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620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论毅力》、《论学问》、《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

A.梁启超、钱钟书、培根

B.梁实秋、梁启超、钱钟书

C.梁启超、培根、钱钟书

D.培根、梁启超、梁实秋

2.《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首务是唤醒民众

3.《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

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

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

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

4.《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5.《天净沙·秋思》中,渗透思乡之情的词句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夕阳西下

6.下列同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A.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

B.闻一多、徐志摩、郁达夫

C.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

D.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7.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物》《项链》《最后的藤叶》

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

8.下列各句中,兼用了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是

A.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

我提倡多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思想。

9.“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A.柳永、辛弃疾

B.李清照、柳永

C.辛弃疾、李清照

D.苏轼、辛弃疾

10.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11.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

A.郁达夫和徐志摩

B.郭沫若和郁达夫

C.闻一多和徐志摩

D.郁达夫和闻一多

12.《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经》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13.屈原的《国殇》选自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14.《门槛》主要运用了 

A.对比手法

B.欲扬先抑手法

C.比喻手法

D.象征手法

15.下列哪首诗借用了“碧溪垂钓”这一典故

A.李白《行路难》(其一)

B.《诗经·氓》

C.杜甫《蜀相》

D.陶渊明《饮酒》(其五)

16.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三顾频烦天下计

C.拔剑四顾心茫然

D.出师未捷身先死

17.《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8.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

B.结庐在人境

C.悠然见南山

D.心远地自偏

19.下列诗歌中,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手法的是

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白居易《杜陵叟》

20.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

A.归纳论证

B.对比论证

C.演绎论证

D.类比论证

2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借姐姐的悲惨命运来

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

B.诉说对亡姐善良心性的敬重

C.暴露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罪恶

D.抒写对新生活理想的向往

22.下列作品的体裁表述错误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

B.《谏逐客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C.《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D.《论毅力》是一篇立论文

23.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B.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4.“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凤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庄子·秋水》 、《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庄子·秋水》 、《诗经·氓》

C.《陈情表》 、《诗经·氓》 、《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 、《寡人之于国也》 、《庄子·秋水》 

D.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

飞!

飞!

25.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26.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夕阳西下

C.小桥流水人家

D.断肠人在天涯

27.《炉中煤》一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炉中煤”,借“炉中煤”之口诉说对祖国的眷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比喻、拟人

C.象征

D.对比

28.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29.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3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

31.《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

32.下列诗句化用《诗经》中的诗句是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3.《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作者补叙徐远的事迹,采用的是

A.驳论的方法

B.对比的方法

C.夹叙夹议的方法

D.立论的方法

34.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A.《断魂枪》

B.《米龙老爹》

C.《麦琪的礼物》

D.《苦恼》

35.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

B.《孟子》

C.《战国策》

D.《庄子》

36.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37.《背影》中三次写到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眼泪,从表现父爱的深度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复

B.侧面烘托

C.对比突出

D.象征暗示

38.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先生休矣:

先生休息吧!

B.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何乃故也:

这是什么缘故呢。

C.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即有急:

即使遇到紧急情况。

D.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听臣微志:

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

39.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D.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40.在小说创作中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美国作家欧·亨特

B.俄国作家契科夫

C.苏联作家高尔基

D.法国作家莫泊桑

41.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

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

C.贾环挑拨是非

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

42.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犹豫灭亡自己。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

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年景不好。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D.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以为莫己若者:

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

43.《长亭送别》中,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的最为强烈的曲词是

A.有梦也难寻觅。

B.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C.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44.下列四句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4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和《龙须沟》

C.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箱子岩》生动地展现了浙东水乡淳厚古朴的民风

46.闻一多倡导新诗应具有的“三美”是

A.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韵律的美

B.自然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谐的美

47.下列各句中,“数”作“计算”解的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洿池。

48.下列句中,“所以”可译成“用来”的是

A.以其所以至之鲜也。

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9.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

A.《北方》《红烛》《屈原》

B.《女神》《死水》《屈原》

C.《女神》《云游集》《猛虎集》

D.《屈原》《王昭君》《蔡文姬》

50.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和夫妇:

调和夫妇关系

B.男有分,女有归。

男有分:

男子各有自己分得的东西。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窃以为过矣:

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身死国灭:

自己死了,国家也灭亡了。

51.“祸起萧墙”、“日薄西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成语分别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

B.《季氏将伐颛臾》、《五代伶官传序》、《马伶传》

C.《冯谖客孟尝君》、《前赤壁赋》、《马伶传》

D.《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李将军列传》

52.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而吾未尝以自多者。

多:

夸耀

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

列举

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

借给

D.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仅:

只有

53.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用法的有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54.“贻笑大方”、“开柙出虎”、“信誓旦旦”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谏逐客书》、《诗经·氓》、《季氏将伐颛臾》

B.《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谏逐客书》

D.《诗经·氓》、《谏逐客书》、《庄子·秋水》

55.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5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D.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

57.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可以亡身:

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皆感激为云泣下:

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千金,重币也:

千金是很多的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

没有理由见面。

58.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为虏所生得,当斩。

为虏所生得:

被敌人活捉。

B.皆惊,上山陈。

上山陈:

上山布阵。

C.公赐之食,食舍肉。

食舍肉:

(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旁。

D.字而幼孩,逐而鸡豚。

字而幼孩:

教你们的小孩写好字。

59.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是不到百步而已。

B.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丘未之逮也:

我都未曾赶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讲信修睦:

讲求信义,推行和睦。

D.既来之,则安之。

则安之:

就要使他们平安。

6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盖:

猜想。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

被。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

如此,这样。

D.依次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见:

见识。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

《书》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61.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

62.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3.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

(二)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

“予,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日: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城日:

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呜呼!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64.这段文字赞扬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神?

 65.“分宜”指的是谁?

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6.“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一句影射了什么?

 (三)阅读下面一段课文。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憩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夙孚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67.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68.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

69.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

(四)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日:

“不是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注:

①石崇:

东晋时的富豪。

王恺:

晋武帝的舅舅。

②扶疏:

繁茂分披的样子。

70.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比:

讫:

疾:

恨:

71.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

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

72.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

(五)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日:

“客何好?

”日:

“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

”日:

“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日: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日:

“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日: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日: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73.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74.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75.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

 

(六)阅读下面一段课文。

有问之,对日: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76.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77.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

78.郭橐驼能不能真的使树“硕茂”、“早而蕃之”?

(七)阅读《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9.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80.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81.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八)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82.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

 83.这道诗写了哪三个场景?

84.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

(九)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

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85.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初:

  寤生:

  亟:

弗:

 86.分析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87.这段文字中姜氏偏爱共叔段的表现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短文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

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

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

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

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

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

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

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

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

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88.概括本片段的大意。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89.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述时间的宝贵?

 90.本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阅读作品片段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

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

“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

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

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

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

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91.这三个时代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92.在作者心目中,第三样时代不同于前二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93.对这三个时代的描述表现出作者什么态度?

(三)阅读作品片段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

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

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

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

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