪,不足在哪,怎么改。

设计意图:

经过低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通过观察发现生字的间架比例,这里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找出字中“放”的笔画,习得写好字的方法。

(三)大青树下活动多,真新鲜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上学的路上,孩子们团结友好地走向学校,下课了,他们又是怎样一起开心地玩耍的呢?

让我们再来看到这张思维导图,下课了,他们在哪活动呢?

时间

地点

特别之处

(画出文中让你感到“新鲜”的句子)

早晨

上学的路上

上课时

下课了

大青树下

2.咱们平时课间会干些什么?

3.他们的课间活动呢?

最新鲜的是引来了谁?

4.真热闹呀!

那就请男同学带着这份热闹劲儿读读这句话。

(男女读)

5.小结:

这样的内容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到“新鲜”。

咱们也一起去热闹一下,全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上学路上”和“大青树下”这两部分的内容是孩子们觉得很新鲜的,我让孩子通过读中想象,说说你看到的,你听到,同时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比,感受内容的新鲜,同时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语言规范。

(四)读书声音真好听,写法新鲜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同学们都要走进?

(出示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