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429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x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

1、求高效

时间就是金钱,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希望尽早治愈疾患而不愿长时间卧床,比如各种治疗、康复、体检,在对外宣传上就要突出这一点。

2、求安全

任何患者(含疗养)都不希望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困此他们选择完全陌生的一个地方有迟疑的态度,这需要对外宣传以及对病人的咨询中反复强调治疗方法及疗养环境的安全性。

3、求便利

总的来说,患者在日常求医的过程中,同类型和档次的医疗机构的选择中,大多数不会就近治疗,便于多方面的?

,所以医院附近的人群是我们下力气去争取的对象。

4、重价格

大多数患者不论支付能力如何,都会不约不而同的在意价格的多少,总会做一些比较,同样会出现为了省一毛钱而步行数公里的现象。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让患者有比其他医院贵的感觉。

5、接受“关系营销”

老百姓普遍接受“关系”就医,总觉得有熟人在里面有一种安全感,这一点在东北三省更显得明显,所以我们要动员所有医护人员不失时机地对患者进行宣传。

6、健康体检人群。

7、康复人群。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妇科门诊与其他科门诊有所不同。

因为妇产门诊病史涉及到生殖器与性方面的话题,许多患者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或不愿公之于众,不能正确联系症状叙述疾病的经过及月经史等。

这样就会增加诊治工作的难度[1]。

另一方面,患者在挂号、候诊及医生的检查、治疗等过程中易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

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均可使患者情绪变化,甚至发生病情突变[2]。

笔者在门诊工作多时,深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门诊护士应力求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配合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就诊。

   1 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1.1 掌握一般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

例如掌握患者突然闭经是由于高考引起高度疲劳的结果,便可对症处理。

   1.2 家庭背景分析调查 包括患者在家中的地位,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等。

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起伏是受其亲属所左右,就首先做好亲属的工作,以便从根本上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健康状况分析 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对疾病认识的态度、体质强弱等可使患者在相似严重程度的疾病中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

   1.4 患者情绪的判断 患者的面容、神态、语调、姿势等可反映其情绪,但个体差异使患者的焦虑、紧张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2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

   2.1 急躁不安、挑选医生型 多见于一些病程较长,自我认为病情较复杂的候诊患者,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或来回踱步,认为别人诊疗时占用她的时间,不断地询问就诊号码,围观医生诊断,遇到与自己类似的患者又急于知道结果,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治过程,以探听医术是否高明。

他们特别愿意到高年资的医师前就诊,怀疑年轻医师的医术,害怕男医师诊疗。

   2.2 忧郁、多疑型 多见于一些中年或更年期的患者[3]。

中年是个应激时期,体力和心理稳态常趋向紊乱,面临的问题多、负担重,又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年龄,常对多项检查顾虑重重。

担心患病后给家庭、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损失,牵挂父母和子女的抚养及自己是否成为配偶的累赘等一系列问题而忧心忡忡。

一时得不到确诊者又怀疑自己是否患绝症,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固执、爱挑剔、易激惹等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精神失常。

   2.3 紧张、羞怯型 多见于大龄青年或未婚先孕的人工流产者,她们多因职业、经济、学习工作任务过重、夫妻不和及社会因素等不能正常怀孕生育。

常害怕刮宫术的疼痛、怕出血多或并发症等,特别是未婚先孕者,担心被熟人发现,通常是自身紧张和难为情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2.4 焦虑、恐惧型 常见一些急、重症患者,他们是由正常的社会角色意外地进入危重患者角色,且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势凶险,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受病痛和死亡的威胁,以及未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生活常出现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恐惧,迫切渴望得到有经验的医师治疗。

   2.5 自卑心理 多为性病患者,早期症状因羞愧而讳疾忌医[4]。

症状加重时因恐惧而到医院治疗,怕受到医务人员的歧视,担心朋友、同事知道后受冷落,担心今后的生育问题等。

常认为性病和爱滋病一样不可治,采取听之任之、坐以待毙的态度,情绪极低落,从而产生悲观自卑、自责的心理。

   3 心理护理

   3.1 基本原则 ①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②根据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解除心理障碍。

③了解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效果,对患者作出适当的解释或预告。

④开导和劝慰。

⑤卫生知识的宣教。

   3.2 实施

   3.2.1 对急躁候诊患者,护士要主动迎接和引导、和蔼地询问患者就诊的目的和症状、耐心地解释、组织有秩序的候诊,同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以提高诊治效率。

对复诊患者尽量安排在原经治的医生诊治,使治疗具有连续性,对病情较重及老人给予优先照顾,及时治疗,这样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心,态度认真负责,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

必要时还在本诊室内设置常见病的宣传画廊或建立健康咨询处,以减轻患者候诊时急躁不安的心理。

   3.2.2 护士要关心患者,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忧郁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疾病发展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之获得自我保健和疾病转归的信息,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某些不必隐瞒病情的,告诉患者以消除疑虑,使之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同时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

对于更年期患者,其心理反应往往不被人理解,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指导,同时争取家属、朋友及同事的关怀和同情,争取社会的支持,避免给患者身心再受挫折。

   3.2.3 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用坚定而又体贴的言语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使之相信医生的医术,真诚地告诉她,只要精神和全身放松主动配合,手术时间就会短,而且疼痛是可以忍受的。

术中应适时地帮助患者擦汗、握握她的手等,让患者感到亲切和安慰,这样就会更好地消除其紧张和惧怕心理,使之积极地配合手术,从而也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对未婚先孕者,防止在言行方面给她们造成心理伤害,从道义上帮助她们,使她们从内心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3.2.4 患者求医心切,渴望得到尽快有效的抢救和治疗,以挽救生命,护士必须富于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急患者和家属之所急,时时处处体现出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言语要温和,耐心地解释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在配合医生的抢救过程中要镇静自如、熟练操作,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性质、程度、治疗和预后等有关情况,需保密的要向家属讲清楚,通过家属向患者传达有关治疗的信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使之认为医院是安全可靠的,尽快消除其恐惧、压抑心理。

例如1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然下腹疼痛,阴道大量鲜血流出,伴肛门坠胀、胸闷、恶心呕吐。

此时,患者因剧痛、流血多和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极度的焦虑和恐惧,迫切要求医生尽快给予止血药治疗。

此时,医务人员正镇静敏捷地抢救患者,及时地解释,说明暂不用药的原因和做好检查的重要性,只有明确诊断才好对症用药,给予心理支持并通过安慰和疏导,解除其心理障碍,使患者乐意地接受检查和治疗,最后病情得以控制使患者转危为安。

   3.2.5 对性病患者以热情、保密的态度来接待,不讥讽嘲笑,介绍病情的可治性和预防的必要性,讲明某些性病与生殖器癌有密切联系,特别强调疾病的传播途径及不正常的性行为引起的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危害性,说明禁止不正当的性行为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性。

通过宣传教育,患者的思想觉悟很快提高,部分患者的伴侣都能及时来院检查治疗,并定期复查,从而获得早治愈的时机。

  总之,妇科门诊患者心态复杂多样,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不同患者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的心理反应和需求,并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杭州建国妇科医院  时间:

2009-9-18  浏览:

121

       据统计,我国育龄妇女约10%~15%患有不孕症…。

对正常夫妇来说,不孕不育是非常痛苦的事,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为了解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况,2004年2月至2004年4月,对在本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和妇产科住院的5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其心理特点,提出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50例,全部女性,年龄22~43 岁,平均31.42岁;文化程度:

小学3例,初中21例,高中7例,大学19例;职业:

农民8例,职员26 例,个体5例,无工作11例;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26例;结婚年限1--25年,以4~7年居多,占34%,曾接受过试管婴儿(IVF)3例,接受人工授精(AID)11I例。

 

1.2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一90,SCL一90),此表已经在中国广泛使用,并形成了中国的常模标准[ 。

根据Derogatis等研究结果,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0.77--0.90,表明此量表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l引。

SCL一90的90个项目可以概括成9个因子分,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 偏执、精神病性症状。

量表采用5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无症状、很轻、中等、偏重、严重。

按中国常模标准评分,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为阳性,提示有轻度或轻度以上心理问题,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方法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50例患者自愿接受心理调查并自愿配合相关心理咨询,收回完整资料50份。

调查前由测评者向患者解释调查目的,让被调查者仔细阅读评定量表前的统一指导语,然后按照各量表中所列项目进行自我评估打分。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  11.0软件统计处理。

 

2结 果

2.1 SCL一90阳性出现率较高的症状以单项2 分以上作为阳性项目计算,阳性出现率较高的前10项症状,见表1。

 

2.2 SCL一90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将50例不孕不育患者SCL一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发现不孕不育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有非常显著差异,敌对精神病性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不孕不育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且往往多项因子异常,见表2。

3讨 论

3.1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 主要是患者有生育要求,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同时希望证明自己具有生育能力;在中国,传宗接代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心中,无疑使不孕不育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礼教也迫使她们要承受配偶及其父母、亲属的指责;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

被诊断为不孕不育症的时间长短、病因不同、患者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治疗过程的不同都会影响患者对心理的压力的承受力。

本组中农民8例,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不孕不育对不起丈夫及家庭,产生自卑心理,加重了心理压力。

 

3.2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为明显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同时有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也存在一定的敌对和精神病倾向,与常模因子分比较,P均<0.05。

抑郁、焦虑绝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大多数妇女认为生育子女是女性的天职和保持女性价值的一个体现,不孕不育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比不上别人,而且“性”属禁区,难以与他人进行深人的探讨,只好胡思乱想,自寻烦恼,先是焦虑不安,久之心理负担过重,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患者中大多数将不孕不育的事实放在心里,不愿与兄弟姐妹、朋友邻居谈论,在人际关系中处于与周围人员相对隔绝的孤立状态,家庭成员不经意的话也会成为心理负重的来源。

不孕不育患者常并发一系列躯体症状如乏力、失眠、心悸等。

在长期焦虑、抑郁的重压下,患者会出现意外感、否认、忧虑、沮丧、强迫、恐惧、偏执、疑病症等人格特征,对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兴趣降低,与社会的接触发生障碍,人际关系紧张或淡漠,自尊心下降,挫折感、孤独感、负罪感增加。

不同的患者侧重于上述一种或几种心理情绪反应。

 

3:

对策

3.3.1保护患者的自尊和隐私:

不孕、不育症存在的基本病因会使夫妇双方或一方在社会生活中失去尊严的感觉,她们会变得特别敏感,害怕别人以此取笑自己或害怕配偶获知不孕不育的某些原因后感情破裂。

医护人员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以便更好的开展诊疗工作。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精神安慰,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对于男方取精液困难者,更需协助减轻其心理压力。

 

3.3.2夫妇双方共同诊治:

不孕不育症是夫妇双方的问题,一开始要鼓励双方共同诊治,当夫妇一同就诊时,患者的焦虑能得到缓解,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

 

3.3.3减轻心理压力的技巧指导:

提供减轻情绪反应的技巧,协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通过转移生活重心来减轻对妊娠的过度注意力,建议采取外出旅游、培养业余爱好等手段放松紧张的情绪。

部分患者在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后可自然受孕。

  

 不孕症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者指既往有妊娠史,从临床就诊患者群分析,继发性不孕既往有流产史者占80%以上,有生育者仅占20%左右,此类患者就诊心态不尽相同,对治疗效果期望、配合治疗程度及预后均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略作分析。

  一、    悔恨型

  此类患者主要是对当初不理智的选择表示悔恨,自己放弃做母亲的机会,对现在的不孕状态,不断悔恨、自责。

曾有一位患者,五年前因工作原因不适合要孩子,孕至近十周时选择了人工流产手术,术后未得到较好的休息,加之术后人的免疫能力下降,至使出现妇科感染,现在条件允许要孩子了,检查却发现双侧输卵管不通,虽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后输卵管已通畅,术后半年尚未受孕,每次复诊她都要追述一次当年的选择, 悔恨交加。

家人说听她这些话“耳朵已上茧了”!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其实,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无法逆转和重新选择,再悔恨也于事无补,只要器质性疾病已经解除,放松精神,积极治疗,生殖功能是有可能得到恢复的。

  二、焦虑型

  此类患者对当初的弃胎行为并无明显悔恨或可惜,只是担忧过去的行为及不孕会影响到夫妻感情、家庭稳定,特别是对既往病史有隐瞒者,对能否再孕非常着急,有的甚至隐瞒家人来治疗,整天处在焦虑状态,严重者导致失眠、饮食障碍、内分泌失调,加重不孕。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更新,婚前性行为、婚前孕产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包容和理解,没有必要为年少时的轻狂或越轨背沉重的包袱,而且有些不孕可能与男性有关系,夫妻之间坦诚以对,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做母亲不是梦。

心境平净了,焦虑自然就解除了。

  三、    抑郁型

  此类患者往往较内向、不自信,在生活、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或劣势状态,对妊娠这一天赐的功能的缺失更为悲观失望,自觉事事不如人,人生没有方向,甚至绝望,对生活事件不感兴趣,,对治疗没有信心,严重者发展成抑郁症,不能行使正常的社会功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此类人常有一定的家庭因素存在。

有一位患者,因药物流产后三年未孕,情绪非常低落,对治疗没有信心,询问其家庭状况,开始不言,之后说出其母亲只生她一个,并非因为政策要求,而是因为疾病因素,其父特别不满意,母亲因此受冷落,父母感情很差,自小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这些对她影响很大。

抑郁型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器质性、功能性疾病外,还需要家人的开导、呵护,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树立其对生活的信心。

人生的内容有很多,而生儿育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将有更多、更好的途径达到为人母的目的。

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将影响到一生的幸福,而这种影响要比不孕因素大得多。

这位患者经过几次心理辅导后心结解开了,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很积极地配合治疗,于一年后终于心愿成真,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四、    疑病型

  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有的人可能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属单一的生殖系统疾病所至。

疑病型患者则是在排除了其它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仍然怀疑有其它病存在。

此类患者往往个性要强,不愿承认和接受不孕与既往的流产、不良生活经历有关,潜意识里希望把既往不恰当的选择所至的不良后果归于其它,把责任推开,希望找到一种心理平衡。

在往返于各科的检查中,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耽误了治疗时机,使不孕因素加重。

任何事情已经发生,就应该正确面对,积极应对,承认事实,相信科学。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于事无益。

不孕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现在发病呈现上升趋势,给很多的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继发性不孕者。

如何看待就诊者的心态,对不孕症的治疗也很重要。

患者要有一个正确的就诊心态,医生更应该重视相关的心理因素,在去除了心因障碍的情况下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夫妇不育率高达1/8

中国不久前的生育率曾名列世界前茅,但现在每八对夫妇就有一对无法生育,罪魁祸首是污染和堕胎。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由于中国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普遍实行人工流产,中国在不育症方面正在赶上发达国家。

每八对夫妇就有一对无法生育。

  过去20年间,中国人的不孕几率从世界上最低之一的3%攀升到12.5%,接近发达国家15%到20%的比率。

  “中国的不孕率将继续增长,”北京民族医院的莫淑珍说,“由于持续增长的离婚率和紧张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社会习惯将进一步使这个数字提高。

  在曾经堕胎的妇女中,二胎不孕的风险要比从未堕胎的妇女高出三到四倍,她说。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晚期中央政府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一胎政策以来,中国一直存在堕胎。

人口分析家担心轻易地堕胎会导致大面积出现女性生殖障碍。

  因为婚前性行为,堕胎在未婚妇女中甚至更为普遍。

这种80年代的社会禁忌,在大陆城市年轻人的心目中从接受变成偏好。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医疗中心和国际健康研究组织的一项联合研究,中国的堕胎率在未婚妇女中奇高。

  这项研究显示,中国堕胎率大约在28%,稍高于美国,后者据报道是25%。

在农村地区,很多妇女选择便宜但不卫生的地下堕胎,从而导致永久性不育。

      专家指出,他说男性不孕人数也在增加。

他认为不孕夫妇的比例在20%。

医生认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杀虫剂和越来越多地消费快餐食品、酒精和烟草正在降低中国男人的精子数量。

使用铝铂和薄塑料包装食物也会导致这一结果。

  “不孕是一种复杂的医学状态”,医生说,“我认为,一个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的社会引发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此有相当大的关系”。

 

 问卷标题:

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心理调查研究

问卷说明:

针对不孕女性调查问卷,研究不孕女性生活方式、就医观念等。

 问题1:

当您和爱人出现孕育难题时,你会怎么办?

(单选)

1

 不声张,自己上网查资料或网上\电话咨询一下

100%

11票

2

 怕别人知道,自己先找偏方或去药店买点药用

0%

0票

3

 留意电视上有没有治疗妇科炎症的专科医院或者方面的专家

0%

0票

4

 从报纸上查找相关疾病及治疗信息

0%

0票

5

 直接到信誉比较好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0%

0票

6

 先就近到附近的医院做个检查

0%

0票

 问题2:

出现孕育难题时,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选择医疗单位?

(单选)

1

 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

100%

7票

2

 各类网站

0%

0票

3

 熟人介绍

0%

0票

4

 就近医院

0%

0票

5

 其他

0%

0票

 问题3:

您和爱人出现孕育难题后,就诊情况(单选)

1

 女性单独就诊过

100%

7票

2

 男性单独就诊过

0%

0票

3

 男女双方同时就诊检查过

0%

0票

4

 男方陪同女方就诊检查,自己没有查

0%

0票

 问题4:

你觉得不孕不育给您带来的压力最大的是(单选)

1

 社会和周围人的议论

100%

7票

2

 家庭父母的压力

0%

0票

3

 配偶婚姻方面的压力

0%

0票

4

 经济方面的压力

0%

0票

5

 自我生活能力缺陷方面的压力

0%

0票

 问题5:

您知道自己不怀孕的原因是哪方面吗?

(单选)

1

 输卵管性不孕

100%

7票

2

 排卵性障碍不孕

0%

0票

3

 子宫因素不孕

0%

0票

4

 免疫因素不孕

0%

0票

 问题6:

您是在几年内确定的不孕不育(单选)

1

 1年

100%

7票

2

 2年

0%

0票

3

 3年

0%

0票

4

 4年

0%

0票

5

 5年

0%

0票

6

 更长时间

0%

0票

 问题7:

您的年龄为(单选)

1

 18岁-25

100%

7票

2

 26-30

0%

0票

3

 31-35

0%

0票

4

 36-40

0%

0票

5

 40岁以上

0%

0票

 问题8:

您的收入水平(单选)

1

 1000以下

0

0票

2

 1000-2000

0

0票

3

 2000-3000

0

0票

4

 3000-4000

0

0票

5

 4000-5000

0

0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