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535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练习题老师

6.《琵琶行》练习题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迁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

赶快。

B.歌.以赠之           歌:

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

句。

D.座中泣.

下谁最多        泣:

眼泪。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

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

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

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

掩饰哭泣。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

“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9.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1.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2~13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1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答案:

1.C(A.“憔”应读为“qiáo”。

B.“贾”应读为“gǔ”。

D.“浸”应读为“jìn”。

2.A(B.“徒”应为“徙”。

C.“崖”应为“涯”。

D.“翻”应为“反”。

) 3.D(A.畅快。

B.作歌。

C.字。

4.A(B.老大:

年纪大了。

C.去来:

去了以后。

D.掩泣:

掩面哭泣。

) 5.B(A.突出:

突然爆发出。

C.整理。

D.以前。

) 6.C(“相逢何必曾相识”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

7.A(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8.C(“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

9.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

10.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

B.“衬托„„成功”说法不当。

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11.D(“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

12.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13.B(“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琵琶行》练习题二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倡女(chānɡ)憔悴(jiāo)六幺(yāo)

B.铮铮(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

C.嘈杂(cáo)虾蟆(há)钿头(diàn)

D.浸水(qìn)呕哑(yā)嘲哳(zhā)

1、答案:

C 

解析:

A项“憔”应读“qiáo”;B项“贾”应读“ɡǔ”;D项“浸”应读“jì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贬谪针砭曲终人散钿头银篦B.迁徙徒步忧愁暗恨扣人心弦

C.天崖山涯幽咽泉流轻拢慢捻D.画舫作坊色调黯淡切切私语

2、答案:

A 

解析:

B项忧愁—幽愁;C项天崖—天涯,山涯—山崖;D项色调黯淡—色调暗淡。

3.选出与“添酒回灯重开宴”的“重”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又闻此语重唧唧B.满座重闻皆掩泣

C.商人重利轻别离D.又重之以修能

3、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中“重”的意思均为“重新”。

A项,“重”与“轻”相对。

C项,看重。

D项,数词,层。

4.选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A.委身为贾人妇B.因为长句

C.为君翻作《琵琶行》D.霓为衣兮风为马

4、答案:

C 

解析:

C项“为”是介词,读“wèi”;其余是动词,读“wéi”。

5.以下各句加点的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B.凄凄不似向前声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D.似诉平生不得志

5、答案:

D 

解析:

A项“突出”:

突然,今义是:

“①鼓出来;②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③使超过一般”;B项“向前”:

先前的,原先的,今义是“朝着前方(行动)”;C项“明年”:

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

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B.《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当时就流传极广,后来又流传到日本。

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晚年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势如江潮涌雪,奇景迭出,曲尽长篇歌行之妙。

C.《琵琶行》选自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D.“主人下马客在船”在修辞上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对应位置上两个词(或短语)互为补充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中“主人忘归客不发”也是这样的句式。

6、答案:

D 

解析:

D项“主人忘归客不发”不是互文。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一段诗文,完成7—11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与“银瓶乍破水浆迸”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珠小珠落玉盘B.天台一万八千丈

C.江州司马青衫湿D.唯见江心秋月白

7、答案:

A 

解析:

A项与“银瓶乍破水浆迸”均运用了比喻。

其余分别为夸张、借代、衬托。

8.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B.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8、答案:

B 

解析:

B项,此时她尚未叙述身世。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弦弦掩抑声声思()

(2)低眉信手续续弹()

(3)大弦嘈嘈如急雨()(4)小弦切切如私语()

(5)间关莺语花底滑()(6)幽咽泉流冰下难()

9、答案:

(1)悲,伤  

(2)随手  (3)形容声音浊杂粗重  (4)形容声音轻细(5)形容鸟声婉转  (6)遏塞不畅的水流声

10.这段音乐描写历来为人称道。

指出诗人描写音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参考答案: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刻画成形象可感的实物,写出音乐的节奏、旋律等变化之美,同时也易于表现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我们不但要知道什么是比喻,还要明白比喻的好处,即表达效果。

同时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有意识地运用。

11.选段的最后两句是琵琶女弹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应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试简述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

11、答案:

手法是烘托。

作用:

写出听众已处忘我境界,写江心秋月冷照,以烘托演奏的效果。

拓展应用

(一)阅读下面几首诗,完成12—14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②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袁枚《马嵬》)

③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李商隐《马嵬》)

12.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首诗中①为古体诗,②③为近体诗。

B.①②为古体诗,③为近体诗。

C.①③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均为古体诗。

12、答案:

A     

13.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B.立意上,白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

唐玄宗迷色误国。

C.立意上,袁诗认为李、杨二人的生死离别和民间的疾苦离情一样值得人们同情。

D.李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13、答案:

C 

解析:

袁诗认为民间的疾苦离情更值得人们同情。

14.对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袁诗“银河”用来比喻夫妻离散。

“石壕村”“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李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之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C.李诗和袁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14、答案:

C 解析:

袁诗和李诗用意不同。

袁诗意在与民间疾苦离情相比较;而李诗则是直接讽刺唐玄宗。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第三句诗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15、答案:

可爱。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16.“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景物你体会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16、答案:

①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②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或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17.把白居易诗歌的名句补充完整。

(1)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3)独出门前望野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17、答案:

(1)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2)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3)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4)人间四月芳菲尽(《大林寺桃花》)

课后巩固

(二)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贾人(ɡǔ)

六幺(yāo)迁谪(dí)

B.转轴(zhóu)拨弦(xián)

幽咽(yè)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衣裳(shánɡ)

信手(xìn)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荻花(dí)

钿头(diàn)琵琶行(xínɡ)

1、提示:

A项迁谪zhé;C项衣裳chánɡ;D项慢捻niǎn。

答案:

B 

2.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2、提示:

C.思:

悲伤。

答案:

C 

3.下列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提示:

A、C、D三项互文。

答案:

B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4、参考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5.《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 ④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 ⑤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⑥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①③④⑥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⑤

5、提示:

“歌行体”是古诗,所以②“篇幅较短”不对,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不对,⑥应是近体诗的要求。

6.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

“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

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

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

B 

6、提示:

D.“反问”应为“设问”。

答案:

D 

7.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

“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

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7、提示:

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答案:

A 

8.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

“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

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

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

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句。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8、提示:

B项以偏概全,诗歌不仅浓缩春秋二季,还有朝夜两时。

答案:

B 

9.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圆润清脆。

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

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

9、提示:

D.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

答案:

D 

10.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开放性试题。

10、参考答案:

他们的心灵呼应并非空穴来风。

诗人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时,在“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头,听到了琵琶声,他“寻声暗问”“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而琵琶女则是“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两人的感情是有隔膜的。

而一旦“低眉信手续续弹”,琴弦便成了心弦,自然地流露出“心中无限事”,琵琶女的弹奏与诉说,使诗人积蓄已久的情感变得波澜澎湃。

对琵琶声,他不仅用耳朵听,更用整个心灵去感应,两人虽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失意飘零的情感却是相同的,两道感情的激流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条河床上相遇、相交、相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