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687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docx

生态保护低碳话题的整理轻声呓语

2010年生态保护、低碳话题资料整理(1-14期半月谈版)

三峡移民民生启示"越搬越穷"移民怪圈不再重复

  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发挥其巨大的电力、航运效益,造福中华民族,是国人的百年梦想。

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反复论证,党和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历时长久、工程浩大,尤其是水库淹没区涉及两个省市、20多个区县,上百万移民需要避让搬迁、重建家园。

这项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成为三峡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全国已修建大小水库8.6万多座,移民超过1000万人。

由于对水库移民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偏重于生活安置,忽略生产安置,加之补偿标准偏低,造成许多遗留问题。

上千万移民中,安置较好、生活稳定的仅占1/3,有的越搬越穷,温饱得不到解决,成为不安定因素。

  重庆市移民局局长王显刚说:

“三峡工程移民数量之巨、持续时间之长,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无先例可循。

”为了探索一条有利于移民、有利于国家的安置新路,中央决定先期启动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

三峡工程上马后,国务院又于1993年发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明确提出“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承诺“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如今,17年过去,承诺变成了现实。

三峡库区搬迁移民127万,2008年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96年的3倍、2.6倍。

“越搬越穷”的水库移民怪圈终于不再重复,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更值得大型工程移民借鉴。

  安置政策不断修正完善

  根据初期移民规划,三峡移民总量为113万多人,其中农村移民安置以就地后靠、当地解决为原则,集镇迁建则严格控制标准和规模。

然而进入大规模搬迁期后,一些与实际不符、影响移民安置质量的情况逐渐显现。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三建委)原副主任、重庆市原副市长甘宇平介绍,农村移民安置容量不足、工矿企业搬迁后效益难显等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三峡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库蓄水后大量耕地将被淹没,如果强求就近后靠,土地容量严重不足,将影响移民安置质量;库区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搬迁后相当部分将亏损”。

  “为此,中央先后进行了政策调整。

”甘宇平说,1999后,鼓励更多农村移民出县、出省(市)安置。

至今,库区已经外迁移民20余万人;同时,加大库区搬迁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力度,绝大多数企业实施了关闭、破产、重组。

  此外,由于规划移民总量是按土地面积概算而来,实际上新增农村移民10多万需要安置,致使部分农村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均土地偏少,在迁建新址建房困难。

还有涉及不少百姓生计的政策需要作出调整:

移民安置持续十几年,移民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合理增建的住房未予补偿;水库蓄水后形成124个水中孤岛,岛上群众急需适当安置;蓄水后,库周群众出行难问题超出预期;学校、医院迁建后存在资金缺口……

  为了保障移民利益,2006年,国务院三建委决定调整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在原有投资400亿元的基础上,新增投资79.5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增加移民安置人口13.99万人和建房678万平方米。

  “纵观三峡工程17年的移民路,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修正、完善安置政策,最大限度维护、发展移民利益的过程。

”参与三峡移民工程近20年的甘宇平深有感触。

  为移民编织民生保障网

  阵痛难免。

移民工程实施10年后,随着大规模工程拆迁、建设日渐减少,曾依靠密集的移民投资拉动而一度红火的库区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原有的工矿企业多在搬迁中关闭、破产,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失业率猛增。

一些区县的失业率甚至高达20%以上。

  库区城市里大批漂亮的移民小区成了无业小区,加之最低生活补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欠缺,大量移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少农村移民土地产出有限,转移就业无门。

2003年前后,库区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移民上访率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

2004年10月,移民重镇万州还发生了数千人聚集、围攻政府的“10·18”事件。

  针对库区移民的民生问题,近几年来,中央和库区政府加大力度,编织一张包含就业、社会保障在内的民生保障网。

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央和移民区县在振兴库区产业的同时,先后投入专项资金6亿多元,培训移民30余万人,资助4万余名移民子女接受中职学历教育,其中6成参训移民实现了上岗再就业。

重庆库区还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政府岗位扶持、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消除了城乡移民“零就业家庭”。

与此同时,国务院专门设立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移民困难群体全部纳入居民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体系。

  目前,三峡移民安置已经基本完成,但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移民群众生存与发展能力,全面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束。

国务院三峡办官员前不久透露,《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已完成咨询审查,正待国务院三建委批复。

  迁建与发展相协调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不是简单的人员迁徙、家园变换,而是经济社会重构、生态环境重建的艰辛历程。

在17年浩大、繁重的移民迁建中,库区坚持“在移民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和谐”,不断调整工作重心:

从搬迁先行到产业再造,从经济发展为重到生态环保优先……逐渐摸索出一条移民迁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置之路。

  首先是库区产业政策伴随移民迁建不断调适。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受制于三峡工程“不上不下”的论证阶段,加之三峡沟谷纵横的地理形态,库区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差,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是我国重点连片贫困区,水库淹没涉及的20个区县中,国家和省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就达到17个。

  在搬迁的同时振兴产业,事关百万移民安稳。

甘宇平说,三峡工程开工不久,中央就把推动三峡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996年专门出台《三峡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二期移民搬迁完成后,针对库区产业空虚的新矛盾,中央于2004年编制出台了新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结合库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整体推进库区旅游业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还设立了为期6年、总额50亿元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

  移民重镇万州区二期移民后一多半工矿企业关闭破产,2003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下,万州调整发展重点,先后引进山东如意纺织、江苏大全多晶硅、广东雷士照明等10多个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大型项目,吸纳就业近2万人,初步形成了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五大产业链条。

  产业振兴为移民带来了就业、生活的门路。

巫山县移民集镇曲尺乡土地稀少、贫瘠,移民群众曾不断上访,数次围攻县乡政府。

2007年以来,在国家扶持政策支持下,县乡两级大量引种良种脐橙,移民生计大为改善,曲尺乡成为当地“最稳定的移民乡镇”。

乡党委书记王柏林感慨地说:

“没有产业这根主心骨,就没有移民的稳定。

  统计显示,自1992年以来,三峡库区经济总体实现了由“破”而“立”,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

本刊记者刘健 张桂林

探寻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对话背景  构建低碳生态城市逐渐成为我国各城市热切期望发展的新方向,而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

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唯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国个别城市构建低碳城市的热情高涨,“低碳”似乎成了一个时尚标签。

然而,发展低碳城市究竟需要怎样的建设构想?

又如何探索出适合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呢?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了解我国低碳城市的整体规划构想,以及各个城市的不同发展模式,探寻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之路。

  主动从初级工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

  主持人:

据气候专家分析,在排放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一些中心城市的“贡献”不小。

您们如何看待这种状况?

  仇保兴:

3年前,联合国宣布人类正式进入城市化进程。

而我国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和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行全球21%的人口城市化。

如果遵循美国的发展模式,人类的城市化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才能办到。

所以,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而言,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也是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更是推行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点。

  目前国际上城镇化发展有三种模式:

第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城市低密度蔓延,以私人汽车为主导的机动化,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其结果是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着全球1/3以上的能源;第二,塞奇·拉脱谢尔(SergeLatouche)等人的反增长计划,特点是消极看待城市化和工业化,主张用非增长的社会来代替目前增长的社会;第三,主动从初级的工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

显然,前两者都是不可取的,而后者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杨富强:

据WWF统计,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其中特大、大城市分别从13个和27个增加到54个和85个。

到2006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43.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

  气候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个契机。

实际上,中国已经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低碳对中国的发展是限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低碳发展是中国的契机,一个大国的和平崛起。

  城市需要“大脚”革命

  主持人:

这几年,您的设计频频在国际上获得景观设计大奖,如秦皇岛汤河公园绿荫里的“红飘带”、中山岐江公园、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等项目。

请谈谈您的心得及秉承的理念是什么?

  俞孔坚:

从规划设计角度,我国许多城市一开始走的是“小脚”思路,犹如古时女人裹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小脚文化。

于是当代城市为了无用的美丽,扭曲和致残躯体,形成了小脚主义+美国巨物主义消费观的特征。

  例如拔野草种观赏草,人工草坪昂贵且娇弱,使丰产的土地变得无用化;建造美艳无用的巨物,许多城市建造了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型建筑如“鸟巢”、国家大剧院或CCTV大楼,让人不知如何维护。

我们75%的地表水已经被污染,国土变得枯黄。

而大脚是生产、丰产的,所以城市要进行一场为了生存的大脚革命,开展空间战略,提供生态服务,开展反过来的规划,必须从区域开始。

  生态城市必须是生态优先,大脚美学就是让城市和土地回归健康、丰产且美丽。

  推动“紧凑型城市”发展

  主持人:

如果一座城市是低碳、生态的,那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呢?

  陈秉钊: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紧凑型城市是明智的选择。

  美国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郊区化,终于认识到“拥有大块基地的独立式住宅已变得越来越不切合实际。

维持两辆小汽车的花费一年多达1万美元”。

这种蔓延式的分散布局使得城市必然造成过分依赖小汽车,这十分不利于节省土地、节省能源,是不可持续的。

  以往人们批评“摊大饼”,于是组团式城市备受推崇,让郊野大自然穿割到城市中来,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但也往往使城市被人为地划分成若干小城镇,不但增加了彼此交通联系点距离,更重要的是切断了人气,降低了城市的繁华度,不利于第三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简单的几何学原理可知道,同样的面积,同样的周长最短,即最紧凑,也就意味着提高城市的效率。

所谓紧凑型的城市并不意味着挤成一团,对于大城市,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公共交通为发展轴,轴上串结次级中心的轴心结构。

越近轴心密度越高,越远离轴心密度越低,越融入大自然。

各轴间以田园、森林契入。

空间距离虽增加了,但在轴线快速交通下,时间距离反而缩短了,城市是紧凑的,能源利用得到整合。

从规划理论和方法上采用公共交通引导开发,把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真正结合起来。

  发展适合不同城市的低碳技术

  主持人: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为低碳生态城市?

现在启动了哪些低碳生态城市的项目?

  胡秀莲:

城市是全球经济中的最活跃的部分。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促进人与自然规律和谐相处的重要领域和关注点。

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表明,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低碳城市关注的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发展模式、能源供应、生产和消费模式、技术发展、贸易活动、市民和公务管理层的理念和行为等是否体现为低碳化。

不同的城市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寻求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推动碳审计;制定低碳城市战略与计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和未来碳减排方案;提高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建筑物基础设施的效率;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与世界其他大城市间的合作;推动有利于低碳的立法工作;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实施一些示范项目等。

目前在北京、保定、南京、无锡和上海等城市均选择了适用自己的措施,进行着迈向低碳城市的实践活动。

  目前,国内一些主要的城市已经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

贵阳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城市的试点,深圳、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杭州、绍兴、佛山、厦门、青岛等城市都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杨富强:

2008年1月,WWF在北京正式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我国首批试点城市。

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在未来的几年里,WWF将从上海与保定这两个试点城市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中,总结出可行模式,然后陆续向全国推广。

  吴昌华:

2009年初,气候组织在中国启动了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具体目标是3—5年内,在中国发展15—20个低碳城市,如德州、贵州等,建立低碳生态城市网络体系。

策略是与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组织和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城市为基础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导能力;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创新,并以此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并考察当地的低碳技术水准,建立起国内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库,因地制宜的向不同的城市推荐低碳技术的解决方案。

  何为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八项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转型,以低碳模式建生态矿山

赵俊祥牛同林邹瑞菊编者按:

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低碳时代,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企怎样在发展中率先转型?

对此,国人予以广泛关注。

近年来.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申能源)在发展转型中努力探索低碳模式的生态矿山建设,成效显著。

4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工程院等权威机构专门为此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论证结论是:

冀中能源从矿井能量转换入手实施节能减排,从提高资源回收率入手探索生态矿山建设的思路正确,为建设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指明了方向。

冀中能源的探索将领跑中国煤炭工业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一直是“决速建矿、强力开采、废物排放”。

这种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奠定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碳排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深层次问题。

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新理念和新探索。

其特点是生态保护,手段是科技创新,要点是低碳运行,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科学发展。

矸石回填保护环境

煤矿,难以避免的是环境污染。

而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营生态矿山实践,第一大亮点就是保护环境。

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

长期以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都需要提升到地面堆成矸石山,提升和运输矸石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和运力资源,还要修建小铁路或专用公路。

矸石在地面长期堆存过程中,不仅占用土地,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分解物.对周嗣空气和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要解决这些碳排放和污染问题,最有效的举措就是不把矸石提升到地面,直接在井下处理。

邢东矿是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先行单位,2004年就实现了国内首创的矸石井下充填采煤新工艺,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地面不建矸石山,不但消除了井上排矸石带来的占压耕地和矸石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利用这些矸石对采空区的煤巷进行充填支撑.最大限度地开采煤炭资源。

此项技术工艺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邢台矿是一个老矿,经过40年的开采,堆在地面的矸石形成了黑“金字塔”,同时电厂和水泥厂还排放大量的粉煤灰。

如何利用矸石和粉煤灰做井下充填材料,置换出建筑物下的煤炭资源?

该矿推广应用了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工艺,把地面的矸石、粉煤灰等回填到矿井下,利用这些碎矸石、粉煤灰对采空区的采面进行充填支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国煤矿“三下”(村庄下、建筑物下、水体下)压煤的大规模开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009年,这个矿用充填的方式,从永久煤柱中就采出优质煤数十万吨。

陶一矿研发出用高水材料推行“沿空留巷”技术,把高水材料充填到采空区使之不塌落,同时把巷道留下来,以少掘巷道多采煤。

这一技术代替了木垛支护,少留20米宽的煤柱。

2009年夏,邯矿集团应用这项新技术采出煤炭44464立方米,充填体积39766立方米.充填率达82%。

如果没有这项新技术,“三下”压煤量只能开采20%~30%。

利用这项新技术,“三下”压煤95%以上可得到开采,使宝贵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如果这项新技术在全国煤矿系统推广应用,多回收的煤炭资源可达120亿吨。

随着推广规模扩大,超高水材料还有望形成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

矸石回填技术最引入注目的是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矸石回填采空区后,一可以避免地面塌陷,二可以有效保护耕地,三可以防止矸石山在风化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科技创新低碳运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守着煤矿,烧煤自然方便,但烧煤就少不了排放。

冀中能源低碳运营生态矿山建设的第二大亮点就是低碳。

冀中能源煤矿产煤不烧煤,利用风源、水源的热能取代锅炉,这一具有示范作用的科技创新项目在全国煤炭行业是第一家。

东庞矿北井为取消燃煤锅炉,解决职工冬季取暖夏季制冷问题,利用矿井独具的回风源、水源特点,研制了高效矿井回风热交换器,利用矿井回风温差作为能源,通过热交换器提取热量,带动压缩机做功实现机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目的。

这项技术创新降低了主扇的噪音,研究开发出了新型高效、低噪音、免维护、环保型涡旋热泵机组。

这个无毒、无污染、环保型的工作介质,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压缩机并联使用,不仅节能而且高效

该矿还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矿井总回风中、电厂冷却水中的热量,成功地为煤矿建筑供暖,为生活区提供生活热水目前,东鹿矿已取缔了所有燃煤锅炉,实现了“产煤不烧煤”。

据测算,上述创新技术的的应用.使东庞矿在一个采暖季就可节约燃煤和运行费用220多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吨。

科技创新,使煤矿的生产、生活实现厂低碳运营。

循环用水保护资源

地下水是稀缺资源,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尤其宝贵。

冀中能源下属煤矿采煤时,不但不破坏地下水,而且还有效实现了地下水的循环利用。

这是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第三大亮点。

矿井突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具有逆向分布的特征,一方面是富煤地区严重缺水,一方面是少煤区域矿井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还容易造成矿井的水灾害。

目前,全国每年矿井排水量约45亿立方米。

冀中能源矿井大多处于华北“多水”区域,这要求矿井生产过程中,既要采取保水开采、回灌治理等技术手段,对导水构造和含水层进行探查,制定技术方案进行封堵和治理,减少矿井涌水量,保证安全生产;又要建立井下水澄清系统和地面水回灌系统,将经过治理的水通过回灌孔重新注入井下含水层中,保证地下水资源的相对平衡,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一

梧桐庄矿是一个被水威胁的典型矿井。

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压高、水温高、突水量大、水质差,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巨大威胁,较深部位因受水威胁一直不能开采通过综合物探、导水陷落柱注浆封堵、断裂构造探查治理、工作面底板加固改造等工程,对矿井突水进行了彻底封堵,将涌水量南每秒17.5立方米减少至每秒5立方米。

梧桐庄矿坚持按照防治水工作程序,逐步变治水为防水,减少突水几率,杜绝各类突水事故。

在矿井达到减水效果的基础上,再利用井下澄清系统对矿井水进行澄清处理,将每秒5立方米的涌水量排至地面用石英砂过滤,降低水体浊度后再回灌到井下用于矿井防尘、注浆、矸石洒水等各个方面。

另外,把剩余水量经过过滤、消毒后压至井田内的含水层,实现了矿井劣质水源的闭路循环处理再利用。

梧桐庄矿在膏体充填、封闭煤仓建设和废水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正逐步将该矿打造成为“采煤不见煤、出煤不烧煤、用水不排水、排矸不提矸”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

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因科技创新而得到大力发展:

因舍得投入而见到成效。

创新与投入相加,使企业在发展转型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冀中能源的转型还在推进,探索还在进行,实践经验给人以启迪。

编塑:

古文洪

G20:

亟待强化机制提高生命力

为期两天的20国集团(G20)第四次峰会6月26日至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本次会议就重大世界经济问题取得了一些共识,但G20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也日益增多。

G20究竟向何处去,是所有成员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艰难取得共识

与此前的三次峰会不同,多伦多峰会明显被成员内部的分歧所左右。

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在发达国家内部,对于如何确保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也存在不同看法。

为达成一致.G20的谈判人员为起草最后声明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一卡恩透露,谈判人员历经45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才敲定了最终声明。

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G20内部的分歧有多大。

当然,多伦多峰会仍就一些关键问题取得了共识,主要包括:

各成员承诺将采取措施巩固财政基础,并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在2013年之前将财政赤字减半,并在2016年之前稳定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各成员同意由于各自经济状况不同,允许各成员实施不同的政策,也就是说美国可以更多地关注增长,欧洲可以更多地关注赤字,但总的原则依然是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必须有利于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会议再次重申了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等重要目标:

会议继续承诺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尽早达成一致。

尽管多伦多峰会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是否征收银行税以解决危机救助成本、如何确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如何尽早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问题上,各方分歧严重未能达成一致。

超越分歧任务艰巨

2008年11月.C20第一次峰会举行之际,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处在又一场世纪大萧条的边缘。

此后不管是伦敦峰会,还是匹兹堡峰会,所有成员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确保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实现可持续复苏。

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独自应对。

G20成员不负众望,集体采取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正因如此,虽然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来势之凶,甚至超过上世纪大萧条,但在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得以较快触底反弹,并保持缓慢复苏。

从2009年第二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