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历史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972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历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建历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建历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建历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建历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历史2.docx

《新建历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历史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历史2.docx

新建历史2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年5月14日编号:

15

【课型】预展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做的贡献。

【学习格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6页至第78页,完成相应问题)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写在导学案上)

 

2、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环境。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完善过程。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写在导学案上)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写在导学案上)

 

6、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与国家、性质,以及会议主题。

(写在导学案上)

 

7、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以及意义。

(写在导学案上)

 

【知识巩固】

1、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什么保持一致()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2、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哪一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程()

A、求同存异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

3、“求同存异”中的“同”是指()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维护世界和平③发展本国经济

④反对殖民主义⑤反对共产主义⑥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⑤

4、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是()

A、美国B、朝鲜C、苏联D、印度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它最早被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

C、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时

D、1954年,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时

6、1954年发表声明时,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①朝鲜②越南③印度④缅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8、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

①与苏联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④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四项基本原则D、共同发展

10、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是()

A、平等互利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和平共处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年5月16日编号:

16

【课型】预展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成就,了解新时期中国采取的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认识到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学习格言】欺人只是一时,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80页至第83页,完成相应问题)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写在导学案上)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及意义。

(写在导学案上)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背景。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写在导学案上)

 

5、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和内容。

(写在导学案上)

 

6、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参加者。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结果。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8、对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评价。

(写在导学案上)

 

9、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写在导学案上)

 

10、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外交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写在导学案上)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年5月21日编号:

17

【课型】预展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就,从而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格言】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90页至第96页,完成相应问题)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及意义。

(写在导学案上)

 

2、中国政府对待核武器的态度。

(写在导学案上)

 

3、两弹一星具体指的是什么?

(写在导学案上)

 

4、导弹研制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5、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具体情况。

(写在导学案上)

 

6、我国成功发射飞船的具体情况。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7、袁隆平的贡献。

(写在导学案上)

 

8、简单介绍三峡工程。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9、863计划实施的原因。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10、863计划提出的时间,和涉及的领域有哪些?

(写在导学案上)

 

11、网络的重要性。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19、20、21课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年5月23日编号:

18

【课型】预展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这三课的学习,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的状况等知识点,了解到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格言】但愿每次回忆,都不会对生活感到愧疚。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98页至第114页,完成相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加强基础教育。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2、如何具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写在导学案上)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4、邓小平在教育上提出的名言。

(写在导学案上)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发展。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6、中国共产党在文学艺术创作上提出的方针。

(写在导学案上)

 

7、新中国成立后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8、新中国成立后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哪些?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9、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表现。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10、新中国在体育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写在导学案上)

 

11、新中国成立后,衣食住行变迁的原因。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12、改革开放以后,就业制度的变化。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13、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体系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的。

(在书中划出,并写上相应的题干)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5.30编号:

19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

【单元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单元难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

【历史格言】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柏杨

【单元测试】

1.1949年8月,居住在北京的人们在户籍的所在地一栏应填()

A.燕京B.北京C.北平D.大都

2.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D.采用公元纪年

(★以上两题主要考查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3.1949年10月1日,这个光荣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的载入了史册。

下列节日与它有关的是()

A.青年节B.建党节C.国庆节D.建军节

(★此题考查的是对开国大典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4.在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第一句话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D.“中国革命胜利了”

(★该题是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用直接法,也可以用排除法)

5.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的开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土地改革的完成

(★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掌握程度、分析比较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以用直接法,也可以用排除法找答案)

6.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周年

A.60B.61C.62D.63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7.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

A.林彪B.刘伯承C.邓小平D.彭德怀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B.抗美援朝C.镇压反革命D.“五反运动”

(★此题属于情景式选择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把握题目中所创设情景的时代特征,根据题干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然后确定答案)

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董存瑞D.刘胡兰

(★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同时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辨别能力)

10.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作者称赞的是()

A.抗日军民B.解放军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D.朝鲜军民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集体所有B.土地归各家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D.土地归乡镇所有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掌握情况)

12.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D.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以及应用的能力)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二单元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6.1编号:

20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

1、与长春汽车制造厂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中共八大的召开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3、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

A.生产合作社B.公私合营C.自负盈亏D.人民公社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

7、下列各项,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A.“大跃进”时期B.五四运动C.中共八大D.“四五运动”

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79年B.1978年C.1977年D.1976年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D.内地

10、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11、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我国确定了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那就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西部大开发D.各民族共同发展

12、我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青海回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

13、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构想是()

A.“一国两制”B.民族自治C.和平共处D.民族平等

14、“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三单元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6.11编号:

21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

1、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2、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我国确定了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那就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西部大开发D.各民族共同发展

3、我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青海回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

4、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构想是()

A.“一国两制”B.民族自治C.和平共处D.民族平等

5、“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6、“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深圳B.香港,澳门C.澳门,深圳D.香港,台湾

7、将“加强两岸经济关系,互补互利”写入协议的是()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B.“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8、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D.1997年、1999年

9、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D.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11、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C.和平解放台湾D.互补互利,共同繁荣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民加入合作社D.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1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江泽民C、邓小平D、华国锋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历史导学案

第四单元

编制人:

曲晶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2.6.21编号:

22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D.内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3、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我国确定了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那就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西部大开发D.各民族共同发展

4、我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青海回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

5、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的构想是()

A.“一国两制”B.民族自治C.和平共处D.民族平等

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7、“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深圳B.香港,澳门C.澳门,深圳D.香港,台湾

8、将“加强两岸经济关系,互补互利”写入协议的是()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B.“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9、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D.1997年、1999年

10、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D.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12、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C.和平解放台湾D.互补互利,共同繁荣

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民加入合作社D.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16、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江泽民C、邓小平D、华国锋

1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