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503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课题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课题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课题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课题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教材解读.docx

《课题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教材解读.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教材解读.docx

课题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解读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第一课“可爱的校园”,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用“数”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从1到10的10个数――相对应的事物。

这里就能很好的渗透“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课“快乐的家园”,丰富对1的认识,懂得在一些场合数表示的是事物的顺序或代号。

数具有表示顺序的这一层含义,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第四课“小猫钓鱼”,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0”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的意义。

在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优化思想方法、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与数感的发展。

这里还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渗透符号化思想,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在教学中,除了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外,还可以渗透“比教”的方法。

第二单元第一课“动物乐园”,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前者学生有一定经验,后者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结合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渗透集合运算思想。

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减运算的过程的想加算减法中渗透逆推法,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渗透优化思想方法。

案例:

要把3支铅笔与2支铅笔合并在一起。

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集合图很快要用加法计算,结合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渗透集合运算思想。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用“摆小棒”检验数量关系时,应强调凡是十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逢“十”进“一”),用“捆”和“根”为计数单位来表示算式中的两位数有机渗透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渗透“观察”的思想。

在数与代数的领域中,“数形结合、对应、比较、观察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和学生点透,真正做到渗而透。

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渗透对应思想方法。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渗透归纳思想、分类思想。

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

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渗透集合思想方法。

2、第九单元《统计》。

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里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像“数形结合、分类、比较、对应、观察、归纳、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可适当渗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解读

南雅中心小学陈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里还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认识“>”、“<”和“=”的含义,并能用这些符号对数或算式进行比较,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这里就能很好的渗透“对应思想,比较、观察等思想。

第三单元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加减法

(二);第七单元加减法(三);

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渗透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培养与发展数感,渗透分析与综合法和优化思想方法。

第六单元购物;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体会人民币的价值;能在现实生活活动中算钱、付钱、找钱;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能选择信息,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渗透对应思想方法。

2、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渗透对应思想方法。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通过对实物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渗透对应、比较、观察、归纳、分类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拼图。

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渗透归纳思想、分类思想。

3、统计:

第八单元统计。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按要求阅读和完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这里渗透统计概率思想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像“数形结合、分类、比较、对应、观察、归纳、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可适当渗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数学思想方法解读

房道中心小学周玉兰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第一课“可爱的校园”,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用“数”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从1到10的10个数渗透相对应的思想。

第二课“快乐的家园”,丰富对1的认识:

它既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和符号化的思想。

第四课“小猫钓鱼”,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0”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的意义。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与数感的发展。

第二单元“比较”。

第一课“动物乐园”从情境图中把同一类的动物排队,与其它动物相比较,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前者学生有一定经验,后者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的比较活动,渗透比较分析的数学思想。

第三单元

第一课“有几枝铅笔”,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列出一个算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也愈加丰富,如2+3=5还表示2个桃子与3个桃子合起来是5个桃子,2个女孩与3个男孩合起来是5个小孩,2把椅子与3把椅子合起来是5把椅子等等。

渗透符号化思想、模型化思想。

第二课“有几辆车”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两数相加所得结果与这两数的顺序无关”的初步体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第三课“摘果子”“做一做”的第1题,要让学生经历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减法算式意义的过程,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第三单元第四课“小猫吃鱼”的“练一练”中,创设“5只小鸡跑向两处觅食”的情境,问“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就是讨论5的组成和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解释和拓展5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模型)的应用的过程。

第七课“可爱的企鹅”、第八课“分苹果”,都创设了类似的情境分别讨论8,9和10的组成与分解;从第五课至第八课,还把进一步体验有关数的组成与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或游戏活动之中,其用心也是为了逐步达到熟练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目的。

渗透数可合可分的思想。

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结合“捆小棒”(数10根小棒,把它们捆成1捆)的活动,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

进而摆一捆加几根的小棒表示比10大的数,再介绍计数器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同一个数。

实际上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

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渗透对应思想。

第二课“搭积木”,为学生提供学习“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地解读“搭积木”的两幅图,从中分别列出算式:

13+2=15,16-2=14;再让他们用“摆小棒”的方式检验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确。

渗透转化思想。

第三课“有几瓶牛奶”中的,9+5=?

,转化为可以把5分成1和4,9+1=10,10+4=14,也可以把9分成5和4,5+5=10,10+4=14;如果学生想到10+5=15,推出9+5=14也是可以的;渗透转化思想。

第四课“有几棵树”、第五课“买铅笔”退位减法,利用凑十法转化为10加几的计算这是化归思想的体现。

“飞行表演”除了练习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外,还应用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提供减法算法的思路(事实上这一思想在教材第5页的练习中已经开始渗透),即在较大的集合(与被减数对应)中找出与另一个集合(与减数对应)一一对应的子集,这时较大集合的余集就对应着所得的差。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前后”,首先,要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二课“上下”,用上、下来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渗透有序对应数学思想。

第三课“左右”,先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中不对称的动作来识记“左”和“右”,进一步再体会:

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第六单元

第一课“物体分类,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把物体按形状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

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是对物体的形状进行抽象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渗透建模分类思想。

第二课“你说我摆”,是为五、六两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发展空间观念设计的

 

三、分类与统计

第四单元

第一课“整理房间”,从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做的事情――整理房间,体验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的必要性。

从而也渗透了做事要讲秩序,物品要按需要分类的思想。

第二课“整理书包”本课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书包,然后交流各自分类的方法,再跟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学会整理书包。

本课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互相对照各自分类的结果,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样的。

第九单元

“统计”教学第94页“最喜欢的水果”,一

(1)班要举行元旦晚会,需准备一些水果,小明调查了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这就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

然后每个同学选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用图片表示,进行分类排队,比较和分析数据的信息资源,渗透分类统计思想,排列组合思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数学思想方法解读

房道小学周玉兰

一、数与代数

1、“看谁数得快”

我们还是要引导孩子意识到“10个一数,10个一数”既快捷又准确。

这实际也是在暗示着十进制,是位值制活动的一个体现。

2、“数豆子”

它把估测、估计运用到数数中。

“说一说”中提出了“这两个“2”意义一样吗?

”引发学生思考,去辨析个位和十位,体会位值制。

通过思考“还有没有这样十位和个位相同的数”,将知识纵深发展,试图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并有机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3、“小小养殖场”

一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比较多,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渗透比较思想。

4、“猜数”

这是一种区间套的游戏,就是利用语言表达逼近答案。

课堂上,也可以猜老师、父母的年龄,猜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玩具的价格等,这样既增加了学习乐趣,又巩固了新知,是比较可取的。

让学生看商品猜价格渗透估计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5、教材引出了“整十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10以内加减法知识迁移到整十数的加减法上来,从而知道有多少个果子。

渗透迁移思想。

6、“采松果”

教材引出的是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松果摆一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表象,有助于学生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渗透归类思想。

7、“青蛙吃害虫”

数学知识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前后联系紧密,学生的认知也是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教师充分利用知识与认知的迁移规律,展开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到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利用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返朴归真”,掌握解题思路,这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良好方法。

8、“拔萝卜”

教材引出了不进位,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百以内数的加法法则的归纳,可以先借助实物图,讨论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如讨论45+23用竖式如何计算,从而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渗透对应、归纳思想。

9、“回收废品”

教材解决了“比多比少”的问题。

教学时,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达成共识后列式计算。

应该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渗透比较对应思想方法

10、“图书馆”

教材引出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对于满十进一的问题,可用直观模型和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借助实物图,讨论进位加法的实例,如讨论37+25用竖式如何计算,从而归纳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渗透对应、归纳思想。

11、“发新书”“小小图书馆”

教材引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估算,并合理解释估算结果。

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几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对于借一当十的问题,教师应用直观模型或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的算理。

渗透归纳转化思想。

12、“跳绳”

教材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

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渗透迁移思想。

13、“套圈游戏”“乘船”“乘车”

教材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的运算。

教学时,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先估计两艘船够不够。

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多种策略去解决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每一步运算做个解释渗透猜想验证思想。

然后,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结果渗透猜想验证思想。

14、教材通过“买文具”

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5元以下),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解决买1元以内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的问题。

例1把各种币值的人民币集中认识,并且先从1元开始,按元、角、分的顺序分别介绍,体现了分类的思想。

二、空间与图形

1、“观察物体”“桌子有多长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由观察汽车引入。

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室里现成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

教材安排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

从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渗透分类符号化思想。

2、有趣的图形

在“认识图形”中,教材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例如,寻找交通标志中认识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丰富了孩子的数学眼光。

渗透集合思想方法、分类转化的思想。

三、统计与概率

教材通过“组织比赛”“买气球”等调查活动,提出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比如:

P85提出“组织什么比赛好呢?

”,P86提出“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些?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统计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体会“正”字法的优势。

从而培养统计的思想。

渗透有序集合排列思想。

 

浅析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济中心小学刘嫣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号思想等。

针对一年级学生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教学中,0到1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了从观察实物图——数一数具体实物的数量——再经历摆学具来认识数——最后再认识符号化的数字。

这样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就让学生经历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最初渗透。

同时让学生体会了从实物抽象出数字这个数学符号的过程。

第二单元比较

比较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比较思想、转化推理思想等。

第二单元第一课《动物乐园》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数数”。

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学生在第一单元中有了数形结合的思维经验;二是进行“配对”,让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

从而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在后续的比较高矮、长短、轻重因为比较直观,学生又有了一定的比较经验,可以让学生直接比较。

在练习中有些不能靠直观就能得出答案的,就需要借助想像、转化、推理的思维方法。

第三单元加减法

(一)

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符号化思想、比较思想、一一对应思想、集合思想等。

对于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不以10以内数的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第三单元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应用”为主线。

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渗透数学形结合,及对应思想。

在建立算式过程中,在理解数学信息及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抽象出加法或减法数量关系。

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

第三单元在后续的学习中安排了《可爱的企鹅》用画图来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活动以“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建立模型”。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学生已有前面学习的基础。

主要把重心放在“建立模型”。

在通过8、9、10的分成练习上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理解加法算式含义就是把两个集合合并成一个大集合。

减法算式含义就是把较大集合减掉一一对应的子集,所得的差就表示另一个子集。

渗透集合思想并建立起加减法算式含义的模型。

第四单元分类

本单元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渗透分类思想。

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分类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对一些具体的分类标准的选择,考察学生的分类能力。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渗透观察、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

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

对于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学生有一定的经验。

但对于三样或三样以上事物描述它们这间位置关系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思维活动体会物体之间位置的相对性。

建成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知道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建模思想等。

为了能直观的辨别物体的形状,安排了分类活动。

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几何体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渗透建模思想。

本单元第二课《你说我摆》是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通过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的认识。

还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第七单元加减法

(二)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认识20以内各数。

初步了解十进制。

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引相关的应用问题。

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单位思想、模型思想、比较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

(1)教学11——20各数。

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体会10个1就是一个十。

在此基础上,再拿出1根小棒,让学生数、认、读、写“11”引出“数位”,同进要引导学生区别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的含义,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单位思想。

(2)教材安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让学生亲历算法的抽象过程。

学生一旦悟出了“摆法”——“算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就可能独立的探究、发现教材中没有呈现的其他算法。

如在学生掌握了9+6=15的算法,让学生运用规律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

体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9、8、7、6加几的计算,都是利用“凑十法”转化为10加几的计算。

在自主探索中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

渗透了观察、比较、化归、函数的思想方法。

(3)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仍然坚持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结合。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加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在经历了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再进行强化建模。

如教材安排《飞行表演》除了练习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外,这应用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提供减法算法的思路,事实上这一思想在前面的10以内加减法中就已经开始渗透。

即在较大的集合中找出与另一个集合一一对应的子集,这时较大集合的余集就对应着所得的差。

从而进一步深化建模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能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比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整时和半点,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

并且指导学生根据钟面时针与分针的指示,能正确用数值来表示时间。

从中渗透了数形结合、比较的思想方法。

第九单元统计

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比较、分析、统计的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

教材安排了“最喜欢的水果”这一活动。

这项活动包括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把统计活动与需要做出预测或决策的问题解决的过程结合起来,从而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

玉山中心小学刘恩水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包含六个单元:

一、数一数与乘法。

二、乘法口诀

(一)。

四、分一分与除法。

六、时、分、秒。

七、乘法口诀

(二)。

八、除法。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一单元渗透观察、比较、符号化、抽象化、分类、实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一数:

教材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连加算式与生活的联系。

渗透了观察、比较、符号化、抽象化、实验的思想方法。

(2)、儿童乐园:

教材借助“儿童乐园”这一情境,引生观察,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