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754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机密★2009年6月13日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6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4页。

答第Ⅰ卷前,考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会明显地感觉到有摩擦阻力阻碍手的移动。

当手对桌面的压力增大时,摩擦阻力将

A.增大B.减小

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2.“磁生电”是电磁学的重大发现之一,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法拉第

C.库仑D.爱因斯坦〖=〗

3.如图所示,人拉着旅行箱前进,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将拉力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水平分力为

A.Fsinα

B.Fcosα

C.Ftanα

D.Fcotα

4.做下列几种运动的物体,受到变力作用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竖直上抛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5.如图所示,一根长约1.5m的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将硬币和羽毛

放进玻璃管内,把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硬币和羽毛竖直下落的情形是

A.管内空气未抽出时,羽毛比硬币下落得快

B.管内空气未抽出时,羽毛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

C.管内空气抽出后(接近真空),硬币比羽毛下落得快

D.管内空气抽出后(接近真空),羽毛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

6.标有“220V,60W”字样的白炽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它的实际工作电压小于220V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零

B.当它的实际工作电压小于220V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60W

C.当它的实际工作电压等于220V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60W

D.当它的实际工作电压大于220V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60W

7.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B.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C.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D.把带正电的点电荷放在A点时,受到电场力的方向向左

8.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图(ɑ)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厦门还有100km。

图(b)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100km是位移,80km/h是平均速度

B.100km是位移,80km/h是瞬时速度

C.100km是路程,80km/h是平均速度

D.100km是路程,80km/h是瞬时速度

9.如图所示,两个同学都从地面登上阶梯顶端A处。

女同学

沿台阶走上去,克服重力做功为W1;男同学从直梯攀爬

上去,克服重力做功为W2。

如果两人的体重相同,则

A.W1=W2B.W1>W2

C.W1<W2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苹果,从距地面高度为H的树上由静止开始落下,树下有一深度为的坑。

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则苹果落到坑底时的重力势能为

A.-mgh

B.-mgH

C.-mg(H+h)

D.mg(H+h)

11.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

设弹簧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为F,则实验观察到F与F'的大小关系是

A.F>F'

B.F

C.F增大时,F'增大

D.F增大时,F'减小

12.如图所示,人乘电梯上楼,先后经历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三个过程。

则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

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

C.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

D.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

13.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推力F1、F2和摩擦力f的作用。

已知F1=10N,F2=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8NB.2N

C.10ND.12N

14.下列叙述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阐述相一致的是

A.光速与运动无关B.时间与运动无关

C.空间与运动无关D.质量与运动无关

15.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图所示的四个运动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匀速行驶的汽车B.加速行驶的快艇C.匀速跳伞的运动员D.减速进站的列车

16.关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流产生运动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由运动产生电流

17.如图所示,通电导线的电流方向和它周围产生的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关系正确的是

 

ABCD

18.如图所示,钟表的秒针、分针、时针转动周期、角速度都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秒针的周期最大,角速度最大

B.秒针的周期最小,角速度最大

C.时针的周期最大,角速度最大

D.时针的周期最小,角速度最大

19.如图所示,MN是只有左边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abcd是一矩形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ɑb边与磁场边界线重合。

当线圈做下列几种运动时,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

A.线圈在磁场中向右平动

B.线圈在磁场中向上平动

C.线圈在磁场中向下平动

D.线圈绕ab边转动90°角

20.据报道,我国探月工程将要发射“嫦娥二号”卫星,它将更接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即“嫦娥二号”卫星轨道半径比“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小。

“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比较,可以判断

A.二者周期相同

B.二者角速度相同

C.“嫦娥二号”卫星的周期大

D.“嫦娥二号”卫星的角速度大

 

机密★2009年6月13日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物理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本卷第2页右上角座位号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一辆电动摩托车沿着平直公路行驶,其v-t图象

如图所示,该摩托车在前2s内做_______直线

运动,最后2s内做________直线运动,(填

“匀加速”、“匀减速”或“匀速”),第2s末

的速度为________m/s。

22.如图所示,а、b、c三种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根据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断粒子的带电情况是:

а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填“正电”、“负电”或“不带电”)

23.在电场中某点放入一点电荷,电量q=1.0×10-10C,

受到的电场力F=1.8×10-5N,则电场中该点电场强度大小

为________N/C。

若在该点放入另一个点电荷,电量

q′=2.0×10-10C,则电场中该点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N/C,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________N。

24.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研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当弹簧伸长量为4cm时,弹力的大小为________N,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N/m。

 

(甲)(乙)(乙)

25.一学习小组研究平抛运动,他们在同一位置先后以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球1和球2,如图所示。

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球1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球2与球1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球1

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1=________;球2做平抛运动

的时间t2=________;球1与球2抛出时的速度大

小之比V1∶V2=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每空格1分,共6分。

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中要求作答)

26.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

的物理量是________(只需填A或B)

A.小车质量B.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

(2)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_________(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B.取下塑料桶,垫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27.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

化和守恒”的实验。

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b)所示,若重物

的质量为m,图中O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O点到

A、B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只需填A或B)

A.打点计时器B.重物

(2)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是________(只需填A或B)

A.mgh2B.mg(h2-h1)

(3)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从O点到B点重物的动能增加量________重力势能减小量。

(填“大于”或“小于”)

一、选择题答题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答题卡(15分)

21.,,m/s。

22.;;。

23.N/C,N/C,N。

24.,N,N/C。

25.;;。

三.实验探究题(6分)

26.

(1)。

(2)。

(3)。

27.

(1)。

(2)。

(3)。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19分。

解题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汽车速度达到30m/s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

假设汽车运动过程所受阻力不变。

求:

(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29.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两根金属导轨AB和CD,它们的间距L=0.2m,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棒长等于导轨间距,其电阻R=6Ω。

当导轨的AC两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时,导体棒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0.1N,求:

(1)通过导体棒ab的电流大小;

(2)导体棒ab上电流的热功率。

 

30.如图所示是游乐场滑车表演的示意图。

滑道由AB、BC两部分组成,AB段是弯曲的轨道,其高度差h为20m,BC段是1/4圆弧轨道,其半径R为15m。

滑车静止开始从A点沿轨道下滑,经过BC圆弧轨道竖直冲向空中。

假设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

(1)滑车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

(2)滑车从C点冲向空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机密★2009年6月13日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答对得3分,答错或不答得零分)

)1.A2.B3.B4.D5.D

6.C7.B8.D9.A10.A

11.C12.A13.A14.A15.D

16.B17.C18.B19.D20.D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空格1分。

21.匀加速匀减速2

22.正电不带电负电

23.1.8×1051.8×1053.6×10-5

24.正比10250

25.

1∶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每空格1分,共6分。

26.AB远大于

27.BB小于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19分。

解题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解:

(1)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а=

…………………………(2分)

得а=

m/s2=---0.5m/s2

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1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合=mа

得f=mа…………………………(2分)

f=1100×0.5N=550N…………………………(1分)

29.解:

(1)由安培力公式F=BIl

得I=

…………………………(2分)

=

A=0.5A…………………………(1分)

(2)由电流的热功率公式P=I2R

得P热=I2R…………………………(2分)

=0.52×6W=1.5W(1分)…………………………(1分)

30.解:

(1)滑车从A到B机械能守恒,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

=mgh…………………………(2分)

=

m/s

=20m/s…………………………(2分)

(2)设滑车上升到最高点时距地面高度为H,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分)

m=20m…………………………(1分)

说明:

以上三道计算题,用其它方法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