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4428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docx

最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找找周围的数》教案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

10以内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以内加减法算法及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

能够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或图意的描述与交流,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本单元教具准备:

多媒体、情境图、口算卡片

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8课时

第一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情境图、每人6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

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

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

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

也就是把3和2合起来

……

(2)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

(4)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3+2”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的初步认识

……

3+2=5(只)

读作:

3加2等于5

加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加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积极地思考。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每人准备6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游览花果山,我们学会了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观察课本上的图,说说图意,并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2、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口算结果外,还可以制成口算卡片,经常性地进行口算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自主练习第3题

分类说算式的练习活动,通过变换练习的形式,引起学生口算的兴趣。

可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想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它学生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4、自主练习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去做,然后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自主练习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知道题意是什么,并弄清图意,再做题。

让学生明白不等式的写法。

三、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还有什么问题要装进问题口袋吗?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连一连,找朋友。

1+25

2+43

3+26

1+34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走进花果山信息窗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减法。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情境图、5个小正方体、5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今天,我们再到花果山上去看猴子摘桃子,好吗?

出示情境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

一共有几个小猴子?

刚才山上有5只猴子,现在有4只了,有几只摘桃子去了?

山上有4只猴子,山下一只去摘桃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树上原来有5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3个撞到篮子里,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

还剩几个桃子?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

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

教师适时总结:

从5里面去掉3,用减法计算。

5个桃子,被小猴子摘掉3个,还剩几个?

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5–3=2(个)

教师边说边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

(2)认识减号。

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

1、学生自己解决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1)、独立尝试解决:

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

4-2=2(只)

(2)、同桌合作解决:

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原来岸上有几只?

现在还有几只?

也就是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

没有了用什么表示?

2-2=0(只)

想一想:

2-0=?

(只)

教师提示:

这个算式表示从几个里去掉了几个?

一个也没去掉还减少吗?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

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

5—3=2(个)

读作:

5减3等于2

减号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走进花果山信息窗2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减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

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

先说一说图中的虚线框表示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几个里面去掉几个,最后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完整叙述图的意思,最后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画线,再填得数。

(1)、画上斜线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去掉)

(2)、画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法算式的意思来确定画几个。

(3)、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

4、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口算,争取全算对。

5、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在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教师补充。

6、自主练习第6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同桌俩人拿出算式卡片,一人随意抽出一张,另一人计算卡片上算式的得数。

答完后两人再交换角色。

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三、提高练习

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6-()=45-()=15-()=2

3=4-()()-2=2()-3=3

学生可以先讨论,再完成各题,最后集体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订正。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想一想,括号里填几?

6-()=43=4-()

()-2=2()-3=3

5-()=15-()=2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加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情境图、有关图片、每人10个小正方体和0——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

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二、提出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可能回答:

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

三、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

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2+4=64+2=6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设计意图:

渗透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5、解决: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左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

右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

一个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讨论:

怎样列式?

你认为6+0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6+0=6,0+6=6

(设计意图:

这是0的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利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意义进行一个数加0的计算。

6、巩固练习

4+0=5+4=6+2=7+3=

0+4=4+5=2+6=3+7=

7、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2+4=66+0=6

4+2=60+6=6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走进花果山信息窗3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加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训练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主题图、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班小朋友那么聪明,为大家准备了好多小礼物,还带来了问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二、自主探索

1、教师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呢?

(讨论)它给妈妈打电话:

“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

”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

“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得数是9,就一定能回家了。

”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

小白兔走的是哪一条路,你知道吗?

2、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小白兔回家的路线(教师可提供如下的算式,也可以适当补充算式)。

1+8=2+7=3+6=4+5=3+4=

8+1=7+2=6+3=5+4=4+3=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自己看图,并写出算式。

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

2、自主练习第4题:

青蛙跳了多么远?

练习时,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让学生想一想。

再计算。

3、自主练习第5题

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你怎样列式?

讨论:

一幅图能列几个算式?

你会列吗?

试一试。

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第6题

找规律,填数字。

5、自主练习第8题

让学生理解7的组成。

6、自主练习第9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并从故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

四、全课小结

数学国王对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

下面,请小朋友接受国王的礼物吧!

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板书设计:

走进花果山

算一算:

1+8=2+7=3+6=4+5=3+4=

8+1=7+2=6+3=5+4=4+3=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走进花果山信息窗4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和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以及得数是0和一个数减0的减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以及得数是0和一个数减0的减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复习6、7的组成。

2、出示口算卡片,复习5以内的减法。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

去花果山的小朋友这会儿还在野餐呢,咱们快去看一看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设计意图:

以连贯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41页两幅主题图,引导观察: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能把它们连起来讲一个故事吗?

学生观察,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教师指代表讲故事。

如:

(1)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野餐,后来两个戴帽子的小朋友先走了。

(2)几个猴子先在树上玩耍,后来有一些猴子下来了,并且摘了一些桃子。

……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找准确信息有困难,教师相机引导。

教师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你说我讲。

(1)还剩几个同学?

引导学生说说图中关于几个同学的信息:

原来草地上有6个同学,后来走了2个同学,还剩几个同学?

提问:

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6-4=

引导:

6-4等于多少呢?

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一个一个地减,6减1个是5,再减1个就是4。

可以想6的组成。

可以想4+2=6,所以6-2=4,即想加法算减法。

引导学生完整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引导提问:

树上本来有几只猴子?

下来了几只?

该怎样列式?

以第一个问题以经验基础,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计算:

7-5=2

汇报时询问学生是怎样计算的,并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示:

你能提出有关桃子的问题吗?

学生汇报问题:

树上原来有6个桃子,5只猴子摘了5个桃子下来,树上还剩下几个桃子?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列式:

6-5=1(个)

四、自主练习。

1、第1题:

整理6的减法算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其拿出小正方体摆一摆。

2、第2题: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3、第3题:

一图二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结合图说算式的意思。

4、第4题。

(青蛙跳)

引导理解题意:

我们以前学过“0”可以表示什么?

(起点)青蛙从什么位置开始跳?

跳到了什么位置?

还要跳多远才能跳回到起点?

学生独立完成。

5、第5题:

看图列式计算。

引导:

大括号又出现了。

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

要我们求什么?

列什么算式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两幅图的列式计算。

小结:

像这样,求总体中的一部分,我们一般列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

6、第6题:

写一写,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强调书写要点,巡视指导。

7、让学生先算出各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是5的算式圈起来。

8、第8题:

小鸡回家。

引导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9、第9题:

比大小。

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的练习题该怎么做,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10、第10题。

捞金鱼。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11、第11题:

讲数学故事。

教师讲树叶的故事,让学生列式解答。

让学生讲一个瓢虫的故事,然后解答。

交流身边有关减法的数学故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学生交流收获,及时提出疑问,教师释疑。

板书设计:

6、7的减法

(1)还剩几个同学?

(2)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6-2=4(个)7-5=2(个)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走进花果山信息窗4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被减数是6、7的减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3、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6、7的组成

2、复习6、7的减法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是看数轴填算式。

小青蛙跳远的方式进行呈现,从7开始跳,跳了4个格,离起点还有多远,就是从7里面减去4,从而填出结果。

注:

(1)和加法呼应;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自主练习”第5题是看图列算式计算的题目。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图,并将此图与前面信息窗“自主练习”第3题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加深对此类减法题目的理解。

“自主练习”第6题是写一写、算一算。

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自主练习”第7题和第8题是趣味练习,

很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通过圈小鱼和小鸡回家(连线)的游戏活动,对学过的

加减法口算进行练习。

5、“自主练习”第9题是比较大小的练习。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交流时总结比较的方法。

“自主练习”第10题是看图列式。

练习时,让学生先观察画面,弄清图意,明白捞鱼的过程,提出问题,再一步步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7、“自主练习”第11题是引导学生自编数学故事的题目。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按照给出的提示讲述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再仔细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再根据其他信息讲故事。

注:

适时提升:

刚才大家讲的数学故事,都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都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被减数是6、7的减法练习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游水帘洞第五信息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口算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2、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水帘洞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水帘洞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

游水帘洞

二、探究新知

1、出事主题图: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图中发生的变化。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可以怎样列算式?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3等于多少呢?

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

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A:

一个一个的数。

B:

想3和5组成8。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或补充。

说一说:

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含义?

整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独立说一说,教师做补充。

想一想,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5=8(个)

比一比:

3+5=8和5+3=8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数和符号都相同,不同的是3和5的位置交换了。

你还可以说出一组像这样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这两个算式渗透了加法交换律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2)还剩几只小猴子?

说说图2中关于小猴子的信息:

原来有8只小猴子,跳进洞里5只,还剩几只小猴子?

你认为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