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47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重点.docx

外国文学史重点

外国文学史重难点

第一章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2、难点:

为什么说阿喀琉斯的形象代表了古希腊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答:

1、血仇题材,命运观念古希腊悲剧往往将悲剧的原因归之于命运的捉弄。

命运主宰一切,无法解释,不可捉摸,连神都要受命运控制,人因此无法避免犯罪,无法避免走向毁灭。

人们称希腊悲剧是“命运悲剧

2、表现了命运的不公正,以及按照人的意志裁判人的行为的愿望先辈的罪恶不应该报应在后辈的身上,人的行为应该由人类社会的标准进行裁判

3、重视审美教育作用。

以道德和法律标准裁决的人的行为。

答:

2、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

(1)勇敢、坚定的战斗精神。

阿喀琉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蔑视参战将使他早夭的命运,乐观进取,无所畏惧。

(2)温和、善良与凶暴、残忍交织的个性。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尔,无情地凌辱他的尸体,表现出凶暴、残忍的一面;对朋友的关爱,特别是将赫克托尔的尸体交还给他的父亲的描写,也表现出阿喀琉斯善良、温和的一面。

(3)浓烈的个人意识与荣誉感。

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争,是为了维护个人尊严与荣誉,即使集体利益因之受损,联军死伤累累,阿伽门农上门致歉,也不能改变他的主意;再次投入战斗,也是出于失去朋友的悲痛与愧疚。

为了荣誉使他陷入自私、偏执。

(4)阿喀琉斯是个远古氏族英雄的形象。

史诗将他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希腊民族激情汹涌、昂扬乐观、个人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第二章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两希文化在文学中表现出的突出特点

答;古希腊文学中的突出因素:

1、尊严、自由、自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欲望(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动力机制:

既是万恶之源,又是万乐之源)

3、反思(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前提)

4、智慧、公正、节制、勇敢(人生的道德要求)

希伯莱文学中的突出因素(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劝导)

1、宽容、仁慈、怜悯

2、感恩、爱

3、忏悔、赎罪

难点:

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

答:

1、作品是作者的心灵意象。

天堂、地狱、炼狱并不是现实的存在,而是人心灵中的事物,是但丁对社会历史的观照方式。

他将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分别放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中,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以及对意大利现实的批判。

2、《神曲》被誉为“中世纪史诗”。

作品是对自己以及中世纪充满矛盾和错误的历史的全面审视,为自己的一生和中世纪人类画像:

误入迷途、犯了错误而不自知。

3、人类应该运用理性和信仰的双重力量,去认识错误,追求幸福。

人类有两种幸福,今生的和来世的,前者靠理性,后者靠信仰。

但丁在维吉尔(理性的象征)和贝阿特丽采(信仰的象征)的带领下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就表现了这种含义。

第三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

堂·吉诃德的形象。

答:

16世纪中叶,产生了新型的流浪汉小说。

主人公通常是流浪汉,靠欺骗或偷盗为生,或者以恶作剧泄愤。

通过主人公的流浪经历,反映社会百态。

有幽默和讽刺色彩。

代表作品:

《小赖子》。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雏型,对欧洲小说的发展起到过很大的影响作用

(1)堂·吉诃德是个双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脱离现实,沉溺于幻想中,向往已经消失的骑士生活,企图恢复已经没落的骑士制度。

疯疯颠颠,荒唐可笑;

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满怀理想、富有骑士精神的人,在清醒的时候还是个人文主义者。

他痛恨专制,反对压迫,将维护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并为此置生死于度外,又显得可敬可爱

2)行为的荒唐和理想的崇高形成了反差。

其形象的实质是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固然崇高伟大,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只好与假想的敌人进行战斗。

(3)塞万堤斯通过堂·吉诃德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处境:

满怀救世理想,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只好在精神幻想中与假想的敌人进行战斗,可笑可叹可悲

(4)《堂·吉诃德》所展示出来的意义超越了作者最初讽刺骑士小说的动机,在人类精神史在具有独特的价值。

因此,堂·吉诃德在欧洲一直是知识分子的象征。

他被看成一个理性的疯子,他的名字是对人最好的评价

二、难点:

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答:

(1)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人性和社会都有着美好的理想。

但叔父弑兄、母亲乱伦、爱人动摇、朋友变节,使他理想动摇,悲观厌世,陷入忧郁之中。

(2)哈姆莱特的性格中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

他的个性软弱,害怕流血,将为父复仇的责任看成负担,一再逃避,迟迟不动手复仇;但是,作为儿子,为父复仇是责无旁贷的,他必须面对自己的良心,同时也不愿承认自己是懦夫,他只能选择复仇。

一方面是良心激励下强大得无法逃避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软弱的个性。

良心和责任感促使他赶快行动,而软弱则促使他下意识地逃避。

在戏中,我们看到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心乱如麻、庸碌无为,这样,他的复仇行动就一再延宕下去。

(3)哈姆莱特在思想上也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哈姆莱特十分明白自己复仇的意义:

作为儿子,他应该为父报仇;作为王子,他应该夺回王位,作为人文主义者,他应该重建公正和秩序。

但是,对人性的失望摧毁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他可以杀死叔父、夺回王位,但他能斩断汹涌的人欲,改变人性么?

如果人性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投入到现实的斗争中去还有什么意义?

该抛弃现实还是反抗现实,该唾弃人类还是相信人类,该活下去还是结束生命?

哈进行着痛苦的抉择。

一方面是三重身份所赋予的使命,唤起他以行动获得光荣,另一方面却是对社会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消解着行动的意义。

思想上的严重冲突导致了他犹豫不决,举步又止

(4)哈姆莱特是位个性很不健全,而思想也并不成熟的人,来自于个性上的缺陷和思想上的怀疑主义,是哈姆莱特不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在这个形象上既保持了对人性揭示的深度,也展示了这个形象在人类思想史和文化上的深度——现实斗争和终极追问谁更有意义,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这是几千年来人类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5)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个性解放、自由平等这些美好理想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假设的基础上的,而事实上他们面对的却是邪恶的人性和罪恶的社会。

这样,自以为能随心所欲、创造一切的文艺复兴巨人轰然倒塌,变成了行动的侏儒。

第四章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莫里哀戏剧艺术的成就

1、崇尚理性2、模仿古典,讲求艺术规则3、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

莫里哀虽然采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独创性。

答:

1.讽刺艺术。

取材于现实,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他的作品多为讽刺喜剧,表现一般人的缺点,将时代的疾病展示给人看。

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歌颂模式。

2.平民意识。

对笔下的贵族、僧侣、有产者等毫不留情地加以嘲笑,而对下层人民如使女、仆人则寄予更多的同情和喜爱,将他们描绘得机智、聪明、善良。

这与古典主义鄙视下层人民的做法格格不入。

3.喜剧中的悲剧因素。

表面轻松幽默,但由于揭露和讽刺的是人性中的共同弱点,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于笑中有泪的感觉。

突破了古典主义悲喜剧不能交错的原则。

二难点:

《失乐园》中撒旦失去天上乐园和亚当失去地上乐园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相似性

答:

《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

作者将它写成一部人类的史诗,并对英国革命进行反思。

第一,作者描写了上帝、撒旦、人,对他们的行为以理性为尺度进行评判。

第二,在他看来,撒旦失去天上的乐园和亚当夏娃失去地上的乐园与英国革命之间有种相似性——都是发生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需要抉择和勇气的时代。

当事人都有自由的意志、斗争的豪情、有反叛的勇气,也有蓬勃的野心,膨胀的欲望,以及痛苦和迷惘。

诗中撒旦的形象显然带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的影子

第五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

卢梭的《新爱洛伊丝》的价值

答:

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蒙作家大多数是启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

1.批判性。

以启蒙思想为武器,批判封建专制及其政治、司法、教育制度、封建道德伦理,宣传自由平等博爱。

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政治倾向性。

2.表现平民精神,塑造普通人的正面形象。

他们为争取平民的权力而斗争,在作品中嘲笑僧侣贵族,歌颂资产阶级和平民。

3.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体裁。

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等。

4.最大局限是说教性强,思想大于形象

《2》小说的价值在于:

第一,肯定感情的地位。

卢梭认为真挚的情感是来自人性深处的美好的事物,人不应该压制内心要求而屈从虚伪的道德和理性,与古典主义文学宣扬理性,贬低情感的做法完全相反;第二,重视自然描写。

自然在作品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并且将自然描写和人的内心世界结合起来,使作品带上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感伤风味。

这部著作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难点:

《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

《浮士德》的思想内容

1、艺术地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历史正好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本主义精神发展历程相对应。

2、肯定了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浮士德也被看成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象征。

3、表现了辩证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思想成就。

《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1.意象化和象征化

2.创造了将哲学原理直接运用到文艺创作中的典范。

3.运用了当时欧洲的各种诗体,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六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拜仑的思想性格对其创作的影响(拜仑式的英雄)。

雨果的“对照法则”。

(1)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基本精神:

表现自我。

以纯粹的理想事物,来对抗丑恶的现实。

2、反异化。

从而保持主体的自由性和精神的纯粹性。

3、重情感。

抒情是浪漫主义的第一要素4、艺术上提倡自由性注重选取有特点的事物,以夸张的手法,制造强烈的艺术效果

(2)拜仑的思想性格对其创作的影响(拜仑式的英雄):

拜仑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被称为“拜仑相”,影响了一代欧洲贵族青年。

特点是:

一方面放荡不羁、恃才傲物,故意与传统的思想与道德作对,其轻蔑、冷漠、傲慢、鄙视让上流社会无法忍受;另一方面,在他内心世界是深刻的孤独感与对人生的悲哀

“拜仑式的英雄”:

第一.他们都是现实社会的叛逆者,反暴政,反侵略,追求自由,热情澎湃,英勇无畏,倔强高傲,决不妥协第二.孤独忧郁,充满悲伤,找不到出路

(3)雨果的“对照法则”:

雨果的文艺观最重要的是在《克伦威尔·序言》里提出来的“对照法则”。

1、崇高文雅和丑陋粗野是一个巨大而和谐的整体的组成部分,“丑就在美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还可能相互转化。

2、艺术应该真实地再现事物的对比法则。

古典主义将崇高和丑怪的东西截然分开,提倡只写崇高优雅的东西,是违反自然的。

既然客观存在着善恶美丑两种要素,文艺就应理所当然地描写两者。

甚至雨果说,美只有一种姿态,而丑却千姿百态。

他提倡写有特点的东西,特别是千姿百态的丑。

二、难点:

《巴黎圣母院》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

1、写作动机:

抒情与自我表现这说明小说是作者幻想的产物。

客观事实如何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重要的是要表达“命运”这个单词引起的强烈的情感反应。

雨果在作品中顷注了他的精神,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自我表现性质。

2、人物形象:

激情支配下的命运作者赋予他的人物以相同的内涵——激情。

在内心世界的这块土地上,激情涌流,充满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美丽与丑恶相伴,优点与缺陷相随爱斯梅拉达:

为爱而生,不顾一切。

爱的激情使她晕头转向、执迷不悟。

卡西莫多真挚善良,又惊人地丑陋。

在爱面前,他选择了自我牺牲。

他显然被这种自我牺牲的激情抓住了,甚至不惜与爱人同化灰烬。

《巴黎圣母院》中的人们,在激情面前,无法压抑,无能为力,任它孕育、骚动、爆发,任它将自己推入毁灭的无尽痛苦与欢愉中,任它牵引着走向自己的宿命。

激情与命运,这就是《巴黎圣母院》表现的最重要的主题

3、艺术特点:

运用对比法则的典范《雨果认为:

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一个巨大而和谐的整体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还可能相互转化

巴黎圣母院》中运用对比法则,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不仅采用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如卡西莫多和弗比斯)、人的外表和内心的对比(如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的性格在善恶美丑间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