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192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x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教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邹淑艳

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积极探索小学幼儿教研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坚持教学研究,以主题教研和蹲点教研为途径;立足教学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深化服务意识,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促进了全区小学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高。

一、按需培训——丰厚教师底蕴

我们的思考:

只有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调研是我们培训的“前奏”。

调研后,我们都要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层次的学校和教师所需要的培训内容,对于共性问题,采取全员培训,对于个性问题,采取菜单式培训。

1.全员培训——重实际讲实效。

(1)教材培训。

学期初对所有语文、数学、幼儿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式的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标与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新学期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专题培训。

在期初教材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培训,解决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课标培训。

2011版课程标准颁发后,我们在全区开展以《学习课标理论转变教学观念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学课标、研课标系列活动。

通过集中培训——教师自学——理论测试——实践应用等方式来落实新课程标准。

2.菜单培训——重需求讲价值。

菜单式培训是小教部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特色性工作。

我们不但坚持做,而且常做常新,深受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欢迎。

测试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每学期我们都要对专题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途径进行测试,了解教师掌握情况。

如:

我们利用希望杯课堂教学大赛这个平台,采用理论测试、现场答辩的方式对专题培训内容进行了测试。

结合学习新课标活动,在全区进行了小学语文、数学、品社、品生学科课标理论测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我们的思考:

只有坚持研究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主题备课研究问题提高效率。

在开展主题教研工作中,我们坚持以集体备课为依托。

对传统集体备课进行了改革创新。

每次集体备课都有鲜明的主题。

如数学学科研究的主题是“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如何优化活动组织,提高实践效果”;语文学科研究的主题是“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更明确”、幼儿研究的主题“幼儿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我们还坚持深入到各基层学校,倾听、指导教师的集体备课,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打磨,我们创新了备课模式,推出了“案例分析提升式备课”、“教案评析修改式备课”“主题研究互助式备课”“单元整体解读式备课”。

我区有5个数学团队,4个语文团队,1个幼儿团队,参加了吉林市首届“学苑杯”集体备课评比活动,均获吉林市优秀备课组奖。

并且一实验低年级数学团队在吉林地区作了主题研究互助式备课展示,得到了各县市区的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同时我们小教部在本次活动也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2.展示交流推广经验区域提高。

为了使主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惠及全区师生,我们不断地搭建平台,分享经验和收获。

在全区开展了主题教研阶段成果交流展评活动,不但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目的,也对区域性主题教研工作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同时我们以二实验小学为基地校开展的《依理识字培养能力提高效率》主题教研,成果丰硕,二实验小学的王艳玲已成为吉林省字理识字方面专家型教师,2012年11月3日她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字理识字知识大赛以高于第二名110分的好成绩获得第一名。

三、打磨精品——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思考:

只有精教精研才能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今年我们在全区开展了“我的精品课”系列活动,在精品课研制的过程中,我们做到“精品课”建设与主题教研工作相结合,用主题式备课促进精品课的研发,用精品课的研发提升主题教研的成果。

1.集体备课打造精品。

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集体备课为载体,让教师们经历了“个案形成——集体备课,共案产生——共同实践,再次研磨——精品呈现”的精品课打造过程。

使教师们在同伴研修,打磨精品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层层研磨推出精品。

在打磨精品课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反复打磨,研制精品课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研制一节精品课,做到人人有精品、校校有精品、区域有精品。

比如我们打磨的“1亿有多大”、“粉刷围墙”、“雷锋的故事”“恐龙”均在市级现场会上展示,特别是2012年11月16日在葫芦岛市召开的“全国首届人教版教材,优秀课堂教学展示会”上,一实验小学的宋强老师执教的《数字编码》一课,代表吉林省做了现场展示,博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而且《数字编码》这节课将作为录像教材随人教社教材出版。

3.展示活动提升精品

精品课的研制并不是为精品而设而研,我们还用丰富的活动托起使其更有鲜活力,结合精品课建设和主题教研这两项工作,开展了系列竞赛活动,如教师希望杯课堂教学大赛、教师教材解读大赛等。

2012年4月27日在区一实验、二实验、实验幼儿园分别召开了“吉林市专题教学研究暨‘精品课’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会上有精彩的“精品课”例展示;有感人的“精品课”故事;有全区业务校长生动的校级层面“精品课”研发的思考、经验和成果的分享。

现场会得到了市学院领导的高度赞扬。

另外我区数学团队研制精品课的经验《引领教师在精品课建设中获得专业发展》被选编到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系列丛书《精品课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

我们的思考:

只有真诚服务才能使工作有实效。

坚持蹲点教研工作,做到研究深入,指导到位,服务真诚。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抓好教学的备、讲、批、辅、考、评等环节,做到一看,看教案,看批改。

二听,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交流,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教师的需求;四培训,对于教师教学中疑难问题做专题辅导;五深入,深入到教师的集体备课之中,做好专业引领。

2.参与学校教研活动。

帮助各学校完善教研活动方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意识的形成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3.跟踪培养骨干教师。

发挥各层面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发现并培树新的典型教师。

4.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为有经验、有特色的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

我们的蹲点教研工作经验以“蹲点教研,促进教师成长”为题目被刊登在2012年10月4日的江城日报上。

五、城乡联动——实现双赢

我们的思考:

只有加强城乡间的联动,才能实现城乡教师双赢。

(一)送教下乡。

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且不断的探索送教下乡的新形式、新内容,把服务送到农村中心校乃至村小。

送教内容包括:

优秀课例、专题讲座、沙龙研讨等。

实现了“支教和促教”共同发展,城乡共赢。

(二)邻校共研。

2012年6月4日在小白山乡和二小开展了邻校共研活动,这次活动除了共研的两校教师外还邀请了艺术实验的业务校长和优秀教师参加,并且还带来了他们的共研课例。

活动的主题是: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共研课例:

艺术实验王志新执教的概念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师交流研讨;

教研员专业引领。

在共同探讨中探索出了适合我区农村小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实现了共研、共生、共享。

使邻校共研不走形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秉承着“全心全意服务基层,实实在在做好研究,千方百计提高质量”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态度,就一定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