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98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防爆完好检查

1、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之前对工作面及两巷的设备完好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失爆存在。

2、本队专门设立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搞设备完好小组,组长:

赵跃斌、赵小卫,成员:

王磊、解玄彤;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每天对设备进行完好检查,并处理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

本措施必须贯彻学习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及时修改补充完善。

六、自救、避灾路线

(一)避灾原则

发现灾情的人员要沉着冷静,就近向值班室、矿调度、安全调度汇报灾情,包括时间、地点、性质、范围、受灾人员等,同时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营救人员或控制事故蔓延,或彻底处理事故,如无能力时,组织人员按矿指定线路撤退。

(二)应急预案

1、应急处理

(1)发生各类事故时,原则上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值班队干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性质、发生地点、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根据指挥要求及时进入避难硐室或升井逃生,并安排现场人员进行现场的应急处理措施.

(2)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瞬间事故时,可先避灾后汇报。

(3)值班室电话:

6656调度室电话:

9,8001,8002

2、预防措施

(1)人的因素:

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灾害预防、自救互救的技术水平,遵章作业,杜绝“三违”,严禁酒后上岗,严禁身体、心理不佳人员上岗。

(2)物的因素:

检查作业场所、安全设施和使用机具的安全完好情况,对隐患现场督促整改,对隐患不能现场整改的及时汇报。

(三)自救、互救的原则

1、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字原则。

(1)灭: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2)护:

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带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

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就近的可移动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其他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抢救,也可以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避难硐室。

(5)报:

即立即向现场人员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他方法值班室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及灾情等情况。

2、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四)自救、互救的方法

1、顶板:

(1)当冒落的煤、矸埋住人时,不可惊慌,要在有经验的队干和老工人的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顶板及两帮情况,由外向内进行临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顶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遇险者。

(2)抢救时要仔细分析遇险者的位置和情况,尽量不要破坏冒落矸石的堆积状态,小心谨慎的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矸搬开,救出伤员,不可盲目用镐刨、锤打、掀滚、拉扯等方法,以免加重遇险者的伤势。

(3)救出伤员后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发生休克时要及时予以抢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4)若垮面、冒顶面积大,处理时间较长,被堵人员要静卧休息,减少氧气消耗,有压风管路时,可打开阀门,放气供人呼吸。

要注意节约用矿灯、食物和水。

若冒落的煤、矸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由老工人监视顶板,其他人采取轮流清除煤矸,并不间断性敲打金属物如水管、道轨,发出求救信号。

2、水灾:

(1)撤退时要服从当班跟班队干或班组长,不可慌乱,要注意往高处走,并设法按预定的避灾路线出井。

(按照规程中规定的避灾路线)

(2)位于透水点下方的工作人员,撤离时要遇到水势很猛和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力拽住管路等物,防止呛水和溺水,用力闯过水头,借助管路、巷道壁及其它物体,迅速撤往安全地点。

(3)当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无法撤退时,要节约使用矿灯和食品,降低消耗,有规律地敲打金属器具,发出求救信号。

同时,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克服困难,相信上级会全力营救,是能够脱险的。

(4)若透水来自老空积水,因同时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涌出,撤离时要迅速带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中毒或窒息。

3、火灾:

(1)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人员。

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危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值班室和安全调度、生产调度汇报。

并立即投入抢救。

(2)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的人员。

(3)如果火势不大,就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扑火。

如果火灾或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的联系,根据值班的命令行事。

(4)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要在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后,想好应急措施再采取行动。

应急措施必须及时、正确、果断,即使是对待一次微小的火灾也不能麻痹大意,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

4、瓦斯超限、煤尘爆炸:

(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到爆炸声响和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响声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

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3)用衣服将自己身上裸露部分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吸入有毒气体。

(5)高温气流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区,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6)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

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好洞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

要注意矿灯和食品的节约,计划使用。

室外要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金属器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

5、触电:

(1)迅速切断电源。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木板、棒、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

(3)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进行心肺复苏。

(4)迅速通知值班室,使专业医务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实施救护。

6、机械伤害:

(1)受伤人员有出血症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将出血的肢体抬高或举高。

(2)受伤人员出现骨折的症状时,根据骨折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①肢体骨折:

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

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

②腰椎骨折:

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③颈椎损伤:

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

(4)受伤人员有颅脑外伤时。

①将伤员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切勿堵塞,避免引起颅内感染。

②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或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③受伤者有不明损伤时。

迅速向值班汇报,并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5)受伤人员的搬运过程中,应注意:

①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的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臀部、下肢的下方。

②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或硬木板上。

③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

④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

(五)避灾路线(后附避灾路线图)

发生火灾的避灾线路

工作面→XXXX皮顺→二采区皮带巷→集中皮带(轨道)巷→煤仓口通道→轨道大巷→副斜井→地面。

(首选避灾路线)

发生水灾的避灾路线:

避水灾原则,往高处走。

轨顺:

工作面→XXXX轨顺→二采区轨道(皮带)(回风)巷→集中皮带(轨道)(回风)巷→煤仓口通道→轨道大巷→副斜井→地面。

皮顺:

工作面→XXXX皮顺→二采区轨道(皮带)巷→集中皮带(轨道)巷→煤仓口通道→轨道大巷→副斜井→地面。

只有当回风巷中的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低于规程中的要求时方可走回风巷避灾。

瓦斯避灾路线

工作面→XXXX皮顺→二采区皮带(轨道)巷→集中皮带(轨道)巷→煤仓口通道→轨道大巷→副斜井→地面。

七、六大避险系统

(一)监测监控

XXXX工作面瓦斯监测系统

205工作面按要求安设3部瓦斯传感器T1、T2、T3。

T1位于轨顺距工作面10m-15m处;T2距轨顺回风口处10~15m范围;T3悬挂于上隅角瓦斯较高处。

报警浓度:

T1≥0.8%、T2≥0.8%、T3≥0.8%;

断电浓度为:

T1≥1.2%、T2≥0.8%、T3≥1.2%;

复电浓度为:

T1<0.8%、T2<0.8%、T3<0.8%;

断电范围:

工作面及回风巷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①信号电缆及电源电缆的敷设:

监测电缆自二采区轨皮联络巷、XXXX轨顺至工作面上出口安设瓦斯传感器。

②断电、供电方式:

断电器安设在309配电点及XXXX皮顺移变,控制皮顺及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③瓦斯报警、断电浓度及控制范围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CH4≥0.8%,断电浓度CH4≥1.2%,回风口的断电浓度CH4≥0.8%,复电浓度CH4<0.8%。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轨顺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④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安排撤人,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⑤在工作面测风点处设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面的风量状况,当风量低于计划风量时,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二)人员定位

(一)安设位置:

1、在轨顺距皮带巷口45m、110m处;皮顺皮带机头距皮带机头60m、110m处各安设一个人员定位信号装置。

2、入井人员都佩戴唯一的定位卡,每个人定位卡号都不一样。

(二)安装、使用及维护:

1、考勤管理功能,能够实时对人员出入工作面时间、下井班数、班次、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可进行分类分级汇总、统计查询、报表打印。

2、安全管理功能

1)能显示井下巷道分布、设备安装及运行状态、当前各区域人员分布,人员的滞留等信息,并当有人员滞留超时、区域超员或设备运行异常时报警及异常信息进行统计显示。

2)能对对任意指定编号或者姓名的携卡人员下井活动实时定位跟踪,活动轨迹显示、打印、查询、异常报警等。

3)有管理中心向携卡人员呼叫时标识卡声光提示及携卡人员有向管理中心发出紧急呼叫信息的双向呼叫功能。

4)有煤矿井下特殊区域限制员工非法进入,如果有未经许可人员接近该区域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地面监控主机也会发出报警信号功能。

5)系统应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可自动判断出故障设备及定位到具体识别器、读卡分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三)紧急避险

1、150202工作面南部有2#安全硐室,用于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躲进避难硐室避灾,尤其是抵御外部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提供氧气、食物、水等作用,使用于火灾、水灾、有毒有害气体灾害。

2、由150312工作面到达2#安全硐室的行走路线:

(1)皮顺:

(XXXX工作面)→XXXX皮顺→XXXX皮顺联络巷→二采区轨道巷(向南走)→2#安全硐室;

(2)轨顺:

→XXXX轨顺→XXXX轨顺联络巷→二采区轨道巷(向南走)→2#安全硐室;

(四)压风自救

1、两巷距工作面30m处安装各安设3套压风自救装置,随工作面回采相应前移。

2、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人员迅速佩戴自救器撤离,当撤退路线受阻时,人员撤至压风自救装置处,打开保护箱,展开并钻入保护袋中,然后打开压风阀门实现自救。

(五)供水施救

1、两巷分别距工作面不超30m,各安装一套供水施救设施,随工作面推移前移。

2、150202工作面南部有2#安全硐室,硐室内有专用净化设备,处理后供使用

(六)通信联络

1、带输送机机头、涨紧绞车和机尾处设声光信号,保证声光兼备、完好使用,并严格执行“一声停,两声开”的制度,任何人不得随意乱打信号。

2、整个工作面配备了101喊话控制系统,有效传递信息。

3、皮带机头、移变处、电器列车处、转载机头、大溜机尾各安设一部电话用于井下与井下信息传递,井下与井上信息传递。

本措施中有关规定若有同《煤矿安全规程》相抵触时,以《煤矿安全规程》为准,并严格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