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4074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docx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

《禁毒宣传的重要性》

毒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所以防范与未然极为重要,做好禁毒宣传有利于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警觉性,从而远离毒品危害。

动漫广告的优势

动漫与广告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大众喜欢的文化传播形式。

与现实写真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卡通形象在普通的广告片中独具一格,很富有动感和新鲜的元素,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得到明确的广告信息。

动漫通过夸张的情节更加容易深入人心,从视觉到听觉给观众一份新鲜的感受。

制作的成本也比较低更加适合推广。

公司介绍

杭州缘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专注于影视传媒、3d视觉制作、水墨动画以及活动策划的综合艺术机构,主要从事产品仿真动画、三维动画、flash动画制作、建筑动画、影视宣传片制作、政企形象宣传片、影视广告片、产品演示三维动画、文化活动策划等服务项目。

公司产品:

第二篇:

禁毒的重要性禁毒的重要性

关于毒品的罪有。

《关于禁毒的决定》的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8条,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9条,包庇毒品罪;第349条,窝藏、转移、隐藏毒品、毒赃罪;第350条,走私制度物品罪;第351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2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3条,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罪;第354条,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5条,非法提供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罪。

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毒品,有以下几种:

鸦片

鸦片是从罂粟果里提炼出来的一种棕褐色或黑色膏状物,在医学上称为“阿片”,在民间叫“大烟”、“烟土”、“烟膏”等。

鸦片属于初级毒品。

鸦片及由其提炼出来的吗啡、海洛因等类毒品,其最大害处是成瘾性,且极易中毒。

进入80年代,世界上由于吸食鸦片类毒品中毒死亡的已达10万人之多。

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苦味,遇光易变质,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是一种生物碱。

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成瘾,一般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出现药物依赖性(成瘾),有时连用几天就可成瘾

海洛因

海洛因是从吗啡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粉末,目前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仅一次吸用就可产生心理依赖性,极难戒断。

一般连续吸食海洛因的用途和纯度不同又分出“2号”、“3号”、“4号”海洛因。

“2号”海洛因又叫次海洛因,化学名称为二乙酰吗啡,状如砖块,呈淡灰褐色。

制成的次海洛因,是为方便运输和交易。

“3号”海洛因是一种棕色或灰色颗粒状物质,又名棕色糖块,含海洛因30—50%,历来用于吸食。

“4号”海洛因是从吗啡中精炼出来的,经过乙酰化、盐酸化,然后提纯、增白,成为又轻又细的白色粉末。

海洛因与吗啡相比,其水溶性更大,在体内迅速水解为吗啡,吸收快、发挥作用也快,且脂溶性也较大,易起强烈的心境改变,强于五倍吗啡的作用,极易上瘾,难以戒断。

一旦上瘾后其戒断症状十分剧烈,痛苦难忍的折磨将等待着他。

痛苦的体验,使吸毒者身陷毒潭,身不由己,难以自拔。

大麻

大麻主要有三种形态。

大麻脂、大麻油。

大麻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作大麻饮料饮用,或掺入食吕品中食用,亦可咀嚼、鼻吸或吞服。

凡吸食大麻者,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减退,意志消沉,形成“堕落综合症”,行为失去自控,突然产生暴力进攻的欲望,往往会实施暴力犯罚。

可卡因

可卡因是从南美灌木古柯叶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

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叶、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

一剂70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70公斤的人当场丧命。

吸毒者滥用可卡因的方式,常用鼻吸法,通过鼻粘膜吸收。

由于可卡因有刺激性及血管收缩作用,可使长期鼻法吸食者的鼻粘膜部份的组织坏死或溃疡;也由于可卡因对鼻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吸毒者经常不由自主地挖鼻子,导致鼻中隔穿孔甚至坍塌。

吸食可卡因数周内即可成瘾,并伴有失还可导致偏执性精神病,大剂量吸食会刺激脊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冰”毒“冰”毒属于苯丙胺类衍生物的一种,亦称去氧麻黄素,药称“甲基苯丙胺”。

这类药物当时主要用作治疗发作性睡病和儿童多动症。

因为它有兴奋大脑、增强活力、消除疲劳的功能,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一些国家在军队中广泛应用,以解除士兵的疲劳和强化他们的作战行动。

二次大战结束后,军队中储存的“冰”毒大量流入社会,结果造成了一些国家“冰”毒大流行。

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针对苯丙胺滥用问题实施了立法和管制。

“冰”的成瘾者,以每天强迫性吸用大量毒品为特征。

这些人因为已对它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每天都要使用“冰”以保持兴奋,否则他们难以度过;夜里由于高度兴奋的神经使他们无法入眠,必须使用安眠药,以弥补“冰”作用后期的不快效应,否则难过;次日又开始这种恶性循环,如此反复,不能自拔。

高剂量或重复使用“冰”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医学上称为苯丙胺精神病,临床症状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十分类似,主要是出现被迫妄想,幻听、幻视、说话内容零乱。

吸毒者产生强烈的痛苦体验,焦虑,恐怖,出现自杀者不少见。

还有一些混合类型的幻觉剂和兴奋剂,是冰毒衍生物,对人的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吸食者会产生意识障碍和各种非现实的妄想,行为极端反常,易引起暴力犯罚。

“摇头丸”类毒品

“摇头丸”是一种新的毒品——“冰”毒衍生物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dma)和亚甲氧基苯丙胺(mda)的俗称,因服食后听到音乐会疯狂摇头而得名。

“摇头丸”原产荷兰,根据幻觉种类、幻觉发生时间及幻觉持续时效的不同,有198种产品,目前,在深圳较常发现的约有20多种。

服食“摇头丸”约二十分钟后,先是头有些晕,手心出汗,脚开始发软,然后有兴奋感,出现幻觉,控制不住自己,有些想为所欲为,比如想打架、想开快车等。

在音乐强劲的舞足蹈,音乐越强劲感觉越舒服,有一种想钻进音乐里的感觉。

没有音乐时,就会感觉疲惫,头轻微摇动,想睡觉。

“摇头丸”作用时间可达4—6小时,在服食一个月内可从尿液中验出是否服食。

服食“摇头丸”会带来很大危害性。

一是对身体危害很大。

“摇头丸”虽然在药效过后,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长期服食,可导致肌肉萎缩,若停止服用,又会发生全身水肿;患心血管病的人服食后,有生命危险;有些“摇头丸”受病菌、细菌感染很严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

如“粉红”服食后会封喉,很久都不能说话;“蓝精灵”、“十字架”能使血管膨胀硬化,身体器官因此逐渐腐烂。

二是心理成瘾贻害久远。

服食“摇头丸”短时间内无明显的成瘾迹象,但服食者到了特定场合(迪斯科舞厅等),就有服食欲望,表现出心理依赖性。

同时,由于贩卖者赚取高额利润的需要,他们一方面编造出“摇头丸”与大麻同时服用兴奋效果好等欺骗说法,诱使人们服食大麻;一方面利用地下工厂,将“冰”毒、海洛因等成份掺入“摇头丸”内,导致服食者被动成瘾,对社会危害很大。

服食“摇头丸”后有各种幻觉,有的使人意识丧失,随人摆布,非礼异性;有的能产生性冲动,更多的是产生行为失控、为所欲为的冲动,极易引发打架斗殴、强奸等治安、刑事案件。

由于贩卖“摇头丸”活动遭到沉重的打击,制毒的成本大,贩卖价格提高,一些服食者为找毒资,而引发卖淫、抢劫、盗窃等违法和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治安。

再者,长期服食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进取心,特别是发现少数在校学生服食,如若任其蔓延,就可能有毁掉一代人的危险。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损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第三篇。

禁毒宣传1、行动起来,参与禁毒人民战争。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3、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4、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5、吸毒是犯罪的祸根。

6、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7、不让毒品进我家。

8、消除毒品祸害,造福子孙后代。

9、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积极检举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10、金山银山,吸毒耗光,沾染恶习,家破人亡。

11、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12、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社会受害。

13、贩毒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14、生命是生存的根本,毒品是死亡的深渊。

15、一口下去飘飘欲仙,两眼一瞪四壁徒然。

16、健康生活,远离毒品,我们一直在行动。

17、为了自己,为了家,为了社会,请远离毒品。

18、禁毒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

19、人生事业再成功,吸食毒品一场空。

20、坚决禁毒新理念,洁身自爱是关键。

第四篇:

禁毒宣传德钦县示范小学“禁毒宣传周”活动总结

为落实中央对禁毒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增强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及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省教育局指导思想和要求,学校把禁毒教育纳入法制教育体系,成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为此,学校在既往工作基础上,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大力抓好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切实按照文件的内容和工作要求,立足学校实际,紧紧围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宣传主题,积极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使学校师生初步了解禁毒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了一个文明、净化的校园环境。

经过学校全体师生这一星期来的宣传教育,在全校掀起了“禁毒、防毒”的新高潮,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禁毒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了抗毒、防毒的意识,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达到了这次行动的目的和要求。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学校一向把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学校接到上级的文件后,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学习了文件的精神,并对全校师生进行禁毒宣传。

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确立“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主要做法有:

(1)每班进行了一节禁毒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用活泼多样、充实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了毒品的种植、制成、来源及危害,学会了预防毒品的知识技能。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自觉远离毒品。

(2)组织学生观看毒海深渊的影片。

让学生体验吸毒的危害,让吸毒人员的痛苦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眼目睹了吸毒人员的生活,亲耳聆听了吸毒人员的述说,这些都深深震撼了我们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样场面,学生对毒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吸毒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体会。

观看后让学生谈认识、谈体会、谈心得,写一份禁毒认识心得,同学们都表达了拒毒、禁毒的决心,还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打击吸、贩毒行为,让毒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3)利用黑板报进行禁毒知识专门宣传,时刻提醒广大学生增强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千万不能去接触毒品。

总之,我校紧紧围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了校风的好转,带动了办学效益的提高。

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为预防毒品侵蚀蔓延,净化学校空气,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把禁毒工作引向深入,把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实际行动为加强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而努力奋斗。

德钦县示范小学

xx年9月25日

第五篇:

禁毒宣传2盘点:

中学生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

对于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应做到“十个不要”。

不要吸烟;不要因好奇而吸毒;不要盲目追星、赶时髦、贪图享受去吸毒;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不要为寻刺激、冒险去吸毒;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胃病、肝病)的谎言;不要为了摆脱烦恼而吸毒;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不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药物、饮料等物品;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案例1:

陈桥死亡事件

xx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的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吸食毒品而死亡。

沿着这名学生死亡的线索,记者调查了校园里孩子们面临的“白色”诱惑。

死亡的学生名叫陈桥,14岁,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事发当天中午,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陈桥妈妈回忆:

“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孩子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看到他脚手都抽筋了,我马上跑出来把他扶在沙发上。

当时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医生诊断:

“吸毒过量。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桥的生命。

同时灌阳县公安局民警也来到医院为陈桥做了尿检,证明他曾吸食毒品k粉,医院也认定陈桥是过量吸食k粉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的。

这是灌阳县第一例未成年人的一个吸毒死亡的案例。

案例2

记者近日从有关资料上获悉,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

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记者特地来到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进行采访,希望通过眼前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在戒毒者悔恨的声音中筑起防范毒品的坚固防线。

模仿恶习步入“毒”途

青少年由于其意志的自控力薄弱,模仿力强,加之文化程度低,容易把不良现象和行为当成时髦追求或认为是“酷”的表现,这也是造成青少年染上毒瘾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15岁的阿兵(化名,下同)是汕头市强制戒毒所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别看他个子矮小,但双眼却滴溜溜转个不停,一眼就可看出是个“老江湖”。

阿兵是澄海外砂人,因年幼其母病亡,其父忙于生计无暇照管他,自7岁起,阿兵模仿大人们抽烟,并以之为荣。

他说,每天放学后燃起一根香烟吞云吐雾,走在同学们中间感觉特有面子。

4岁那年,勉勉强强读至初一的阿兵干脆辍学了,终日跟在乡里几位“大哥”身前身后当起了小兄弟。

去年初,他结识了乡里一做餐饮生意的“大哥”,几番来往后,阿兵很得大哥喜欢。

慢慢地,阿兵也发现了大哥原来是“白药仔”,但他也不以之为忤,相反还认为这是“酷”的表现。

去年中,趁大哥不在家,小兵偷了一点“白粉”终于“开禁”尝了新,并从此成了一名“小道友”。

吸上白药后,因无钱买药,小兵便在一“道友”“教授”下当起了“鱼虾蟹”庄家,以赌钱为营生。

据称,那些“鱼虾蟹”的骰子都是用磁铁做了手脚,因此聚赌时基本都是赢钱,有时一天纯收入达三四百元。

小兵称其每天下午常在陈厝合、辛厝寮一带“开局”,赚了“工资”后便买“药”过瘾。

今年2月19日,小兵被警方抓获,在审讯时因药瘾发作口吐白沫,结果被送强制戒毒。

寻求解脱坠入深渊

容貌秀丽的阿珍是汕头市区人,谁也想不到,今年17岁的她“毒龄”竟已有两年多了。

据阿珍称,是她那个畸形的家将她逼上了这条路,是为了寻求解脱,她才借“药”消愁,结果愁没消去却把自己“吸”进了戒毒所。

据阿珍介绍,其父母在她13个月大时便离异了,她被判随生母,后母亲再嫁时后父嫌她累赘,便把她送给了市区一对结婚多年未曾生育的夫妇(也就是她现在的父母)。

阿珍承认,起初养父母对她很好,吃的、穿的无不关爱有加。

但当她7岁时,养母生下了弟弟后,她又成了“累赘”,成了家中的“保姆”,每天做饭、打扫卫生、看管弟弟等什么杂务都“承包”了。

为此,阿珍不止一次在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

因缺乏家的温暖和关爱,阿珍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慢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小学毕业后,她即跟着在歌舞厅认识的朋友们离开了家。

有一天她见几个朋友躲在一个隐蔽角落里抽烟,仔细一看,发现他们的抽法很奇特,于是她凑了上去,学着他们的样子狠命抽吸了一口,她称,那一刻她感觉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

上瘾后,因无经济来源,她便再也离不开那些娱乐场里的“朋友们”了,因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她才能获得毒品来应付她日益强烈的毒瘾。

愚昧无知自投火坑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青少年染上毒瘾还源于无知。

来自粤东某偏僻山区19岁的女孩小敏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对毒品毫无了解,她认为自己意志力坚强不会上瘾,不料却在尝试中成了毒品的俘虏。

小敏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15岁的她便来汕头打工,并认识了男友小李,在交往一年多后,小敏发现小李是名“道友”,每次赚的钱都被小李“借”去吸毒,小敏多次劝小李“改邪归正”,但不管怎么劝说,小李却始终无法戒除毒瘾。

为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劝说男友戒毒,小敏竟然想用“先吸后戒”的办法来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想要以活生生的例子说服男友彻底戒毒„„

然而,小敏失败了,她非但没有帮着男友戒去毒瘾,自己也陷了进去。

此时,她方悔不该当初,但“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了她。

今年3月初,她和男友先后进了戒毒所„„

抵御病魔需要亲情

据汕头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所长郑顺德介绍,近年来戒毒人员的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现住所的戒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群占90%以上,另外本地人员和女性所占比例增大,且年龄偏低,文化层次普遍为初中、小学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他说,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旦吸毒成瘾,家中钱财花尽后,就会编出各种理由向亲朋好友借钱,最后甚至走上了骗钱、偷窃、抢劫、卖淫、杀人等道路,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郑顺德认为,禁毒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承担的,像戒毒者回归社会后常会遇到经济、家庭、就业、歧视等问题,不少人因顶不住压力而复吸,所以对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吸毒者,社会、家庭都应担负起责任来,“作为学校,禁毒教育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不容忽视;作为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过于溺爱都是要不得的,一旦发现孩子吸毒成瘾,千万不能怕家丑外扬而延误挽救的时机;作为社会,正确对待青少年吸毒消除偏见也很重要,要认识到那些青少年‘瘾君子’既是违法者,更是受害者。

我们应当把青少年吸毒者当作病人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早日摆脱毒魔的纠缠”。

对于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他认为应做到“十个不要”。

不要吸烟;不要因好奇而吸毒;不要盲目追星、赶时髦、贪图享受去吸毒;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不要为寻刺激、冒险去吸毒;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胃病、肝病)的谎言;不要为了摆脱烦恼而吸毒;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不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药物、饮料等物品;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导致中学生吸毒的主要原因

1.受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或家庭教育失当。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

他们充满热情,富有朝气,但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尽心培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据调查,吸毒的中学生多数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则是直接受家长的影响染上毒瘾的。

他们的父母,有的整天忙于挣钱,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教育;有的则对孩子娇生惯养,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的更是吃喝嫖赌,染上毒瘾,毁了自己,毁了家庭,也毁了孩子。

例如:

某男,15岁其父吸毒成瘾,吸空了家财,吸毁了家庭。

唯一的儿子由于经常看到父亲和其毒友们在家里吸毒,便由摹仿到吸毒成瘾,被送戒毒所。

又如:

某男,16岁,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后来却因为父亲的外遇而破裂。

该生失去家庭温暖转而憎恨父亲的女友而不愿回家,将情感寄予经常帮助他不受欺侮的同学,结果受同学感染,自己也染上毒瘾。

2.危险的好奇心和对毒品的无知。

中学生思想敏锐,少有保守思想,好奇心强,敢想敢求敢做。

但由于其年少无知,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在许多新事物面前,一旦把握不好,非常容易走入误区。

在遭遇毒品之前他们很少懂得毒品的知识,即使知道“毒害”二字,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一片茫然。

相反,他们听人吹什么“吸毒可以让人飘飘欲仙”,“想什么来什么”,“没有一切烦恼,精神特爽”等等,往往信以为真,产生找一找“感觉”的强烈欲望。

例如:

某女,14岁,听了关于毒品的“神话”后,竟在心里不停地想,如果能吸毒,那我的日子就过得充实了。

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很快吸毒成瘾,每天300元的毒资全靠“坐台”以及和一伙男生去偷、扒获取。

又如:

某男,15岁,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差,也知道吸毒是危险的,但经不住别人的一再“劝说”和“开导”,竟天真地认为尝一尝无妨,即使成瘾,也能戒掉,结果以身试毒,至今身心难以康复。

其实,有些人在吸毒之前,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一些毒品的危害,也有一定的拒毒心理,行为也并非刻意追求毒品的体验。

只是由于自身意志比较薄弱,对毒害了解不深刻,经不起别人的引诱和唆使而走上吸毒路。

绝大多数吸毒学生,都经历过“想-怕-试-上瘾”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

3.群体之间交叉感染。

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好交往,喜欢成群结伙。

但他们中有不少人自认为已经长大,什么都懂。

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个性独立。

特别是某些中差生由于成绩不好,升学无望,在家被家长责备,在校被老师嫌弃,因而对学校、对老师、对家长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常常三五个人混在一起,讲什么“哥们义气”、“姐妹情深”,崇尚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他们当中,一旦有一个人吸毒,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例如:

某男,16岁,个性燥烈,极讲“哥们义气”,经常帮人打架,烂兄烂弟颇多。

他自己受人诱惑吸毒后,又影响其他十余名“哥们”吸毒成瘾。

再如:

某女,14岁,因其要好的女同学吸毒、“坐台”,她也受影响学会吸毒、“坐台”,导致她交的男朋友也随其吸毒。

调查表明,群体交叉感染,危害极大,感染面广,传播速度极快。

4.学校教育管理存在偏差。

目前的中学,基本上都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在于提高升学率。

为了完成升学目标,教师们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学生的道德品质。

甚至有的学校及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去顾及调皮的差生,对其旷课,逃学不闻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