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3233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docx

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A型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是:

  A.肌源性的

  B.神经源性的

  C.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

  D.非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的

  E.尚不清楚

  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

  A.化学刺激

  B.温度刺激

  C.牵拉刺激

  D.温度和牵拉刺激

  E.电刺激

  3.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

  A.立即消失

  B.显著升高

  C.立即减弱

  D.先减弱后消失

  E.依然存在

  4.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5.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A.N扩跨膜扩散

  B.Ca2+跨膜扩散

  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

  D.K+跨膜扩散

  E.Cl—跨膜扩散

  6.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Cl—外流

  C.N沪内流

  D.N/与K+内流

  E.Ca2+内流

  7.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A.Na+

  B.K、

  C.Ca2+

  D.Cl-

  E.K+和N/

  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下列哪种肌肉收缩增强:

  A.胃肠平滑肌

  B.胆道口括约肌

  C.回盲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B.交感节后神经元

  C.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D.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E.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12.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和蠕动不受影响

  B.紧张性和蠕动减弱

  C.紧张性和蠕动消失

  D.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E.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13.吞咽反射由口腔到咽的动作是一种: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麻醉后不消失

  C.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D.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E.随意运动,麻醉后梢失

  14.噙团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1—2h

  D.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6,0才中止

  E.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4,5才中止

  15.下列物质中,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A.阿托晶;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血管活性肠肽

  16.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特点是:

  A.量少,固体成分少

  B.量多,固体成分少

  C.量少,固体成分多

  D.量多,固体成分多

  E.量不变

  17.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壁内神经丛

  D.抑胃肽

  E.促胃液素

  18.肠胃反射可以:

  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E.只影响胃酸分泌,不影响胃排空

  19.下列哪个不是胃黏液的特性或作用:

  A.胃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占黏液有机成分的60%一70%

  B.胃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C胃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可中和及稀释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D.胃黏液可单独构成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

  E.胆碱和前列腺素能刺激黏液和HCO3-的分泌

  20.胃蠕动受平滑肌的:

  A.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间质细胞

  B.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环肌层

  C.快波控制,胃的快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纵肌层

  D.快波控制,胃的快波起源于大弯上部的环肌层

  E.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小弯的纵肌层

  21.分泌内因子的是:

  A.主细胞

  B.壁细胞

  C.黏液细胞

  D.胃上皮细胞

  E.G细胞

  22.分泌胃泌素的是:

  A。

主细胞

  B.S细胞

  C.壁细胞

  D.G细胞

  E.I细胞

  23.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Cl—

  B.Na十

  C.K十

  D.HCl—

  E.内因子

  24.下列因素中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是:

  A.促胰液素

  B。

乙醇

  C.咖啡

  D.糖皮质激素

  E.低血糖

  25.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

  A.刺激迷走神经

  B.扩张刺激幽;门部黏膜

  C.肉汤灌注幽门部黏膜

  D.盐酸灌注幽门部黏膜

  E.食物刺激小肠上段黏膜

  26.与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共同构成屏障,以阻挡胃腔内H+与胃壁接触的是:

  A.Na十

  B.HCO3-

  C.Cl-

  D.K+

  E.Caz+

  17.下列三类食物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脂肪、蛋白质、糖类

  D.糖类、脂肪、蛋白质

  E.蛋白质、糖类、脂肪

  28.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

  A.60—70m1

  B.600—700m1

  C.800一l000m1

  D.1000—1200ml

  E.200—300ml

  29.迷走神经兴奋和缩胆囊素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是:

  A.H20和HCO~'含量少,酶含量多

  B.HzO和HCO~含量多,酶含量少

  C.H20和HCO;-以及酶均多

  D.H20和HCO;-以及酶均少

  E.两者的分泌特点不同

  30.关于促胰液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刺激胰腺含酶高的分泌

  B.刺激胰腺分H2O和HCO3-

  C.刺激胆汁分泌

  D.抑制胃酸分泌

  E.抑制小肠运动

  31.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胆色素

  C.磷脂酰胆碱

  D.脂肪酸

  E.胆盐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

  A.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B.盐酸、脂酸钠、葡萄糖

  C.盐酸、高渗盐水、葡萄糖

  D.氨基酸、高渗盐水、葡萄糖

  E.氨基酸、高渗盐水、脂肪酸

  33.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盐酸

  B.胰蛋白酶

  C.组织液

  D.肠致活酶

  E.糜蛋白酶

  34.对胰液分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食物是兴奋胰腺的自然因素

  B.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

  C.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以神经调节为主

  D.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液分泌

  E.促胰液素与胆囊收缩素是主要的体液因素

  35.引起胆囊收素最重要妁体液因素是:

  A.促胃液素

  B.促胰液素

  C.促胰酶素

  D.胆盐

  E.盐酸

  36.给狗十二指肠腔内注入0.5%盐酸50ml,可引起:

  A.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减少

  B.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增加

  C.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D.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减少

  37.给狗静脉注射稀释胆汁10m1,可引起:

  A.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减少

  B.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增加

  C.胰液和胆汁分泌均不变

  D.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不变

  38.在小肠液中存在而在胰液中不存在的酶是:

  A.淀粉酶

  B.蔗糖酶

  C.羧基肽酶

  D.脱氧核糖核酸酶

  E.肠致活酶

  39.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

  A.胃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E.直肠

  40.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可:

  A.抑制胃液分泌

  B.抑制十二指肠运动

  C.增强十二指肠运动

  D.抑制结肠运动

  E.增强结肠运动

  41.不能在人类消化道内消化的糖类有:

  A.寡糖

  B.果胶

  C.糊精

  D.纤维素

  E.糖原

  42.大肠集团蠕动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结肠内水分的吸收

  B.对结肠内容物起混合作用

  C.对结肠内容物起搓揉作用

  D.促进肠壁排泄重金属;

  E.将结肠内容物向肛端方向推进

  43.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简单物质合成下列维生素: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E

  D.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

  E.叶酸

  44.氨基酸和水在小肠的吸收机制分别是:

  A.渗透,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渗透

  D.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E.主动转运,人胞作用

  45.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真:

的部位是:

  A.结肠上段

  B.十二指肠

  C.空肠

  D.结肠下段

  E.回肠

  46.胆盐在回肠的吸收机制是:

  A.渗透

  B.主动转运

  C.人胞作用

  D.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

  47.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E.结肠

  48.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依赖于:

  A.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

  B.肠腔中K+的浓度

  C.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D.肠腔中Na+的浓度

  E.肠壁与肠道中葡萄糖的浓度差

  49.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和回肠

  C.十二指肠和空肠

  D.空肠

  E.回肠

  [A2型题]

  题干:

50—5Ⅱ

  A.盐酸,脂肪酸

  B.蛋白质消化产物,脂肪酸

  C.葡萄糖,脂肪酸

  D.盐酸,高渗盐水

  E.氨基酸,高渗盐水

  5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

  51,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

  题千:

52—53

  A.乙酰胆碱,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活性肠肽

  E.阿托晶

  52.可引起唾液大量分泌的是:

  53.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题干:

54—55

  A.主细胞

  B.壁细胞

  C.黏液细胞

  D.上皮细胞

  E.G细胞

  54.分泌内因子的是:

  55.分泌促胃液素的是:

  题干:

56—59

  A.渗透

  B.主动转运

  C.人胞作用

  D.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

  56.水分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57.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58.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是:

  59.胆盐在回肠的吸收机制是:

  题干:

60—61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甘露糖

  E.木糖

  60.小肠吸收最快的单糖是:

  61.小肠吸收最慢的单糖是:

  参考答案

  [A型题]

  1.A2.E3.E4.D5.C6.E7.C8.A9.C10.C11.D12.B13.E14.E

  15.E16.B17.B18.D19.D20:

A21.B22.D23.D24。

A25.D6.B27,B

  28.C29;A30.A31.E32.A33。

B34.C35.C36.B37.D38.E39.D40.E

  41.D42.E43.D44.C45.E

  46.B47.B48.D49.C

  [A2型题]

  50.A51.B52。

A53.D54.B55.E56.A57.B58.D

  59。

B60.A61.D

  [A型题]

  1.当动物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完全切除后: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70℅,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

  B.动脉血CO2分压升高10℅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

  C.肌肉运动时呼吸不会加强

  D.该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降低

  E.动脉血H+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增强

  2.支管哮喘时:

  A.小气道管径增加,阻力亦增加

  B.小气道管径减小,阻力亦减小

  C.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增加,吸气困难

  D.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减小,呼气困难

  E.呼气比吸气更困难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4.生理条件下,胸膜腔内压的特点是:

  A.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即呈负压

  B.胸膜腔负压随呼吸运动周期性变化

  C.胸膜腔负压来自肺的弹性回缩力

  D.乎和吸气末胸膜腔负压为——0.67一——1.33kPa

  E.用力呼气时,胸膜腔内压仍为负压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

使肺顺应性增加

  C.由肺泡工型细胞所分泌

  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之间

  6.肺的顺应性变大可由于:

  A.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变小所致

  B.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增大所致

  C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增大所致

  D.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变小所致

  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

  A.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扩大

  B.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扩大

  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缩小

  D.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缩小

  E.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均无变化

  8.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吸气肌收缩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9。

形成胸膜腔内压的因素是:

  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肺内压一肺回缩力

  E.大气压十肺回缩力

  10.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气时有辅助吸气肌参加活动

  B.呼气和吸气都是主动的

  C.呼气时有胸锁乳突肌参加收缩

  D.用力呼吸使潮气量加大

  E.用力呼吸时,肺内压变动程度增大

  11.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E.呼气时胸骨和肋骨回复原位

  12.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初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

  D.呼气末和吸气初

  E.呼气末和吸气末

  13.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属于:

  A.外呼吸

  B.肺通气

  C.肺换气

  D.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E.内呼吸

  14.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肺换气

  B.肺通气

  C.内呼吸

  D.血液气体运输

  E.组织换气

  15.关于肺通气阻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通气阻力来自弹性和非弹性阻力

  B.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和胸壁

  C.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呼吸道气流的摩擦

  D.同样压力下,弹性阻力大则表示顺应性亦大

  E.肺的顺应性过分减小或过分增大,对呼吸均不利

  16.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是:

  A.肾上腺素卢受体阻断剂

  B.肾上腺素。

受体阻断剂

  C交感神经兴奋

  D.胸内压下降

  E.吸气过程?

  17.胸廓田缩的弹性阻力见于:

  A.开放性气胸时

  B.胸廓的自然位置时

  C.平静呼气末

  D.深呼气末

  E.深吸气末

  18.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潮气量X呼吸频率

  B.功能余气量X呼吸频率

  C.余气量X呼吸频率

  D.无效腔容量X呼吸频率

  E.肺活量X呼吸频率

  19.呼吸道阻力增加时:

  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

  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

  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

  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

  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

  20.如呼吸频率为16次/min,潮气量为450m1,则:

  A.肺通气量为5000ml/rain

  B.肺通气量为9000ml/rain

  C.肺泡通气量为4800ral/min

  D.肺泡通气量为2000ml/min

  E.肺通气量为7000ml/min

  21.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减少

  22.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补吸气量加补呼气量

  E.时间肺活量

  23.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

  A.?

0%

  B.50%

  C.30%

  D.10%

  E.5%

  24.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补呼气量

  C.深吸气量

  D.余气量

  E.功能余气量

  25.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功能余气量+肺活量

  D.残气量+补吸气量

  E.残气量+肺活量

  26.能引起肺的顺应性增加的是:

  A.呼吸道阻力增加

  B.呼吸道阻力减小

  C.肺弹性阻力增加

  D.肺弹性阻力减小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27.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内呼吸

  B.肺通气

  C.肺换气

  D.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E.组织换气

  28.胸廓容量大于其自然位置时:

  A.胸廓弹性不变,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C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弹性回缩,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E.胸郭无变形,不表现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29.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是:

  A.分压差小则扩散快

  B.与各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与扩散面积成反比

  D.与温度成反比

  E.与扩散距离成反比

  30.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31.二氧化碳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

  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

  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32.无效腔容量增加一倍时,肺通气/血流比值将:

  A.加倍

  B.减半

  C.增大,但不到加倍

  D.减小,但不到减半

  E.不变

  33.关于通气/血流比值妁描述,错误的是:

  A.安静时正常值是0.84,即V/Q=0.84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反映生理无效腔减小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反映生理无效腔增大

  D.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大

  E.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34.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A.0.7

  B.0.8

  C.0.9

  D.1.0

  E.1.1

  35.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A.肺泡膜的通透性

  B.肺泡膜的总面积

  C肺泡膜的厚度

  D.气体的分压差

  E.温度

  36.代谢性碱中毒时;

  A.血液pH值升高,OQ张力升高

  B.血液pH值升高,OC)》张力降低

  C.血液pH值降低,COz张力降低

  D.血液pH值降低,Oq张力升高

  E.血液pH值正常,OQ张力降低

  37.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

  A.COz张力增高

  B.C02张力降低

  CpH值升高

  D.温度降低

  E.N:

张力增高

  38.下列哪种疾病不能通过吸入纯氧来改善缺氧状态:

  A.肿瘤引起的支气管阻塞

  B.肺炎

  C.左心衰竭肺水肿

  D.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E.在高海拔地区运动

  39.血液氧含量是指:

  A.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氧扩散的总量

  D.血浆中溶解的氧量

  E.血浆和红细胞中溶解的氧量

  40.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

  A.不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B.发生贫血时

  C.发生在血液pH降低时

  D.发生在温度升高时

  E.发生在红细胞中2,3—DPG含量增加时

  41.血氧饱和度是指:

  A.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D.氧扩散的总量

  E.血浆中溶解的氧量

 42.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的特点是:

  A.血液CO:

含量与PCO:

几乎成线性关系,有饱和点

  B.血液CO:

含量与PCO:

几乎成线性关系,无饱和点

  C血液CO:

含量与PCO:

成S形关系,有饱和点

  D.血液CO:

含量与PC02成S形关系,无饱和点

  E.血液的CO:

含量与与PCO:

无关

  4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常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的方法,以防吸入大量纯氧导致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的原因是:

  A.缺氧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B.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

  C.CO-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