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507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docx

七年级生物全册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80多人,两个班人数,基础都相当,同学们都来自农村,对生物有一定的基础,本学期我将按照学校的规定使用“五环教学”,以及“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争取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有两章,包括七节内容;第二单元有四章,包括九节内容;第三单元有六章,包括十节内容。

三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适合我校的“五环教学模式”,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预习、分析、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争取让学生当堂内容当堂吸收,消化掉。

 

结合

学科

特点

进行

思想

教育

的安

排意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学期教学进度

章节单元

内容

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3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1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2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1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1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1___课时_8___月19_日星期:

课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课时

1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

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

3、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实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

什么是实生物?

学习指导: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学生欣赏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

1、资料中哪些属于生物?

哪些不属于生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后达成共识:

1、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属于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的不是生物物体。

2、判断一个生物是否有生命的依据是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现象。

学习目标二:

生物的特征

学习指导:

学生阅读、观察、分析、思考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并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生物有六个基本特征。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特征,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

2、生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题(123)

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一节的习题

板书

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概念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1.2.。

教后

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大部分学生都很赶兴趣、积极性很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蹲组领导签字————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_2__课时_8_月_19_日星期_一__

课题

2.1生物圈

执笔人

苏爱瑛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1.教师创设情境。

2.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新课

教师:

宇航员要进入太空,需要携带哪些生活必须的物品?

学生:

宇航员进入太空需要携带氧气,饮用水,食物等。

教师:

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就不用准备这些物品,那么这些物品是人们从哪里获得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一:

生物圈的概念

学习指导:

教师提出问题:

1.在银河系中有众多的星球,你知道哪些星球上有人类居住吗、?

2.我们生活的地球哪些地方适合生物的生存?

教师:

目前可知地球是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但是,并不是地球的所有地方都适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例如:

地壳的内部是不可能有生物生存的。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它表面的这一薄层,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学习目标二:

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的厚度:

学习指导:

让学生观察课本“生物圈的范围”的图片并阅读相关的资料,达成共识: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包括海平面以上10千米,以下10千米,共20千米的厚度。

2生物圈的范围:

学习指导:

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资料,你认为我们可以将生物圈分为哪些圈层?

2.在生物圈的每个圈层中各有哪些生物生存?

3生物圈中的各个圈层是否是截然分开的呢?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

生物圈是由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组成的。

每个圈层里都生活着大量的生物。

但是,这三个圈层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教师强调:

生物圈的每个圈层中都有生物生存,但是所有陆生生物以岩石圈为“立足点”,水圈中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学习目标三: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学习指导:

让学生分析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并回答13页的三个讨论题,最后得出结论:

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即: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的空间,这也是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生物圈的相关知识点,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

1.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这一薄层。

主要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

若以海平面为标准进行划分,这一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上10千米,以下10千米,共20千米的厚度。

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这个范围内。

2水圈中多数水生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课堂练习

完成14页的3个课后练习题

作业布置

做本节练习册上的习题

板书

设计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二.生物圈的范围

五个基本条件

教后

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以学会生物学知识为主,而是注重了学习兴趣过程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3_课时9_月_2_日星期_一___

课题

2.4生态系统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

阅读法和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新课

回忆之前两节课学习了两个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都是说明了什么原理?

(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

)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推进

新课

学习目标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习指导:

先在书本上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P22,画出概念。

怎么样的环境才算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那么我们的课室算不算一个生态系统?

比较一个农田、一个森林与我们的课室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那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习目标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指导:

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指导:

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学习目标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指导:

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

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

流动。

 

当堂

练习

课后练习题(1、2)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回答: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形成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

(1)生产者(绿色植物):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消费者(动物):

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利用

2.非生物部分:

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

 

作业

布置

本节练习册习题

教后

反思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4_课时9_月_6日星期五___

课题

2.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明确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方法

阅读法和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回答:

1.略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教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一: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学习指导:

1.师生共同欣赏教材中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然后达成共识:

在广阔的地球上,地形复杂多样,各地的气候差别很大。

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

所以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学生阅读教材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关文字资料,然后得知不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学习目标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分析书本资料:

分析书本P30的例子,河流生态系统还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呢?

(淡水、海洋、森林、草原、农田、城市…)总结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互相关联的,而生物圈又是这里面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书本P31的DDT例子,也可以看出各生态系统是互相关联的,影响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对其他方面造成威胁。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生态系统与周围的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圈。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练习册所有习题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具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区,缺乏高大的植物

3.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浮游植物较多

4.淡水生态系统:

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5.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

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7.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每个生态系统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本节课中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生态系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5课时_9月28_日星期五

课题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准备

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个性补充

走进新单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指导学生看书37页:

取镜和安放。

引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37页:

取镜和安放。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归纳: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

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

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

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思考回答: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练习思考,回答。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

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

3、注意事项

 

教后

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实验室上的第一节课,到实验室时要先跟学生强调实验室的纪律,让学生明白以后来实验室上课必须遵守实验室纪律,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

安排学生观察的“e”玻片要使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

强调光圈、反光镜和光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最好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

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

这样更易使理解这些关系,做题的时候也可以想像做实验的过程,记忆更深刻。

蹲组领导签字———

七年级生物备课教案

第_6_课时_10_月11日星期:

课题

2.12观察生物的细胞

课时

1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和观察法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

常用的玻片标本

学习指导: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

(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学习目标二: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学习指导:

学生阅读P43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

学习目标三:

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学习指导:

1.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的临时装片。

2.观察临时装片;3.画出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学习目标四:

植物细胞的结构

学习指导:

学生阅读P43,得出结论。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怎样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生物画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分别具有哪些作用?

1.要观察某种植物的细胞,必需将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

主要步骤如下:

(1)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

(3)染色: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中有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溶解着多种物质,有的细胞的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具有遗传作用。

课堂

练习

课本练习题(123)

布置

作业

练习册本节的习题

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成的

一.常见的玻片标本

二.观察植物细胞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后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蹲组领导签字————

七年级生物备课

第_7课时_10_月18日星期:

课题

2.2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课时

1

授课人

苏爱瑛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